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9篇文章
< 1 2 1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陆相沟鞭藻及疑源类特征与沉积环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杰 茅绍智 +3 位作者 徐钰林 乔秀云 万传彪 杨建国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7-272,共6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二段中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形态、丰度、分异度、优势度和组合等古生态特征研究 ,以及对微量元素硼含量、相当硼含量、锶钡比和硼镓比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分析 ,得出在盆地北部沟鞭藻及疑... 通过对松辽盆地北部晚白垩世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一段、二段中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形态、丰度、分异度、优势度和组合等古生态特征研究 ,以及对微量元素硼含量、相当硼含量、锶钡比和硼镓比等地球化学特性的分析 ,得出在盆地北部沟鞭藻及疑源类化石的古生态、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与盆地内沉积相带的展布三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说明松辽盆地的沟鞭藻及疑源类的发育和分布是由自生环境决定的。同时 ,通过专门对所谓“海侵”通道上的微体古生物和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未发现任何能证明海侵通道存在的证据 ,从而认为此海侵通道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沟鞭藻 疑源类 晚白垩世 沉积环境
下载PDF
中国辽宁省始新世水杉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艳菊 李承森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8期873-878,共6页
以辽宁省抚顺早始新世古城子组和计军屯组的水杉 (MetasequoiaMiki)为研究对象 ,对其雌球果、雄球花枝和营养枝叶的形态、叶表皮和雄球花苞片表皮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与M .glyptostroboides,M .occidentalis,M .milleri的性状进行... 以辽宁省抚顺早始新世古城子组和计军屯组的水杉 (MetasequoiaMiki)为研究对象 ,对其雌球果、雄球花枝和营养枝叶的形态、叶表皮和雄球花苞片表皮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 ,并与M .glyptostroboides,M .occidentalis,M .milleri的性状进行比较 ,认定其属于M .occidentalis。并测得M .glyptostroboides和抚顺水杉叶下表皮气孔分布区内的平均气孔密度和平均气孔指数。在气孔分布区内 ,M .glyptostroboides的平均气孔密度为 1 83.85个 /mm2 ,平均气孔指数为 1 0 .79;而抚顺标本叶的平均气孔密度为 1 4 0 .1 3个 /mm2 ,平均气孔指数为 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抚顺 始新世 水杉 中国
下载PDF
桂中合山组中的藻类及其环境分布
3
作者 邵龙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共5页
桂中合山组含有大量的藻类化石,依据藻类化石的生态、组合及保存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组合,此三组合分别与生物礁、开阔台地、潮坪相带相对应。合山组的藻类及环境分布可与美国佛罗里达南部大陆架现代碳酸盐环境中的藻类分布特征类比。
关键词 合山组 藻类 二叠世 分布
下载PDF
分子标记RAPD在被子植物分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学礼 滕华容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56-560,共5页
RAPD是一项基于PCR技术的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和诸多优点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文中简述了近年来RAPD技术在品种鉴定、种属亲缘关系探讨、传统分类地位的验证、新分类理论依据的提出以及构建遗传图谱... RAPD是一项基于PCR技术的DNA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应用和诸多优点极大地促进了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文中简述了近年来RAPD技术在品种鉴定、种属亲缘关系探讨、传统分类地位的验证、新分类理论依据的提出以及构建遗传图谱等被子植物分类领域的应用和取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技术 被子植物分类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贵州早泥盆世刺镰蕨的新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宝印 朱为庆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刺镰蕨在早泥盆世是一种广布于世界的植物,尽管报道自许多地点,但远未完全地了解它,其主要原因是能育材料罕见。