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述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
4
1
作者
梅丽君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21,共4页
从病因、病机、症候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论述毒邪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病理环节,冀为临床从毒论治SLE提供思路。
关键词
毒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禤国维教授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举要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元胜
范瑞强
陈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维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但常见诸多毒瘀标实之象,临床辨证须明辨虚实,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虚虚实实之中,肾阴亏虚而瘀毒内蕴是贯穿病程之主线;治疗以补肾滋阴为根本,药食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键词
禤国维
辩证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肾虚
补肾滋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视力和听力损害
3
作者
周海蓉
王占奎
+1 位作者
李大可
宋绍亮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视力损害
听力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身清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价
被引量:
9
4
作者
顾军花
陈湘君
+2 位作者
钟丽丹
茅建春
苏励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清颗粒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4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分为自身清颗粒结合激素组(治疗组)和羟氯喹结合激素组(对照组)。3月为1疗程,每月观察1次主要症状,并在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自身清颗粒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4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分为自身清颗粒结合激素组(治疗组)和羟氯喹结合激素组(对照组)。3月为1疗程,每月观察1次主要症状,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每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总有效率在治疗后1月、2月、3月分别为30.95%、66.67%、85.71%。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3、C4、ES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两者相当(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清颗粒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免疫学指标,并且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清颗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杨小静
黄传兵
+3 位作者
刘轶菲
杨秀丽
贾静云
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滋肾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
目的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滋肾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标准(SLEDAI)积分变化,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抑郁(SDS)、焦虑(SAS)量表积分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4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经Ridit分析,U=2.771,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治疗前后SLEDAI积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和SAS、SDS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4(C4)、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滋肾法治疗SLE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疾病活动度,生活质量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抑郁焦虑量表积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滋肾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不寐的中医研究进展
6
作者
董韶悦
李大可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伴随多种并发症及器官系统损伤的的病程发展中,SLE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SLE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增加了感染和并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伴随多种并发症及器官系统损伤的的病程发展中,SLE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SLE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增加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可能性,如此恶性往复循环会严重影响SLE的治疗和预后。通过本篇综述希望临床治疗能够多关注SLE患者睡眠情况,为改善SLE预后提供一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寐
中医病机
特色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毒祛瘀滋阴法配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温成平
唐晓颇
+2 位作者
范永升
曹灵勇
李永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激素撤减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激素撤减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的激素用量,并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的水平变化。结果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后,两组均按激素撤减方法逐渐减量,第1个疗程中西结合组强的松用量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疗程后两组间差异则有显著性(P<0.05);中西结合组2个疗程激素使用总量(3542.5±124.4mg)显著低于西药组(5126.4±169.7mg)(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中因病情反复激素需加量的病例比率(5.06%)显著低于西药组(13.24%)(P<0.05)。治疗前重度活动期ACTH(16.53±0.79)ng/L、CS(168.07±9.84)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余各期和正常组(P<0.05)。西药组第90、180d后ACTH和C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结合组第90d后CS水平显著下降(P<0.05)之外,其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第90d后差异无显著性,第180d后ACTH和CS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撤减激素用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保护作用,能激发和升高内源性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强的松
解毒祛瘀滋阴法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述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
4
1
作者
梅丽君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8-21,共4页
文摘
从病因、病机、症候表现及治疗等方面论述毒邪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主要病理环节,冀为临床从毒论治SLE提供思路。
关键词
毒
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禤国维教授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举要
被引量:
9
2
作者
吴元胜
范瑞强
陈红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46-248,共3页
文摘
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国维教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但常见诸多毒瘀标实之象,临床辨证须明辨虚实,宜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虚虚实实之中,肾阴亏虚而瘀毒内蕴是贯穿病程之主线;治疗以补肾滋阴为根本,药食并重;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
关键词
禤国维
辩证论治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肾虚
补肾滋阴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视力和听力损害
