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重症感染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贵健 王宝恩 +2 位作者 赵淑芳 李天潢 张淑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对50例急性重症感染病人(24例合并DIC,26例未合并DIC)做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血小板数量(Plt)、抗凝血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 对50例急性重症感染病人(24例合并DIC,26例未合并DIC)做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g)、血小板数量(Plt)、抗凝血Ⅲ(AT-Ⅲ)、纤溶酶原活性(PLG)、α_2纤溶酶活性(α_2AP)和D-二聚体含量(D-Dimer)8种凝血纤溶指标的测定观察。结果表明:DIC在感染性多系统脏器衰竭(MS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单次Fg含量测定对感染性DIC的诊断价值不大。PT、APTT、AT-Ⅲ、PLG、Plt、D-Dimer和α_2AP可做为感染性DIC的实验诊断指标,但单项测定对DIC的诊断率均未超过80%,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至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诊断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诊断 被引量:31
2
作者 彭作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8-342,共5页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前期诊断
原文传递
诊断DIC常用试验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国勋 杨勤 +1 位作者 程爽 凌光鑫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3期108-109,共2页
评价诊断DIC常用试验。方法D-D、FDP、3Ptest、PT、APTT和FBG检测9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44例合并DIC)及75例产科患者(21例合并DIC)。评价这些实验方法的敏感法、特异性及试验有效性。结果和结... 评价诊断DIC常用试验。方法D-D、FDP、3Ptest、PT、APTT和FBG检测9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44例合并DIC)及75例产科患者(21例合并DIC)。评价这些实验方法的敏感法、特异性及试验有效性。结果和结论3P试验敏感性较低,但特异性较好。D-D及FDP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差。在不同出凝血疾病当中各种实验室指标的阳性率也有不同。恰当的实验指标组合可降低漏诊率和增加实验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试验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鉴别良、恶性腹腔积液的相关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丽芳 范钟麟 王学红 《临床医药实践》 2008年第3期163-165,240,共4页
关键词 相关分子标志物 恶性腹腔积液 临床鉴别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 进展综述 敏感性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鸿利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24-327,共4页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鉴别诊断 诊断 DIC
原文传递
甲状腺肿瘤的相关分子标志物
6
作者 陈志强 赖祥进 《世界肿瘤杂志》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前甲状腺肿瘤的术前诊断存在较高的误诊或漏诊率,确定能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建立确实可行的检测手段,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这些分子标志物主要涉及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 目前甲状腺肿瘤的术前诊断存在较高的误诊或漏诊率,确定能鉴别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建立确实可行的检测手段,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这些分子标志物主要涉及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或重排;端粒酶活性的异常增高;一些与细胞周期调控或与粘附有关的特殊蛋白的表达;以及一些新发现的特异物质。作者综述肿瘤标志物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及其潜在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分子标志物 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恶性甲状腺肿瘤 细胞周期调控 诊断及治疗 端粒酶活性 肿瘤标志物 术前诊断 检测手段 重要意义 肿瘤病人 抑癌基因 异常增高 临床意义 漏诊率
下载PDF
DIC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燕 李卓江 《贵州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8
作者 王淑娟 《中国医刊》 CAS 2000年第10期4-5,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实验室诊断 凝血酶原时间
下载PDF
DIC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58
9
作者 刘泽霖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迄今为止,DIC的诊断并无"金指标”.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工作均以实验室中的"分子标记物”为主,企图建立一些特异性的检测项目,以期能早期确诊DIC.
