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出生体质量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的护理
1
作者 王惠良 赵晓静 蔡丽娅 《护理学报》 2007年第1期62-62,共1页
总结了57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护理体会: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准确给药,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损伤和感染;纠正患儿低体温。认为早期干预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 总结了57例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护理体会: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准确给药,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反应;做好皮肤护理,预防损伤和感染;纠正患儿低体温。认为早期干预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儿以后获得正常体格和智力发育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质量儿 甲状腺功能低下 护理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咏梅 金安林 《医学综述》 2016年第22期4506-4509,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采用左旋甲状腺素[口服12.5μg,每日1次,使用剂量根据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逐步加大,直到促甲状腺激素(TSH)达到正常值后,改成一定剂量口服],对照组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口服6 g,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半年。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血尿酸和血糖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68±0.42)mmol/L比(1.96±0.51)mmol/L、(4.21±1.23)mmol/L比(4.96±1.25)mmol/L、(2.69±0.61)mmol/L比(3.27±0.65)mmol/L],HDL-C高于对照组[(2.01±0.36)mmol/L比(1.35±0.29)mmol/L,P<0.05];观察组TSH显著低于对照组[(4.46±1.05)m U/L比(9.24±2.28)m U/L,P<0.01];FT3、FT4显著高于对照组[(4.31±1.08)pmol/L比(1.69±0.32)pmol/L、(38.73±1.62)pmol/L比(5.62±1.02)pmol/L,P<0.01];观察组血尿酸低于对照组[(268±67)μmol/L比(403±79)μmol/L,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38%(62/65)比73.85%(48/65),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能缓解和改善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体内血尿酸及血脂水平,是临床上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血尿酸 血脂 血糖 左旋甲状腺素
下载PDF
浅述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分析
3
作者 陈明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3期270-271,共2页
为了分析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成因及对策,选择20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分为未感染组(180例)和感染组(2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为了分析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成因及对策,选择20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依据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分为未感染组(180例)和感染组(2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切口长度、切口类型为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所以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技能水平、合理使用抗菌素,能够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普外科切口感染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八种中草药对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雄 赵志光 +1 位作者 邵爱华 吴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本试验就民间草药中筛选出的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8种中草药,进行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试,采用机械榨取、煎煮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先以琼脂扩散试验法筛选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草药,再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 本试验就民间草药中筛选出的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的8种中草药,进行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试,采用机械榨取、煎煮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先以琼脂扩散试验法筛选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的草药,再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肠道沙门菌、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猪链球菌的抑菌圈,连根韭菜均大于16.6 mm,韭菜叶、韭菜根均大于9.1 mm,茉莉花茶均大于8.3 mm;艾叶对痢疾志贺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8.9 mm和11.9 mm,苦瓜对痢疾志贺菌的抑菌圈为8.6 mm,其余几种草药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连根韭菜对各菌的MIC,培养12 h时分别为1∶8、1∶8、1∶8、1∶16、1∶32和1∶16,培养24 h时分别为1∶4、1∶4、1∶4、1∶8、1∶8和1∶8;研究证实连根韭菜、韭菜根、韭菜叶和茉莉花茶对上述细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以连根韭菜的抑菌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常见病原菌 抑菌作用 体外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