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王艳 张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S01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态、并发症发生率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心脏介入手术 心理状态
原文传递
中低温持续逆行灌注心脏手术的临床研究(附200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谭伟 方海宁 +3 位作者 吴锋耀 赖纪昌 罗又桥 许乃建 《广西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6-287,共2页
目的:评价在中低温持续逆灌心肌保护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放置左心引流管,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心... 目的:评价在中低温持续逆灌心肌保护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放置左心引流管,转机后阻断上、下腔静脉,阻断升主动脉并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氧合机血,不使用心脏停搏液,鼻咽温度降至中低温(26~27℃),心脏自主纤颤下行直视手术,心脏手术完毕复温至36~37℃后即可停机。结果:全组中有108例(54%)自行复跳,其余除颤1次者68例,除颤2次者18例,除颤3次者6例。早期死亡7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脏破裂1例,肾功能衰竭1例。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中低温持续逆灌法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适用于大部分心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体外循环 逆行灌注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冠脉搭桥手术的配合
3
作者 张文兰 《青海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搭桥手术 手术配合
下载PDF
一例心脏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惠琼 巫秋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1期58-59,共2页
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介绍我院于 1998年 10月 2 0日成功地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即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工作 ,加强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前提 ,... 心脏移植术已成为终末期心脏病人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介绍我院于 1998年 10月 2 0日成功地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的护理体会 ,即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沟通工作 ,加强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是保证病人手术成功的前提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和做好保护性的隔离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使病人顺利度过排斥反应期 ,是确保病人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术 护理 排斥反应
下载PDF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对心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崔炜 戴汝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 心功能
下载PDF
38例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奇 朱朗标 +2 位作者 余翼飞 王冬青 高长青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4-29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室性心律失常 治疗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断指再植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被引量:3
7
作者 高蕊蕊 郑慕华 +1 位作者 张玉芳 刘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特点、手术室护理对策及护理配合。方法对142例178指离断伤患者急诊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手术流程、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及护理配合。结果通过手术室护理配合、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特点、手术室护理对策及护理配合。方法对142例178指离断伤患者急诊行断指再植手术的手术流程、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及护理配合。结果通过手术室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减轻甚至避免了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率。结论分析认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快速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全程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手术中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三瓣膜同期置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范永峰 张大国 +1 位作者 向道康 刘秀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RHD)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为2 065例RHD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期置换42例,占同期瓣膜置换的2.03%...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脏病(RHD)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疗效。方法:回顾2006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为2 065例RHD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手术,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同期置换42例,占同期瓣膜置换的2.03%。结果:住院死亡1例,平均住院时间(18±8)d。术后早期6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经积极处理后得以纠正;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术后2次开胸止血;3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行二期缝合后愈合;4例肺部感染,经痰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1例出现精神症状行头颅CT检查发现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1周后患者精神症状消失;1例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随访8~80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6例,Ⅱ级22例,失访2例;无抗凝相关并发症及瓣周漏发生;6例术中行房颤射频消融患者术后多次复查心电图,4例恢复窦性心律,2例仍为房颤心律。结论:RHD同期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置换,有利于术后右心功能的恢复,能更好地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善心功能。本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置换 主动脉瓣置换 三尖瓣置换 同期
下载PDF
心脏手术复苏困难原因分析(附2例报告)
9
作者 胡永仙 高维东 徐梓榆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13-613,共1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复苏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置换术45例报告
10
