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虚湿滞论述黄疸病机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英 刘春阳 牟淑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3,共2页
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很多中医医家认为黄疸的主要病机是湿热壅滞肝胆,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输布,使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疸,治疗上则应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而查阅大量资料可以发现,脾病湿滞更加符合传统医学对黄疸病机的认识。文章... 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很多中医医家认为黄疸的主要病机是湿热壅滞肝胆,阻遏气机,影响胆汁的正常输布,使胆汁外溢肌肤而发黄疸,治疗上则应疏肝利胆、清利湿热。而查阅大量资料可以发现,脾病湿滞更加符合传统医学对黄疸病机的认识。文章通过阐述黄疸的病位、病因、主要病理因素并重新解读治黄代表方剂——茵陈蒿汤和茵陈术附汤,来探讨黄疸的基本病机,提示我们在中西医结合、理论联系临床的过程中要重视中西医理论的差异,不能简单对应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病机 脾虚湿滞 茵陈蒿汤 茵陈术附汤
下载PDF
胃癌术后黄疸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徐阳 陈秀秀 徐亮 《中国乡村医药》 2021年第22期19-20,共2页
胃癌术后黄疸临床常见,但由于病因错综复杂,易造成临床医生误诊误治,快速准确地辨别胃癌术后黄疸的病因尤为重要。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胃癌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常见病因和最... 胃癌术后黄疸临床常见,但由于病因错综复杂,易造成临床医生误诊误治,快速准确地辨别胃癌术后黄疸的病因尤为重要。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3例胃癌术后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常见病因和最佳诊治方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8~85岁,平均63岁。患者术前肝功能均正常,其中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9例(39.1%),开腹胃癌根治术14例(6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黄疸 海南医学院 误诊误治 术前肝功能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临床医生 诊治方案 开腹胃癌根治术
下载PDF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莉 赵惠敏 王哲 《蛇志》 2015年第4期460-461,共2页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8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引流管的护理情况。结果 85例患者行介入术后,7例出现寒战高热,5例引流管堵塞,3例...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对8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后引流管的护理情况。结果 85例患者行介入术后,7例出现寒战高热,5例引流管堵塞,3例出血,2例支架阻塞,9例胆汁外溢。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同时给予精心细致的护理后,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管周皮肤炎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带管出院,均在支架植入术后15~30天顺利拔管。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或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介入治疗 引流管护理
下载PDF
黄疸的鉴别诊断(下)
4
作者 陈瑛 《中国乡村医药》 1999年第12期21-22,共2页
4 黄疸的鉴别诊断4.1 病史4.1.1 年龄(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失,如果持续或加深,考虑新生儿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宫腔感染、先天胆道闭锁、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 4 黄疸的鉴别诊断4.1 病史4.1.1 年龄(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消失,如果持续或加深,考虑新生儿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宫腔感染、先天胆道闭锁、Crigler-Najjar综合征、Gilber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otor综合征。新生儿黄疸伴明显贫血则考虑新生儿溶血症。(2)患者为幼年或青年则考虑病毒性肝炎。(3)中年以后,考虑肝硬化、胆石症、肝癌。(4)老年,考虑胰腺癌(无痛性黄疸)、胆道系统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鉴别诊断 病史 X线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邰国梅 蔡晶 +1 位作者 刘向阳 赵季忠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1期35-37,4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采用PTCD联合IMRT治疗MOJ对照既往实施常规PTCD的患者,观察并比较二者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血清总胆红素(T-Bi L)在PTCD治疗后1周明显下降,I... 目的观察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OJ)的疗效。方法采用PTCD联合IMRT治疗MOJ对照既往实施常规PTCD的患者,观察并比较二者疗效。结果观察组36例血清总胆红素(T-Bi L)在PTCD治疗后1周明显下降,IMRT治疗结束1个月后持续下降;经IMRT治疗后肿瘤总有效率72.22%;PTCD联合IMRT组6个月、1年、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77.78%、55.56%和11.11%,明显高于既往单纯行PTCD的生存率(57.14%、23.81%、0%)(P<0.05)。2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9.2个月(P<0.05)。结论 PTCD联合IMRT治疗MOJ安全有效,明显缓解黄疸和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调强放疗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小周 张灵强 +4 位作者 王晶晶 王凯强 杜飞 樊海宁 阳丹才让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83-1087,共5页
黄疸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代谢胆红素异常或者胆汁排出受阻而引发的胆红素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沉积而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黄疸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三大类。其中胆汁淤... 黄疸多种原因导致的肝脏代谢胆红素异常或者胆汁排出受阻而引发的胆红素在皮肤和皮下组织中沉积而出现的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的一系列临床表现。黄疸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三大类。其中胆汁淤积性黄疸又称为梗阻性黄疸,其发病原因最为复杂,治疗手段最为多种多样,主要以外科手术切除、内镜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等方法。本文系统性回顾和总结了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和进展,以便于在临床中对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梗阻性黄疸 外科手术 内镜治疗
下载PDF
胆红素干扰白细胞测定探讨
7
作者 姚丽 韦庆民 《社区医学杂志》 2009年第15期27-27,共1页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BC-3000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影响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方法用手工方法和用BC-3000分别测定30例血清总胆红素>200μmol/L的标本,重度黄疸标本离心洗涤后再次测定。结果离心洗涤前BC-3000与手工方法对白细胞的测定差... 目的探讨胆红素对BC-3000血液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影响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方法用手工方法和用BC-3000分别测定30例血清总胆红素>200μmol/L的标本,重度黄疸标本离心洗涤后再次测定。结果离心洗涤前BC-3000与手工方法对白细胞的测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离心洗涤后两种方法对白细胞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黄疸中的胆红素干扰BC-3000对白细胞的测定,应当用手工方法复检,或者离心洗涤后用仪器重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BC-3000 白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中度黄疸13例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
