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南部放射虫微体古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群 松冈笃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以及该带之南的沉积地层带 (特提斯沉积区、北喜马拉雅亚区 )中广泛发育着大量含放射虫地层。放射虫研究在确定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解释造山带复杂的地层层序以及揭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古近纪碰撞之前... 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以及该带之南的沉积地层带 (特提斯沉积区、北喜马拉雅亚区 )中广泛发育着大量含放射虫地层。放射虫研究在确定该区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解释造山带复杂的地层层序以及揭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古近纪碰撞之前的古海洋盆地的演化历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已发表的文献以及我们正在进行中的初步成果显示 ,藏南地区的含放射虫地层的时代分布为中三叠世 (安尼期 )至晚白垩世 (土仑期 )。这些地层的岩性包括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质细碎屑岩和泥晶灰岩等。尽管藏南的放射虫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 ,但系统的放射虫研究与地层研究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南部 放射虫 微体古生物 研究进展 中生代
下载PDF
苏皖地区孤峰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汝建 沈高平 KatsuoSashida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9-564,共6页
苏皖地区下二叠统孤峰组4条剖面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放射虫化石,经鉴定计9属27种.它们主要由阿尔拜虫类albaillellids,球形多囊虫类sphericalpolycystine和十字多囊虫类stauraxonpoly-cystine组成,并且可以划分成3个组合带,即Pseudoalb... 苏皖地区下二叠统孤峰组4条剖面中含有极其丰富的放射虫化石,经鉴定计9属27种.它们主要由阿尔拜虫类albaillellids,球形多囊虫类sphericalpolycystine和十字多囊虫类stauraxonpoly-cystine组成,并且可以划分成3个组合带,即Pseudoalbaillellafusiformis-Plongtanensis,FOlli-cucullusmonacanthus和Ruzhencevispongusuralicus-FOllicucullusscholasticus组合带.同时根据这3个组合带化石的分布,进行了这4条剖面的地层对比,并与国内外时代大致相当的放射虫组合带进行了比较,还讨论了这3个组合带的时代另外,还根据放射虫岩的结构构造特征、生物组合特征及古地磁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岩 组合带 孤峰组 古环境 放射虫化石
下载PDF
中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世纪回顾——为庆贺盛金章院士80华诞而作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净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20,共8页
20世纪中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取得三方面成绩 :1.研究地域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区。除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山东、海南、台湾外 ,古生代放射虫已在我国 19个省区发现。时代从晚寒武世至晚二叠世长兴期 ;2 .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确立了三种不... 20世纪中国古生代放射虫研究取得三方面成绩 :1.研究地域涉及全国大部分省区。除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山东、海南、台湾外 ,古生代放射虫已在我国 19个省区发现。时代从晚寒武世至晚二叠世长兴期 ;2 .研究领域逐步扩大 ,确立了三种不同的放射虫岩相类型 ,洋盆相区以广西钦州板城最为典型 ,从晚泥盆世弗拉斯期 -晚二叠世长兴早期共建立 18个化石带 ;岛弧相区以云南西部昌宁 -孟连地体作代表 ,从中泥盆世吉维特期 -晚二叠世长兴期发育 12个化石带 ;台盆相区以苏皖地区中二叠世孤峰组放射虫研究得较好 ,建立 3个化石带 ,这些放射虫化石带 ,与洋盆相区 ,岛弧相区同时代的带基本上相似或相同 ;3.中国 4条主要蛇绿岩带都发现了放射虫硅质岩和放射虫动物群 ,这对蛇绿岩带的形成时代和板块碰撞时间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古生代 中国 古生物学研究 历史
下载PDF
冲绳海槽中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 被引量:9
4
作者 程振波 鞠小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56-662,共7页
