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付庭吕 高明朗 +1 位作者 李宁 耿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1-964,共4页
糖尿病肺纤维化作为糖尿病的肺部并发症,已逐步进入人们的眼球,但其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该文首次系统综述了自主神经病变、肺微血管病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上皮间质转化及内皮间质转化、细胞衰老及DNA损伤修... 糖尿病肺纤维化作为糖尿病的肺部并发症,已逐步进入人们的眼球,但其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该文首次系统综述了自主神经病变、肺微血管病变、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上皮间质转化及内皮间质转化、细胞衰老及DNA损伤修复等方面在糖尿病肺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旨为探究其深层机制提供思路及为开发其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肺纤维化 自主神经病变 肺微血管病变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上皮间质转化 内皮间质转化 细胞衰老
下载PDF
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的矢状断层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树伟 柳澄 +5 位作者 王怀经 赵振美 王政 李振平 尹群生 刘书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目的:研究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在矢状断面上的配布规律。方法:利用15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和2例多层螺旋CT图像,追踪观察了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并据此寻找在矢状断面上划分右肺肺段的方法。结果:在右主支气管杈层... 目的:研究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在矢状断面上的配布规律。方法:利用15例胸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和2例多层螺旋CT图像,追踪观察了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并据此寻找在矢状断面上划分右肺肺段的方法。结果:在右主支气管杈层面上,右肺上叶动脉发出尖段动脉和前段动脉,右肺下叶支气管向后发出上段支气管、向下发出内侧底段支气管。在叶间动脉层面上,右肺上叶支气管发出尖、后、前段支气管,基底干支气管发出前、外侧和后底段支气管。在叶间动脉分叉层面上,后段静脉居前、后段支气管之间,尖段静脉与前段静脉合成尖前静脉,中叶支气管分为外、内侧段支气管,下叶动脉发出的段级动脉居相应支气管的上方。在右心房右侧第二层面上,右肺上、中叶的支气管和血管已为亚段级,在右肺下叶内,肺段支气管居中,其上、下方分别为相应的肺动脉和肺静脉。结论:在矢状断面上,右侧肺段内支气管和血管相对集中,且容易显示其发出处和长轴,故矢状断面是显示右肺肺段和亚肺段支气管和血管的优势断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 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断层解剖学 CT
下载PDF
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成平 汤砺 何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7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对比动态CT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观察CT值变化情况... 目的研究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对比动态CT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观察CT值变化情况。结果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率较高,即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5.31%、97.50%;本组良恶性肺结节患者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CT平扫值,但是恶性肺结节CT值变化幅度更大(P<0.05,P<0.01)。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SPN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CT增强扫描 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化疗联合健脾补肺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毒副反应、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瑞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19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健脾补肺汤用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健脾补肺汤用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毒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肺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ORR率为39.68%,与对照组的30.16%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DCR率为82.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改善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0%(P<0.05);观察组的TTP时间及MST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为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68%(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联合健脾补肺汤治疗NSCLC能够改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并减少化疗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健脾补肺汤 疗效 生存质量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经气管注入人MSCs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娜 樊毫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气管注入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损伤组(S=24只),损伤后经气管注入MSCs组(M=24只)。后两组再按照伤后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2h... 目的探讨经气管注入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损伤组(S=24只),损伤后经气管注入MSCs组(M=24只)。后两组再按照伤后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2h、4h、8h)。然后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0)的变化,检测肺组织的干湿比重,肺组织的大体观及病理改变。结果与C组比较,S组各时间点血清促炎、抗炎因子均显著升高;各时间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促炎因子显著升高,抗炎因子无明显变化。与S组比较,M组在4h、8h血清促炎因子显著下降,抗炎因子显著升高,在2h时炎性因子无明显变化。各时间点肺泡灌洗液促炎因子显著降低,而抗炎因子仅在4h、8h显著升高。与C组比较,S组和M组肺水质量分数均明显升高,M组肺水质量分数较S组显著降低;大体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显示:M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S组明显改善。结论经气管滴入MSCs后对热烟雾导致的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MSCs 热烟雾吸入性肺损伤 大鼠 经气管注入
下载PDF
右肺肺段间平面在肺段切除术中的意义
6
