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凡氏综合征升主动脉带瓣替换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旦年 吴良洪 +3 位作者 郑忠汉 张仁尧 田家政 甄文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29-131,共3页
本文报告2例马凡氏综合征采用带瓣人工血管行完全性手术矫治,获得成功。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谵妄和左侧肢体轻瘫,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对本病诊断可靠,为准确估计病变范围,术前升主动脉造影是必要的。手术成功的体... 本文报告2例马凡氏综合征采用带瓣人工血管行完全性手术矫治,获得成功。1例术后发生一过性谵妄和左侧肢体轻瘫,随访6~12月均恢复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超声对本病诊断可靠,为准确估计病变范围,术前升主动脉造影是必要的。手术成功的体会有三点:良好的心肌保护,防止出血和精细的术后治疗。文中介绍了手术和治疗方法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凡氏综合征 升主动脉瘤 替换术
下载PDF
腘动脉损伤超过30h再复通治疗体会
2
作者 魏杰 张久元 +1 位作者 田丰年 武修德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GUO动脉损伤 血管外科 再复通
下载PDF
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的外科处理
3
作者 黄林生 许哲仪 肖大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 血管损伤 外科治疗 术式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再干预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焦元勇 章希炜 +3 位作者 邹君杰 杨宏宇 马昊 蒋军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24期3046-3048,共3页
随着技术和器械进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VAR短期效果显著,但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1]。因此,了解TEVAR术后再干预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预防TEVAR术后再干预... 随着技术和器械进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VAR短期效果显著,但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1]。因此,了解TEVAR术后再干预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预防TEVAR术后再干预的发生。本文总结了2010年-2014年27例行TEVAR术后再干预患者的原因及相关处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修复术 修复术后 胸主动脉 干预 临床分析 传统开放手术 并发症发生率 主动脉病变
原文传递
左位下腔静脉合并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源锋 蒋京军 +2 位作者 张小明 张学民 贺致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80-1781,共2页
患者男,74岁。突发右下肢肿胀、疼痛3 d,外院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右下肢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和外周尿激酶溶栓治疗7 d(用法、用量不详)效果欠佳,右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未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入院后行CT提... 患者男,74岁。突发右下肢肿胀、疼痛3 d,外院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右下肢股静脉、腘静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和外周尿激酶溶栓治疗7 d(用法、用量不详)效果欠佳,右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未缓解,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入院后行CT提示右侧髂静脉、股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左位下腔静脉(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畸形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瘤的血管腔内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强 林少芒 +3 位作者 张智辉 萧剑彬 曹良启 刘金玲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8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手术成功率7/8,死亡1人。5例植入分叉型支架,2例植入直型支架,1例支架释放不成功。1例术后第2天右髂动脉支架折叠成角,远端血栓形成,给予局部溶栓成功后第3天血栓再次形成,急诊行左股-右股动脉旁路转流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2个月后出现结肠缺血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术中主体支架释放不成功,急诊行开腹手术,取出支架,行AAA修补术,术后第2天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随访1~1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个月,至最后一次随访(死亡)时止,无内漏发生,无支架明显移位及动脉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 AAA血管腔内治疗后的短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治疗 腹主动脉瘤
下载PDF
应用剥脱电凝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爱林 徐恒 +1 位作者 徐福军 吴永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评价应用剥脱电凝两用导管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们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在静脉造影指引下采用导管电凝法对69例(76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溃疡区域进行治... 目的评价应用剥脱电凝两用导管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们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在静脉造影指引下采用导管电凝法对69例(76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溃疡区域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溃疡局部清创、加压包扎治疗。结果 76条患肢溃疡面全部愈合。1例发生电凝部位血肿,切开引流后治愈;2例合并电凝部位皮肤烧伤,换药后治愈;3例曲张静脉残留,局麻下电凝治愈;1例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动脉损伤、动静脉瘘、肺栓塞等合并症。结论应用剥脱电凝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性溃疡 电凝法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玉国 金毕 +2 位作者 李毅清 杜玉清 田元 《临床外科杂志》 2004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 ,将取于自体的骨髓细胞制成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 ,4周后行动脉造影并取标本 ,测定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大鼠缺血肢体侧支动... 目的 为临床探索一种更简便安全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治疗途径。方法 建立鼠后肢缺血动物模型 ,将取于自体的骨髓细胞制成悬液注射于缺血部位 ,4周后行动脉造影并取标本 ,测定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动脉造影显示大鼠缺血肢体侧支动脉明显增多 ,毛细血管密度增加。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望成为一种简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下肢缺血
下载PDF
药物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处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实验观察
9
作者 刘利 方唯一 林治湖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74-375,共2页
