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根治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黎莉 杨卫文 +2 位作者 杨景林 何天兰 汪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73-675,共3页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根治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的疗效。方法经标准三联疗法根治失败的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6组:A组(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双歧杆菌乳杆...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四联疗法根治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H.pylori)的疗效。方法经标准三联疗法根治失败的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6组:A组(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B组(伴同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C组(标准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疗程均为7 d。同样分组方案A1组、B1组、C1组,疗程14 d。治疗前后查肝肾功及三大常规,观察药物不良反应。1个月后复查胃镜并作快速尿素酶实验及14C呼吸实验(14C-UBT),观察H.pylori根除情况。结果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四联疗法根除率7 d为76.7%,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14 d为90.0%,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优于7天组(P<0.05);14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7天及14天组不良反应均低于其他相应各组。结论含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四联疗法根治顽固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与标准四联及伴同疗法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伴同疗法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原文传递
一株降血压功能乳酸菌在模拟胃肠环境中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丽丹 邹积宏 袁杰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具有降血压功能乳酸菌DM9057株对pH、胆汁盐、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耐受性。方法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模拟胃肠环境。结果 DM9057在pH2~3、胆汁盐浓度0.1%~0.3%、胃蛋白酶0.592~1.482μg/mL和胰蛋白酶14.24~72.32 U/g的条件下,37... 目的研究具有降血压功能乳酸菌DM9057株对pH、胆汁盐、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耐受性。方法以MRS为基础培养基,模拟胃肠环境。结果 DM9057在pH2~3、胆汁盐浓度0.1%~0.3%、胃蛋白酶0.592~1.482μg/mL和胰蛋白酶14.24~72.32 U/g的条件下,37℃培养4 h,活菌数均能达到107CFU/mL以上。结论乳酸菌DM9057能顺利通过胃肠道,达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DM9057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胆盐 抗性
原文传递
益生菌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3
作者 王婷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18年第1期25-25,共1页
益生菌制剂是一种活的微生物,适量给予时对宿主的健康起有益作用。益生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乳糖不耐受的治疗,以及用于儿童腹泻病、化疗相关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便秘等胃肠道疾病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化疗相关性腹泻 幽门螺杆菌感染 辅助治疗 乳糖不耐受 胃肠道疾病 功能性便秘
原文传递
乳酸菌固体制剂计数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傅昌年 周朝晖 +5 位作者 柳琴芳 张和春 杭晓敏 杨国 朱荣 诸红莲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9-181,186,共4页
从培养基、稀释剂的角度对乳酸菌固体制剂样品进行计数方法比较。昂立1号优菌多颗粒样品中嗜酸乳杆菌在改良MC培养基上培养(72±3)h后菌落形态非常小,很难进行计数,在改良MC培养基中添加0.1%吐温80将会刺激嗜酸乳杆菌的生长... 从培养基、稀释剂的角度对乳酸菌固体制剂样品进行计数方法比较。昂立1号优菌多颗粒样品中嗜酸乳杆菌在改良MC培养基上培养(72±3)h后菌落形态非常小,很难进行计数,在改良MC培养基中添加0.1%吐温80将会刺激嗜酸乳杆菌的生长,利于计数;采用MRS液体溶解复水10~15min、0.1%蛋白胨盐水稀释的计数结果明显高于直接采用生理盐水复水、稀释方法,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菌粉 复水 0.1%蛋白胨盐水 改良MC培养基 计数
下载PDF
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禽流感病毒HA1基因载体的构建及在禽流感病毒防治领域的应用
5
作者 雷涵 盛芝娜 +2 位作者 陈剑 魏晓慧 徐宇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22-126,130,共6页
目的构建以重组乳酸乳球菌为基础的黏膜输送载体。方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HA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isin诱导表达控制系统,构建分泌型与非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经口服灌胃途径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 目的构建以重组乳酸乳球菌为基础的黏膜输送载体。方法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HA1基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nisin诱导表达控制系统,构建分泌型与非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经口服灌胃途径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IgG和粪便IgA,最后,对免疫后的小鼠进行H5N1病毒攻击实验,进而比较分泌型与非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的免疫效率。结果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免疫小鼠后产生的抗体水平(IgG和IgA)高于非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经过同型H5N1病毒攻击后,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免疫的小鼠的存活率为80%,而非分泌型重组乳酸乳球菌免疫的小鼠的存活率为60%。结论本研究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提供可行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乳酸乳球菌 HA1基因 免疫效率