1992年7月“向阳红16号”海洋调查船利用大洋50型抓斗在冲绳海槽中部(25°30’-30°N,125°-129°E)区域内获取表层沉积物样品88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愈近海槽放射虫的数量及属、种丰度值... 1992年7月“向阳红16号”海洋调查船利用大洋50型抓斗在冲绳海槽中部(25°30’-30°N,125°-129°E)区域内获取表层沉积物样品88个。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愈近海槽放射虫的数量及属、种丰度值愈高,西侧槽坡离开槽区越远,放射虫数量及属种越渐少。而东侧槽被放射虫数量则表现了高、低值成点状分布的格局。表层沉积物中两大类放射虫的百分含量分别为泡沫虫约占87%,罩笼虫约占13%。另外根据分析结果,把本区分为3个小的沉积区:陆坡上部沉积区;陆被下部沉积区;海槽底部沉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冲绳海槽 表层沉积物 古动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艾克提克群中放射虫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曰俊 王招明 +3 位作者 买光荣 吴浩若 黄智斌 谭泽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中国南天山西端的艾克提克群是卷入南天山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岩石地层单元,其与相邻地层单元均以断层接触。以往根据在其灰岩和砂质灰岩中发现的Pseudostaffellasp.,Profusulinellasp.和Fusulinellasp.将其归属于上石炭统。我们的放射... 中国南天山西端的艾克提克群是卷入南天山造山带的一个重要的岩石地层单元,其与相邻地层单元均以断层接触。以往根据在其灰岩和砂质灰岩中发现的Pseudostaffellasp.,Profusulinellasp.和Fusulinellasp.将其归属于上石炭统。我们的放射虫化石发现于托什罕河上游的哈拉道克剖面,主要包括AlbaillellaundulataDeflandre,Al-baillellaparadoxaDeflandre,Albaillellasp.aff.A.paradoxaDeflandre,Albaillellasp.cf.A.deflandreiGourmelon,Albaillellasp.,AlbaillellaexcelsaIshiga,KitoandImoto(?),Beloweavariabilis(OrmistonetLane),Callellacf.C.parvispinosaWon,Entactiniacf.E.tortispinaOrmistonetLane,Entactiniaaff.E.tortispinaOrmistonetLane,En-tactiniavariospinaWon,Entactiniasp.,Eostylodictyarota(Won),Latentifistulaimpella(OrmistoneetLane)(?),La-tentifistulaturgidaOmistonetLane,Latentifistulidaegen.et.sp.indet.和Polyentactiniacf.araneaGourmelon。其中,AlbaillellaexcelsaIshiga,KitoandImoto(?)的时代为晚二叠世(存疑),其余可以划分出早石炭世早期和晚期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前者以AlbaillellaundulataDeflandre,AlbaillellaparadoxaDeflandre和Albaillellasp.c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放射虫化石 艾克拉克群 放射虫 晚二叠世 早石炭世 中石炭世
下载PDF
二叠纪放射虫Follicucullus 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玉净 李家骧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1-212,共12页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 二叠纪丑中虫科放射虫中有一类顶锥部分向腹边弯曲的放射虫,Ishiga称为Follicucullusbipartitus-F.charveti组合带,由于其形状奇特,层位稳定,已成为二叠纪较好的标准带化石,并与类Lepidolinakumaensis带对比。目前这类化石仅在东南亚地区的西南日本、菲律宾巴拉望地区和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发现表明,这些地区的放射虫当时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洋盆中沉积的,只是由于它们各自的沉积历史不一样,以及后来的板块活动,造成了原始块体的离散、飘移,形成目前这种分布格局。这个放射虫动物群包括6科11属21种(比较种、未定种),其中有新种1个。这个动物群的时代要早于晚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Follicucullus 组合带 二叠纪
下载PDF
新疆克尔哈达中志留世放射虫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红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59-272,289-290,共14页
从采自新疆托里县的克尔哈达的一块凝灰质粉砂岩中获得了中志留世放射虫化石14属15种(含4新属8新种)。这是继加拿大北极群岛之后,第二个中志留世放射虫组合的发现,它对研究志留纪古板块的相对位置是很有价值的。
关键词 放射虫 中志留世 克尔哈达 新疆
下载PDF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宗起 陈海泓 +4 位作者 李继亮 郝杰 赵越 韩芳林 郝俊武 《中国科学(D辑)》 CSCD 1999年第1期38-44,共7页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相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西乡群 南秦岭 化石 寒武纪
