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obe Illustrator绘图软件在腧穴相关解剖结构示意图绘制中的应用——以手足厥阴经五输穴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邹玲 苏雨昕 +2 位作者 郭亚婷 白万柱 徐东升 《针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0-716,共7页
示意图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的构图方式有效且清晰地展示出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作为较早的交叉学科发展的直观体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绘图工具的不断涌现,在生命科学文献中所看到示意图的质量... 示意图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的构图方式有效且清晰地展示出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作为较早的交叉学科发展的直观体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绘图工具的不断涌现,在生命科学文献中所看到示意图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全面提升。相比之下,示意图的水准在针灸学领域显得有所滞后。为了有效提升针灸学领域示意图的绘制水平,本研究以人体手足厥阴经五输穴相关解剖学结构为例,运用Adobe Illustrator绘图软件从体表、骨骼、神经和动静脉几个方面尝试绘制矢量图。通过示意图的绘制,我们总结了简单易学的绘制流程、应用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期待这些方法在今后针灸研究工作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软件 Adobe Illustrator 五输穴 神经解剖 示意图
原文传递
应用磁共振成像测量直刺胆俞穴安全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为平 杨正佳 权帅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45-46,共2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直刺胆俞穴的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名BMI在17.8~22.9范围的青年志愿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0人、女性组10人,应用MRI技术在横轴位测量胆俞穴的针刺深度,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直刺胆俞穴的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名BMI在17.8~22.9范围的青年志愿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10人、女性组10人,应用MRI技术在横轴位测量胆俞穴的针刺深度,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结果:①男性右侧穴位危险深度是(3.44±0.44)cm,安全深度是(2.58±0.33)cm;左侧穴位危险深度是(3.35±0.43)cm,安全深度是(2.51±0.32)cm。②女性右侧穴位危险深度是(2.98±0.30)cm,安全深度是(2.23±0.23)cm;左侧穴位危险深度是(2.89±0.29)cm,安全深度是(2.13±0.23)cm。③男性两侧穴位危险深度比较P>0.05,女性两侧穴位危险深度比较P>0.05,提示男或女左右侧胆俞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④男性左右两侧穴位危险深度分别与女性比较P<0.05,男性与女性在针刺胆俞穴的危险深度上有差别,提示胆俞穴直刺时应注意性别差异。结论:应用MRI测量直刺胆俞穴安全深度,获得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俞穴 针刺 MRI 安全深度
下载PDF
络脉释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建明 张春艳 吴向农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7,49,共3页
本文在对络脉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从络脉的含义、物质结构、功能等角度对络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合理的界定,并为络脉及络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络脉 经络 释义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探讨阴陵泉穴临床应用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珍珍 杨旭光 +7 位作者 陈晓静 薛晶晶 刘玫君 韩方正 张卫星 魏腾腾 何广帅 邓云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2-986,共5页
目的 通过整理阴陵泉穴的古代文献,探究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主要检索范围,对阴陵泉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5部,涉及条文268条,... 目的 通过整理阴陵泉穴的古代文献,探究其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以《中华医典》(第5版)收录的1156部古籍为主要检索范围,对阴陵泉穴主要治疗范围、腧穴配伍、针灸方法等进行总结,建立相关数据库。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5部,涉及条文268条,阴陵泉单穴使用频次为75次,配伍后使用频次为152次,配伍腧穴共计128个,以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厥阴肝经腧穴居多,其中配伍优势穴位为三阴交穴。主治病证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及咽喉科,其中单穴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脾胃系病证,配伍主治常见病证为内科肾系病证。结论 阴陵泉穴主治范围较广,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及咽喉科,单穴主治常见病证36种,配伍主治病证36种。在治疗方法方面,针刺深度以五分为宜,灸法以三壮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陵泉穴 古代文献 针灸 应用规律
下载PDF
