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硝基四唑氮蓝(NBT)法在蟾蜍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定性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宝红 王庆松 +1 位作者 马惠苹 侯燕芝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将氯化硝基四唑氮蓝(NBT)法应用于两栖类动物蟾蜍成熟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显色反应中,将其定性定位。方法:NBT法、活体心脏取血法、血细胞快速涂片技术。结果:NBT法可将蟾蜍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染成蓝紫色,且主要分布于胞核周... 目的:将氯化硝基四唑氮蓝(NBT)法应用于两栖类动物蟾蜍成熟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显色反应中,将其定性定位。方法:NBT法、活体心脏取血法、血细胞快速涂片技术。结果:NBT法可将蟾蜍血细胞中乳酸脱氢酶染成蓝紫色,且主要分布于胞核周围,胞浆中则较少见到。结论:与哺乳类动物不同,两栖类动物(蟾蜍)成熟红细胞中乳酸脱氢酶主要分布于胞核膜周围,胞浆中则较少见到,提示动物之间因种属不同,乳酸脱氢酶在其细胞中的分布亦不同,哺乳类动物的LDH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内,而两栖类动物(蟾蜍)成熟红细胞中的LDH主要存在于胞核核膜周围,胞浆内则较少见到,提示蟾蜍血细胞中LDH存在部位的改变,可能与两栖类动物在其慢长的进化过程中,无氧代谢的时间(冬眠)所占比例增加有关,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 乳酸脱氢酶 成熟红细胞 氯化硝基四唑氮蓝 定性定位
下载PDF
创伤早期伤口液对体外培养真皮多能干细胞增殖迁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屈纪富 江德鹏 +3 位作者 郑怀恩 郝利 文亮 程天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探讨真皮多能干细胞在创伤修复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技术分离、纯化并扩增真皮多能干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伤口液对上述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伤... 目的探讨真皮多能干细胞在创伤修复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期建立的技术分离、纯化并扩增真皮多能干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伤口液对上述细胞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观察伤后1d伤口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贴壁力和迁移力等与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的指标变化。结果伤后不同时相不同浓度伤口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增殖均具有显著刺激作用,但以伤后早期的伤口液作用最为明显。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伤口液反应均显著弱于真皮多能干细胞。伤口液作用后真皮多能干细胞贴壁力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细胞显著增加。结论真皮多能干细胞是创伤愈合,特别是创伤修复启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其深入研究有望为阐明创伤修复启动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多能干细胞 创伤修复启动 伤口液
下载PDF
角质层的含水量及其对皮肤生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蔄茂强 刘俐 吕成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16-818,共3页
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具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其因机体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遗传、营养及代谢等)及生活环境(湿度)的不同而不同。角质层含水量的多少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观察角质层的含水量,... 角质层的水分含量对皮肤乃至整个机体都具有重要的生物调节作用,其因机体的内在因素(性别、年龄、遗传、营养及代谢等)及生活环境(湿度)的不同而不同。角质层含水量的多少对皮肤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观察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助于了解机体的生物状态;适当地调节角质层的含水量有利于延缓皮肤老化和防治某些皮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角质层 皮肤含水量
下载PDF
黑素生成过程中黄芩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璋 胡佑伦 韩瑞玲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6-67,72,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芩对B16F小鼠黑素瘤细胞增殖、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B16F黑素瘤细胞株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 ;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在浓度为 0 .0 1~ ... 目的 :观察中药黄芩对B16F小鼠黑素瘤细胞增殖、黑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B16F黑素瘤细胞株 ,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 ;多巴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在浓度为 0 .0 1~ 1.0 g·L-1时 ,黄芩可浓度依赖性促进B16F细胞增殖 ,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含量 ,以 1.0 g·L-1为最佳。结论 :黄芩可促进细胞增殖 ,激活酪氨酸酶活性 ,提高黑素含量 ,从而为黄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 酪氨酸酶 黄芩 白癜风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人表皮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翠萍 陈鹏 +1 位作者 付小兵 孙同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16-1719,共4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人表皮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人成熟表皮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诱导组又分为氯化锂(LiCl,20mmol/L)诱导组和GSK-3β抑制子(15μmol/L)诱导组,诱导6d后观察细胞的形...