作者 王佑怀 李兴富 +2 位作者 徐锐 汤桂成 李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为右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8个成人右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以寻找、分离其“自然分裂线”的方法,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尖前切迹、第1肋压迹和裂间嵴的出现率分别为91.7%... 目的:为右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8个成人右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以寻找、分离其“自然分裂线”的方法,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尖前切迹、第1肋压迹和裂间嵴的出现率分别为91.7%,77.1%和93.8%,尖前切迹能被分离的占64.6%;②中叶“中副裂”的出现率为72.9%,能分离的占64.6%;③下叶“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60.4%和72.9%,“底前副裂”能分离的占62.5%。结论:尖前切迹、“中副裂”、“底前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段 表面标志 段间平面 右肺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扶正解毒方抗肺癌作用生物信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晓慧 臧海洋 +3 位作者 顾小侠 刘书林 沈水杰 阮纪恺 《中医临床研究》 2020年第13期1-5,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挖掘扶正解毒方抗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BATMAN生物信息平台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扶正解毒方人肺癌相关靶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KEG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对相关靶基因进行GO分析、信号通路分析,...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挖掘扶正解毒方抗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BATMAN生物信息平台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扶正解毒方人肺癌相关靶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KEG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对相关靶基因进行GO分析、信号通路分析,挖掘出该方抑瘤作用的主要生物功能及信号通路。结果:GO分析提示,扶正解毒方人肺癌相关靶基因在信息传递、调节程序性死亡、调节免疫等方面聚类显著。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富集在磷脂酰肌醇三激酶/丝氨酸(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HIF-1)、细胞凋亡(Apoptosis)、肿瘤坏死因子(TNF)、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通路。结论:扶正解毒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程序性死亡、调节免疫、血管生成及细胞黏附、迁移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作用途径为促进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凋亡,其关键信号通路可能为PI3K/AKT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方 肺癌 生物信息分析
下载PDF
胸外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宣统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方法对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抢救无效死亡,30抗凝治疗后5例死于病情进展、1例抗凝后予以溶栓治疗死... 目的分析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方法对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抢救无效死亡,30抗凝治疗后5例死于病情进展、1例抗凝后予以溶栓治疗死于再梗,24例病人度过危险期,总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胸部肿瘤、手术与术后肺栓塞的形成有关;其发病凶险,抗凝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肿瘤 手术 肺动脉 血栓栓塞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
9
作者 贺垒 陈小霞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99例患者,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其基本信息,统计术后恐动症发... 目的分析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的99例患者,采用自拟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收集其基本信息,统计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共有38例(38.38%)患者发生术后恐动症;恐动症组年龄较非恐动症组更大,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个人月收入≤3000元比例、无外科手术史比例、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度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3.294)、疼痛程度(OR=3.458)、疼痛灾难化程度(OR=3.912)是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恐动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度(OR=0.676)是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患者术后恐动症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度、疼痛程度、疼痛灾难化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应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以降低恐动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结节切除术 恐动症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肺部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红宇 张朝华 杨再珍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围术期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Ⅰ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手术后早期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感染组)23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未出... 目的探讨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围术期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Ⅰ型主动脉夹层(Debakey分型)手术后早期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感染组)23例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未出现肺部感染的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后患者(非感染组)28例为对照,分别于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72 h分别检测血PCT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在术后即刻、术后24 h及术后72 h的血PCT水平均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感染组术后24 h、72 h血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早期肺部感染时PCT水平增高,作为判断感染的重要指标,可更早期鉴别出高危患者,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Ⅰ型主动脉夹层 感染指标