药物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处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实验观察刘利,方唯一,林治湖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是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问题,我们通过动物试验观察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成形术(PTA)后血管平滑肌... 药物对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处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实验观察刘利,方唯一,林治湖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是影响其疗效的最主要问题,我们通过动物试验观察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成形术(PTA)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情况及药物对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 血管再狭窄 血管 平滑肌 药物
原文传递
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急诊处理
10
作者 占蓓蕾 叶舟 《中国骨伤》 CAS 1997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四肢 动脉损伤 急诊 处理
下载PDF
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与救护
11
作者 王秀凤 王丽霞 刘彩林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14期1466-1466,共1页
关键词 四肢血管 损伤 显微外科 救护
下载PDF
静脉移植转染GDNF基因的人脐血CD34+细胞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欧雅莉 余国龙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 观察静脉移植转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人脐血CD34+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法收集人脐血CD34+细胞,以携带GDNF基因的质粒转染CD34+细胞,以空载... 目的 观察静脉移植转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人脐血CD34+细胞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免疫磁珠法收集人脐血CD34+细胞,以携带GDNF基因的质粒转染CD34+细胞,以空载体转染者作对照。取SD大鼠,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将模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于成模后24h经尾静脉注射转染GDNF基因的CD34+细胞1×10^6个;阳性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空载体转染的CD34+细胞1×10^6个;空白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以正常SD大鼠为假手术组。移植后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梗死体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液与脑组织匀浆中GDNF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4+细胞及其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人神经元核抗原(NeuN)表达。结果转染GDNF基因的CD3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DNF的含量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者(P〈0.05)。移植后7d,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间两两比较,mNS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移植后28d,治疗组运动功能改善,mNSS评分为5.0±1.0,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5.9±1.4N空白对照组的7.0±1.7(P〈0.05,P〈0.05)。移植后28d,治疗组梗死脑组织体积为(142±44)mm^3,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的(196±58)mm^3(P〈0.05)和空白对照组的(233±50)mm3(P〈0.01)。移植后28d,治疗组NeuN阳性细胞为(6.7±2.0)个,GFAP阳性细胞为(14.1±3.3)个,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P〈0.05),而在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上述阳性细胞。移植后第28天,治疗组脑组织匀浆中GDNF水平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静脉移植转染GDNF基因的人脐血CD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脐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 转染 功能恢复 脑缺血
原文传递
颈胸入口大血管损伤四例
13
作者 吴征臻 雷跃昌 +3 位作者 金健 李蔼建 王一帆 邹萌萌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7-437,共1页
颈胸入口大血管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早期处理不当,常因大出血而危及生命,迅速止血及有效补液输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本院自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4例,均治愈。
关键词 大血管损伤 挽救生命 严重损伤 早期处理 大出血 速止血
原文传递
血管介入机器人的血管造影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增民 卢旺盛 +4 位作者 王大明 刘达 张大鹏 李志超 贾博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 目的 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包括机械推进系统和图像导航系统两部分,采用主辅结构.外科医生处于主站点位置,发送控制指令到处于辅位置的机器人,机器人将指令转化为导管动作.在玻璃模型预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外科医牛通过远程控制血管介入机器人,将导管插入到预定的目标,最后评测导管定位误差及手术时间.结果 玻璃检测血管模型预实验中,在机器人的操纵下,造影导管可以进入一个任意分支血管模型,导管定位误差〈1 mm.在10只成年犬上成功进行机器人血管介入手术.犬的肾动脉与椎动脉造影均顺利进行,无手术并发症,实验平均用时35 min,医生未暴露在射线下.结论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安全和可行的,可实现导管的医生远程操作,基本上满足血管造影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机器人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化疗病人PICC留置后的家庭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丽俊 马江琴 沈胜娟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9期6354-6354,共1页
静脉注射化疗是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PICC作为一种新型静脉穿刺方式,留置时间长,创伤小,在静脉注射化疗病人中有广泛的应用.化疗病人在化疗期PICC管有专科护士护理,并发症相对较少,化疗病人在化疗间歇期大多回家休养,并发症相... 静脉注射化疗是肿瘤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PICC作为一种新型静脉穿刺方式,留置时间长,创伤小,在静脉注射化疗病人中有广泛的应用.化疗病人在化疗期PICC管有专科护士护理,并发症相对较少,化疗病人在化疗间歇期大多回家休养,并发症相对较多.因此,做好PICC留置的家庭护理,保证PICC正常的使用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管 化疗病人 家庭护理 留置时间 静脉注射 化疗间歇期 穿刺方式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术前呼吸肌训练对吸气肌无力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慧萍 鲁胜男 张喆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伴有吸气肌无力的(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01-2017-01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行CABG的99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最大吸气压(m...