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对人表皮细胞表型变化的影响。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人成熟表皮细胞。并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诱导组,诱导组又分为氯化锂(LiCl,20mmol/L)诱导组和GSK-3β抑制子(15μmol/L)诱导组,诱导6d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表皮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表皮细胞表面标志性蛋白CK10、CK14、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变化。结果人表皮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在被LiCl(2.15±0.54)和GSK-3β(2.58±0.65)抑制子诱导后分别比对照组(0.71±0.23)增加了2倍和2.5倍(P<0.01)。而且诱导后细胞体积变小变圆,细胞核、细胞质比例变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诱导前表皮细胞高表达CK10,部分细胞表达CK14,CK19和β1整合素表达阴性;诱导后已无CK10阳性细胞存在,有部分CK14阳性细胞,而且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活化可引起人成熟表皮细胞的去分化,即Wnt/β-catenin通路可能是调控人表皮细胞去分化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表型特征 去分化
下载PDF
人体表皮分层剥离电子扫描术及其意义
6
作者 庄国康 许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关键词 表皮 显微术 超微结构 皮肤
原文传递
Frizzled4在小鼠毛囊周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年 伍津津 +2 位作者 邱伟明 唐辉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Wnt蛋白的受体分子Frizzled4在小鼠毛囊周期中的表达、功能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技术分别检测Frizzled4 mRNA和蛋白在毛囊生长期(P1d、P3d、P8d)、退化期(P16d)和静止期(P21d)中的... 目的探讨Wnt蛋白的受体分子Frizzled4在小鼠毛囊周期中的表达、功能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等技术分别检测Frizzled4 mRNA和蛋白在毛囊生长期(P1d、P3d、P8d)、退化期(P16d)和静止期(P21d)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rizzled4在小鼠皮肤上皮细胞JB6 cl30-7b中的定位,MTT检测用抗Frizzled4抗体处理JB6 cl30-7b细胞后的增殖情况。结果在毛囊生长期早期,Frizzled4 mRNA和蛋白在P1d的小鼠背部皮肤中表达明显,膜表达于Bulge、毛囊外根鞘及毛球外侧。在P3d,Frizzled4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主要表达于Bulge、毛囊外根鞘、内根鞘、precortex、部分毛球外侧。在生长中期(P8d),Frizzled4蛋白的表达最强,集中在毛囊Bulge、外根鞘上段及内根鞘。当毛囊进入退化期(P16d),Frizzled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时主要定位于Bugle。而在静止期,Frizzled4 mRNA和蛋白表达最低(P<0.05),只有少量Frizzled4阳性细胞出现在毛囊Bulge。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rizzled4蛋白同样也在JB6 cl30-7b细胞膜中表达。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g/mL的抗Frizzled4抗体处理JB6cl30-7b细胞后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而20μg/mL的抗Frizzled4抗体处理后的光密度值降到最低(P<0.05)。结论 Frizzled4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伴随着毛囊的生长,Frizzled4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呈现高表达,随着毛囊的退化而表达降低,直至静止期维持低表达水平。拮抗Frizzled4蛋白的作用促使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提示Frizzled4的表达与毛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zzled4 毛囊 小鼠 WNT 抗体
下载PDF
脉冲短波促进烧伤患儿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杨茹茜 李小兵 +3 位作者 田新立 杨琴 王雪 颜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9-1576,共8页
目的观察脉冲短波对上肢烧伤患儿创面的促愈合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上肢深二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脉冲短波对上肢烧伤患儿创面的促愈合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上肢深二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患儿从烧伤后采用常规换药联合脉冲短波治疗。记录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再生上皮岛首次出现时间及首次再生上皮岛数目;采用eKare inSight 3D创面管理系统观察创面肉芽面积占比;采集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检查,观察2组患儿创面细菌阳性率;采用血流测量仪检测患儿创面血流灌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再生上皮岛首次出现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创面细菌感染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测量仪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创面在脉冲短波治疗后血流灌注量没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患儿创面血流灌注均呈升高的状态(P<0.05)。结论脉冲短波可通过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清除、肉芽组织再生而有效促进烧伤患儿创面的愈合速度,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脉冲短波的非热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儿 创面 脉冲短波 血流灌注