原文传递
活卡介苗对家兔肺泡巨噬细胞溶酶体杀伤和消化酵母菌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赵强 遇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本实验用吖啶橙标记溶酶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酵母菌的细胞内杀伤和消化过程。根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将此过程分为融合前期、融合与杀伤期和消化期。结果表明,活卡介苗活化家兔离体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 本实验用吖啶橙标记溶酶体,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活酵母菌的细胞内杀伤和消化过程。根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将此过程分为融合前期、融合与杀伤期和消化期。结果表明,活卡介苗活化家兔离体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融合率和融合指数,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本研究从形态学角度证实,活化细胞溶酶体的细胞内杀伤和消化作用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肺泡 巨噬细胞 溶酶体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王新纲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17-17,共1页
目的:研究CT检查中肺磨玻璃结节征象在早期肺腺癌确诊的效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肺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检查出良性肿瘤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诊断,以此分析肺磨... 目的:研究CT检查中肺磨玻璃结节征象在早期肺腺癌确诊的效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肺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检查出良性肿瘤患者2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诊断,以此分析肺磨玻璃结节征象检出情况,对比其对早期肺腺癌的确诊率,并对比观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肺磨玻璃结节征象的不同,以及早期肺腺癌不同病理类型间征象差异。结果: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在早期肺腺癌的确诊中准确率可达到97.91%,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CT检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在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检出比例高于良性肿瘤,P<0.05,良性肿瘤胸膜尾征检出比例高于恶性肿瘤,P<0.05;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显示,原位癌、浸润性腺癌、微浸润腺癌在几种征象检出比例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CT检查中,肺磨玻璃结节征象有助于早期肺腺癌的确诊,并可对肿瘤性质进行鉴别,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腺癌 肺磨玻璃结节 CT 病理类型
下载PDF
CT引导下肺门病变细针穿刺针吸活检与DNA倍体检测联合应用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唐勇 曹林德 +2 位作者 杨鸿 陈卫平 杨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应用于肺门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门部病变68例,行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DNA倍体检测。以手术结果(组织病理检查)为标准对比三种方法诊断...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应用于肺门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肺门部病变68例,行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DNA倍体检测。以手术结果(组织病理检查)为标准对比三种方法诊断准确率。结果 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DNA倍体检测、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9.71%、88.24%、97.06%,与前两者比较,后者诊断正确率最高,P<0.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联合DNA倍体检测弥补了单独使用CT引导下穿刺针吸活检或DNA倍体检测的不足,显著提高诊断正确率,为肺门病变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检测 CT定位 穿刺针吸活检
下载PDF
64层CT灌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技术及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娜 袁立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64层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 目的研究比较64层CT灌注成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对于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50例未经治疗的直径≤3cm的肺孤立结节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结节组和良性结节组,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计算结节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通透性值(PS)。同时绘制同层面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判断结节良恶性,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各灌注参数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发现恶性结节34例,良性结节16例。两组结节的各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1;同层面结节的TDC曲线良恶性差异显著,有助于提示结节性质,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量(BF)和通透性值(PS)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88.24%,87.50%;90%,94.12%,81.25%;94.00%,91.12%,100.00%;86.00%,94.12%,68.75%。结论64层CT灌注成像技术有助于早期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为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灌注 诊断
下载PDF
