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误诊11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肖鸣 《新生儿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嵌顿性 腹股沟疝 误诊
原文传递
腹股沟可复性斜疝并嵌顿性股疝误诊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行友 李复 郭文龙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可复性斜疝 嵌顿性股疝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嵌顿疝误诊分析
3
作者 林庆银 周志章 《中国农村医学》 1994年第12期39-39,共1页
新生儿嵌顿疝误诊分析林庆银,周志章476642河南省永城县条河乡卫生院嵌顿疝是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嵌顿疝临床虽不多见,但其嵌顿发生率可高达50%,且肠管易于坏死,极易误诊,稍有延误即能危及患儿生命。我院自1... 新生儿嵌顿疝误诊分析林庆银,周志章476642河南省永城县条河乡卫生院嵌顿疝是小儿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嵌顿疝临床虽不多见,但其嵌顿发生率可高达50%,且肠管易于坏死,极易误诊,稍有延误即能危及患儿生命。我院自1984年~1991年6月共收治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嵌顿疝 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成人腹股沟疝造影术操作技术、正常解剖及疝的诊断标准 被引量:4
4
作者 顾霖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2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用阳性造影剂在婴儿中进行疝造影已有数年,但用于成人近来仅见一例报导,对于有腹股沟疝病史而物理检查阴性或不能确诊的成年病人而言,确需一种诊断方法,本文报导作者对原因不明的腹股沟疼痛的成人采用此法检查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诊断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江梦武 《中级医刊》 1998年第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斜疝 嵌顿性 诊断 新生儿
下载PDF
腹膜前腹股沟疝1例误诊教训
6
作者 毛善魁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1996年第5期34-34,共1页
腹膜前腹股沟疝1例误诊教训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外科(324300)毛善魁腹膜前腹股沟疝临床很少见,我院近日收治1例,因误诊误治4次手术,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和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已婚农民。... 腹膜前腹股沟疝1例误诊教训浙江省开化县人民医院外科(324300)毛善魁腹膜前腹股沟疝临床很少见,我院近日收治1例,因误诊误治4次手术,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和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28岁,已婚农民。因骑自行车10公里后突然右下腹部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膜前腹股沟疝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腹股沟肿块的高频超声诊断
7
作者 张辉 《四川医学》 CAS 199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腹股沟肿块的高频超声诊断成都铁路中心医院(610081)张辉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高频超声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体的各部位检查,自1995年11月以来,我科对45例腹股沟肿块的患者采用高频探头进行超声诊断,并... 腹股沟肿块的高频超声诊断成都铁路中心医院(610081)张辉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高频超声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人体的各部位检查,自1995年11月以来,我科对45例腹股沟肿块的患者采用高频探头进行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精索鞘膜积液 隐睾 超声波诊断 高频
下载PDF
闭孔疝误诊2例原因分析
8
作者 吴锦昌 《中国乡村医药》 1999年第8期29-29,共1页
闭孔疝临床少见,常因机械性肠硬阻而剖腹。我科近6年来收治2例,术前均未作出诊断,最后经手术探查得以证实。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72岁。因反复脐周疼痛15天,加重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于1992年8月15日入院。曾生育6男5... 闭孔疝临床少见,常因机械性肠硬阻而剖腹。我科近6年来收治2例,术前均未作出诊断,最后经手术探查得以证实。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72岁。因反复脐周疼痛15天,加重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于1992年8月15日入院。曾生育6男5女。体检:体重34kg。腹部稍膨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疝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疝囊造影术在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培中 张振海 +2 位作者 孙印臣 刘景章 刘登凯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70-472,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当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时行疝囊造影术。结果 在47例造影者中明确诊断26例,其中原发性斜疝22例,复发性斜疝4例。均获手术证实,行疝囊高位... 目的 提高对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当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时行疝囊造影术。结果 在47例造影者中明确诊断26例,其中原发性斜疝22例,复发性斜疝4例。均获手术证实,行疝囊高位结扎或疝修补术后症状消失。另21例造影阴性者中18例经其它治疗于3个月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腹股沟区疼痛患者,疝囊造影术是筛选隐匿性及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一种非常实用的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诊断 疝囊造影术
下载PDF
嵌顿性股疝误诊造成的盆腔腹膜外血肿2例
10
作者 臧运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嵌顿性股疝 误诊 盆腔腹膜外血肿 诊断
下载PDF
高频彩超诊断腹股沟斜疝178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娜 张箭 李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腹股沟斜疝误诊的罕见原因(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
12
作者 张祥盛 徐翠兰 崔前进 《临床误诊误治》 1993年第6期243-244,共2页
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是由于苗勒氏抑制激素(müllerian-inhibiting hormone)缺乏或作用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罕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本综合征首先由 Nilsol 于1939年报告,迄今文献报告不足百例。患者外部表现为正常男性,单或双侧隐睾,盆... 苗勒氏管保存综合征是由于苗勒氏抑制激素(müllerian-inhibiting hormone)缺乏或作用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罕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本综合征首先由 Nilsol 于1939年报告,迄今文献报告不足百例。患者外部表现为正常男性,单或双侧隐睾,盆腔内或腹股沟区存在子宫及输卵管,临床上几乎均被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术中发现子宫才可明确诊断。我们遇见二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误诊 男性 假两性畸形
下载PDF
疝囊造影术诊断隐匿性腹股沟斜疝(附30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志 尚培中 李庆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 探讨疝囊造影术对于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临床高度怀疑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行疝囊造影。结果  3 0例患者施行了疝囊造影术 ,术前诊断 19例 ,均由手术证实。结论 疝囊造影术对于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是一... 目的 探讨疝囊造影术对于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临床高度怀疑为隐匿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 ,行疝囊造影。结果  3 0例患者施行了疝囊造影术 ,术前诊断 19例 ,均由手术证实。结论 疝囊造影术对于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囊造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腹股沟疝的鉴别诊断
14
作者 赵吉生 《中国乡村医生》 1991年第4期11-13,共3页
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两种。其基本征象是患处出现一肿块,特点有三:①只发生在解剖结构薄弱区,即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和腹股沟管。②用手按住肿块并嘱病人增加腹压,可有膨胀性冲击感。③具有还纳性,即可向腹腔回... 腹股沟疝可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两种。其基本征象是患处出现一肿块,特点有三:①只发生在解剖结构薄弱区,即直疝三角(Hesselbach三角)和腹股沟管。②用手按住肿块并嘱病人增加腹压,可有膨胀性冲击感。③具有还纳性,即可向腹腔回纳而消失。虽然直疝与斜疝均为常见多发病,但临床上仍不断遇到一些误诊误治或者在手术后才能获得确诊的病例。因此,重视腹股沟疝的鉴别诊断是很有必要的。一、腹股沟直疝直疝的主要特点是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可复性肿块,其诊断并不困难,但需与斜疝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部平片诊断腹股沟斜疝1例
15
作者 于宝林 孟德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腹部平片 腹股沟斜疝 X线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