原文传递
南沙海区更新世以来的放射虫丰度低值事件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汝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5-80,共6页
根据南沙海区 1795 7- 2柱 1.34Ma以来的放射虫定量研究发现 ,在 0 .88~ 0 .91Ma和 1.14~ 1.16 Ma两个时期放射虫堆积速率和丰度突然降到最低值 ,造成两次丰度低值事件。第一次丰度低值事件与 0 .9Ma发生的“中更新世革命”事件有关... 根据南沙海区 1795 7- 2柱 1.34Ma以来的放射虫定量研究发现 ,在 0 .88~ 0 .91Ma和 1.14~ 1.16 Ma两个时期放射虫堆积速率和丰度突然降到最低值 ,造成两次丰度低值事件。第一次丰度低值事件与 0 .9Ma发生的“中更新世革命”事件有关。这两次丰度低值事件可能是由于高的放射虫碎壳率所反映的强硅质溶解作用、含量较高的碳酸盐和火山灰的稀释作用以及较低的表层初级生产力三者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 ,反映了硅质生物沉积过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低值事件 稀释作用 更新世 南沙海区 溶解作用 堆积速率 古海洋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中早二叠世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朱迎堂 李建星 +5 位作者 伊海生 贾全香 赵仁夫 孙南一 张汉文 周庆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5-490,共6页
报道了采自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硅质岩岩块中的放射虫化石。该放射虫组合包括Latentifistula cruxNazarov et Ormiston,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scalprataHoldsworth et Jones,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 报道了采自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硅质岩岩块中的放射虫化石。该放射虫组合包括Latentifistula cruxNazarov et Ormiston,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scalprataHoldsworth et Jones,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Ishiga,Pseudoalbaillellasakmarensis(Kozur)等。该放射虫组合属于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带,该带可以进行全球对比,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与可可西里、滇西等地的古特提斯放射虫组合一致,它指示了玉树早二叠世存在深水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放射虫 深水盆地 蛇绿混杂岩 青藏高原东部 玉树隆宝
下载PDF
南海南部1.2MaBP以来古生态环境变化事件的放射虫记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丽红 陈木宏 +1 位作者 郑范 王汝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1098-1102,共5页
研究了南海南部ODP184航次1143站约1.2MaBP以来岩芯中的放射虫化石.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得出以下沉积分布特征:1.2MaBP以来该海区放射虫动物群的丰度水平经历了由0.9MaBP以前的极低水平,到0.9~0.65MaBP的小幅度升高,以及0.65MaBP之后大... 研究了南海南部ODP184航次1143站约1.2MaBP以来岩芯中的放射虫化石.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得出以下沉积分布特征:1.2MaBP以来该海区放射虫动物群的丰度水平经历了由0.9MaBP以前的极低水平,到0.9~0.65MaBP的小幅度升高,以及0.65MaBP之后大幅显著回升的变化过程,丰度值在整个过程中呈阶段性逐步上升趋势,并存在规律性周期波动.分析认为,0.65 MaBP以后放射虫丰度的显著升高指示0.65 MaBP以后该海区属典型的上升流区,推测其原因为东亚季风的逐步强化.频谱分析发现,放射虫指标的变化在0.9MaBP之后存在约0.20 Ma的旋回周期,同本海区其他古海洋学指标的周期分析结果有良好对应,这一结果可能指示本海区特殊的古生态环境周期演变特征,同时,对0.1Ma和23 ka的轨道周期也有所响应.此外,放射虫的多项指标综合显示了大约0.47 MaBP存在的明显变化界线,在此年代之后放射虫动物群开始呈现显著的群落结构稳定,丰度值保持较高水平波动的状况,指示了0.47MaBP前后一次海洋生态环境突变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MaBP以来 放射虫 南海南部 分布特征 环境变化 ODP184 海洋古生态环境 岩芯
原文传递
藏南泽当雅鲁藏布缝合带中的三叠纪放射虫(英文)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玉净 杨群 +3 位作者 松冈笃 小林健太 武井雅彦 曾庆高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5-227,227-226,共13页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 西藏南部泽当西金鲁村附近发现的一套硅质岩含有两个放射虫化石组合 :Capnuchosphaera triassica组合和Pseudostylosphaera nazarovi组合。这些放射虫化石可以同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放射虫动物群对比。这套硅质岩为一外来岩体 ,包括在由高劈理化泥岩组成的混杂岩基质中。这是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三叠纪放射虫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三叠纪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泽当 西藏南部