3
作者
周海蓉
王占奎
李大可
宋绍亮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06年第5期348-348,共1页
关键词
视力损害
听力损害
系统性红斑狼疮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身清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价
被引量:
9
4
作者
顾军花
陈湘君
钟丽丹
茅建春
苏励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08年第11期734-736,共3页
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编号:2004X001A)
文摘
目的:探讨自身清颗粒治疗轻中活动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84例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分为自身清颗粒结合激素组(治疗组)和羟氯喹结合激素组(对照组)。3月为1疗程,每月观察1次主要症状,并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每月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临床总有效率在治疗后1月、2月、3月分别为30.95%、66.67%、85.71%。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3、C4、ES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两者相当(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身清颗粒能有效改善轻中度活动性SLE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免疫学指标,并且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复方的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有关。
关键词
自身清颗粒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9
5
作者
杨小静
黄传兵
刘轶菲
杨秀丽
贾静云
武敏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中医风湿病学建设项目(No.财社〔2013〕239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资助项目(No.2011b XK003)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1306C083035)
文摘
目的探讨健脾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5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片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滋肾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标准(SLEDAI)积分变化,生活质量积分变化,抑郁(SDS)、焦虑(SAS)量表积分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4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临床缓解2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2.0%。经Ridit分析,U=2.771,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治疗前后SLEDAI积分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积分和SAS、SDS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C4(C4)、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滋肾法治疗SLE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对疾病活动度,生活质量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及抑郁焦虑量表积分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高,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健脾滋肾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Keywords
spleen-fortifying and kidney-replenishing therapy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fficacy evaluation
quality of life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不寐的中医研究进展
6
作者
董韶悦
李大可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文摘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自身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在伴随多种并发症及器官系统损伤的的病程发展中,SLE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SLE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还增加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可能性,如此恶性往复循环会严重影响SLE的治疗和预后。通过本篇综述希望临床治疗能够多关注SLE患者睡眠情况,为改善SLE预后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不寐
中医病机
特色治疗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毒祛瘀滋阴法配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
18
7
作者
温成平
唐晓颇
范永升
曹灵勇
李永伟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4-49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9870921)
文摘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激素撤减的作用,并探讨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147例女性SLE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79例)和西药组(68例),西药组口服强的松为主治疗,中西结合组在强的松基础上结合解毒祛瘀滋阴药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观察2个疗程。统计两组治疗过程中的激素用量,并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的水平变化。结果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后,两组均按激素撤减方法逐渐减量,第1个疗程中西结合组强的松用量低于西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个疗程后两组间差异则有显著性(P<0.05);中西结合组2个疗程激素使用总量(3542.5±124.4mg)显著低于西药组(5126.4±169.7mg)(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中因病情反复激素需加量的病例比率(5.06%)显著低于西药组(13.24%)(P<0.05)。治疗前重度活动期ACTH(16.53±0.79)ng/L、CS(168.07±9.84)μg/L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余各期和正常组(P<0.05)。西药组第90、180d后ACTH和CS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中西结合组第90d后CS水平显著下降(P<0.05)之外,其余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第90d后差异无显著性,第180d后ACTH和CS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法在治疗SLE同时能有效撤减激素用量,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保护作用,能激发和升高内源性皮质激素的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强的松
解毒祛瘀滋阴法
Keyword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prednisone
toxin removing, stasis removing and y/n supplementing therapy
分类号
R259.324.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述从毒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
梅丽君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禤国维教授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验举要
吴元胜
范瑞强
陈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系统性红斑狼疮致视力和听力损害
周海蓉
王占奎
李大可
宋绍亮
《山东中医杂志》
200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自身清颗粒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评价
顾军花
陈湘君
钟丽丹
茅建春
苏励
《山东中医杂志》
200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健脾滋肾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小静
黄传兵
刘轶菲
杨秀丽
贾静云
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9
原文传递
6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不寐的中医研究进展
董韶悦
李大可
《内蒙古中医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解毒祛瘀滋阴法配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研究
温成平
唐晓颇
范永升
曹灵勇
李永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