原文传递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岩 郁慕鲁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2-282,共1页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设对照组 (三联疗法 )和治疗组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 )进行胃镜检查并作尿素酶试验和 1 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两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双歧...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根治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方法 :设对照组 (三联疗法 )和治疗组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 )进行胃镜检查并作尿素酶试验和 1 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两组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对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根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 幽门螺杆菌 治疗 根治疗效
下载PDF
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
7
作者 刘慧颖 马国武 +1 位作者 唐立 文姝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从维护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和种植体远期固持率的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探索一种适用人群广泛、较少或无副作用、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新型生态治疗药物。方法将16例符合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 目的从维护种植体周围菌群平衡和种植体远期固持率的角度出发,观察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对种植体周围炎龈下菌群的影响,探索一种适用人群广泛、较少或无副作用、疗效好、复发率低的新型生态治疗药物。方法将16例符合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随意分为试验组(乳杆菌代谢产物含漱组)和对照组(纯净水含漱组),分别于含漱前、含漱后3 d、7 d、30 d进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牙龈卟啉单胞菌(P.g)、中间普氏菌(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链球菌、变形链球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杆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杆菌DM9811代谢产物有抑制P.g、P.i,扶植口腔链球菌,从而调节种植体周菌群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代谢产物 种植体周围炎 龈下菌群
下载PDF
乳酸菌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晓伟 姚国强 +4 位作者 高鹏飞 李晶 郭建林 郭霄 张和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68-972,共5页
乳酸菌具有吸附及积累重金属离子的特性,且乳酸菌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的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综述了乳酸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及乳酸菌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农产品及生物体的研究现状,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提供新思路。乳酸... 乳酸菌具有吸附及积累重金属离子的特性,且乳酸菌对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的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综述了乳酸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及乳酸菌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农产品及生物体的研究现状,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提供新思路。乳酸菌作为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安全且可食用微生物,其在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面将发挥其独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重金属污染 生物修复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基因探针制备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玉川 冯天杰 +3 位作者 赵江华 王磊辉 王继德 熊德鑫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讨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基因探针应用于微生态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制备双歧杆菌属和部分种的地高辛标记16S rRNA寡核苷酸探针,初步应用于微生态制剂鉴定和临床肠道微生态检测,评价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在肠道微生态研究和检测中... 目的探讨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基因探针应用于微生态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制备双歧杆菌属和部分种的地高辛标记16S rRNA寡核苷酸探针,初步应用于微生态制剂鉴定和临床肠道微生态检测,评价寡核苷酸探针杂交在肠道微生态研究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地高辛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地高辛标记的双歧杆菌属和种的共6种寡核苷酸基因探针与标准菌株杂交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属探针95%、75%,青春双歧87.5%、90%,两歧双歧87.5%、87.5%,短双歧87.5%、92.5%,婴儿双歧75%、95%,长双歧75%、100%。结论寡核苷酸基因探针用于肠道细菌的鉴定显示出一定前景,加大探针的种类与扩大调查范围有可能使该技术替代现有细菌培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菌落杂交 基因探针 16S RRNA
下载PDF
TUNEL法检测乳酸杆菌对小鼠宫颈鳞癌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秀真 曹蕊 +3 位作者 曹卉 陈廷 刘昌平 山长武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89-190,193,共3页
目的应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B)对小鼠宫颈鳞癌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组,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目的应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B)对小鼠宫颈鳞癌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组,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结果乳酸杆菌实验组的AI为(11.25±4.06)%,与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与抗癌药顺铂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乳酸杆菌可诱导U14移植瘤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抑癌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EL法 乳酸杆菌 小鼠宫颈鳞癌14号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乳酸菌培养上清液下调Piwil2基因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涛 马小干 +2 位作者 陈彬 朱琳琳 邹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0-1205,共6页