强刺激速刺对应点(阿是穴)治疗痛症25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项蓉 马培锋 +3 位作者 刘国华 王传尊 崔友祥 白晶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49-49,共1页
各种以疼痛为主诉的病症临床较常见,有一类疼痛性疾病,在肌表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以此痛点为中心向周围或沿肌肉、神经根扩散,笔者应用痛点左右对应、前后对应的方法治疗该类疼痛症状,取得针到痛解的良好效果,今总结在2004年7月至2011年... 各种以疼痛为主诉的病症临床较常见,有一类疼痛性疾病,在肌表有明显的压痛点,疼痛以此痛点为中心向周围或沿肌肉、神经根扩散,笔者应用痛点左右对应、前后对应的方法治疗该类疼痛症状,取得针到痛解的良好效果,今总结在2004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在门诊及病房工作中应用此种方法治疗的各类痛症25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症 强刺激 阿是穴
下载PDF
“同功穴”探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哈丽娟 李铁 王富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3-1265,共3页
对王富春教授提出的"同功穴"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进行阐述,指出"同功穴"是针对某一病症、主治作用相同的一类腧穴,"同功穴"是腧穴配伍的基本要素,而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础。"同功穴"的提出... 对王富春教授提出的"同功穴"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进行阐述,指出"同功穴"是针对某一病症、主治作用相同的一类腧穴,"同功穴"是腧穴配伍的基本要素,而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础。"同功穴"的提出与运用为腧穴"特异性"研究向"共性"研究转移提供新的思路,也为腧穴配伍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功穴 腧穴配伍 概念
原文传递
标本根结理论析疑 被引量:9
7
作者 钱一安 王天宜 +4 位作者 季春双 公一囡 于潇涵 陈泽林 郭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6期729-731,共3页
中医针灸界历来不乏对于标本根结理论的探讨,但仍存在诸多疑问。该文通过阐述标本根结本义,追溯其理论源头,整理标本根结理论中存在的疑问,如"标本"与"根结"部位的区别、未载手六经根结的定位、经气循行的不同规律... 中医针灸界历来不乏对于标本根结理论的探讨,但仍存在诸多疑问。该文通过阐述标本根结本义,追溯其理论源头,整理标本根结理论中存在的疑问,如"标本"与"根结"部位的区别、未载手六经根结的定位、经气循行的不同规律、理解重视、应用发展等,以明确标本根结理论的重要性,供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标本 根结 经络循行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论素穴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明柱 冯禾昌 胡追成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9期72-74,共3页
本研究从定位、主治、与水沟穴的关系、主治机理等方面对素穴进行了论述。认为其应定位于鼻准头按之凹陷处;治疗病种从鼻病发展到急症和杂病;主治未与水沟穴混淆;主治机理应回归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
关键词 素穴 定位 主治
下载PDF
大椎穴的穴性及其临床运用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芝 张君 《中医研究》 2019年第7期50-51,共2页
大椎穴是督脉经的主要穴位,督脉入络于脑,循脊里,同时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故临床运用较为广泛。通过对大椎穴“疏风解表,清解里热”“宣肺理气,降逆平喘”“通督调神,健脑益髓”“宣通阳气,补虚培元”“疏通经络,活血止痛”5... 大椎穴是督脉经的主要穴位,督脉入络于脑,循脊里,同时又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故临床运用较为广泛。通过对大椎穴“疏风解表,清解里热”“宣肺理气,降逆平喘”“通督调神,健脑益髓”“宣通阳气,补虚培元”“疏通经络,活血止痛”5个方面的分析,阐述其机制及临床运用,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椎穴 督脉 穴性 临床运用
下载PDF
基于fMRI技术针刺神门穴脑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晓陵 李冰昕 +6 位作者 李昂 王丰 曹丹娜 刘晓慧 蔡丽娜 姜晓旭 崔璇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通过整理、阅读与分析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研究针刺神门穴的相关文献,探索生理与病理状态下针刺神门穴特异性激活脑区的情况。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激活的脑区与经络循行密切相关,会形成复杂协调功能连接效应,激活的脑区多与自身... 通过整理、阅读与分析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 MRI)技术研究针刺神门穴的相关文献,探索生理与病理状态下针刺神门穴特异性激活脑区的情况。手少阴心经神门穴激活的脑区与经络循行密切相关,会形成复杂协调功能连接效应,激活的脑区多与自身情绪控制与情绪加工相关,印证了"心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运用f MRI技术在无创条件下分析神经系统内的化学变化及其神经活动或行为的相关性,揭示针刺神门穴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失眠症及精神发育迟滞等神志方面疾病内在疗效机制。f MRI具有可精确定位的时空分辨性,结合多样化数据处理方法,以功能分化和功能整合为处理原则,为针刺脑效应提供更广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神门穴 功能磁共振成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感觉/交感神经参与结肠炎模型大鼠敏化区域皮肤温度、血流灌注和皮肤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恒聪 陈蔚 +6 位作者 于清泉 陈李圳 宿杨帅 刘一寒 朱兵 何伟 景向红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5-793,共9页