我们观察的标本采自贵州早泥盆世的丹林组。它显示具柄的孢子囊侧生于靠近叶腋的轴上,我们的标本近似球形的孢子囊和它的形... 刺镰蕨在早泥盆世是一种广布于世界的植物,尽管报道自许多地点,但远未完全地了解它,其主要原因是能育材料罕见。我们观察的标本采自贵州早泥盆世的丹林组。它显示具柄的孢子囊侧生于靠近叶腋的轴上,我们的标本近似球形的孢子囊和它的形态略小于雷诺的肾形孢子囊外,其它方面如:带状的营养轴上具有疏螺旋排列的镰刀状叶,具短柄的孢子囊侧生于轴上以及管胞具穿孔壁等性状与雷诺修订后的刺镰蕨完全一致。我们同意雷诺的观点,将镰蕨目升为纲,与工蕨纲和石松纲并列。它的系统位置是介于工蕨纲和石松纲之间。其下包含一目、一科三个属——镰蕨属、巴拉格瓦纳彻属和星本属。这种植物的生殖部分在中国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泥盆世 刺镰蕨 孢子囊 管胞
下载PDF
黄河源区早更新世含植物化石地层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森琦 王永贵 +5 位作者 辛元红 赵越 李永国 王占昌 石维栋 尚小刚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8-85,共8页
通过对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1919.6kaB.P.)、棒咯涌K5号钻孔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135.9~945.4kaB.P.)、野牛河西岸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548.2~765.4kaB.P.)以及产于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各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 通过对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1919.6kaB.P.)、棒咯涌K5号钻孔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135.9~945.4kaB.P.)、野牛河西岸早更新世河湖相地层(1548.2~765.4kaB.P.)以及产于扎根加陇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各剖面孢粉资料的分析,获知黄河源区早更新世早期为亚热带山地针叶林植被景观,地层中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以针叶植物云杉属、松属、冷杉属、铁杉属为主,是源区动植物发育的鼎盛时期;进入早更新世晚期初,乔木植物花粉迅速减少乃至全部消失,草本植物花粉大幅度增加。晚期末,孢粉出现贫化,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呈现荒漠草原植被景观。提出了现今黄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的形成是地质演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早更新世 植物化石 生态环境演变
下载PDF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木化石新材料及内含真菌菌丝化石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志鹏 李丰硕 +2 位作者 谢奥伟 田宁 王永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49-1162,共14页
浙江新昌下白垩统馆头组是我国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白垩纪木化石产出层位。本文报道了新昌地区馆头组木化石新材料及其内含真菌菌丝化石。木化石具明显生长轮,管胞径壁纹孔南洋杉式(多数单列、椭圆形、紧挤排列,偶见双列互生排列);交叉... 浙江新昌下白垩统馆头组是我国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白垩纪木化石产出层位。本文报道了新昌地区馆头组木化石新材料及其内含真菌菌丝化石。木化石具明显生长轮,管胞径壁纹孔南洋杉式(多数单列、椭圆形、紧挤排列,偶见双列互生排列);交叉场纹孔南洋杉式;木射线单列式,多数2~11个细胞高。当前木化石新材料具有与现生南洋杉科植物相类似的木材解剖特征,显示其应归入贝壳杉型木属(Agathoxylon Hartig)。鉴于该类型木化石的分类现状仍有待厘清,将其定为Agathoxylonsp.。木化石内含真菌菌丝化石,管状,具横隔,平直或弯曲,常以不同角度分叉,菌丝壁光滑,具典型的锁状联合,属于担子菌类。当前木化石木材组织具有明显的木材腐朽特征,与现代真菌造成的木材白腐一致,推断此真菌化石为木材白腐菌。新昌地区贝壳杉型木属木化石新材料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馆头组木化石的多样性,有助于增进对南方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组成特征的认识。当前真菌菌丝化石是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白垩纪担子菌化石,为探究白垩纪时期森林生态系统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早白垩世 贝壳杉型木属 担子菌 锁状联合 白腐
下载PDF
安徽广德独山船山组四射珊瑚二新属
8
作者 俞学光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3-16,T001,共5页