目的探讨乳酸菌培养上清液(lactobacilli supernatants,LS)处理乳腺癌细胞对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DDP(0、1、2、3、4、5μg/m L)和LS(体积分数分别为1%、5%、10%、20%)对... 目的探讨乳酸菌培养上清液(lactobacilli supernatants,LS)处理乳腺癌细胞对顺铂(cisplatin,DDP)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CCK-8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DDP(0、1、2、3、4、5μg/m L)和LS(体积分数分别为1%、5%、10%、20%)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Piwil2基因表达的影响;瞬时转染Piwil2 siRNA沉默MDA-MB-231细胞中Piwil2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其沉默效果,CCK-8检测Piwil2基因沉默后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2μg/m L DDP联合不同浓度LS(体积分数分别为1%、5%、10%、20%)作用MDA-MB-231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抑制效应和Piwil2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高浓度DDP(≥3μg/m L)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而低浓度DDP(≤2μg/m L)不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DDP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Piwil2蛋白的表达;siRNA沉默Piwil2表达可恢复2μg/m L DD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与对照组(乳酸菌培养基,MRS)比较,LS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下调Piwil2蛋白的表达,但并不影响细胞的增殖;与单用2μg/m L DDP比较,2μg/m L DDP联合20%LS处理可显著下调Piwil2蛋白的表达并抑制细胞增殖(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Piwil2的高表达可导致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降低,乳酸菌培养上清液可通过下调Piwil2基因的表达增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培养上清液 乳腺肿瘤 顺铂 细胞增殖 Piwil2
下载PDF
一株猪源拟杆菌的分离与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晓云 邓红 +4 位作者 蔡艳 付金衡 余宙 刘博 陈兴龙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095-1097,共3页
从新鲜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猪源拟杆菌,利用统计学的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最适培养基为AN培养基,确定了促生长因子吐温-80、1%氯化血红素、1%维生素Kl的最佳浓度,并确... 从新鲜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猪源拟杆菌,利用统计学的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发酵最适培养基为AN培养基,确定了促生长因子吐温-80、1%氯化血红素、1%维生素Kl的最佳浓度,并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最佳培养温度为37℃、分批发酵时间周期1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拟杆菌 发酵 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脂磷壁酸的提取工艺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艳茹 黄少磊 +4 位作者 龚虹 张烨 高仙灵 武岳 刘彦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98-1001,共4页
目的确定婴儿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法提取婴儿双歧杆菌LTA的测定及对植瘤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来探讨LTA对小鼠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采用脱脂后水法提取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和全菌组... 目的确定婴儿双歧杆菌脂磷壁酸(LTA)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对不同方法提取婴儿双歧杆菌LTA的测定及对植瘤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来探讨LTA对小鼠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采用脱脂后水法提取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和全菌组相比,LTA使淋巴细胞转化增加。结论婴儿双歧杆菌及其LTA均有免疫功能,但LTA的效果要优于婴儿双歧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脂磷壁酸 提取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2株乳酸菌对鼠结肠癌模型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静涛 李俊峰 +2 位作者 黄海斌 王丹 叶丽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6-599,604,共5页
为比较酸奶中分离的短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对消化道肿瘤的潜在抑制效果,在肿瘤模型建立前2周给小鼠分别灌胃2株乳酸菌(2×108cfu),此后建立鼠结肠癌模型以比较2株乳酸菌对其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通过给小鼠皮下注射CT26.WT细胞获得... 为比较酸奶中分离的短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对消化道肿瘤的潜在抑制效果,在肿瘤模型建立前2周给小鼠分别灌胃2株乳酸菌(2×108cfu),此后建立鼠结肠癌模型以比较2株乳酸菌对其是否具有抑制作用。通过给小鼠皮下注射CT26.WT细胞获得皮下增生物,经病理组织学检测为肿瘤后,通过腹部手术移植皮下瘤块至肠道表面,进而建立鼠结肠癌肿瘤模型。模型建立后通过腹部B超扫描监测肿瘤体积,并于模型建立2周后处死小鼠、分离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表明:皮下注射CT26.WT可以诱导获得皮下肿瘤,腹部手术、OB胶黏附瘤块建立了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率为100%,术后存活率为96%以上。模型建立7 d后,腹部B超扫描检测结果表明,灌胃短乳杆菌组荷瘤鼠肿瘤的体积显著低于PBS组(P<0.05),而鼠李糖乳杆菌灌胃组荷瘤鼠肿瘤体积也有下降趋势,但与PB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分离荷瘤鼠肿瘤组织,灌胃2株乳酸菌组小鼠肿瘤重均有所下降,且短乳杆菌组更为明显,短乳杆菌抑瘤率为36.47%,鼠李糖乳杆菌抑瘤率为21.68%。构建了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且短乳杆菌对鼠结肠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优于鼠李糖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结肠癌 抑瘤率 模型
原文传递