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肌训练对伴有吸气肌无力的(inspiratory muscle weakness,IMW)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01-2017-01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外科行CABG的99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最大吸气压(maximal inspiratory pressure,MIP)测定,根据MIP占预计值(predicted normal value,PNV)的百分比将患者分为IMW组(MIP/PNV<70%)和对照组(吸气肌肌力正常,MIP/PNV≥70%),术前指导IMW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肌训练,比较2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病死率、术后6min步行测试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99例患者中共纳入IMW组21例,对照组78例;IMW组患者全部存活出院,对照组中2例患者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W组I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无明显延长(P>0.05);术后6min步行测试及术后并发症方面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针对存在IMW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肌训练可明显改善CABG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吸气肌无力 最大吸气压
原文传递
胎盘边缘阿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丁仁波 王甜甜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16-31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胎盘边缘阿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对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剖宫产时取胎盘边缘阿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胎盘边缘阿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对6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分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剖宫产时取胎盘边缘阿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统计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剖宫产时取单纯胎盘边缘阿氏切口,切开子宫,统计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中,有23例出血<400 mL。仅1例出血大于800 mL,而对照组中30例患者中10例出血大于400 mL,有7例出血大于800 mL,其中2例因出血较多行子宫切除术。两组宫产术中出血的多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选择胎盘边缘阿氏切口,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是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一种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胎盘边缘切口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剖宫产 出血
原文传递
肾动脉夹层动脉瘤合并腘动脉瘤介入治疗1例
18
作者 贾中芝 李绍钦 田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9-300,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体检发现肾动脉夹层动脉瘤15 d"就诊。患者既往有左侧腘窝搏动性肿块病史。查体见双侧肾区听诊无杂音,双侧下肢皮肤颜色与皮温正常,左侧腘窝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双侧腘窝部位听诊无杂音。患者否认外伤...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因"体检发现肾动脉夹层动脉瘤15 d"就诊。患者既往有左侧腘窝搏动性肿块病史。查体见双侧肾区听诊无杂音,双侧下肢皮肤颜色与皮温正常,左侧腘窝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双侧腘窝部位听诊无杂音。患者否认外伤史。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心电图检查正常,血压135/85 mmHg(1 mmHg=0.13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 腘动脉 夹层动脉瘤 动脉瘤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成平 金崇田 蒋智超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2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68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分为两组:A组34例,行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共68例。治疗医师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分为两组:A组34例,行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波闭合+局部泡沫硬化剂注射闭合;B组34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经皮溃疡周围缝扎术。记录比较A组与B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内溃疡愈合率、复发率。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与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术后半年内下肢溃疡均全部愈合,且A组患者术后半年内无溃疡复发患者,而B组术后半年内溃疡复发共5例,B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超声引导下大隐静脉主干微波闭合+泡沫硬化剂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术后愈合时间短,复发率极小,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溃疡 微波 高位结扎剥脱 临床效果
下载PDF
S100β蛋白含量对体外循环搭桥老龄患者术后认知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璐 胡奕瑾 王洪武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4期3685-3689,共5页
目的 分析S100β蛋白含量对体外循环搭桥(on-pump CABG)老龄患者术后认知的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on-pump CABG患者106例,年龄≥65岁,ASA Ⅱ~Ⅲ级。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7 d(T1)、术后30 d(T3)时点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 目的 分析S100β蛋白含量对体外循环搭桥(on-pump CABG)老龄患者术后认知的意义。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on-pump CABG患者106例,年龄≥65岁,ASA Ⅱ~Ⅲ级。分别于术前1 d(T0)、术后7 d(T1)、术后30 d(T3)时点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P组,n=21)和对照组(C组,n=85),分别于术前(T4)、手术结束时(T5)、术后1 d(T6)和术后3 d(T7)抽取静脉血,ELISA法测定S100β蛋白含量,分析其与围术期各变量的相关性以及预测发生POCD的最佳临界点值。 结果 与C组比较时,P组S100β蛋白含量升高(P<0.01),且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P<0.01);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中,S100β蛋白含量与转机时间、阻断时间、移植血管桥数量呈正相关(P<0.01),与MMSE和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中,S100β蛋白含量最佳阈值是148.66 pg/ml[曲线下面积为0.793(95%CI:0.698~0.898,P<0.001),最大约登指数0.46,敏感度81%,特异度64.7%]。结论 POCD患者体内S100β蛋白含量显著增加,当S100β蛋白含量>148.66 pg/ml是POCD一个可靠的预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Β蛋白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