下载PDF
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血管构筑变化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宋业光 修志夫 +1 位作者 张智勇 崔彩彬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23-325,共3页
为了探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成活机理,以兔为实验动物,在其背侧形成15cm×3cm 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利用微循环显微镜、病理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等手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术后远、中、近段血管构筑具有明显差别... 为了探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的成活机理,以兔为实验动物,在其背侧形成15cm×3cm 的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利用微循环显微镜、病理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等手段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术后远、中、近段血管构筑具有明显差别:近段同正常皮肤,中段为极度活跃的血管增生,远段为中度血管增生。皮瓣中段血管构筑的变化起一个“中介蒂”作用,是皮瓣能够早期断蒂及超过传统长宽比例可以成活的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促使皮瓣血管构筑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下血管网 血管构筑 成纤维细胞 薄皮瓣
原文传递
血红素氧合酶-1可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保护人表皮黑素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损伤
10
作者 坚哲 李凯 刘玲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0,共1页
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可能是白癜风中黑素细胞死亡的始动因素。核因子2相关转录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F—E2-related factor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Nrf2/ARE)是抗氧化应激的主要信号通路,可调控抗氧化应激... 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可能是白癜风中黑素细胞死亡的始动因素。核因子2相关转录因子2/抗氧化反应原件(NF—E2-related factor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Nrf2/ARE)是抗氧化应激的主要信号通路,可调控抗氧化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我们提出假说:在黑素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黑素细胞 氧化应激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信号通路 Nrf2 抗氧化应激 保护 相关转录因子
下载PDF
线粒体转录因子A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袁希 李世荣 +2 位作者 柴琳琳 曹川 毕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253-2258,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 TFA)对人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ESC)增殖、凋亡等的影响。方法将TFAM基因干扰慢病毒转染至ESC中,得到目标ESC为干扰组,并取对照病毒转染ESC... 目的探讨下调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也称为m TFA)对人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ESC)增殖、凋亡等的影响。方法将TFAM基因干扰慢病毒转染至ESC中,得到目标ESC为干扰组,并取对照病毒转染ESC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中ESC的增殖与克隆成型率、凋亡以及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水平等生物学特征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干扰组ESC克隆形成率及凋亡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水平测定中,两组均为阳性,但干扰组经定量分析,其平均光密度与阳性面积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FAM基因的沉默可导致ESC体外增殖活性降低,促进其凋亡过程,通过增加克隆形成效率而利于维持干细胞特性,并可能进一步抑制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录因子A 人表皮干细胞 慢病毒 线粒体
下载PDF
表皮真皮分离方法的探索 被引量:12
12
作者 伍津津 朱堂友 +1 位作者 鲁元刚 杨宏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细胞培养的分离真表皮的酶消化法。方法 将分离酶配成 0 1%、0 2 %、0 5 % 3个浓度 ,在 4℃或 3 7℃条件下消化头皮或包皮 ,摸索消化的时间 ,并与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对比。结果  0 5 %分离酶在 4℃条... 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细胞培养的分离真表皮的酶消化法。方法 将分离酶配成 0 1%、0 2 %、0 5 % 3个浓度 ,在 4℃或 3 7℃条件下消化头皮或包皮 ,摸索消化的时间 ,并与 0 2 5 %胰蛋白酶消化法进行对比。结果  0 5 %分离酶在 4℃条件下消化 16~ 18h ,或 3 7℃条件下消化 1h ,能够很好地分离表皮与真皮 ,再用胰蛋白酶将表皮游离成角质形成细胞 ,活细胞率高 ,培养后细胞融合时间短。结论 分离酶能够选择性消化基底膜成分而起到很好的分离表皮与真皮的作用 ,分离酶和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分离角质形成细胞的方法 ,同时又能够避免成纤维细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 真皮 酶消化法 分离酶
下载PDF
胶布撕脱皮肤角质层对皮肤刺激性斑贴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琰瑜 王学民 +3 位作者 秦鸥 谈益妹 程英 刘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53-556,共4页