H.pylori-L型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力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周蕾 魏军 +1 位作者 于东红 俞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686-689,共4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ylori-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力影响,探讨H.pylori-L型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按1:50、1:200和1:500的不同比例共培养24 h,...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L-form,H.pylori-L型)感染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力影响,探讨H.pylori-L型在胃癌发展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按1:50、1:200和1:500的不同比例共培养24 h,进行以下实验:(1)应用具有聚碳酸酯和重建基底膜的Transwell小室细胞侵袭模型,观察与H.pylori-L型作用后胃癌BGC-823细胞的侵袭能力;(2)应用Western-blotting实验测定胃癌BGC-823细胞OPN和MMP2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1)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随着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细菌的浓度比例增大,胃癌BGC-823细胞穿透重建基底膜的数量逐渐增多,穿透重建基底膜的胃癌细胞数量在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8,P<0.01);(2)Western-blotting实验发现,随着胃癌BGC-823细胞与H.pylori-L型比例增大,胃癌BGC-823细胞中OPN和MMP2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呈细菌浓度依赖性。结论 H.pylori-L型感染增强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细菌浓度依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了胃癌细胞OPN、MM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L型 胃癌 侵袭 OPN MMP2 Western-blotting TRANSWELL 侵袭实验
原文传递
几株饲用益生菌对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的抗逆性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琳 彭虹旎 +3 位作者 孔垂斌 王增元 吕左航 甄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701-702,704,共3页
目的研究几株益生菌胃肠道环境下的抗逆能力。方法体外模拟正常猪的胃肠道环境,配制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将实验室几株饲用益生菌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分别作用4、6 h,每2 h测一次活菌量。结果实验菌株对模拟胃液的耐受性都较强;除乳酸... 目的研究几株益生菌胃肠道环境下的抗逆能力。方法体外模拟正常猪的胃肠道环境,配制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将实验室几株饲用益生菌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分别作用4、6 h,每2 h测一次活菌量。结果实验菌株对模拟胃液的耐受性都较强;除乳酸菌A外,其他菌株对模拟肠液的耐受性也较强。结论除乳酸菌A外的几株实验菌种作为饲用益生菌在抵御猪胃肠道的不良环境方面有很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胃肠道环境 抗逆性
原文传递
益生菌饲料的现状、生产和应用效果(二)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学智 王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6益生菌的使用效果 猪瘟和鸡瘟在我国流行较严重,对集约饲养是很大的威胁,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动物体内免疫抗体水平,预防疾病爆发,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产品品质,有实验表明,养猪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日增重11%,
关键词 益生菌 饲料 微生态剂 微生态饲料
原文传递
肠道微生态与定植抗力 被引量:22
18
作者 沈定树 陈素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150-1152,共3页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无论是亚种或菌株水平有极大的多样性,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选择,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超级生物体。由于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胞系组成,细胞间或细胞与宿主之间有信息交流能力,在宿主的营养、...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落无论是亚种或菌株水平有极大的多样性,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相互选择,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超级生物体。由于微生物群落是由多种细胞系组成,细胞间或细胞与宿主之间有信息交流能力,在宿主的营养、免疫和代谢中有重作用。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机制还未完全清楚,但至少有三种机制认为:(1)正常肠道微生物的代谢物可直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2)正常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可以竟争性的消耗掉致病菌所需的营养物质;(3)正常肠道微生物可诱导或剌激宿主的先天和后于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多样性 定植抗力
原文传递
两种乳酸菌胞外多糖对人体粪便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江 吴正钧 +1 位作者 邵丽 郭本恒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50-756,761,共8页
目的在体外利用7名志愿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来源,选择菊粉作为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胞外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样品中菌群组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培养前后胞外多糖组... 目的在体外利用7名志愿者的新鲜粪便作为来源,选择菊粉作为对照,研究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胞外多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分析样品中菌群组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培养前后胞外多糖组分变化。结果与菊粉相比,粪便菌群在添加乳杆菌胞外多糖培养后,Parabacteroides类群细菌明显增加,4名志愿者粪便样品中出现明显的双歧杆菌条带,两种乳杆菌胞外多糖对粪便菌群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添加菊粉培养后,Bacteroides类群细菌的条带明显增加。两种乳杆菌胞外多糖中主要是大分子量的部分被利用。结论干酪乳杆菌LC2W与鼠李糖乳杆菌Y37的胞外多糖在体外有调节粪便菌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糖 PCR-DGGE 粪便菌群 乳杆菌
原文传递
高产 L-乳酸菌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平 杨柳枝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6年第11期41-45,共5页
通过 N^+离子注入乳杆菌 lp-0429,获得高产 L-乳酸的菌株 lp-0201,并通过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分析初步研究了 N^+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发现 N^+离子注入后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同时对菌株 lp-0201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酸率较高,产酸... 通过 N^+离子注入乳杆菌 lp-0429,获得高产 L-乳酸的菌株 lp-0201,并通过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分析初步研究了 N^+离子注入诱变效应,发现 N^+离子注入后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同时对菌株 lp-0201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酸率较高,产酸时间较长,而且在碳源的利用上可能有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L-乳酸 乳酸菌 发酵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