作者 朱振治 王闽 黄学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二尖瓣置换术 MVRP 保留腱索 保留乳头肌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脑损伤生化标记物的监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奇劲 周青山 黄海波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本文综述了S-100蛋白、细胞因子、NSE、肾上腺髓质素、CPK等生化标记物在评定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 术并发脑损伤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脑损伤 生化标记物 S-100蛋白 细胞因子 NSE 肾上腺髓质素 CPK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后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凯明 刘浪 +4 位作者 曹勇 赖锋华 胡楝 朱伯卫 王茂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3年3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 156例,6例患者诊断疑似HIT.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9~65岁;...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3年3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共施行心脏直视手术18 156例,6例患者诊断疑似HIT.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9~65岁;单纯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2例,其中1例为二尖瓣再次置换;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合并冠状动脉旁路术移植术2例;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均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症状出现时间为术后5~12 d,1例患者首要症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其他5例患者均表现为肢体末梢淤黑.2例患者在本次术前存在肝素接触史,其他4例患者不能确定是否有肝素暴露史.第1例至第4例患者误诊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方案错误.第5、6例获得及时诊断及治疗.诊断依据为Greinacher评分诊断系统,并重点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进行鉴别诊断;对于Greinacher评分达到6-8分的患者给予停用治疗用肝素及冲管用肝素盐水,停用双香豆素类药物,未进一步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DTI).结果 第1例至第4例患者死亡,其中第1至第3例患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第4例患者死于肺栓塞、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第5例、第6例痊愈,病死率为66.7%.2例生存患者分别随访3.5年及1年,无血栓栓塞相关性疾病发生.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HIT是一种罕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对其有充分的理论认识,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才有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它将带来高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肝素诱导性 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成人法洛四联症检查方法及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重 陈寄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先天性心脏疾病诊疗技术和手术管理的进步,已经改变了婴儿和儿童心脏缺陷的预后,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甚至包括那些复杂的缺陷患者能存活到青春期和成年期。法洛四联症(TOF)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为0.5/1000[... 先天性心脏疾病诊疗技术和手术管理的进步,已经改变了婴儿和儿童心脏缺陷的预后,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甚至包括那些复杂的缺陷患者能存活到青春期和成年期。法洛四联症(TOF)是最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最高为0.5/1000[1]。它包括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和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TOF 外科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现多主张在1岁之前手术,对症状明显或缺氧反复发作的患儿,应在新生儿期手术[2]。目前,多数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接受手术修复,也有患者先经历姑息性分流(B-T 分流等),再行完全的矫治术。在我国,很多 TOF 患者等到成年才会手术治疗。为了使法洛四联症患者尽早获得最佳治疗,笔者就成人未行或是已行法洛四联症的检查方法及其根治术的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利用定量加压充气球囊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士进 何淑芳 +2 位作者 金世云 胡军 张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80-1183,共4页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HAM组)、球囊缺血再灌注组(SI/R组)、经典缺血再灌注组(I/R组)。3组均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SHAM组仅将未充气的球囊固定于穿线处;SI/R组固定球囊后,通过加压泵对球囊充气和放气建立缺血...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SHAM组)、球囊缺血再灌注组(SI/R组)、经典缺血再灌注组(I/R组)。3组均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SHAM组仅将未充气的球囊固定于穿线处;SI/R组固定球囊后,通过加压泵对球囊充气和放气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组采用传统的造模方法。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的特异性改变,再灌注2 h后取心脏进行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显示,SI/R和I/R组均可造成显著心肌缺血,两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体积(IS/A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心脏 缺血再灌注 充气 球囊
下载PDF
不同类型心脏复律除颤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焦峰军 李欢 +2 位作者 任旭爱 施大为 崔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104-1106,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92例,其中ICD植入患者42例(ICD组),CRT植入患者43例(CRT...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2月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92例,其中ICD植入患者42例(ICD组),CRT植入患者43例(CRT组),CRT-D植入患者7例(CRT-D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后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6分钟步行距离(6MWT)、病死率等。结果 ICD组手术成功率为100%,CRT组成功率为93.0%,CRT-D组成功率100%,3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2.02±0.89)h和(8.32±2.62)min,明显短于CRT组的(3.04±1.2)h、(43.10±6.73)min和CRT-D组的(3.71±1.21)h、(35.21±7.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和CRT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X线曝光时间短于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D组手术前后LVEF、LVEDD无明显变化,6MWT有明显改善(P<0.05);CRT组患者术后1个月LVEF即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6MWT有明显改善,术后1年LVEDD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D组术后LVEF、6MWT有明显改善(P<0.05),而LVEDD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CRT-D组无患者死亡,ICD组病死率为11.9%(5/42),CRT组病死率为16.3%(7/43),3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D、CRT和CRT-D对心性猝死高危患者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患者应合理选择ICD、CRT和CRT-D 3种治疗方式,以获得最佳效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室再同步化治疗 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双根部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斌 徐敬 +5 位作者 周志明 王轲 陈健超 陈红领 温萌 梁巧茹 《医药论坛杂志》 2015年第11期70-72,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左室流出道梗阻应用双根部调转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连续收治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多普勒测左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流速(4.46±0.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左室流出道梗阻应用双根部调转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连续收治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多普勒测左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流速(4.46±0.15)m/s,肺动脉Nakata指数(217±32)cm^2/m^2,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三尖瓣腱索跨越1例,6例患者均合并卵圆孔未闭。6例患者均采用双根不调转治疗,用带瓣牛颈静脉补片重建肺动脉瓣环及主肺动脉,同时修补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前结扎、切断动脉导管或动脉导管韧带,术中放左房测压管。结果 1例患者术后4h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失败,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5例患者均心功能1~2级(NYHA),LVEF(65±2.7)%,肺动脉瓣少量反流4例,中量返流1例,主动脉瓣未见反流3例,微量反流2例,SaO_2(99±0.4)%。结论双根部调转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左室流出道梗阻 双根部调转