8
作者 毛勇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8期65-65,共1页
1研究对象 1.1我科2009年-2010年共收治13例中度黄疸为首发症状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6岁。13例患者均呈无诱因进行性黄疽,病程5—7天。大便黄、小便呈浓茶色。无发热、腹痛及消化道异常症状... 1研究对象 1.1我科2009年-2010年共收治13例中度黄疸为首发症状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6岁。13例患者均呈无诱因进行性黄疽,病程5—7天。大便黄、小便呈浓茶色。无发热、腹痛及消化道异常症状。查体:生命指征平稳,巩膜及全身皮肤中度黄疸。无肝掌及蜘蛛痣。腹壁静脉无曲张。腹无压痛、肝、脾不大。肝、胆区无叩痛,黑菲氏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度黄疸 临床治疗 病因 住院患者 平均年龄 2009年 首发症状 异常症状
下载PDF
血清甘胆酸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丽萍 陈媛 +1 位作者 黄晓华 吴定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生黄疸患儿124例(包括溶血性黄疸组37例、感染性黄疸组46例、生理性黄疸组41例)和健康新生儿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相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CG...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新生黄疸患儿124例(包括溶血性黄疸组37例、感染性黄疸组46例、生理性黄疸组41例)和健康新生儿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相免疫法检测各组血清CG水平,同时检测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三个病患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指标均显著增高(P均<0.001);其中溶血性黄疸和感染性黄疸组血清CG、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性黄疸组(P<0.05),而溶血性黄疸组与感染性黄疸组相比,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G与TBA成正相关(r=0.764,P<0.001);溶血性黄疸组分别以生理性黄疸和健康新生儿为对照,其CG曲线下面积为0.711和0.995,均明显高于TBA、ALT、AST、GGT指标;且其敏感性也高于其他指标。结论血清CG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的鉴别诊断评价指标之一,其在新生儿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效能优于TBA、ALT等肝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胆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肝功能受损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腹泻的影像学诊断
10
作者 王成林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61-362,共2页
阐述了腹泻的定义,并根据腹泻的病因将腹泻分为6种类型,介绍了腹部X线平片、超声、CT及MRI对不同病因所致腹泻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腹泻 影像学诊断 放射摄影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CT
下载PDF
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茜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1年第7期36-37,共2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具有毒性作用的胆红素可整体降低黄疸儿免疫功能。材料与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婴儿38例进行观察,并选择40例正常健康儿做为对照。(1)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Fas基因检测:淋巴细胞用单克隆抗体CD_(95)、Apo^(-1),羊抗鼠IgG_... 目的:进一步证实具有毒性作用的胆红素可整体降低黄疸儿免疫功能。材料与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婴儿38例进行观察,并选择40例正常健康儿做为对照。(1)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Fas基因检测:淋巴细胞用单克隆抗体CD_(95)、Apo^(-1),羊抗鼠IgG_(1)免疫标记,上流式细胞仪检测;(2)T淋巴细胞亚群及CD_(23)^+检测;淋巴细胞用单克隆抗体CD_(3)/CD_(4)/CD_(8)及CD_(23)免疫标记,检测同上;(3)IgA、IgG、IgM检测:采用天津新传生物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结果:各种免疫指标明显降低。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整体降低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免疫功能 黄疸 儿童 淋巴细胞
下载PDF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2
作者 郭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3-23,25,共2页
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黄疸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一半患儿命名为甲组(给予长时间蓝光持续照射治疗),剩余患儿命名为乙组(给予短时多次蓝光... 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6例黄疸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中一半患儿命名为甲组(给予长时间蓝光持续照射治疗),剩余患儿命名为乙组(给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针对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对两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乙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优于甲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短时多次蓝光疗法的临床价值高,能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 新生儿黄疸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专病护理干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阳秀春 莫伟 邱海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478-2480,共3页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前后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经过... 目的探讨专病护士多维度护理干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前后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指导,观察组由经过培训的专病护士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行为等多维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有效引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有效引流等指标和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lt;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专病护士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 PTCD治疗的依从性,术后保持有效引流,减轻黄疸,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性研究 专业 护理 黄疸 阻塞性/外科学 引流术 胆管造影术/方法
下载PDF
婴幼儿黄疸的病因
14
作者 吴元重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黄疸 病因 感染性 溶血性
下载PDF
药物与黄疸
15
作者 杨解人 熊克品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共2页
关键词 药物 黄疸
下载PDF
自拟茵栀苓口服液治疗阳黄性黄疸疗效观察
16
