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的线虫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李昌辉 曾永三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综述了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线虫的种类多样性研究现状,概述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在线虫中的应用。展望了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中线虫的种类鉴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榕树与榕小蜂共生体系 线虫 种类鉴定
下载PDF
基于18S rDNA的全变态类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国栋 宁靖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8-41,共4页
为了揭示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选择准新翅群3目3种昆虫作为外群,基于18S rDNA序列对全变态类11个目21科21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18S rDNA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用似然比检验进行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分别利用ML法... 为了揭示全变态类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选择准新翅群3目3种昆虫作为外群,基于18S rDNA序列对全变态类11个目21科21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18S rDNA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用似然比检验进行碱基替代模型的选择,分别利用ML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全变态类昆虫聚为3个分支:双翅目+捻翅目、鞘翅目+(广翅目+(蛇蛉目+脉翅目))和膜翅目+(蚤目+长翅目)+(鳞翅目+毛翅目)。长翅类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全变态类 内生翅类 18S RDNA 分子系统树
原文传递
香港幼联和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合办“升平生态研究中心”
3
《昆虫天敌》 CSCD 2000年第3期139-139,共1页
关键词 昆虫研究 生态研究 联会 广东省 护理 会议 人员 女士 所长 研究员
全文增补中
中国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支序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升全 李后魂 郑哲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1-384,共4页
通过比较中国分布的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和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10属蝗虫的形态学性状 ,选择了2 2个性状对 10属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 :从支序图来看这 10个属的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 ,不能区别为两个科... 通过比较中国分布的瘤锥蝗科Chrotogonidae和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 10属蝗虫的形态学性状 ,选择了2 2个性状对 10属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支序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 :从支序图来看这 10个属的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 ,不能区别为两个科。笔者建议在蝗虫分类系统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瘤锥蝗科 锥头蝗科 支序系统学
下载PDF
基于浙江北部及上海天蛾科昆虫COI基因的分类系统研究
5
作者 杨行健 胡懿 +2 位作者 顾妍 蒋卓衡 何祝清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5期63-69,共7页
采集并测序了浙江北部及上海市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31种94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天蛾科是个单系群,同种同属全部各自聚在一起,后验概率全部>95%(平背天蛾Cechetra minor除外);天蛾科分为2大支A和B。... 采集并测序了浙江北部及上海市天蛾科Sphingidae昆虫31种94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天蛾科是个单系群,同种同属全部各自聚在一起,后验概率全部>95%(平背天蛾Cechetra minor除外);天蛾科分为2大支A和B。A支包括六点天蛾属Marumba,鬼脸天蛾属Acherontia,大背天蛾属Meganoton,白薯天蛾属Agrius,霜天蛾属Psilogramma,锯翅天蛾属Langia,星天蛾属Dolbina,鹰翅天蛾属Ambulyx,豆天蛾属Clanis,构月天蛾属Parum,锤天蛾属Neogurelca,盾天蛾属Phyllosphingia,其中,大背天蛾属、白薯天蛾属、霜天蛾属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余属的相互关系不明确。B支分为2小支,一支包括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缺角天蛾属Acosmeryx;另一支包括葡萄天蛾属Ampelophaga,灰天蛾属Acosmerycoides,背线天蛾属Cechetra,斜纹天蛾属Theretra,白肩天蛾属Rhagastis,红天蛾属Deilephila。Kawahara和朱弘复等提出的两种分类系统各有利弊,有部分类群表现为非单系群,不能很好地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后续研究应采用多基因建树,或者应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对天蛾科的演化关系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北部 上海 天蛾科 系统发育 COI基因 分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晓汉 曾地刚 +3 位作者 李咏梅 彭敏 蒋伟明 杨春玲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利用TUMXLv6.124、TUMXLv8.32、TUMXLv9.145、TUMXLv6.63和TUMXLv7.121c等5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2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用SSPS软件分析标记基因型和凡纳滨对虾体重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TUMXLv6.124和凡纳... 