关键词 诊断标准 DIC前期 急性DIC 慢性DIC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和GMP-140测定在DIC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凌辉 魏文宁 +1 位作者 刘仲萍 宋善俊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DIC患者20例(DIC组)、DIC疑诊组11例(DIC疑诊者)和正常人1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结果:以上三组血浆D二...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DIC患者20例(DIC组)、DIC疑诊组11例(DIC疑诊者)和正常人1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结果:以上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4.43±3.43,2.03±0.17,0.36±0.17(mg/L)。血浆GMP-140水平分别为53.78±27.55,33.32±16.50,17.29±4.84(ng/ml)。DIC组血浆D二聚体和GMP-140显著高于DIC疑诊组和正常对照组,而DIC疑诊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尤显著性。动态观察发现,血浆D二聚体升高的6例DIC疑诊者有3例随后转变成DIC。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GMP-140是DIC时敏感指标,监测二指标有助于DIC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GMP-140 DIC 诊断
下载PDF
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11
作者 钱申贤 王敏敏 《浙江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332-332,334,共2页
为了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意义,采用ELISA法对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48例正常对照者D-二聚体水平为0.14±0.07mg/L,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34±1.72mg/L,有非常... 为了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意义,采用ELISA法对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48例正常对照者D-二聚体水平为0.14±0.07mg/L,22例DI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7.34±1.72mg/L,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8例经肝素治疗有效DIC患者第3天、第7天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5.23±1.42mg/L和2.78±0.23mg/L,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时DIC有诊断意义,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观察DIC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诊断
下载PDF
相关分子标志物在前DIC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姚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相关分子标志物 诊断 DIC
下载PDF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
13
作者 孙燕棵 《中国乡村医生》 1994年第3期19-20,共2页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促发因素作用下,微循环中发生广泛的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促发因素作用下,微循环中发生广泛的血小板聚集及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消耗,加之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在临床上引起出血、休克、器官损害、溶血等一系列的表现。DIC的诊断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凝血 播散性 诊断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4
作者 徐勇 霍梅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1年第4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例正常对照(NC)血浆和62例临床已确诊DIC的病人血浆,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用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例正常对照(NC)血浆和62例临床已确诊DIC的病人血浆,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用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RT)和D-二聚体(D-dimer,D-D)含量。结果:早期DIC病人中D-D含量为1.62±1.46mg/L,NC组为0.51±0.12mgf/L,F1+2含量为4.96±2.78nmol/L,NC组为0.73±0.42nmol/L;TAT含量为33.11为1.62±1.46mg/L ,NC组为0.51±0.12mg/L,F1+2含量为4.96±2.78nmol/L,NC组为0.73±0.42nmol/L;TAT含量为33.11±20.59μg/L,NC组为1.64±3.14μg/L;中期DIC中D-D含量为6.85±8.37mg/L;F1+2含量为4.36±2.44nmol/L,TAT含量为22.53±20.98μg/L;晚期DIC中D-D含量为10.32±5.85mg/L,F1+2的含量为6.44±3.51nmol/L,TAT含量为36.64±20.09μg/L。经统计学分析,各DIC组D-D含量与NC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DIC组F1+2和TAT的含量较NC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DIC组之间却无明显的差异(P>0.05);F1+2和TAT在所有DIC病人中有显著性相关(r=0.679,P<0.0001),而F1+2与D-D,TAT与D-D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应用不同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测定,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DIC,并且可用于判断DIC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F1+2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D-二聚体 定量测定 DIC 早期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记物
下载PDF
DIC的诊断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臧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1-262,共2页
DIC的诊断问题北京儿童医院(100045)臧晏现将DIC的诊断问题简要讨论如下。1DIC诊断标准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DIC诊断标准如下[1]:1.1临床表现1.1.1存在易引起DI... DIC的诊断问题北京儿童医院(100045)臧晏现将DIC的诊断问题简要讨论如下。1DIC诊断标准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订的DIC诊断标准如下[1]:1.1临床表现1.1.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1.1.2有下列两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 血管内凝血 DIC 诊断
原文传递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子标志物诊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志广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4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定量诊断DIC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国勋 李杰 +3 位作者 凌光鑫 杨志刚 程爽 杨勤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用D二聚体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乳胶凝集法检测2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165例其他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变化,结果DI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定性试验全部阳性,定量测定除1例外,其余均在5mg/L以上。... 用D二聚体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乳胶凝集法检测2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165例其他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变化,结果DI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定性试验全部阳性,定量测定除1例外,其余均在5mg/L以上。其他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很少超过5mg/L。因此认为血浆D二聚体>5mg/L时对DIC有诊断意义,如<3mg/L基本可以排除DIC,但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15例经治疗有效的DIC患者,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明显下降。因此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观察病情、判断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 诊断 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肿瘤性DIC与感染性DIC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异常率之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霞 张荣花 薛海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4期4764-4764,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液 红细胞 异常/病理学
下载PDF
以APTT延长为突出表现的亚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误诊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新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806-1806,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 误诊
下载PDF
D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春燕 潘祥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DIC 诊断 鉴别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