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气方式和麻醉环路对小儿预吸氧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薛富善 罗来葵 +2 位作者 廖旭 唐耿志 邓晓明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89例施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六组。Ⅰ组和Ⅱ组各16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Ⅲ组15例,Ⅳ组20例,于麻醉诱导后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预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Ⅴ组和... 89例施择期整形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六组。Ⅰ组和Ⅱ组各16例,于麻醉诱导前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Ⅲ组15例,Ⅳ组20例,于麻醉诱导后分别用麻醉机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预吸氧2分钟和3分钟;Ⅴ组和Ⅳ组各11例,于麻醉诱导前用MaplesonD环路分别自主吸氧2分钟和3分钟。结果发现,用循环半紧闭环路自主吸氧时,需3分钟才能达最大预吸氧效果,而用循环半紧闭环路加压给氧和用MaPlesonD环路自主吸氧时,2分钟即可达最大预吸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通气方式 预吸氧 儿童
原文传递
麻醉暴露对发育期儿童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邓菲 芦睿 张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4,共7页
随着麻醉理念的更新及麻醉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全麻药物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也随之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研究发现,在大脑发育的易损窗口期,全麻药物可降低神经系统突触的可塑性、导致神经元凋亡、引发... 随着麻醉理念的更新及麻醉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儿童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全麻药物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也随之成为了关注热点。基础研究发现,在大脑发育的易损窗口期,全麻药物可降低神经系统突触的可塑性、导致神经元凋亡、引发退行性神经病变,影响成年期学习记忆等功能。2007年以来全球多个研究中心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规模临床研究,发现在小儿早期接受麻醉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但也有研究显示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 麻醉药 全身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七氟醚浓度和氧化亚氮对小儿吸入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邓晓明 唐耿志 +3 位作者 罗茂萍 刘建华 胥琨琳 安刚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06-507,共2页
本文观察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及氧化亚氮对小儿吸入诱导效果的影响,供临床参考。资料与方法 60例ASA Ⅰ级4~11岁小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吸入5%输出浓度七氟醚、60%氧化亚氮;Ⅱ组,吸入3.5%输出浓度七氟醚、60%氧化亚氮;豇组,仅... 本文观察七氟醚的吸入浓度及氧化亚氮对小儿吸入诱导效果的影响,供临床参考。资料与方法 60例ASA Ⅰ级4~11岁小儿,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Ⅰ组,吸入5%输出浓度七氟醚、60%氧化亚氮;Ⅱ组,吸入3.5%输出浓度七氟醚、60%氧化亚氮;豇组,仅吸入5%输出浓度七氟醚。全部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术前探视时与患儿进行充分交谈,讲明吸入诱导的方法和目的,获得小儿的良好配合。使用德国Drager公司的SA_2麻醉机和Va-por19.3七氟醚定量挥发器提供七氟醚和氧化亚氮,流量5L/min(氧气2L/min、氧化亚氮3L/min),用Artema mm204-7气体监护仪校正氧化亚氮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氧化亚氮 吸入麻醉 儿童 浓度
原文传递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黄梅英 李丽莲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4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施行气管插管全麻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Ⅲ级、年龄为3个月—12岁的患儿,其中10例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均施行气管插管全麻。结果: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手术及恢复过程中易出现呼... 目的:探讨小儿施行气管插管全麻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Ⅲ级、年龄为3个月—12岁的患儿,其中10例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均施行气管插管全麻。结果:合并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手术及恢复过程中易出现呼吸道梗阻症状,且上述症状的发生与患儿年龄存在明显相关,3岁以下者达32%、3—12岁占16%。结论:对小儿气管插管全麻的患儿,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对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急诊手术患者,要充分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梗阻
下载PDF
氧化亚氮-氧低流量麻醉用于小儿
5
作者 毛昌河 《华西医讯》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5-467,共3页
氧化亚氮(N<sub>2</sub>O)麻醉广泛用于临床,本文介绍partable New A-A型麻醉机对小儿进行N<sub>2</sub>O麻醉临床实践34例,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 2╱12岁,最大13岁;体重10~20k... 氧化亚氮(N<sub>2</sub>O)麻醉广泛用于临床,本文介绍partable New A-A型麻醉机对小儿进行N<sub>2</sub>O麻醉临床实践34例,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 2╱12岁,最大13岁;体重10~20kg23例,21kg以上11例;手术类型有普外6例,骨科13例,胸科2例,泌尿科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氧低流量麻醉 儿童
原文传递
氧-笑气-七氟醚循环半紧闭式麻醉用于患儿的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利民 宫崎峰生 古谷生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152,共2页
报告氧-笑气-七氟醚(GOS)循环半紧闭式麻醉用于患儿的体会。本组12例患儿,ASAⅠ~R级,年龄4.5~14岁,体重18~39.5kg,手术时间55~96分钟。麻醉诱导:氧3L/min-笑气3L/min-七氟醚0.... 报告氧-笑气-七氟醚(GOS)循环半紧闭式麻醉用于患儿的体会。本组12例患儿,ASAⅠ~R级,年龄4.5~14岁,体重18~39.5kg,手术时间55~96分钟。麻醉诱导:氧3L/min-笑气3L/min-七氟醚0.5%~4%;以40%氧-60%笑气-1%~2%七氟醚维持。结果诱导至应答反应消失时间2.71±0.62分,诱导至气管插管时间7.96±0.81分,苏醒时间4.92±0.82分。结果表明,七氟醚循环半紧闭式麻醉用于小儿患者有诱导快,苏醒快,富有调节性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吸入全麻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麻醉 儿童 吸入全麻药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88例婴幼儿气管内麻醉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文伟 于艳华 +1 位作者 孙博 王景霞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0-230,共1页
本组婴幼儿气管内麻醉88例,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婴幼儿 气管内麻醉 口腔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小儿循环紧闭吸入麻醉的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骆宏 汪萍 余骏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376-376,共1页
目的 探讨小儿循环紧闭吸入麻醉的优点及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 6 2例 6岁以下小儿唇腭裂矫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使用半开放吸入麻醉和循环紧闭吸入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病情、术中用药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采用... 目的 探讨小儿循环紧闭吸入麻醉的优点及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 6 2例 6岁以下小儿唇腭裂矫形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使用半开放吸入麻醉和循环紧闭吸入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病情、术中用药情况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采用循环紧闭吸入麻醉患者术中病情平稳 ,术后无任何麻醉并发症 ,且术中麻醉用药量较少。结论 小儿循环紧闭吸入麻醉中只要避免二氧化碳蓄积 ,具有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循环紧闭吸入麻醉 临床应用 半开放吸入麻醉 术中 病情 用药情况 术后 苏醒时间