利用TUMXLv6.124、TUMXLv8.32、TUMXLv9.145、TUMXLv6.63和TUMXLv7.121c等5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2个凡纳滨对虾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用SSPS软件分析标记基因型和凡纳滨对虾体重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微卫星位点TUMXLv6.124和凡纳滨对虾的体重显著相关.在该位点中,基因型TUMX-Lv6.124-AA的个体的体重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TUMXLv6.124-AB和TUMXLv6.124-BB.其他4个微卫星标记和凡纳滨对虾的体重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 体重 生长性状
下载PDF
对中国飞蝗种下阶元划分和历史演化过程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德兴 闫路娜 +1 位作者 康乐 吉亚杰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5-681,共7页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 前人把我国飞蝗划分为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三个亚种 ,并推测我国最原始的飞蝗发生地可能是郑州 -开封东北至临清 -禹南以南的古黄河冲积扇地带。由于飞蝗的形态、生理、生态等性状受气候与生态条件影响 ,从而在地区间变化很大 ,而且过去关于我国飞蝗发生动态和演化的分析均忽视了地史中重大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有关结论的可靠性值得质疑并有待深入验证。根据分子群体遗传学的最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 :( 1)我国飞蝗应被重新划分为青藏种群、海南种群和北方种群 3大类群 ;( 2 )我国东部地区 (辽宁、黄淮平原、陕西和山西 )的飞蝗与海南的飞蝗之间的遗传差别已达亚种水平 ,因此不是东亚飞蝗 ,而是亚洲飞蝗经过适应性演化在我国华北地区形成的特异地理宗———华北地理宗 ;( 3)华北地理宗的形成应是末次冰期后种群大规模扩张的结果 ,推测是由蒙新高原的飞蝗沿黄河流域逐步扩散而来 ;( 4 )结合历史上飞蝗发生的情况可以推断 ,在中国 ,至少在北至北纬 4 6℃的地区 ,光周期不会成为飞蝗发育的限制性因素 ,有效积温可能是惟一限制性气候因子。因此 ,在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 ,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 ,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亚洲飞蝗 西藏飞蝗 非洲飞蝗 种群遗传 微卫星DNA 分子标记 蝗区
下载PDF
线粒体DNA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徐庆刚 花保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79-83,共5页
综述了 mt DNA的组成和各部分的进化特点 ,以及它们用于昆虫系统学研究的优点。mt DNA进化快的 CO ~ CO 、ND5和 A+T- rich区部分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类群的系统学研究 ,进化慢的 12 s r DNA、16 s r D-NA和 ND1、ND2部分适合亲缘关系较... 综述了 mt DNA的组成和各部分的进化特点 ,以及它们用于昆虫系统学研究的优点。mt DNA进化快的 CO ~ CO 、ND5和 A+T- rich区部分适合亲缘关系较近类群的系统学研究 ,进化慢的 12 s r DNA、16 s r D-NA和 ND1、ND2部分适合亲缘关系较远类群的系统学研究。并对 m t DNA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系统学 PCR 昆虫
下载PDF
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戴华国 孙丽娟 《武夷科学》 2002年第1期243-246,共4页
本文综述了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影响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寄主植物 植食性昆虫 种下分化 新种形成
下载PDF
叶蝉科昆虫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仁怀 李子忠 邢济春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875,共7页
从基因组DNA的提取、研究的基因片段、PCR引物选用、扩增条件以及叶蝉科不同阶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综述叶蝉科(半翅目:叶蝉科)昆虫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目前角顶叶蝉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大叶蝉亚科次之,其余类群的研究较... 从基因组DNA的提取、研究的基因片段、PCR引物选用、扩增条件以及叶蝉科不同阶元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方面,综述叶蝉科(半翅目:叶蝉科)昆虫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目前角顶叶蝉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大叶蝉亚科次之,其余类群的研究较少或无。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序列联合分析以及线粒体全序列分析以及基因序列与形态数据相结合分析,分子鉴定叶蝉与共生菌之间的协同进化的研究,将是叶蝉分子系统学未来发展的主要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蝉科 分子系统学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厕蝇科系统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明福 刘林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6-883,共8页
厕蝇科Fanni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迄今全世界已知300余种。文章综述厕蝇科昆虫的世界研究简史,列出了200多年来厕蝇分类阶元、分类系统的组合、变动情况,总结该科属下分种团、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研究及我国... 厕蝇科Fanni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迄今全世界已知300余种。文章综述厕蝇科昆虫的世界研究简史,列出了200多年来厕蝇分类阶元、分类系统的组合、变动情况,总结该科属下分种团、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研究及我国厕蝇的研究历程。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厕蝇科 系统学
