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底捞明月”的退热机制及临证应用
1
作者 黄淑云 范志勇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202-205,共4页
通过查阅“水底捞明月”的相关古籍文献,深入剖析“水底捞明月”操作手法及辨证选穴,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小儿实热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水底捞明月”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操作方式愈趋完善,功效统一。通过分析穴位属性及... 通过查阅“水底捞明月”的相关古籍文献,深入剖析“水底捞明月”操作手法及辨证选穴,以期提高临床疗效,并为临床治疗小儿实热证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水底捞明月”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操作方式愈趋完善,功效统一。通过分析穴位属性及其与后天八卦、周易之间的联系,以及临证应用,进一步明确“水底捞明月”具有清热凉血、清心除烦的作用,临床多配合清天河水、退六腑等手法治疗小儿发热和积食等实热证,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底捞明月” 小儿推拿 退热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于娟运用“四明穴”推拿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经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庞亚铮 刘慕清 +1 位作者 王凯 于娟(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2期1360-1363,共4页
于娟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有心阳不足和肝肾亏虚两方面原因,结合眼睛的经络属性及小儿的生理特点,首创“四明穴”小儿推拿治疗,并强调临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①重视脏腑,益精明目:近视多责之心肝肾三脏,与脾胃关系密切,在调... 于娟教授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有心阳不足和肝肾亏虚两方面原因,结合眼睛的经络属性及小儿的生理特点,首创“四明穴”小儿推拿治疗,并强调临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①重视脏腑,益精明目:近视多责之心肝肾三脏,与脾胃关系密切,在调补心阳、补益肝肾的同时勿忘调理脾胃;②重视经络,调补气血:眼睛与经络密切相关,在治疗时应重视经络腧穴的运用;③操作上以指代针、以手代术:小儿推拿可避免惧针畏药的不足,并能同时发挥推拿手法与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推拿 四明穴 儿童青少年 心阳不足 肝肾亏虚 于娟
下载PDF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辛荣超 党建军 +5 位作者 樊效鸿 郑勇 李强 郑宇 贾承明 张宝庆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2期103-106,118,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 目的:观察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5/90)和86.67%(78/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颈肩臂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心悸胸闷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视物模糊、颈肩臂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心悸胸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提高,阻力指数(PI)、搏动指数(RI)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P、VD、VM均高于对照组,RI、P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推拿手法和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脊柱牵引状态下定点整复手法 常规推拿手法 血流动力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盼 时圣瑞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三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侧胸锁... 目的:观察"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小儿肌性斜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三小"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患侧胸锁乳突肌(SCM)处肿块厚度、体征(颈部活动受限程度、头部歪斜度、SCM硬度、SCM两侧对称情况及面部对称情况)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SCM处肿块厚度小于对照组(P<0.01),头部歪斜度、SCM两侧对称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三小"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肌性斜颈 “三小”手法 推拿疗法
原文传递
通督调颈法结合手指点穴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王真 王永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颈法结合手指点穴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递质、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方法:纳入87例多动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口服,治疗组患儿... 目的:观察通督调颈法结合手指点穴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神经递质、椎-基底动脉流速的影响。方法:纳入87例多动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儿予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口服,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通督调颈和手指点穴治疗。隔日治疗1次,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儿的多动指数评分(CIH)、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评分(SNAP-Ⅳ)、划消实验评分(CT),检测椎-基底动脉流速,测定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3例。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CIH评分、SNAP-Ⅳ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CIH评分、SNAP-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CT评分、血清NE水平、血清DA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患儿治疗后CT评分、血清NE水平、血清D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流速各项指标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流速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26/4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颈法结合手指点穴可有效改善多动症患儿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多动症 通督调颈法 手指点穴 盐酸哌甲酯 神经递质
下载PDF
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华 张黎 李冬梅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3期201-204,211,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厌食症患儿根据证候分为实证组60例和虚证组60例,按照优诊顺序抽取实证组30例和虚证组30例分别组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取...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厌食症患儿根据证候分为实证组60例和虚证组60例,按照优诊顺序抽取实证组30例和虚证组30例分别组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取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教材中的常规治疗方法,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积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都有效。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症状总积分、食欲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食量、面色、精神情绪、出汗、腹部不适、大便不调、呕吐等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组,治疗组平均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虚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总积分实证组与虚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和胃推拿法 小儿厌食症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培土清心法小儿推拿治疗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颖 蔡坚雄 +4 位作者 刘颖瑶 周玮欣 莫秀梅 王立新 陈达灿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7期122-124,160,共4页
从小儿推拿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主要选穴与配穴、手法要求、禁忌证、常用介质、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以培土清心法小儿推拿治疗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经验。主穴以清心火、健脾土、运脾利湿、消食导滞为切入点,配... 从小儿推拿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医辨证、主要选穴与配穴、手法要求、禁忌证、常用介质、注意事项、护理要点等方面介绍以培土清心法小儿推拿治疗2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经验。主穴以清心火、健脾土、运脾利湿、消食导滞为切入点,配穴根据常见伴随症状,辨证灵活,对症加减;操作手法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次数、疗程可根据病情、年龄调整;紫草油、甘草油为常选用的小儿推拿介质,温和不刺激;严格把握小儿推拿的禁忌证,选穴操作部位有皮疹不宜操作。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附验案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婴幼儿 小儿推拿 培土清心法 中医治疗
下载PDF
基于“因质制宜”理论探讨小儿推拿联合膳食对儿童体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伟 黄玉梅 +2 位作者 刘英桃 颜嘉 王德军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1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膳食调理体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和基层组织对儿童偏颇体质调理、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长沙市4所幼儿园、4个社区健康驿站404名学龄前儿童的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膳食调理体质的效果,以期为临床和基层组织对儿童偏颇体质调理、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长沙市4所幼儿园、4个社区健康驿站404名学龄前儿童的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02)与对照组(n=202),试验组予小儿推拿联合膳食调理体质方法,对照组予以相应膳食调理,比较两组儿童的体质评分变化及生机旺盛质(平和质)转化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儿童偏颇体质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偏颇体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和质儿童中医体质辨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平和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儿童转化为平和质,且试验组平和质转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因质制宜”理论的辨质-辨脏-辨经穴相结合的小儿推拿联合膳食优化诊疗方可改善学龄前儿童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膳食调理 体质辨识 体质调理 体质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