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动静脉内径与术后吻合口血流量的超声评价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曾宏桥 周南 +2 位作者 伍建红 张益 张怡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1721-1723,1727,共4页
【目的】探讨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前血管超声测量指标(X)与术后吻合口血流量(Y)的相关性,以指导造瘘术式的选择。【方法】对109例拟行上肢自体AVF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四种AVF术式,在术前行双上肢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拟造瘘动... 【目的】探讨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术前血管超声测量指标(X)与术后吻合口血流量(Y)的相关性,以指导造瘘术式的选择。【方法】对109例拟行上肢自体AVF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四种AVF术式,在术前行双上肢血管超声检查,测量拟造瘘动脉内径(X1)、静脉内径(X2);待吻合口成熟后,检测其Y,应用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探讨X1及X2与Y的相关性。【结果】上肢自体AVF的四种不同术式与吻合口血流量(Y)无明显直线关系(P〉0.05)。拟造瘘血管的X1、X2与造瘘成熟后吻合口Y有直线关系(P值均〈0.05);以拟造瘘的X1、X2建立模型,复相关系数(R)为0.883,决定系数(R^2)为0.780。根据该模型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599.062+168.368X1+173.263X2,其中X1、X2的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529和0.389,故拟造瘘血管的X1对吻合口Y的作用大于X2【结论】AVF术前对拟造瘘血管超声评估,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上肢自体AVF术式的选择。术前测量拟造瘘动、静脉内径值与成熟后吻合口血流量有直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溶栓治疗急性周围动脉血栓形成(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宇夫 王爱林 孙兵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周围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的股浅动脉血栓形成 3例、动脉血栓形成 2例、肱动脉血栓形成 1例 ,对下肢动脉血栓采用对侧或同侧股动脉穿刺 ,插入超声导管溶栓 ,对上肢动脉... 目的 评价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急性周围动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6例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的股浅动脉血栓形成 3例、动脉血栓形成 2例、肱动脉血栓形成 1例 ,对下肢动脉血栓采用对侧或同侧股动脉穿刺 ,插入超声导管溶栓 ,对上肢动脉血栓采用股动脉穿刺 ,插入超声导管至上肢动脉溶栓。对 6例患者均进行 4~ 6min血管内超声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血管内超声成功地溶解了 6例患者动脉内血栓 ,治疗 2 4h后有 1例患者发生了动脉再次血栓形成 ,其余 5例患者无再次血栓形成发生。结论 血管内超声溶栓可以有效地治疗周围动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血栓形成 超声溶栓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培清 郭水英 +3 位作者 陈祺 冯亚 吴作干 汪碧萍 《蛇志》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分析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热像图表现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 4 7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及 2 1例正常人的双下肢。 结果 正常人热图像呈现双下肢皮温无明显差异 ,大腿与小腿中央呈现淡红色、周... 目的 分析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热像图表现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 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查 4 7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及 2 1例正常人的双下肢。 结果 正常人热图像呈现双下肢皮温无明显差异 ,大腿与小腿中央呈现淡红色、周边绿色、膝部淡绿色、足背淡兰色。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图像 ,患肢温度分布混乱 ,高温区与低温区温差在 0 .5℃以上 ,静脉炎区域高温呈红色 ,血栓闭塞区域低温呈绿色 ,足背与足趾低温呈兰色。 结论 红外热像图能直观显示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部位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诊断 红外热像术
下载PDF
置管溶栓术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党晓卫 李素新 +3 位作者 李路豪 李海 徐韶凯 许培钦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816-820,共5页
目的 探讨置管溶栓术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1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血栓组12例,陈旧性血栓组9例.均经右... 目的 探讨置管溶栓术在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21例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血栓组12例,陈旧性血栓组9例.均经右侧股静脉置管,定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溶栓效果,血栓完全溶解后二期行介入或(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结果 所有溶栓患者中,16例15 d内血栓完全溶解(其中新鲜血栓组9例,陈旧性血栓组7例,P=0.536).1例置管溶栓20 d,血栓完全溶解.有3例因溶栓效果不佳联合预开通技术(血栓完全溶解).血栓完全溶解时,新鲜血栓组平均置管时间为(10.78±2.97)d,陈旧性血栓组平均置管时间为(14.13±3.41)d,P=0.06.血栓短期(≤15 d)完全溶解率为76.19%(16/21),溶栓总有效率为90.48%(19/21).溶栓期间4例出现并发症,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4.76%(1/21).术后随访1~12个月,定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术后5个月复发,其余均未见复发,随访时间内复发率为4.76%(1/21).结论 置管溶栓术作为治疗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一个重要环节,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病率低,可作为此类型布加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置管溶栓 下腔静脉 血栓栓塞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并发腘动脉栓塞的处理
5
作者 花苏榕 朱融融 +6 位作者 叶炜 刘暴 曾嵘 宋小军 陈宇 刘昌伟 吴巍巍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探讨初治的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胭动脉栓塞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388例初治的慢性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累计对436条股浅动脉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所有手术开始及结束前均造影评估是否存在悃动脉栓... 目的探讨初治的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胭动脉栓塞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388例初治的慢性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累计对436条股浅动脉行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所有手术开始及结束前均造影评估是否存在悃动脉栓塞。术后定期随访,并利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分析计算和比较支架通畅率和保肢率。结果共观察到10例(2.3%)胭动脉栓塞事件。术后12、24、36个月2组间一期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及保肢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糖尿病史和高脂血症是一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血症和CTO病变是二期通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胭动脉栓塞是股浅动脉支架置入术中的严重并发症,但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可迅速开通胭动脉,且对长期支架通畅率和保肢率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中并发症 血管成形术 血栓栓塞 支架