目的:观察结肠炎模型大鼠敏化区域皮肤温度、血流灌注和皮肤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感觉/交感神经与敏化区域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结肠炎模型大鼠敏化区域的部分理化特征。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8只)... 目的:观察结肠炎模型大鼠敏化区域皮肤温度、血流灌注和皮肤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感觉/交感神经与敏化区域形成的关系,初步揭示结肠炎模型大鼠敏化区域的部分理化特征。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8只)、胍乙啶组(7只)。模型组与胍乙啶组大鼠予5%葡聚糖硫酸钠(DSS)自由饮用6 d建立结肠炎模型。实验第6、7天,胍乙啶组大鼠腹腔注射胍乙啶溶液(30 mg/kg)进行交感神经阻滞。实验第7天,通过尾静脉注射2.5%伊文氏蓝(EB)溶液观察大鼠体表EB渗出点研究敏化区域的分布及理化特征。以敏化区域旁开0.5 cm,同一神经节段支配区域作为对照区域。比较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与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检测模型组大鼠敏化区域及对照区域皮肤温度与血流灌注;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模型组大鼠敏化区域及对照区域皮肤组织P物质(SP)阳性神经纤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神经纤维、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及其与血管的关系,SP阳性神经纤维/类胰蛋白酶阳性(tryptase^(+))的肥大细胞、tryptase^(+)的肥大细胞/5-羟色胺(5-HT)表达;采用MSD多因子法和ELISA法检测模型组大鼠敏化区域及对照区域皮肤组织促炎、抗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IL-6、IL-4、IL-10]、抗炎物质皮质酮(CORT)含量。结果:结肠炎模型大鼠T12~S1神经节段发生敏化,以L2~L5神经节段较为集中。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损伤明显,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甚至消失,隐窝破坏,黏膜下层水肿,并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区域比较,模型组大鼠敏化区域皮肤温度升高、血流灌注增加(P<0.05,P<0.01);皮肤组织SP阳性神经纤维、CGRP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穴位敏化 感觉/交感神经 炎性因子 皮质酮
原文传递
民国针灸医家对“穴性”的认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明柱 胡追成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第2期26-28,共3页
自民国针灸医家仿效中药"药性"提出"穴性"概念,至今仍有较大争议。从有关文献入手,对民国几位针家倡导的"穴性"进行研究,认为焦会元最早倡导"穴性",陈光昌所撰《实用针灸学》似为第一本"... 自民国针灸医家仿效中药"药性"提出"穴性"概念,至今仍有较大争议。从有关文献入手,对民国几位针家倡导的"穴性"进行研究,认为焦会元最早倡导"穴性",陈光昌所撰《实用针灸学》似为第一本"穴性"专著,罗兆琚使"穴性"学说的影响不断增大,曾天治从倡导"穴性"到回归"按部取穴",李文宪认为穴性学说"不大完好"而加以弃用,承淡安则从最初借鉴"穴性"学说,最终予以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性 穴性学说 形成 争议 民国
下载PDF
荥穴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佳慧 张雪婷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83-85,共3页
本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中荥穴的相关记载和现代医家的临床应用做出整理和分析,总结荥穴的部分治疗现状,为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线索。
关键词 荥穴 五输穴 综述
下载PDF
督脉腧穴热敏灸干预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晓飞 刘建武 《江西中医药》 2020年第10期58-60,共3页
目的:观察督脉腧穴热敏灸干预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热敏灸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悬灸进行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症状评... 目的:观察督脉腧穴热敏灸干预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督脉腧穴热敏灸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单纯悬灸进行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症状评分、VAS、PPI评分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VAS、PPI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VAS、PPI评分差值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督脉腧穴热敏灸干预产后身痛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腧穴 热敏灸 产后身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远端取穴针刺治疗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松青 《针灸临床杂志》 2009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远端取穴针刺的方法治疗腹部脏器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的疗效。方法:我院外科行腹腔内脏器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40例,采用远端取穴针刺治疗,10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2.5%。结论:远端取穴治疗腹部脏器手术后胃... 目的:观察采用远端取穴针刺的方法治疗腹部脏器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的疗效。方法:我院外科行腹腔内脏器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的患者40例,采用远端取穴针刺治疗,10次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2.5%。结论:远端取穴治疗腹部脏器手术后胃肠动力不足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动力不足 针刺 远端取穴