报道了安徽船山组所产的四射珊瑚,并对二新属广德珊瑚属和安徽珊瑚属作了描述。
关键词 石炭纪 船山组 珊瑚 四射珊瑚 安徽
下载PDF
早中新世沟鞭藻植物地理区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茅绍智 黄奇瑜 雷作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3-280,共8页
对早中新世的沟鞭藻植物地理作了初步研究 ,提出北半球在当时可划分为 3个沟鞭藻地理区 ,即热带区、亚热带—温带区和北方区。热带区以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种 Polysphaeridiumzoharyi丰富并存在偏爱热带、亚热带的种 Tuberculodiniumdini... 对早中新世的沟鞭藻植物地理作了初步研究 ,提出北半球在当时可划分为 3个沟鞭藻地理区 ,即热带区、亚热带—温带区和北方区。热带区以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种 Polysphaeridiumzoharyi丰富并存在偏爱热带、亚热带的种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为特征 ,亚热带—温带区以同时存在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和温带种 Bitectatodinium tepikiense,但缺失 Polysphaeridium zoharyi为特征 ,而北方区则以缺失 Polysphaeridium zoharyi和 Tuberculo-diniumdinium vancampoae二者且组合较贫乏为特征 ,亚热带—温带区的北界大致位于现今 68°N一线 ,此界线可随气温升高而北推 ,例如最温暖的早中新世晚期 ( 1 7~ 1 4 .5Ma)此界线可达 70°N。该带南界大致位于现今 4 5°N处 ,随着气候的转暖可能会变得模糊不清。北方区的海水此时凉而不结冰 ,即此时北极不存在冰盖。本文研究证实了前人根据大植物化石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新世 沟鞭藻 植物地理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下载PDF
世界最古老的花
10
作者 大予 《科学中国人》 2002年第4期18-20,共3页
我们美丽的世界,被成千上万的花朵装饰着,它们万紫千红,它们千娇百媚,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是什么样的?是像牡丹、芍药那样艳丽,还是如荷花、梅花一般清幽?最早的被子植物何时、何地起源?谁是它们的祖先?这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司题一直引... 我们美丽的世界,被成千上万的花朵装饰着,它们万紫千红,它们千娇百媚,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是什么样的?是像牡丹、芍药那样艳丽,还是如荷花、梅花一般清幽?最早的被子植物何时、何地起源?谁是它们的祖先?这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司题一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被子植物突然在白垩纪的中期(距今约1亿年)大量出现而又找不到它们的祖先类群及早期演化的线索,困惑不解,称之为“讨厌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古果 侏罗纪 被子植物化石
下载PDF
辽东、辽西下石炭统孢粉组合特征
11
作者 范国清 刘晓峰 《辽宁地质》 1995年第3期161-183,共23页
辽东、辽西石炭系(地台型)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北方石炭系及矿产的理想地区。华北缺失下石炭统早已成“定论”,但笔者通过植物化石研究证实东北南部存在早石炭世地层无疑,并建立了Sub-lepidodendron-Ac... 辽东、辽西石炭系(地台型)发育,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北方石炭系及矿产的理想地区。华北缺失下石炭统早已成“定论”,但笔者通过植物化石研究证实东北南部存在早石炭世地层无疑,并建立了Sub-lepidodendron-Achaeocalamites-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组合带。与此同时,作者又在辽东、辽西石炭系下部采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共36属75种,并归结为Lycosporapusilla-Crassisporakosankei组合,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即维宪-纳缪尔A期。从而孢粉、植物大化石互为佐证,进一步肯定辽东、辽西存在早石炭世地层,进而改写了华北地质史的内容,并对古构造、古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孢粉层位还发现了丰富的叶肢介化石,这是我国石炭纪的第3处叶肢介产地,对叶肢介的起源、演化及利用多门类生物化石解决石炭系的内部界线划分积累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 辽西 石炭纪 孢粉 叶肢介 古植物
下载PDF
新疆三塘湖盆地老爷庙组古植物特征及其时代
12
作者 刘陆军 王怿 姚兆奇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7-252,共6页