原文传递
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萍 杨牟 张居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4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关键词 激光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物理疗法 适应证
原文传递
两侧股静脉大隐静脉搭桥转流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莫经刚 王明华 +1 位作者 朱正练 林祖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髂股静脉 血栓形成 搭桥转流 股静脉 大隐静脉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经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8
作者 欧盛秋 陈祖乾 +3 位作者 马亦龙 康平 李志坤 蒙志斌 《微创医学》 2007年第4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经导管溶栓治疗 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临床危害 栓子脱落 死亡率
下载PDF
臭氧气浴联合激光腔内闭塞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飞 姜建威 +3 位作者 成岗 李新胜 顾琛 吴震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6-887,共2页
长期下肢静脉曲张常导致足靴区溃疡形成,因溃疡常表现为慢性临床过程,合并溃疡周围皮肤营养性变化及各种致病菌感染,导致临床处理颇为棘手。本科最近采用臭氧气浴(ozone bath)联合激光腔内闭塞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 长期下肢静脉曲张常导致足靴区溃疡形成,因溃疡常表现为慢性临床过程,合并溃疡周围皮肤营养性变化及各种致病菌感染,导致临床处理颇为棘手。本科最近采用臭氧气浴(ozone bath)联合激光腔内闭塞术(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溃疡 臭氧
下载PDF
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成 刘宁富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因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患者共38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移植、利用瘤壁血管修复、人工血管移植及单纯血管结扎等四种手术方法。结果术... 目的探讨通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注射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因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患者共38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移植、利用瘤壁血管修复、人工血管移植及单纯血管结扎等四种手术方法。结果术后13例有间歇性跛行,4例术后再出血,肢体缺血坏死后行截肢治疗2例,其中小腿截肢1例,前足截肢1例。结论假性动脉瘤四种手术处理方法中以人工血管移植组疗效最好,自体大隐静脉移植组次之,但有较大比例术后发生患肢间歇性跛行。在特殊情况下可行血管结扎,但有肢体发生缺血坏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吸毒 假性股动脉瘤 手术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轲羽 周崇彬 金志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761-766,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文献,经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纳入文献,应用RevMan 6.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漏斗图、Begg’s回归分析对各研... 目的:采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文献,经质量评价后按一定标准纳入文献,应用RevMan 6.0软件进行分析。运用漏斗图、Begg’s回归分析对各研究间进行发表偏倚估计。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62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治疗后TcPO2水平升高(WMD=9.27,95%CI:4.53~14.00,P=0.000),ABI水平升高(WMD=0.13,95%CI:0.19~0.18,P=0.000),温度测定水平升高(WMD=2.75,95%CI:1.92~3.75,P=0.000)。3个Meta分析存在异质性,发表偏倚结果显示,漏斗图对称,Begg’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干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有效,远期安全性仍需大规模循证医学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疾病 下肢 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红普 王兵 尚文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0-563,共4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共74例。采用PRP联合VSD治疗39例,采用VSD治疗35例。治疗14 d后比较...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对于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共74例。采用PRP联合VSD治疗39例,采用VSD治疗35例。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转阴率等。结果:PRP联合VSD组创面愈合率为92.3%(36/39),愈合时间为(39.15±4.18)d;VSD组为创面愈合率74.3%(26/35),愈合时间为(46.29±3.42)d;PRP联合VSD组创面愈合率大于VSD组(P=0.036),创面愈合时间短于VSD组(P<0.001)。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降低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P联合VSD组细菌培养转阴率为12/15,高于VSD组的5/13(P=0.031)。结论:PRP联合VSD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负压封闭引流 慢性难愈性创面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立华 牛振凯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滨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检验,筛选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合并糖尿病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中心静脉置管人数、输血人数、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栓弹力图R值、K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为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中心静脉置管、超敏C反应蛋白(≥50 mg/L)是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在评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时应纳入对上述危险因素的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乳腺肿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刘新强 李鹏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骨瓣弧形切... 目的探讨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中重度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单骨瓣弧形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足部皮温、经皮氧分压及踝肱指数(ABI)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方法(MNSI)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骨瓣弧形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足部微循环及神经病变情况,减轻疼痛程度及炎症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双骨瓣直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单骨瓣弧形切口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糖尿病足