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CIK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宏良 黄泳立 +1 位作者 杨耀林 田华琴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2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 目的:探讨肺积方扶正组份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晚期肺癌患者30例,抽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常规加入CIK细胞时,实验组加入肺积方扶正组份含药血清,对照组加生理盐水小鼠血清。检测并比较两组CIK细胞免疫表型、CI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在细胞培养的第14天,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CD3^+、CD56^+细胞百分比比较有差异,P<0.05。(2)效靶比为5∶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13.42±3.74)%和(12.78±3.75)%,P>0.05;效靶比为1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24.42±4.67)%和(21.89±5.32)%,P<0.01;效靶比为20∶1时,实验组和对照组CIK细胞杀伤活性分别是(54.65±8.15)%和(50.06±9.12)%,P<0.05。结论:肺积方拆方之扶正组份天冬、薏苡仁、北沙参有助于提高CIK细胞增殖及杀瘤活性,可能在提高免疫力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积方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邓飞 王勇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39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分别于治疗进行14d、1个月、...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39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分别于治疗进行14d、1个月、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PCT、ESR、CRP变化及细菌清除情况(阴转率),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两组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ESR、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的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的PCT、ESR、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阴转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两组的阴转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能够快速改善患者血清PCT、ESR、CRP水平并清除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肺结核 耐药菌
下载PDF
弹力纤维的鞣酸电镜组化染色法
17
作者 刘冬娟 侍继忠 +2 位作者 徐彦平 王岚 李艳杰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2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目的 探讨显示弹力纤维电镜鞣酸组化染色方法。方法 应用鞣酸 醋酸铀电镜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大鼠肺内小动脉壁及肺间质弹力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肺内小动脉壁及肺间质内的弹力纤维呈现高电子密度 ,而其它组织成分的电子密度均无... 目的 探讨显示弹力纤维电镜鞣酸组化染色方法。方法 应用鞣酸 醋酸铀电镜组化染色。电镜下观察大鼠肺内小动脉壁及肺间质弹力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 肺内小动脉壁及肺间质内的弹力纤维呈现高电子密度 ,而其它组织成分的电子密度均无改变。结论 此方法简单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电镜组化染色法 弹力纤维 肺间质 小动脉壁
下载PDF
大鼠肺放射性损伤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桃元 王久惠 +6 位作者 陶忠芬 韦建 可金星 李涛 路菊 田路 谭永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34-2037,共4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超微病理变化,并探讨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7只,分实验组63只和正常对照组14只,实验组用8MV直线加速器30、20、10Gy3个剂量一次性照射右半胸,左半胸作为实验对照,分7个时相点(1、3、7... 目的观察放射性肺损伤的超微病理变化,并探讨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77只,分实验组63只和正常对照组14只,实验组用8MV直线加速器30、20、10Gy3个剂量一次性照射右半胸,左半胸作为实验对照,分7个时相点(1、3、7、14、28、90、180d)活杀动物,取右肺中叶组织作光、电镜观察。结果各实验组放射损伤早期(1~30d)Ⅰ型上皮损伤,吞噬细胞增多、活跃;Ⅱ型上皮激活;肺泡隔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增生,血小板、红细胞聚集,微血栓形成;间质水肿。后期(60~180d)Ⅱ型上皮异常增殖,成纤维细胞/胶原增生,血管萎缩减少,肺泡纤维化。各实验组损伤病变程度与照射剂量相关。结论肺泡隔血管内皮病变、血液循环障碍和间质水肿是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肺纤维化的始动因素;成纤维细胞激活、Ⅱ型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吞噬细胞等分别参与肺纤维化进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超微病理 大鼠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稳定期COPD49例肺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袁丽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8期100-101,共2页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处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 目的:观察康复运动处方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稳定期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康复运动处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与运动能力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能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较对照组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运动处方的应用,可有效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状况,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康复运动处方 肺功能
下载PDF
特异性stealth siRNA抑制小鼠肺成纤维细胞TGF-β_1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维涛 崔社怀 杨雪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38-2040,共3页
目的设计特异性stealth siRNA并检测其对TGF-β1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BALB/c小鼠TGF-β1基因组,选择不同位点设计3套siRNA基因序列,并经化学修饰合成3种stealth 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对TGF-β1表达的... 目的设计特异性stealth siRNA并检测其对TGF-β1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BALB/c小鼠TGF-β1基因组,选择不同位点设计3套siRNA基因序列,并经化学修饰合成3种stealth 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对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3种stealth siRNA对TGF-β1表达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stealth_166效果更为明显;抑制效果与转染时间长短相关,48h后就可检测出明显抑制,72h达到最高峰,96h后开始减弱。结论合成的特异性stealth siRNA可以抑制TGF-β1在小鼠肺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有望成为防治肺间质纤维化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LTH SIRNA TGF-Β1 肺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