老爷庙组的命名者认为这套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在地质图上标为早石炭世。新材料表明,植物大化石Leptophloeumrhombicum-Archaeopterisfisilis-Cyclostigmasp.组合... 老爷庙组的命名者认为这套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在地质图上标为早石炭世。新材料表明,植物大化石Leptophloeumrhombicum-Archaeopterisfisilis-Cyclostigmasp.组合的时代应属晚泥盆世晚期,孢子化石Retusotriletessimplex-Apiculitusisporahunanensis(SH)组合显示的时代也为晚泥盆世晚期,从而纠正了这一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老爷庙组 古植物 植物化石 泥盆纪 石碳纪
原文传递
杜仲属果实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宝印 StevenR.Manchester 路安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5期1648-1650,共3页
采于辽宁省抚顺始新世地层中的杜仲属Eucommia果实化石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可靠无疑的第一例该属植物的果实化石 .尽管杜仲现仅残存于中国中部地区 ,但在第三纪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 .抚顺化石标本与北美西部始新世E... 采于辽宁省抚顺始新世地层中的杜仲属Eucommia果实化石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可靠无疑的第一例该属植物的果实化石 .尽管杜仲现仅残存于中国中部地区 ,但在第三纪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 .抚顺化石标本与北美西部始新世EucommiamontanaBrown果实非常相似 ,根据它们的体积很容易和现生种E ulmoides以及日本始新世种E .kobayshii加以区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属 始新世 辽宁 果实化石 中国
原文传递
祁连山北麓石炭纪植物化石组合序列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光隆 孙柏年 《甘肃科学学报》 1992年第2期8-14,共7页
祁连山北麓石炭纪植物化石,可概括为六个组合:大体相当于杜内期、维宪期、纳缪尔早期、纳缪尔中晚期、维斯发期和斯特凡期。在维宪期与纳缪尔早期、纳缪尔早期与中晚期之间,植物组份有较明显的变化。华夏植物群的最初出现,可能从纳缪尔... 祁连山北麓石炭纪植物化石,可概括为六个组合:大体相当于杜内期、维宪期、纳缪尔早期、纳缪尔中晚期、维斯发期和斯特凡期。在维宪期与纳缪尔早期、纳缪尔早期与中晚期之间,植物组份有较明显的变化。华夏植物群的最初出现,可能从纳缪尔中期就已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石炭纪 组合序列 植物 化石
下载PDF
西北地区潮水盆地侏罗系青土井群轮藻化石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飞虎 王伟栋 +1 位作者 吕红玉 刘长番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7-265,共9页
潮水盆地青土井群为一套含煤碎屑岩 ,在盆地东部潮参 1井青土井群三段发育大量以Aclistochara占优势的轮藻化石群 ,其组合特征显示浓厚的晚侏罗世色彩。青土井群一、二段轮藻化石稀少 ,结合地层层序 ,推测其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围岩沉... 潮水盆地青土井群为一套含煤碎屑岩 ,在盆地东部潮参 1井青土井群三段发育大量以Aclistochara占优势的轮藻化石群 ,其组合特征显示浓厚的晚侏罗世色彩。青土井群一、二段轮藻化石稀少 ,结合地层层序 ,推测其地质时代为早侏罗世。围岩沉积特征表明本井轮藻化石群为浅水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藻 青土井群 潮水盆地 侏罗系 化石
下载PDF
某些晚古生代蕨类和种子蕨植物起源问题的研究
16
作者 马洁 冯少南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在华南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些洲际时代较新的“标准化石”,如北美、欧洲早石炭世的重要分子 Lepidodendropsis hirmeri及石炭纪的 Calamostachys、Palaeostachya 等属种。它们和 Leptophloeum rhombicum、Cyclostigma kiltork... 在华南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中,发现了一些洲际时代较新的“标准化石”,如北美、欧洲早石炭世的重要分子 Lepidodendropsis hirmeri及石炭纪的 Calamostachys、Palaeostachya 等属种。它们和 Leptophloeum rhombicum、Cyclostigma kiltorkense、Drepanophycus spinaefo-rmis、D.spinosus、Archaeosigillaria vanuxemi、Pseudobornia ursina 共存于晚泥盆世晚期梯子口组。西欧、北美威斯法期标准化石 Neuropteris gigantea、Sphenopteris obtusiloba、Potoniea、Mariopteris acuta f.obtusa、M.acuta、Linopteris和Archaeopteridium、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Triphyllopteris collombiana、Adiantites gothanii 也共同发现于广东测水组上段或忠信组中段,江西梓山组下、中段,浙西叶家塘组、福建林地组(广东测水组上覆地层和江西梓山组上段含早石炭世的(竹蜓)和腕足类可确定含植物化石的地层时代)。