下载PDF
快慢诱导在小儿气管插管中对比分析
9
作者 张武 黄德樱 《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快诱导和慢诱导在小儿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与应用效果的优劣。方法:选择150例ASAI~Ⅱ级6月~12岁患儿,体重5~31kg,随机分为慢诱导组(包括静脉复合组A_1,静吸复合组A_2)和快诱导组B,每组50例,观察气管插管中不良反应的四项指标... 目的:比较快诱导和慢诱导在小儿气管插管的难易程度与应用效果的优劣。方法:选择150例ASAI~Ⅱ级6月~12岁患儿,体重5~31kg,随机分为慢诱导组(包括静脉复合组A_1,静吸复合组A_2)和快诱导组B,每组50例,观察气管插管中不良反应的四项指标(挣扎,下颌咬紧,声门紧闭,喉痉挛等)的例数,并经统计学卡方检验。结果:B组各项观察例数均低于A_1组,其中前二项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第三项有显著意义(P<0.05);B组各项观察例数亦低于A_2组,但无统计学差异;而A_2组各项观察例数均低于工A_1组,其中前二项有显著意义(P<o.05)。结论:在小儿气管插管中,采取快诱导最佳,慢诱导静吸复合次之,静脉复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诱导 儿童 麻醉
下载PDF
羟丁酸钠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莉 王亚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羟丁酸钠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临床分析李莉王亚金1(第三临床学院麻醉科,沈阳110021)关键词羟丁酸钠;小儿麻醉诱导小儿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常用的方法有吸入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诱导、静注硫喷妥钠加肌肉松弛剂诱导管。而作者认... 羟丁酸钠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临床分析李莉王亚金1(第三临床学院麻醉科,沈阳110021)关键词羟丁酸钠;小儿麻醉诱导小儿气管插管麻醉诱导常用的方法有吸入麻醉诱导、肌注氯胺酮诱导、静注硫喷妥钠加肌肉松弛剂诱导管。而作者认为静注羟丁酸钠(以下简称γ-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丁酸钠 气管麻醉 儿童
下载PDF
老年人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11
作者 史前妹 任玲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39-40,共2页
老年人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史前妹任玲(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44000)关键词:老年渗出性中耳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64.21笔者对39例老年人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进行... 老年人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史前妹任玲(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44000)关键词:老年渗出性中耳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64.21笔者对39例老年人渗出性中耳炎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观察,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出性 中耳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预注射喷他佐辛对预防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戚岩 杨运亮 +3 位作者 牛润岭 杨利军 秦志利 颜如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464-1466,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喷他佐辛对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1~3岁。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起始刻度为8%,... 目的探讨术前预注射喷他佐辛对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40例,ASAⅠ~Ⅱ级,年龄1~3岁。随机分为喷他佐辛(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起始刻度为8%,回路预充,给患儿吸入七氟醚混合气体,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后,经口异型管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P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0.15mg/kg)5ml,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根据患儿生命体征调整吸入浓度,稳定吸入七氟醚在0.8~1.2MAC,氧流量2 L/min维持麻醉。采用浓度递减洗出法排出七氟醚。符合拔管指征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进入麻醉恢复室进行苏醒期躁动评分。结果 P组苏醒期躁动率明显低于C组(P<0.05);P组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但2组患儿转出麻醉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注射喷他佐辛可降低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对提高小儿七氟烷麻醉围术期安全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吸人 七氟醚 喷他佐辛 儿童
下载PDF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传青 王欢 卢明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按照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面罩吸入七氟烷诱导,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8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按照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给予面罩吸入七氟烷诱导,对照组给予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纽均显著缩短,且差S异有显著性(P〈0.05)。诱导后观察组患儿MAP、HR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分泌物增多、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具有诱导时间短、术后苏醒快、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疗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醚类/治疗应用 麻醉 吸入
下载PDF
儿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丁晓英 韩新生 +2 位作者 袁浩峥 薛荣亮 刘晓刚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引起儿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方法:将50例行择期手术的儿科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通过询问患儿病史并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及麻醉用药剂量,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与麻醉方式及患者术后发生恶... 目的:探讨引起儿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方法:将50例行择期手术的儿科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通过询问患儿病史并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及麻醉用药剂量,分析患者年龄、手术时间与麻醉方式及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与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有关,麻醉方式能显著影响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吸入性麻醉维持超过30 min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静脉麻醉显著升高(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及麻醉方式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儿科学 麻醉 吸入 麻醉 静脉
下载PDF
小儿全麻误吸分析
15
作者 高林林 刘彩华 段春艳 《辽宁医学杂志》 1999年第6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全身麻醉 并发症 误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