下载PDF
滇西德钦地区放射虫化石新发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传尚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1999年第2期31-35,共5页
在滇西德钦霞若、奔子栏、伏龙桥等地蛇绿岩组合中硅质岩夹层里,首次发现Tormentumsp.,Pseudoalbaillella sakmarensis?(Kozur),Follicucullus ventricosus?(Ormiston and Babcock)等放射虫化石,进一步确认了霞若及奔子栏硅质岩的时... 在滇西德钦霞若、奔子栏、伏龙桥等地蛇绿岩组合中硅质岩夹层里,首次发现Tormentumsp.,Pseudoalbaillella sakmarensis?(Kozur),Follicucullus ventricosus?(Ormiston and Babcock)等放射虫化石,进一步确认了霞若及奔子栏硅质岩的时代为早二叠世;提出伏龙桥硅质岩可能为早石炭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石炭纪 二叠纪 云南 蛇绿岩 金沙江缝合带
下载PDF
南海南部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及其环境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木宏 陆钧 +2 位作者 杨丽红 王汝建 韩建修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6-74,共9页
南海是东亚古季风产物的主要沉积盆地,保存着比陆地更加完整和连续的沉积记录。详细分析了ODP 1143号钻井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化石群,主要根据标志种 Diartus petterssoni,D.hughesi和Stichocorys delmontensis等的分布特征,分别建立... 南海是东亚古季风产物的主要沉积盆地,保存着比陆地更加完整和连续的沉积记录。详细分析了ODP 1143号钻井晚中新世的放射虫化石群,主要根据标志种 Diartus petterssoni,D.hughesi和Stichocorys delmontensis等的分布特征,分别建立了南海南部晚中新世的 RN6,RN7和RN8等3个放射虫化石带,并讨论了其地层年龄。探讨了以地层中放射虫的丰度变化特征等在南海南部作为东亚古夏季风活动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性,初步说明东亚古夏季风可能早于8.7Ma B.P.出现,约在 8.24Ma B.P.强化达到高峰,认为与印度季风的出现几乎同步或略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晚中新世 东亚古夏季风 南海南部 化石
下载PDF
印象Vilia
15
《中国自行车》 2017年第8期144-144,共1页
印象Villa是坐落在山中的顶级品质意式餐卮大众点评五星好评餐卮主厨团队在传统意餐基础上加以创新,通过不同食材的烹制组合带来极致的味觉碰撞,用高品质食材和严格的烹饪要求为每位客人提供顶级西餐体验。
关键词 印象 组合带 品质 味觉
下载PDF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蛇绿岩带中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4
16
作者 王玉净 樊志勇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9,共12页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 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北部杏树洼蛇绿岩带硅质岩中首次发现放射虫11属9种1相似种4末定种及伴生的1个台型牙形类Mesogondolelasp.,这些化石常见于日本西南部,北美西部Oregon、Nevada等地区,菲律宾巴拉望,泰国东南部,中国广西钦州地区和云南西部孟连地区中二叠世Guadalupian期地层中,它们属于FolicuculusscholasticusFo.ventricosus带,Fo.bipartitusFo.Charveti带或NeoalbailelaoptimaNeo.ornithoformis带中的重要分子。这个动物群的时代最有可能是Guadalupian中、晚期的,这个时间也可能是蛇绿岩带形成和蒙古洋最后封闭形成缝合线的时间。该蛇绿岩带应属于海西期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西拉木伦河断裂是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的缝合线,其北部蛇绿岩带不是属于中朝板块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 二叠纪 蛇绿岩带 内蒙古 西拉木伦河
下载PDF
滇西北中甸地区哈工组放射虫及其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庆来 张世涛 +4 位作者 葛孟春 严城民 余华 段国玺 包俊跃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8,T003,T004,共11页