下载PDF
天枢穴在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路金华 刘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3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天枢穴 小儿推拿 运用
下载PDF
P物质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大鼠心包经五输穴局部皮肤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知云 徐东升 +3 位作者 崔晶晶 张坤 景向红 白万柱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P物质(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心包经五输穴中井、荥、输、经、合每个腧穴局部皮肤中的显微结构特征,揭示不同腧穴之间神经支配的差异。方法:将6只正常大鼠用4%多聚甲醛经过心脏灌流后取下"中冲""劳宫"... 目的:通过观察P物质(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心包经五输穴中井、荥、输、经、合每个腧穴局部皮肤中的显微结构特征,揭示不同腧穴之间神经支配的差异。方法:将6只正常大鼠用4%多聚甲醛经过心脏灌流后取下"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穴区局部皮肤组织,制成20μm厚的矢状切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染色,其中SP标记神经纤维,鬼笔环肽用于标记皮肤的各层组织以及血管样结构,然后用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对所标记的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从整体显微结构上看,SP主要标记的是皮肤组织中的细神经纤维。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浅层的表皮和真皮层以游离的单纤维方式存在,在深层的皮下组织中则以神经纤维束的方式存在。通过计数大鼠心包经五输穴各穴区浅层中游离神经纤维的数量和长度,观察到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中冲"和"劳宫"穴区之间的分布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陵""间使""曲泽"各穴区之间的分布密度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前面2个穴中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它们在后面3个穴中的分布密度(P<0.01)。同时,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多与血管样结构伴行。结论:本研究表明SP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在大鼠心包经五输穴各穴区皮肤中的分布密度从肢体远端到近端呈减少的趋势,从神经纤维的数量上反映出了不同穴区神经支配的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心包经 皮肤神经支配 P物质 神经纤维 穴位特异性
原文传递
奇经八脉的结构观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冉维佳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67-68,71,共3页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奇经八脉保持其本身的独立性,本文从奇经的阴阳气血、空间结构和维络统系三大方面对其结构的构建进行总结,并以任督二脉的空间结构为重点进行阐述,对其理论基础做进一步完善,以突出奇经结构和功...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奇经八脉保持其本身的独立性,本文从奇经的阴阳气血、空间结构和维络统系三大方面对其结构的构建进行总结,并以任督二脉的空间结构为重点进行阐述,对其理论基础做进一步完善,以突出奇经结构和功能的独立性,丰富对奇经本身的理论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经八脉 阴阳气血 空间结构 维络统系
下载PDF
“五十九刺”定穴探微
19
作者 孙丽英 史周晶 +2 位作者 史周莹 石雪华 董清华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326-2331,共6页
“五十九刺”是《灵枢经》中记载治疗热病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历代医家在文献著作中对其多有关注。但因原文缺少对这五十九个穴位的确切说明,且古今医家对于其中部分穴位定位的观点认识也存在差异,导致了临床对于针灸治疗热病及相关研... “五十九刺”是《灵枢经》中记载治疗热病的一种具体操作方法,历代医家在文献著作中对其多有关注。但因原文缺少对这五十九个穴位的确切说明,且古今医家对于其中部分穴位定位的观点认识也存在差异,导致了临床对于针灸治疗热病及相关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针对五十九个穴位的争议之处,笔者认为,“两手外内侧各三”应指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少冲;“耳前后口下者各一”应指耳门、完骨;“项中一”应指哑门。明确“五十九刺”中五十九个穴位的定穴,对于临床治疗热病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十九刺” 热病 《灵枢经》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辉 任蒙强 +6 位作者 于天源 刘丽琰 刘盼功 刘春雨 杨娟 陈红 王建 《中医药导报》 2020年第4期69-71,共3页
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定位、操作手法、功用与主治范围的演变进行梳理,认为"脊柱"的定位为从龟尾至大椎呈一直线,其操作手法趋于完善,其主治范围不断扩大,由单病种发展到多病种,由单系统疾病发展... 通过文献研究,对小儿推拿特定穴"脊柱"的定位、操作手法、功用与主治范围的演变进行梳理,认为"脊柱"的定位为从龟尾至大椎呈一直线,其操作手法趋于完善,其主治范围不断扩大,由单病种发展到多病种,由单系统疾病发展到多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脊柱 捏脊 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