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3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侯晓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探究分析5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2019.9-2020.9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县6个乡镇 22个村的50岁及以上户籍3000名居民作为筛查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究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构与相关因素。结果... 探究分析5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超声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2019.9-2020.9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县6个乡镇 22个村的50岁及以上户籍3000名居民作为筛查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探究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构与相关因素。结果:70岁以上患者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率、颈动脉斑块出现率均高于60-69岁、50-59岁患者(P<0.05)。70岁以上患者的高血压率、糖尿病率、高脂血症率、脑卒中率、吸烟率、喝酒率均高于60-69岁、50-59岁患者(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升高,人们颈动脉狭窄率逐步升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喝酒是导致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影像学特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价不同类型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毅 张超 +1 位作者 杨琰 黄品同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质地。方法 87例病人的125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3组:软斑组(57个)、混合斑组(37个)、硬斑组(31个),分别对各个斑块行ARFI技术检查,记录各斑块的剪切波... 目的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定量评价不同类型的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质地。方法 87例病人的125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3组:软斑组(57个)、混合斑组(37个)、硬斑组(31个),分别对各个斑块行ARFI技术检查,记录各斑块的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对各组斑块的SWV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不同类型斑块的SWV明显不同,软斑块组斑块SWV最慢,其次是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斑块SWV最快,3组斑块的SWV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ARFI技术可对颈动脉粥样斑块质地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治疗的循证医学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拥军 吴志远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793-795,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以及中国国民老龄化加快,2013年脑血管病已占我国城市罾民病死率的20.27%,占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3位。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循证医学 治疗 生活饮食习惯 城市居民 脑血管病 死亡原因 老龄化
原文传递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分类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杭 张海钟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分类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介绍了斑块的主要成分、临床常用分类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别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分类和治疗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介绍了斑块的主要成分、临床常用分类法和多种治疗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几种分类法和目前常用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症,为今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分类研究和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脂质核心 分类 治疗
下载PDF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附5例报告)
5
作者 魏斌 强万本 +2 位作者 贾朝阳 张敏 李爱梅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6期266-267,共2页
关键词 颈动脉窦瘘 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临床 CT
下载PDF
亚临床甲减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彦芳 曾美娥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4492-4492,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理学/并发症 颈动脉/病理学 血管内膜/病理学 颈动脉疾病/病因学 人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妍焱 吴国庚 +4 位作者 谭晔 焦晟 巴凯 武凤菊 周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23-826,共4页
目的:比较常规固定对比剂注射方案和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流率技术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对比剂应用方案,方案1:固定对比剂用量(70ml Iopamidol 370),方案2:依据患者的体重选择对... 目的:比较常规固定对比剂注射方案和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流率技术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对比剂应用方案,方案1:固定对比剂用量(70ml Iopamidol 370),方案2:依据患者的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0.8ml/kg)。100位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50人/组),分别采用上述不同的对比剂方案。对横断面图像、多平面重组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5分优,1分差),并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处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两种方案下的图像质量、对比剂增强水平和对比剂用量。结果:方案1和方案2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7±0.23和4.24±0.18,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剂平均增强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方案1增强水平为(446±75)HU,而方案2为(387±69)HU。对比剂用量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0ml和53.1ml。结论:与固定对比剂应用方案相比,在冠状动脉成像中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能够显著降低对比剂的用量,同时有助于获得更佳并且更为一致性的对比剂增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对比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不同剂量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硬化软斑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葛可法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年第5期374-37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影响。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组使用通心络胶囊4颗与阿托伐他汀40mg;小剂量组使用通心络脑囊2颗与阿托伐他汀20mg;疗程6个月,疗程前后对颈动脉IMT、平均软斑...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通心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影响。方法 4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大剂量组使用通心络胶囊4颗与阿托伐他汀40mg;小剂量组使用通心络脑囊2颗与阿托伐他汀20mg;疗程6个月,疗程前后对颈动脉IMT、平均软斑块数、软斑点总积分、血脂及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组对颈动脉IMT、平均软斑块数、软斑块总积分、血脂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小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4颗,每天3次,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相比通心络胶囊2颗,每天3次,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效果较好,剂量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软斑块
