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分子标记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田美 申欣 +1 位作者 孟学平 程汉良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 综合分析鲸类32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全面揭示了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蛋白质编码基因、选择压力和差异位点等。鲸类线粒体基因组均编码后生动物标准的37个基因。绝大多数鲸类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而且与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典型排列一致。4个类群(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介于0和0.587 7之间,均低于1,显示为纯化(负)选择。其中,cox3基因的Ka/Ks均值最低,其次为cox1,cox2和cob基因,说明这些基因承受较强的选择压力和功能束缚;而nad6基因的Ka/Ks均值最高,其次为atp8,nad2和atp6基因,说明这些基因的选择压力较弱。从32种鲸类物种间和属内(真露脊鲸属、须鲸属、原海豚属和宽吻海豚属)线粒体基因组主编码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D-loop区的变异位点分析显示,在鲸类群体遗传的研究中,nad5,nad4和nad2基因是理想的分子标记,可以作为cox1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用于分析鲸类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目 线粒体基因组 差异位点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两个不同江豚群体ISSR遗传多样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东明 林刚 +3 位作者 郑劲松 夏军红 胡成钰 王丁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6-550,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水域隶属于不同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亚种的两个群体即长江群体和渤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19条ISSR引物及3对引物组合对两个群体共3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15个清晰的扩增位点...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水域隶属于不同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亚种的两个群体即长江群体和渤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用19条ISSR引物及3对引物组合对两个群体共36个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115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4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41.71%。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江豚群体的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He=0.1643;Ho=0.2413);长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He=0.1530;Ho=0.2223)稍高于渤海群体(He=0.1402;Ho=0.205 9)。Ne i's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结构水平较低而基因流水平较高(Gst=0.104 9;Nm=4.267 6),提示在历史上可能发生过较强的基因交流。我们建议在保护上将两个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豚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保护
下载PDF
灰鲸死亡原因何在
3
作者 丛河 《航海》 1999年第6期1-1,共1页
今年,美国华盛顿州发现死在海滩上的灰鲸总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7只,而在以往20年间,平均每年只有5只灰鲸被冲上海滩而死亡。另外,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也有很多灰鲸死亡。在今年头5个月里,墨西哥死亡的灰鲸多达65只。
关键词 灰鲸 死亡原因 营养状况 海洋生物 迷路
下载PDF
海中之王——鲸鱼
4
作者 晓海 《中国水产》 1983年第1期30-31,共2页
如果以生性而论,鲨可谓海中之霸。若以体力相比,鲸称得上海中之王。这位“海王”的生平,一直被人们所注视。公元前300多年,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曾断言,鲸不是鱼类。尔后,人们通过科学考察,逐渐地有了更多的认识。
关键词 鲸鱼 生物学 生殖 食物
下载PDF
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及其与中兽和偶蹄类的系统关系(英文)
5
作者 高红艳 倪喜军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76,共24页
在鲸类的演化历史中,由陆生动物转化成完全的水生动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演化谜题。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很高,化石记录也很完整。5个科一级的基干鲸类演化支系组成一个并系类群,包括:巴基鲸科(Pakicetidae)、游走鲸科(Ambulocetidae)... 在鲸类的演化历史中,由陆生动物转化成完全的水生动物的过程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演化谜题。基干鲸类的多样性很高,化石记录也很完整。5个科一级的基干鲸类演化支系组成一个并系类群,包括:巴基鲸科(Pakicetidae)、游走鲸科(Ambulocetidae)、雷明顿鲸科(Remingtonocetidae)、原鲸科(Protocetidae)和龙王鲸科(Basilosauridae)。最基干的鲸类巴基鲸科动物可能是一种半水生动物,生活在接近淡水的环境中,代表了陆生偶蹄类向水生鲸类演化的初始一步。更为进步的游走鲸类具有更多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而且可能更加适应于海水环境。雷明顿鲸类的平衡觉器官和声音传导机制已经表现出向现代鲸类方向演化的趋势。基于稳定氧同位素分析的研究表明,雷明顿鲸类可能完全是海生的。原鲸类的多样性非常高,是鲸类中最先实现全球分布的类群。原鲸保留有发育良好的后肢,但是它们的髂骶关节很松甚至消失。龙王鲸类是鲸类冠类群的绝灭姊妹群。鲸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系统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分子生物学、古生物学和形态学证据都支持鲸类与偶蹄类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流行的河马-鲸类亲缘假说尚缺乏坚实的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支持。对石炭兽类和狶类开展详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将有助于厘清河马-鲸类亲缘假说中的不确定关系。如果不使用分子数据来限定现代鲸类和偶蹄类的系统位置,仅使用古生物学和形态学数据的分析仍然支持传统的中兽-鲸类亲缘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鲸亚目 偶蹄目 中兽科 河马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