下载PDF
昆虫系统发育重建的常用方法及步骤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洁 张爱兵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8-292,共5页
本文介绍了昆虫系统发育重建研究的步骤,常用方法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指出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分析了系统发育重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系统发育重建 系统发育树 序列比对 昆虫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水生肉食亚目(Hydradephaga)系统发育学研究简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习欠云 王珣章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74-1279,共6页
水生肉食亚目(Hydradephaga)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是一类具有水生习性的食肉性真正水生甲虫(True water beetles)。在真正水生甲虫的系统分类中存在三种假说,一种是肉食亚目(Adephaga)位于该系统的基部,一种是多食亚目(Polyphaga)位于... 水生肉食亚目(Hydradephaga)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是一类具有水生习性的食肉性真正水生甲虫(True water beetles)。在真正水生甲虫的系统分类中存在三种假说,一种是肉食亚目(Adephaga)位于该系统的基部,一种是多食亚目(Polyphaga)位于该系统基部,第三种是藻食亚目(Myxophaga)位于该系统基部。最近研究结果更多倾向第一种假说。目前水生肉食亚目大约有5 500个种,200多个属,含8个科。水生肉食亚目的科间水平系统发育关系虽被广泛研究,但观点仍不统一。有代表意义的有三个假说,一是豉甲科(Gyrinidae)位于系统基部,接下来是龙虱科(Dytiscidae)、两栖甲科(Amphizoidae)、水甲科(Hygrobiidae)、小粒龙虱科(Noteridae)与沼梭科(Haliplidae);二是沼梭科位于系统的基部;三是豉甲科位于系统的基部,接下来是沼梭科和龙虱总科(Dytiscoidea),其中龙虱总科由两栖甲科、水甲科、龙虱科、小粒龙虱科组成。目前根据形态学的分类,并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第三种假说更符合水生肉食亚目的系统分类,也支持了水生肉食亚目作为一个单系,其祖先来自陆生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肉食亚目 系统发育学 分类
原文传递
基于18S基因序列的姬小蜂分子系统发育(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沙忠利 朱朝东 +2 位作者 Robert W.MURPHY 黄大卫 Stephen G.COMPTON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8-301,共14页
本文基于18S rDNA部分序列,用MP和Baysian方法研究了姬小蜂科的系统发育,对姬小蜂科的单系性及其与其它小蜂科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姬小蜂亚科、灿姬小蜂亚科和啮姬小蜂亚科形成三个独立的支系,研究结果支持它们各自的单系性,但本结果... 本文基于18S rDNA部分序列,用MP和Baysian方法研究了姬小蜂科的系统发育,对姬小蜂科的单系性及其与其它小蜂科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姬小蜂亚科、灿姬小蜂亚科和啮姬小蜂亚科形成三个独立的支系,研究结果支持它们各自的单系性,但本结果没有明确姬小蜂科的单系性。研究结果同时还支持瑟姬小蜂族、扁股姬小蜂族和狭面姬小蜂族三个族的地位,但不支持姬小蜂族的地位。姬小蜂科的单系性及其与其它小蜂间的关系还需更多的形态学数据和更多的基因序列来进一步研究[动物学报52 (2) : 288 -301 , 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小蜂科 小蜂总科 18S rDNA核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16SrDNA序列探讨中国剑角蝗科的单系性及其六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正莉 蒋国芳 +1 位作者 霍光明 刘殿锋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2-308,共7页
在中国学者夏凯龄的分类系统中,剑角蝗科Acrididae一直被看作是单系群,包含6个亚科。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对其单系性争议较大。为探讨其单系性和剑角蝗属等6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测定了剑角蝗科14种蝗虫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 在中国学者夏凯龄的分类系统中,剑角蝗科Acrididae一直被看作是单系群,包含6个亚科。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对其单系性争议较大。为探讨其单系性和剑角蝗属等6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我们测定了剑角蝗科14种蝗虫的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1种蝗虫的同源序列。以蚱科的2个种作外群,用NJ、MP及ML法重建系统发生树。由三棵分子系统树中得出的系统发生关系与中国的分类系统差别较大,都不支持剑角蝗科是单系群,但与国外Kevan的系统相一致,提示我们国内的分类系统亟待修改和完善。长腹蝗亚科与斑腿蝗科的亲缘关系要近于与剑角蝗科的其他种类的关系。另外,尽管所测的红足剑角蝗和上海剑角蝗的16S rDNA的片段序列完全相同,我们仍不能断定二者是同一个物种[动物学报52 (2) : 302 -308 , 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角蝗科 长腹蝗亚科 16S rDNA 系统发生关系 单系性
下载PDF