下载PDF
血糖和吸烟交互作用对男性颈动脉弹性的影响
9
作者 李婷婷 朱瑛 +2 位作者 魏丽琼 黄婧 何莉 《医学信息》 2020年第13期80-83,共4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吸烟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探讨吸烟和血糖交互作用对颈动脉弹性与两因素单一作用的区别。方法选择2018年3~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202例男性患者,分为糖尿病非吸烟组(T2DM组)、糖尿病吸烟组(SDM组)、正常对照组(NC组),测定三... 目的评估糖尿病吸烟患者颈总动脉的弹性,探讨吸烟和血糖交互作用对颈动脉弹性与两因素单一作用的区别。方法选择2018年3~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202例男性患者,分为糖尿病非吸烟组(T2DM组)、糖尿病吸烟组(SDM组)、正常对照组(NC组),测定三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弹性参数;比较三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颈动脉弹性指数,分析吸烟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弹性的关系。结果①三组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血压及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M组与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SDM组IMT、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高于T2DM组,顺应性(AC)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增大指数(A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DM组中吸烟指数与颈动脉β、Ep、PWVβ均呈正相关(P<0.05),与AC呈负相关(P<0.05)。④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化血红蛋白和吸烟指数是颈动脉β的独立相关因素,颈动脉β与两者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吸烟和血糖协同作用可加剧颈总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吸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吸烟 颈动脉弹性 血管回声跟踪
下载PDF
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联研究
10
作者 吴玲玲 刘付东 +9 位作者 郑春早 梁季 祁朝霞 覃玉 周羚 苏健 崔岚 杜文聪 周金意 张名贵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5—2016年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对11 362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静息心率测量值分为≤60、61~70、71~80、81~90、≥91次/min共5... 目的探讨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 2015—2016年在江苏省6个项目点对11 362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静息心率测量值分为≤60、61~70、71~80、81~90、≥91次/min共5组(Q1~Q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的关联。结果 11 362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内膜增厚、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分别为36.70%、15.68%、3.32%。与Q1组相比,≥60岁人群的Q5组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1.48,95%CI:1.14~1.92,P<0.05),年龄<60岁人群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分性别分析,男性Q5组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明显增加(OR=1.58,95%CI:1.16~2.15),而女性静息心率与颈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未见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颈动脉异常检出率较高,高静息心率的高龄男性人群发生颈动脉斑块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心率 颈动脉斑块 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玉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8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90例该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病程小于5年)、B组(病程5-10年)及C组(病程大于10年),另选择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0例为D...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90例该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病程小于5年)、B组(病程5-10年)及C组(病程大于10年),另选择同时段健康志愿者30例为D组。各组受试者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比较各组颈动脉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重构情况。结果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颈动脉斑块检出数量逐渐增加,斑块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颈总动脉主干、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主干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B、C三组中发生颈动脉重构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四组无重构及负性重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特征及颈动脉重构情况,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评价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学 老年人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失败3例原因分析
12
作者 彭亚 宣井岗 +3 位作者 杨依林 王穗暖 施益民 邵耐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12-112,114,共2页
关键词 颈内静脉海绵窦瘘(TCCF) 外伤性 可脱性球囊 血管内介入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脏瓣膜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柴文慧 杨春梅 邹海枫 《新疆医学》 2008年第7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群 diseases 退行性病变 钙盐沉积 心脏瓣膜钙化 心脏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武明 郑良荣 +1 位作者 曾春来 韦铁民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34例),检测...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34例),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的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1.17±0.18)mm、64.71%,(1.03±0.15)mm、64.38%]均高于杓型组[(0.93±0.19)mm、18.92%](均P<0.05).(2)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55.88%、36.99%)均高于杓型组(14.86%)(均P<0.05).(3)反杓型组IMT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杓型组(均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反杓型节律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腔隙性脑梗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动脉自旋标记成像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秀美 严江志 +1 位作者 王健 王玉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7-1120,共4页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在亚洲人群中占脑梗死病因的30%-50%,其机制主要为ICA狭窄后低灌注、血管远端栓子清除障碍小。是否发生脑梗死与ICA狭窄程度和长度、侧支循环情况以及脑血流储备(cerebrovascularreserve,CVR...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狭窄在亚洲人群中占脑梗死病因的30%-50%,其机制主要为ICA狭窄后低灌注、血管远端栓子清除障碍小。是否发生脑梗死与ICA狭窄程度和长度、侧支循环情况以及脑血流储备(cerebrovascularreserve,CVR)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对ICA狭窄患者进行脑灌注研究有助于探讨脑梗死发病机制、预防脑缺血、减少脑梗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6