下载PDF
筋膜下穿通静脉断离联合泡沫硬化剂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小腿溃疡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峰 张秀军 +2 位作者 马少军 何亮 国永飞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评价保留非曲张大隐静脉主干,采用腔镜深筋膜下穿通静脉断离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5例(76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用Excel表简单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腔镜联合... 目的评价保留非曲张大隐静脉主干,采用腔镜深筋膜下穿通静脉断离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5例(76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用Excel表简单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腔镜联合泡沫硬化剂组,33例(39条患肢)采用腔镜小腿深筋膜下穿通静脉断离联合溃疡周围曲张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B组为传统大隐静脉剥脱术组,32例(37条患肢)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及曲张静脉属支剥脱。用CEAP分级及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 A、B两组手术前CEAP分级及VC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VCSS(13.8±0.6)分、术后(4.8±0.9)分,A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VCSS(13.7±0.5)分、术后(8.0±1.8)分,B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CSS差值分别为(9.0±0.9)分和(5.7±1.3)分,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穿通支断离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能有效地阻断溃疡区域的静脉高压淤血状态,疗效优于大隐静脉主干剥脱。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与大隐静脉曲张无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溃疡 穿通支静脉 腔镜 泡沫硬化剂
原文传递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早期报告 被引量:10
16
作者 栾景源 董国祥 +2 位作者 赵军 李天润 翟国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63-63,65,共2页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早期效果。 方法 扩增、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多点注射于缺血的患肢肌肉内。 结果 随访 5~ 16周 ,3例下肢疼痛症状减轻 ,跛行距离延长 ,6条肢体中 5条踝肱比 (ankle/brachialinde...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早期效果。 方法 扩增、分离外周血干细胞 ,多点注射于缺血的患肢肌肉内。 结果 随访 5~ 16周 ,3例下肢疼痛症状减轻 ,跛行距离延长 ,6条肢体中 5条踝肱比 (ankle/brachialindex ,ABI)升高 ,1条下降。 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改善下肢缺血、缓解缺血症状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移植 缺血
下载PDF
可视化引导下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Buerger's病顽固性疼痛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晨婕 鲍红光 +2 位作者 史宏伟 宰天明 陆伟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4期4905-4907,共3页
目的:观察C型臂下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Buerger's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50例Buerger'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C型臂机X线引导下行患侧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观察C型臂下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Buerger's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50例Buerger's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C型臂机X线引导下行患侧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下降,皮肤温度明显升高,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腰2交感神经节阻滞对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Buerger's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交感神经节 阻滞 Buerger's病 疼痛
原文传递
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分析
18
作者 王书芳 李艳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1期79-79,共1页
目的:探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微创电凝术治疗的临床经过及其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肢体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目的:探讨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接受微创电凝术治疗的临床经过及其护理过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肢体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微创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再辅以必要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好,恢复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电凝术 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28例诊治体会
19
作者 潘荣超 汪王平 +1 位作者 金重山 郝鹏 《临床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25-27,共3页
四肢闭合性血管损伤因早期缺血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诊,延误手术时机,造成截肢或肢体废用,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76年~1997年收治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2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闭合性四肢血管损伤 诊断 治疗 病因
原文传递
两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式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刁永鹏 刘昌伟 +7 位作者 宋小军 陈跃鑫 郭李龙 郑月宏 刘暴 叶炜 陆夏 李拥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及颈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p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所... 目的分析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及颈动脉内膜剥脱+人工血管补片成形术(pCEA)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成本。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eCEA组和pCEA组。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变狭窄程度及双侧病变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EA组在使用转流管、抗生素例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均低于p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手术相关死亡、术后再狭窄及术后同侧脑卒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eCEA术式在治疗成本上优于pCEA术式,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治疗成本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