目的:比较直接进行斑贴试验(patchtest,PT)与先反复多次进行胶带粘贴(tapestripping,TAP)再进行斑贴试验(tapestripping+pacthtest,TAPPT)后皮肤反应的异同,探讨已受到亚临床刺激的皮肤对再次发生的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影... 目的:比较直接进行斑贴试验(patchtest,PT)与先反复多次进行胶带粘贴(tapestripping,TAP)再进行斑贴试验(tapestripping+pacthtest,TAPPT)后皮肤反应的异同,探讨已受到亚临床刺激的皮肤对再次发生的刺激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30名健康女性双前臂屈侧按随机原则分别进行TAP、PT、TAPPT及空白对照4种处理。TAP共5d,PT于第6天进行。试验期间每天进行临床评估,第0、第6天胛前及第7、第8天进行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Chromameter a*值及皮肤表面pH值的检测。结果:①PT、TAPPT刺激率分别为60%、100%,TAPPT刺激率高于PT(P〈0.05)。(2)TAPPT评分高于PT(P〈0.05)。③与基础值相比,第8天,PT与TAPPT的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均升高,TAP门部位△B-8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大于PT部位△B-8表皮水分丢失率值(P〈0.05)。与第7天相比,第8天PT、TAPPT的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均下降,TAPPT△7-8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小于PT△7-8经表皮水分丢失率值(P〈0.05)。④与基础值相比,第8天PT的表皮含水量下降,TAPPT的表皮含水量上升,PT部位△B-8。表皮含水量与TAPPT部位△B-8表皮含水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⑤与基础值相比,PT、TAPPT部位的a*值均升高,TAPPT△B-8 a*值高于PT△B-8 a*值(P〈0.05)。⑥PT部位临床评分与经表皮水分丢失率、a*值正相关,TAPPT部位临床评分与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a*值、pH值之间正相关。结论:①当皮肤屏障经胶带粘贴后产生亚临床刺激的破坏,如再次发生刺激性皮炎,会增加其发生率,增强其严重程度。②经表皮水分丢失率、表皮含水量、Chromameter a*值能反映皮肤受到TAP及PT刺激后的变化,可作为评判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客观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床刺激 刺激性皮炎 斑贴试验 胶带粘贴 经表皮水分丢失率 表皮含水量 皮肤表面pH值 a*值
下载PDF
人体各部位皮肤黑素细胞的分布及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慧君 李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68-571,共4页
对36个不同部位正常皮肤表皮中黑素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黑素细胞数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部位不同,其分布数量也显著不同,即面颈部及上肢等暴露部位皮肤中黑素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躯干及下肢等暴露较... 对36个不同部位正常皮肤表皮中黑素细胞的数量、形态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黑素细胞数量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部位不同,其分布数量也显著不同,即面颈部及上肢等暴露部位皮肤中黑素细胞数量显著高于躯干及下肢等暴露较少部位皮肤中的含量(P<0.01).部位不同,其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也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黑素细胞 黑素体 形态学 分布
下载PDF
Ca^(2+)调节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PAI-3的表达
15
作者 张诚 李习玲 +5 位作者 连小华 王韵 杨珂 余谨 高强国 杨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探讨Ca2+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中PAI-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方法,检测高低Ca2+浓度作用下,培养的人表皮KC中PAI-3的表达变化。结果PAI-3 mRNA及蛋白质在高低Ca2+浓度下培养的人表皮KC中... 目的探讨Ca2+对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中PAI-3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方法,检测高低Ca2+浓度作用下,培养的人表皮KC中PAI-3的表达变化。结果PAI-3 mRNA及蛋白质在高低Ca2+浓度下培养的人表皮KC中均有表达,并且高Ca2+浓度培养条件下较低Ca2+浓度下明显增强。PAI-3阳性染色在低Ca2+浓度培养下主要位于核膜周围,而在高Ca2+浓度培养条件下主要位于细胞质。结论Ca2+调节人表皮KC中PAI-3的表达,PAI-3可能具有调节KC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 CA^2+ 分化 PAI-3
下载PDF
sFRP5抑制Wnt3a对黑素细胞黑素形成作用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汤寅虹 杨珂 +5 位作者 杨恬 叶吉星 刘鹏 连小华 郭海英 彭惠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研究sFRP5抑制Wnt3a对黑素细胞黑素形成的作用。方法以永生化的黑素细胞为模型,利用腺病毒表达载体,设置Control组、Wnt3a处理组、Wnt3a+sFRP5处理组进行以下实验:L-DOPA测定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性;Masson-Fontanas银染色法... 目的研究sFRP5抑制Wnt3a对黑素细胞黑素形成的作用。方法以永生化的黑素细胞为模型,利用腺病毒表达载体,设置Control组、Wnt3a处理组、Wnt3a+sFRP5处理组进行以下实验:L-DOPA测定酪氨酸酶(tyrosinase,TYR)活性;Masson-Fontanas银染色法观察黑素形成情况;RT-PCR检测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related protein 1,TRP-1)、TYR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RP-1、TYR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L-DOPA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显示Wnt3a+sFRP5处理组TYR活性低于Wnt3a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Fontanas银染色法显示Wnt3a+sFRP5处理组形成的黑素明显低于Wnt3a处理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Wnt3a+sFRP5处理组能下调TRP-1、TYR基因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Wnt3a+sFRP5处理组能下调TRP-1、TYR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sFRP5能抑制Wnt3a对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RP5 WNT3A 黑素细胞