原文传递
超快通道在小儿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秀红 潘晓兰 +2 位作者 高乐 刘燃 李红卫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9期1230-1230,127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快通道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方法对8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护理,年龄43d~12岁(平均2.5岁),体重4.7~49kg,(平均11.7kg),其中室间隔缺损61例,房间隔缺损14例,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肺动脉瓣狭窄... 目的探讨超快通道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方法对8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护理,年龄43d~12岁(平均2.5岁),体重4.7~49kg,(平均11.7kg),其中室间隔缺损61例,房间隔缺损14例,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左室流出道狭窄2例,法洛四联症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至瓣膜穿孔),三尖瓣闭锁1例(行TCPC矫治术)。术前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无其他脏器并发症。术后入CICU,常规予1~3L/min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肛温、外周血氧饱和度,予右美托咪啶静脉维持,测动脉血气分析,维持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备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气管插管用物、新斯的明、纳洛酮、升温仪器。结果除1例患儿因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采取CPAP给氧30min后呼吸、血氧饱和度恢复外,其余病例均呼吸、循环平稳。结论超快通道心脏手术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减少气管插管脱管率及改善患儿的舒适度方面较传统心脏手术有较大优势,超快通道心脏术后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跳、呼吸骤停、低体温等,本科室针对以上并发症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与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通道 心脏病/先天性 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小伟 王华 杨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均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80~13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0.2±36.2)min;呼吸机辅... 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均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80~13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0.2±36.2)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2.6~71.0 h,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25.7±15.2)h;主动脉阻断时间38~126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1.5±25.4)min;术后住院时间(14.5±3.7)d。术后1例死亡,死于心律失常突发心室颤动;6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Ⅱ级,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心内膜炎、瓣膜钙化衰败等并发症。含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13.1±3.2)h,明显长于含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8.2±2.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生物瓣膜置换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生物瓣衰竭48枚外科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雪晶 王红月 +3 位作者 许建屏 李莉 徐红宇 王清峙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10-715,共6页
目的 探讨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竭的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瓣膜置换术后因瓣膜功能衰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次手术摘除的患者资料,利用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 目的 探讨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竭的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瓣膜置换术后因瓣膜功能衰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次手术摘除的患者资料,利用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生物瓣的钙化、撕裂、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改变,再结合患者的首次瓣膜置换年龄、瓣膜材料类型和植入部位等临床资料,利用U检验、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一步分析其与病变的关系.结果 收集到的生物瓣共48枚(40例,其中女性26例),牛心包瓣和猪主动脉瓣各24枚.植入部位包括二尖瓣位29枚、主动脉瓣位14枚和三尖瓣位5枚.首次瓣膜置换年龄为12~71岁(中位数58岁),瓣膜寿命5d至27年(平均111.1个月).生物瓣衰竭的原因有结构性瓣膜毁损32枚(66.7%),感染性心内膜炎9枚(18.7%),非结构性瓣膜毁损7枚(14.6%);未见血栓形成.生物瓣钙化程度与瓣膜寿命呈正相关(R =0.52,P=0.000).牛心包瓣平均瓣膜寿命大于猪主动脉瓣[(146±74)个月比(77±68)个月,Z=-3.24,P=0.001],猪主动脉瓣的钙化比例低于牛心包瓣(41.7%比75.0%,x2=5.37,P=0.019),但瓣叶撕裂的比例较高(66.7%比16.7%,x2=12.34,P=0.000).60岁前瓣膜置换的瓣膜钙化检出率高于60岁后瓣膜置换的瓣膜(45.1%比2/17,x2=5.51,P=0.019),但是瓣叶撕裂比例更低(12.9%比58.8%,P=0.002).寿命≤5年的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检出率高于寿命>5年的瓣膜(6/14比8.8%,P=0.019).结论 结构性瓣膜毁损是本组生物瓣衰竭的主要原因,早中期衰竭的瓣膜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例较高.60岁前、后首次瓣膜置换的瓣膜衰竭模式不同,较年轻的患者易出现生物瓣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 人工 病理学 外科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早期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季红星 刘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BP)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1例择期行MV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用至术后96 h,对照组给予同...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BP)下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血清炎性递质及早期肾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21例择期行MVR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连用至术后96 h,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其他治疗措施同观察组。观察2组麻醉诱导前(t_0)及术后24 h(t_1)、48 h(t_2)、72 h(t_3)、96 h(t_4)炎性递质如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以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浓度,并统计2组不同时间点尿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术后血清s ICAM-1、CRP、TNF-α、ET-1水平均较t_0显著升高,均在t_2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_1、t_2、t_3、t_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Cr、BUN水平与t_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术后尿NGAL、NAG水平均较t_0显著升高,均在t_2达到高峰后开始降低,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_1、t_2、t_3、t_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中、术后1~4 d的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减轻CBP下行MVR患者的肾损伤,具有一定肾功能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s ICAM-1、CRP、TNF-α、ET-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体外循环 二尖瓣置换术 炎性递质 肾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