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和金沙江构造带之间的德格—中甸微板块 ,可分为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带和中咱地块等次级构造单位。滇西北中甸地区上三叠统哈工组包含大量沉积混杂岩块 ,与乡城、得荣泥砾混杂岩相连 ,形成晚... 位于甘孜—理塘构造带和金沙江构造带之间的德格—中甸微板块 ,可分为乡城晚三叠世岛弧带、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带和中咱地块等次级构造单位。滇西北中甸地区上三叠统哈工组包含大量沉积混杂岩块 ,与乡城、得荣泥砾混杂岩相连 ,形成晚三叠世沉积混杂岩带。哈工组沉积序列和沉积混杂岩沉积特征研究表明 ,中甸地区沉积混杂岩带为义敦晚三叠世弧后盆地形成过程中 ,由盆地边缘垮塌沉积形成 ,混杂岩块物源为近源下伏地层。沉积混杂岩块主要为晚古生代灰岩 ,但也有含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和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的层状硅质岩 ,说明德格—中甸微板块晚古生代不是统一的碳酸盐台地 ,而是碳酸盐台地与深水断陷盆地并存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另外 ,哈工组三段还发现侏罗纪放射虫化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混杂岩 放射虫 构造古地理 云南 晚三叠世 侏罗纪 德格-中句微板块
下载PDF
新疆东昆仑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发现早石炭世放射虫 被引量:9
18
作者 兰朝利 吴峻 +3 位作者 李继亮 俞良军 李红生 王义天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4-106,T005,T006,共5页
在新疆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的燧石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杜内晚期的放射虫化石 ,首次为这套蛇绿混杂岩提供了时代依据。结合在邻区的祁漫塔格和可可西里发现的放射虫 ,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在早石炭世期间曾沿多处裂解。它们之间可能有狭窄的通道... 在新疆木孜塔格蛇绿混杂岩的燧石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杜内晚期的放射虫化石 ,首次为这套蛇绿混杂岩提供了时代依据。结合在邻区的祁漫塔格和可可西里发现的放射虫 ,认为青藏高原北缘在早石炭世期间曾沿多处裂解。它们之间可能有狭窄的通道相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孜塔格 蛇绿混杂岩 放射虫 早石炭世 新疆
下载PDF
南海更新世以来Botryocyrtis scutum(放射虫)的丰度变化及其地层和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汝建 Andrea Abelmann 黄宝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53-556,共4页
试图通过南海更新世以来 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scutum (放射虫 )的研究 ,探讨其地层和古海洋学意义 .根据南海更新世以来 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scutum的丰度变化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 ,氧同位素 18期以来Botryocyrtisscu... 试图通过南海更新世以来 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scutum (放射虫 )的研究 ,探讨其地层和古海洋学意义 .根据南海更新世以来 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scutum的丰度变化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 ,氧同位素 18期以来Botryocyrtisscutum丰度变化与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其丰度变化随冰期与间冰期旋回而波动 .冰期丰度降低 ,间冰期丰度增加 .其丰度变化基本上与氧同位素记录一样 ,反映了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并且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ryocyrtisscutum 丰度变化 古海洋学 更新世 放射虫
下载PDF
广西东南部钦州地区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玉净 邝国敦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75-287,353-356,共13页
广西钦州地区的板城石夹水库首次发现早石炭世杜内期和维宪期放射虫化石,计10属14种(亚种)和5未定种,其中有1新属(Guangxitrisphaera)和2新种(G.wanyaoensis和Pylentonemabanchensensis),它们分属于Albaillella paradoxa组合带和A.carta... 广西钦州地区的板城石夹水库首次发现早石炭世杜内期和维宪期放射虫化石,计10属14种(亚种)和5未定种,其中有1新属(Guangxitrisphaera)和2新种(G.wanyaoensis和Pylentonemabanchensensis),它们分属于Albaillella paradoxa组合带和A.cartalla组合带。这些化石可以同西欧和北美两个同名化石组合带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虫目 石炭纪 微体化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