作者 李莉 杨俊 +7 位作者 丁家望 吴辉 杨简 李书国 李稳慧 陈勇 李松 姜玉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1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1),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 目的:观察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12小时以内发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入院后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1),此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1),A组不给予氯吡格雷治疗,B组入院即刻给予氯吡格雷300 mg,继之75 mg.d^(-1)治疗,平均随访30天。观察溶栓血管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显著提高、梗死后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而在心力衰竭事件及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的比较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组均无主要和次要出血事件发生,轻微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论是否接受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PCI),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继之75 mg.d^(-1)口服,可显著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梗死后心绞痛发作,且安全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40例总结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军 胡娥 +1 位作者 张勤奕 张茁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7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疗效和体会。方法 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均具有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全组均经颈部彩色多普勒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初期筛查检出,9例、3...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疗效和体会。方法 4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EA手术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病例均具有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全组均经颈部彩色多普勒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初期筛查检出,9例、3例、28例分别应用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并颈动脉狭窄。40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程度均≥70%,其中合并溃疡病变5例,一侧颈内动脉狭窄伴另一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例。患者全部行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全部放置动脉临时分流管,行颈动脉血管补片成形术32例。结果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31例(77.5%),症状好转9例(22.5%)。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1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1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并发症5.0%(符合美国AHA≤6%的标准)。40例均获随访,在术后6周及3个月复查双侧颈部血管超声,无1例血管再狭窄发生。结论 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0例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毛跃伟 胡扬喜 +1 位作者 秦小玉 尹宁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99-100,共2页
颈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中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领域之一,10余年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的开展在国内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资料证实,大多数脑卒中的发作是由于颈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性栓子脱落而引起的栓塞或颈内动脉继发血栓所... 颈动脉疾病是血管外科中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领域之一,10余年来,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的开展在国内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资料证实,大多数脑卒中的发作是由于颈动脉分叉处的粥样硬化性栓子脱落而引起的栓塞或颈内动脉继发血栓所引起的脑梗死造成[1]。我院2013‐01—2014‐01对30例动脉粥样硬化致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关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
19
作者 薛松维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3期41-41,共1页
颈动脉是向人身体上部特别是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可提供脑组织85%的血液,同时也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因此,如果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质的病变(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此时检查颈动脉不仅可以反映本身的病变,还可以间... 颈动脉是向人身体上部特别是脑部供血的主要血管,可提供脑组织85%的血液,同时也是全身大动脉中最表浅的一支。因此,如果颈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质的病变(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此时检查颈动脉不仅可以反映本身的病变,还可以间接推测其他心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极为密切。因此颈动脉是观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也是脑卒中的预警性信号,这样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脑卒中 心脑血管 脑部供血 斑块形成 管腔狭窄 大动脉 全身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B超检查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发珍 刘建义 +1 位作者 苏凤琴 杨思男 《黑龙江中医药》 202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B超检查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研究要求,所有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入院为研究样本的患者,遵循患者自主意愿,核对入排标准纳入80例患者,研究组40例患者均为临床诊断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为接受B...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B超检查临床效果评价。方法:根据研究要求,所有2015年3月至2019年1月入院为研究样本的患者,遵循患者自主意愿,核对入排标准纳入80例患者,研究组40例患者均为临床诊断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照组为接受B超检查的健康人群,两组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比其观察指标:斑块大小、IMT、回声强度、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数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斑块大小、IMT、回声强度,研究组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斑块数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让其接受B超检查,能够有效的判断患者的斑块数量以及斑块大小,为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加之B超检查较为简便,患者接受程度高,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B超检查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