作者 梁惠萍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1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茵栀苓口服液辅助治疗阳黄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阳黄性黄疸78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甘草酸二胺±茵栀苓口服液;对照组:甘草酸二胺。总疗程为14d... 目的:观察自拟茵栀苓口服液辅助治疗阳黄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阳黄性黄疸78例,按入院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甘草酸二胺±茵栀苓口服液;对照组:甘草酸二胺。总疗程为14d,分别于d7、d14检测肝功、肝酶。结果: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147.26±37.48)μmol/L,高于对照组(94.76±36.41)μmol/L;gL察组黄疸消退时间(5.1±1.6)d,短于对照组(7.2±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分型阳黄胆汁淤积型黄疸,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苓口服液 阳黄性黄疸 疗效 观察
下载PDF
PTBD、ERBD引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宏刚 罗少龙 蒋磊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49-651,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BD)与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RBD)分别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疗效。方法纳入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的引流减黄方式将患者分为PTBD组48例和ERBD组34例。比较2组减黄前及减...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BD)与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RBD)分别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疗效。方法纳入8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的引流减黄方式将患者分为PTBD组48例和ERBD组34例。比较2组减黄前及减黄后1、7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分析2组减黄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谷草转氨酸(AST)、谷丙转氨酸(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白细胞(WBC)水平,并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减黄后1 d T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减黄前(P<0.05),减黄后7 d TBIL、D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减黄前及减黄后1 d(P<0.05);PTBD组减黄后7 d 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ERBD组(P<0.05)。2组减黄后AST、ALT、GGT、ALP、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减黄前(P<0.05);PTBD组减黄后WBC水平显著低于ERBD组(P<0.05)。2组胆囊炎、消化道出血、胰瘘、胆瘘、肠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BD方式较ERBD引流减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减黄
下载PDF
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32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炜 李冠海 孙高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171-2172,共2页
目的探讨DSA下联合超声经皮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均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胆道外或内外... 目的探讨DSA下联合超声经皮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32例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其中原发性肝癌4例,胆管癌21例,胆囊癌肝门转移2例,转移癌3例,胰头癌2例,均在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进行胆道外或内外引流,对姑息性胆汁引流的效果术后常规复查生化全项。结果本组32例患者应用该方法定位好后均一针穿刺并引流成功,成功率100%,其中21例外引流,11例内外引流,达到了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和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结论 DSA下联合超声定位穿刺经皮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同时很大程度减少了患者和介入医务工作者的射线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治疗/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原文传递
PTBD联合ERCP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52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邱伟 葛海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8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本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患者自主选择治...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道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入住本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由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患者,均在PTBD治疗的基础上,同步开展ERCP胆道支架植入治疗,而对照组39例患者,仅行单纯的PTBD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术后并发症率、患者生存时间等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TBIL中位值均在330μmol/L以上,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术后1周观察组下降至(164.1±82.3)μmol/L ,对照组则为(258.1±92.6)μmol/L ,术后1个月则分别进一步下降至(52.5±11.5)μmol/L和(78.1±22.3)μmol/L ;DBIL则从术前的180μmol/L以上降低至术后1周观察组的(81.4±14.5)μmol/L和对照组的(138.1±37.1)μmol/L ,术后1个月,两组数据进一步下降至(27.4±17.7)μmol/L和(44.6±21.5)μmol/L。术后对比显示,观察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9例,占36.5%,对照组则为35例,占89.7%;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平均为(227.5±62.1)d ,对照组则为(132.5±42.2)d ,上述各项数据对比,观察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BD姑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开展ERCP胆道支架置入治疗,能够更为显著地提升患者胆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方法 胆管/外科学 引流术/方法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支架 黄疸 阻塞性/外科学
下载PDF
茵陈五苓糖浆结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20
作者 柳洁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糖浆结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以1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常规治疗及益生菌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陈五苓糖浆... 目的观察茵陈五苓糖浆结合益生菌对新生儿黄疸临床症状改善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以125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常规治疗及益生菌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陈五苓糖浆。比较两组的症状康复进程、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情况、肝脏代谢功能、炎症反应变化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黄染消退时间、退热时间、胃肠不适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后,TBIL、间接胆红素、ALT、γ-GT、ALP、CRP、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五苓糖浆结合益生菌能加快新生儿黄疸的康复进程,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促进肝脏代谢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陈五苓糖浆 益生菌 临床症状 康复进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