直突摇蚊亚科部分属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部分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双翅目:摇蚊科)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茜 王新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1-716,共6页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 利用线粒体COⅡ部分基因序列对直突摇蚊亚科代表性属级阶元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定24属30种基因序列,利用ClustalX软件对比并用MEGA4.1软件分析其碱基组成,以Chironomus samoensis Edwards作为外群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拟开氏摇蚊属Parakiefferiella和克莱施密摇蚊属Krenosmittia,伪直突摇蚊属Pseud-orthocladius,陆直突摇蚊属Georthocladius各自互为姐妹群,此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的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相一致。毛突摇蚊属Chaetocladius和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拟环足摇蚊属Paracricotopus和施密摇蚊属Smittia、真开氏摇蚊属Eukiefferiell和肛脊摇蚊属Mesosmittia在本实验结果中得到较高的支持率形成姐妹群关系,但因系统发育关系尚无前人研究而有待做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同时证明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在分析摇蚊科属间及属内种间关系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蚊科 直突摇蚊亚科 线粒体COⅡ基因片段 系统发育关系
下载PDF
新疆呼图壁2012年苜蓿访花昆虫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宏洋 王玉祥 +1 位作者 李陈建 陈述明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6-169,共4页
试验设在新疆农业大学呼图壁草地生态站,在苜蓿生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分四个时段(9:00、12:00、15:00、18:00)调查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数量,为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苜蓿的访花昆虫主要有34种,分属双翅目... 试验设在新疆农业大学呼图壁草地生态站,在苜蓿生育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分四个时段(9:00、12:00、15:00、18:00)调查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数量,为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苜蓿的访花昆虫主要有34种,分属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以双翅目为主,占访花昆虫总数量的72%;在苜蓿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访花昆虫比例分别为29%、35%、24%和12%。苜蓿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与其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周围同期开花植物越少,苜蓿访花昆虫越多,温度越高、光照越强,出访昆虫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昆虫 传粉
原文传递
凡纳滨对虾兰尼定受体基因亚克隆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的测定
18
作者 陈晓汉 马宁 曾地刚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0,共4页
将一个含有凡纳滨对虾兰尼定受体基因的fosmid克隆用DNA剪切仪进行片段化处理,回收3~5kb之间的DNA片段连接到pUC118HincⅡ/BAP载体上,构建了适合于鸟枪法测序的亚克隆文库.经鉴定,该文库滴度为5.0×104 cfu.mL-1,重组率达到90%,插... 将一个含有凡纳滨对虾兰尼定受体基因的fosmid克隆用DNA剪切仪进行片段化处理,回收3~5kb之间的DNA片段连接到pUC118HincⅡ/BAP载体上,构建了适合于鸟枪法测序的亚克隆文库.经鉴定,该文库滴度为5.0×104 cfu.mL-1,重组率达到90%,插入片段大小在3~5kb范围内.随机挑取100个阳性克隆进行两端测序,通过拼接得到一条兰尼定受体基因部分片段,该片段长2 550bp.通过比对分析,发现该基因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果蝇兰尼定受体基因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克隆文库 兰尼定受体基因
原文传递
昆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及P450介导抗性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邱星辉 冷欣夫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14,共8页
本文综述了在杀虫剂抗性中起重要作用的 P4 50酶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 :细胞色素 P4 50酶系基因及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P4 50介导抗性的分子基础。细胞色素 P4 50表达表现出发育期、组织、品系特异性及可诱导性。 P4 50表达的调... 本文综述了在杀虫剂抗性中起重要作用的 P4 50酶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内容包括 :细胞色素 P4 50酶系基因及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P4 50介导抗性的分子基础。细胞色素 P4 50表达表现出发育期、组织、品系特异性及可诱导性。 P4 50表达的调控机制复杂 ,可能受顺式调控元件 (如 CYP6 B1)或反式作用因子 (如CYP6 A1)或顺式、反式因子的共同调控 (如 CYP6 D1)。调控可能涉及转录增强的转录机制或 m RNA稳定性增加的转录后机制。 P4 50的超量表达是 P4 50酶系介导抗性的主要机制 ,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基因表达 抗药性分子机制 基因调控 介导抗性 杀虫剂 农药 昆虫
下载PDF
蝴蝶标本藏几家
20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41-41,共1页
蝴蝶标本藏几家台湾的蝴蝶名扬世界,是全球产蝶种类最多的地区,包括寒、温、亚热和热带等不同系别。据生物学专家介绍,蝶可分为十二科、共有二万余种,而在台湾就有十科、三百多种。其中现赏价值最高的是大红纹凤蝶,种类最多、几乎... 蝴蝶标本藏几家台湾的蝴蝶名扬世界,是全球产蝶种类最多的地区,包括寒、温、亚热和热带等不同系别。据生物学专家介绍,蝶可分为十二科、共有二万余种,而在台湾就有十科、三百多种。其中现赏价值最高的是大红纹凤蝶,种类最多、几乎占台产蝶类四分之一的是小灰蝶,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标本 红纹凤蝶 馆藏标本 中文名称 图片说明 昆虫学家 台湾 个人兴趣 幼稚园 生物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