据此,笔者认为 Lepidodendropsis hirmeri、Calamostachys、Palaeostachya和 Neuropteris gi-gantea、Sphenopteris obtusiloba、Potoniea、Mariopteris acuta f.obtusa、M.acuta、Lino-pteris 等属种分别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晚泥盆世晚期和早石炭世维宪期。文章还探讨了该期植物发生和迁移的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蕨 晚古生代 蕨纲
下载PDF
硅化木的成因
17
作者 董传万 《宝藏》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硅化木(petrified wood),也叫木化石,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石,也是一种很好的观赏石。硅化木是石化了的地史时期的古植物遗体,它常保留着原树木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对硅化木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地史时期的植物类属、演变,揭示其生长。
关键词 硅化木 地史 观赏石 植物类 馆头组 生物化石 岩屑长石砂岩 火山作用 岩石学特征 火山活动
原文传递
瑞典科学家发现世界上迄今最古老植物化石
18
《科学家》 2017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3月15日,瑞典科学家在来自印度中部奇特拉库特的一块岩石中,发现了世界上迄今最古老的植物化石,将地球上复杂生命的出现时间前推了4亿年。
关键词 植物化石 科学家 世界 瑞典 生命
原文传递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早侏罗世孢粉组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强 尹凤娟 张军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15期114-118,共5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85属104种,根据孢粉化石在纵向上典型属种的分布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可化分为两个孢粉组合:Deltoidospora—Osmundacidites—Pinuspollenite组合,Leiotrites—Pinuspollenites—Quadraec...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85属104种,根据孢粉化石在纵向上典型属种的分布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可化分为两个孢粉组合:Deltoidospora—Osmundacidites—Pinuspollenite组合,Leiotrites—Pinuspollenites—Quadraeculina孢粉组合,它们分别产自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和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比,八道湾组的时代应属早侏罗世早期,三工河组的时代应为早侏罗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组合 古气候 早侏罗世 吐哈盆地 新疆
下载PDF
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向午 杨小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96-1601,共6页
记述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义马中国鳞苔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此植物茎叶体和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形态特征及叶细胞构造与叶苔目(Jungermanniales)顶蒴叶苔亚目(Acrogyniineae)有着一定的亲缘关... 记述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一新的苔类植物-义马中国鳞苔Sinolejeunea yimaensis gen. et sp. nov.此植物茎叶体和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形态特征及叶细胞构造与叶苔目(Jungermanniales)顶蒴叶苔亚目(Acrogyniineae)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并与细鳞苔科 (Lejeuneaceae)某些现代属颇为相似.配子体长有生殖器官(雌苞和雄苞)的苔类化石全球仅报道过一属,在叶苔目中,尚为首次记录;配子体分化成茎叶状的苔类化石也非常少见,全球仅报道过4属10余种.因此,当前珍稀苔类化石在我国中侏罗世的发现颇具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苔类 中侏罗世 义马组 河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