下载PDF
全身照射大鼠骨髓提取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趋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宗兆文 程天民 +2 位作者 冉新泽 粟永萍 史春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观察 5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大鼠骨髓提取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 (dermalmultipotentstemcells ,dMSCs)的趋化作用 ,并定量分析尾静脉输注的dMSCs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 ,观察骨髓提取液对dMSCs的趋化作用。3H... 目的 观察 5Gyγ射线全身照射后大鼠骨髓提取液对真皮多能干细胞 (dermalmultipotentstemcells ,dMSCs)的趋化作用 ,并定量分析尾静脉输注的dMSCs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方法 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 ,观察骨髓提取液对dMSCs的趋化作用。3H TdR标记dMSCs ,经尾静脉输注到大鼠体内后 ,液闪法测量各组织内dMSCs的含量。结果 Transwell培养体系中 ,照射组骨髓提取液组从上层迁移到下层的细胞明显多于不照射的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 (P <0 0 1)。照射后 1周始 ,照射组骨髓dMSCs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伤后 3周和 4周 ,照射组单位重量骨髓dMSCs含量也明显高于同组的肺脏、肝脏等组织。结论 全身照射大鼠骨髓提取液对dMSCs有很强的趋化作用 ,从而促进静脉输注的dMSCs偏向分布于损伤的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照射 真皮多能干细胞 骨髓提取液 趋化
下载PDF
真皮组织瓣修复口内粘膜缺损后再生上皮角蛋白表达模式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孙远 熊宇 李慧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观察真皮瓣移植口内后再生上皮角蛋白表达模式的变化。方法  12只成年健康家犬的右侧颊粘膜人为造成缺损 ,以颈阔肌真皮瓣 (PMDF)立即修复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愈合过程中组织瓣表面上皮角蛋白CK10、CK19表达模式的变化。结果 真... 目的 观察真皮瓣移植口内后再生上皮角蛋白表达模式的变化。方法  12只成年健康家犬的右侧颊粘膜人为造成缺损 ,以颈阔肌真皮瓣 (PMDF)立即修复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愈合过程中组织瓣表面上皮角蛋白CK10、CK19表达模式的变化。结果 真皮瓣转移后 4周 ,再生上皮基底层及基底上层少量表达CK19;12周后再生上皮基本保持皮肤原有表达模式。结论 真皮瓣转移口内后表面的再生上皮维持表皮原有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组织瓣 口内缺损 角蛋白 表达模式 家犬
下载PDF
人角质形成细胞库的建立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伟 伍津津 +2 位作者 吴国选 朱堂友 鲁元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 探索人皮肤表皮细胞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及复苏技术。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技术。结果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分离培养了小儿包皮表皮细胞 ,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经冻存、复苏后 ,此角质形成细胞仍既... 目的 探索人皮肤表皮细胞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及复苏技术。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技术。结果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体外分离培养了小儿包皮表皮细胞 ,培养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经冻存、复苏后 ,此角质形成细胞仍既能增殖 ,又能分化 ,生长状态与新鲜分离的角质形成细胞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库
下载PDF
人复层扁平上皮中郎格罕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颉 李玉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07-311,共5页
本文采用ATP酶染色法和单克隆抗体OKT6免疫金银染色法,对人的皮肤、扁桃体、子宫颈阴道部和食道上皮中的郎格罕细胞(LC)进行观察。结果证明,这些器官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均有郎格罕细胞分布。LC主要位于表皮棘细胞层和毛囊根鞘;皮脂腺腺泡... 本文采用ATP酶染色法和单克隆抗体OKT6免疫金银染色法,对人的皮肤、扁桃体、子宫颈阴道部和食道上皮中的郎格罕细胞(LC)进行观察。结果证明,这些器官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均有郎格罕细胞分布。LC主要位于表皮棘细胞层和毛囊根鞘;皮脂腺腺泡周围亦有少量LC分布。扁桃体、子宫颈和食道复层上皮中,LC主要分布于上皮基底层上方和中间层。扁桃体的淋巴组织内、子宫颈阴道部和食道固有膜内,均未见LC分布。本文还用ATP酶染色法,观察了不同年龄组和不同部位表皮中LC的分布。结果表明,表皮内LC的密度和形态与年龄和不同的体表解剖部位有关。各年龄组表皮内LC密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胎儿组<1~9岁组和50~90岁组<10~19、20~29和30~49岁组(P<0.01);不同部位表皮内LC密度从低到高的顺序为:手掌、足跖部<手、足背<躯干和四肢其它部位<额部(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格罕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