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在引种地的芦荟不育的可能机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红艳 朱红霞 王太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0-162,共3页
芦荟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属,是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其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 芦荟隶属于百合科芦荟属,是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热带和亚热带干旱地区。其叶片中含有蒽醌类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工产品及美容保健等行业,因此,芦荟属植物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引种栽培的芦荟只开花,却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不利于芦荟的繁殖和育种。对种植在引种地的芦荟不育的可能机理进行分析,为引种地芦荟繁殖和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引种地 不育
下载PDF
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对增强UV胁迫下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景原 丁位华 +2 位作者 王太霞 晁金泉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04-1409,共6页
在人工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UV辐射光波长308nm,辐射剂量18kJ·m-2·d-1),将浓度为1mg·L-1的芦荟蒽醌类物质喷施到菠菜叶表面(喷施量50mL·m-2),研究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 在人工增强紫外线辐射条件下(UV辐射光波长308nm,辐射剂量18kJ·m-2·d-1),将浓度为1mg·L-1的芦荟蒽醌类物质喷施到菠菜叶表面(喷施量50mL·m-2),研究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对菠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强UV辐射条件下,与没有喷施蒽醌类物质的菠菜相比,喷施蒽醌类物质的菠菜株高增加5.40cm,叶面积增加18.66%,干鲜比增加22.28%,总叶绿素含量高出11.33%,POD和SOD活性分别增加了54.08%和21.05%,类黄酮含量则降低了28%.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和不受紫外线辐射条件下生长的菠菜发育水平接近.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体表面喷施外源芦荟蒽醌类物质能够有效减轻UV辐射对植物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物质 UV 菠菜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水杨酸对华北落叶松高温胁迫缓解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龙丰 杨秀清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以当年华北落叶松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3mmol/L SA处理华北落叶松幼苗后,可提高其体内SOD酶活性,即可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抗热性,从而使华北落叶松幼苗在... 以当年华北落叶松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3种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S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3mmol/L SA处理华北落叶松幼苗后,可提高其体内SOD酶活性,即可显著提高华北落叶松幼苗的抗热性,从而使华北落叶松幼苗在低海拔地区能安全度过酷热的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种子 水杨酸 SOD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不同耐弱光品种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罗亢 曾勇军 +4 位作者 胡启星 陈乐 易艳红 睢峰 黎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1-590,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弱光胁迫下不同弱光耐性品种在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方面的差异,揭示其耐弱光胁迫的机制,为双季稻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个对弱光胁迫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晚稻品种为材...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弱光胁迫下不同弱光耐性品种在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方面的差异,揭示其耐弱光胁迫的机制,为双季稻高产稳产新品种的选育及抗逆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个对弱光胁迫耐性存在显著差异的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时期的遮光处理,研究弱光胁迫时期对晚稻不同耐性品种的源库特征及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生长有重要影响,分蘖期弱光胁迫下晚稻分蘖数、每穗粒数及总颖花量减少,叶面积下降,产量降低;幼穗分化期弱光胁迫下晚稻分蘖数和每穗粒数减少,总颖花量、叶面积、结实率均下降,产量降低;灌浆期弱光胁迫下水稻叶片净同化率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晚稻产量的影响表现为灌浆期>幼穗分化期>分蘖期。【结论】耐弱光胁迫型品种能通过增加叶片的长宽度减少叶面积的下降,叶片含氮量保持相对稳定,叶片中SOD、CAT等保护酶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POD活性保持相对稳定,叶片净同化率下降幅度小,在弱光胁迫下实现"强源",减产率相对较低。弱光胁迫下具有较强的叶面积补偿能力和适宜氮含量以及较高的保护酶活性是水稻耐弱光胁迫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胁迫 晚稻 耐性 源库特征 叶片保护酶
下载PDF
外源腐胺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多胺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贾永霞 郭世荣 +2 位作者 李娟 孙锦 黄保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54-1662,共9页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胁迫显著刺激了黄瓜幼苗体内活性氧(ROS)和内源多胺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外源Put进一步提高了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 采用营养液栽培,研究了外源腐胺(Put)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含量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氧胁迫显著刺激了黄瓜幼苗体内活性氧(ROS)和内源多胺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外源Put进一步提高了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的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ROS含量,从而缓解了低氧胁迫的伤害作用;Put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不仅显著抑制黄瓜幼苗体内多胺的合成,而且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同时ROS大量积累,进一步抑制黄瓜幼苗的生长;而外源Put可缓解D-Arg的抑制作用;Put转化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GBG)和Put降解抑制剂氨基胍(AG)的混合施用造成游离态Put的过量积累,以及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降低,造成ROS大量积累,进一步加重了低氧胁迫对植株的伤害.结果表明,低氧胁迫下外源Put可提高黄瓜幼苗体内游离态Put含量,促进游离态Put向Spd和Spm转化,Spd、Spm含量的增加以及(free-Spd+free-Spm)/free-Put比值的升高有利于提高植株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清除ROS的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的伤害,从而增强植株的低氧胁迫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低氧胁迫 黄瓜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水稻品种耐热性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陈秀晨 王士梅 +4 位作者 朱启升 汪婉琳 杨前进 张德文 李万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33-1639,共7页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 研究高温胁迫下水稻生化特性变化及其与品种耐热性的关系,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耐热品种的鉴定和热害后补偿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采用人工智能温室对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6项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的影响,对各品种生化指标变化与热敏感指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水稻耐热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水稻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在3个处理阶段均呈下降趋势,但耐热品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耐热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热敏感品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幅度则明显小于热敏感品种;高温处理7 d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处理14 d和21 d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高温胁迫后,叶绿素、可溶性糖、脯胺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等含量变化与水稻耐热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以及内源多胺含量可以作为水稻幼穗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耐热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热性 生化指标 关联分析
下载PDF
芦荟蒽醌物质对大豆抗紫外线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红艳 贵梦园 张翔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128,共3页
研究了芦荟蒽醌类物质在人工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旨在探索预防UVB辐射对植物伤害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叶面喷施蒽醌类物质的大豆,其株高、叶面积比分别比没有喷施蒽醌类物质的大豆增加... 研究了芦荟蒽醌类物质在人工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对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的影响,旨在探索预防UVB辐射对植物伤害的新途径.结果表明: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叶面喷施蒽醌类物质的大豆,其株高、叶面积比分别比没有喷施蒽醌类物质的大豆增加;叶绿素含量略有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大豆的生长发育接近正常水平.为此,喷施芦荟蒽醌类物质可有效减少UVB辐射对大豆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物质 UVB 大豆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库拉索芦荟雌性不育的胚胎学研究
8
作者 赵红艳 柴志艳 +1 位作者 王太霞 李景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154,161,共4页
【目的】了解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的开花过程以及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动态过程,为探讨芦荟的雌性不育提供胚胎学依据。【方法】以库拉索芦荟为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和荧光显微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形态学、细... 【目的】了解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的开花过程以及有性生殖过程中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的动态过程,为探讨芦荟的雌性不育提供胚胎学依据。【方法】以库拉索芦荟为材料,应用植物解剖学和荧光显微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形态学、细胞学、生殖生物学的角度对芦荟雌性不育进行研究。【结果】在芦荟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胚囊发育为四孢型。胚囊发育至四孢子期后出现了异常,四分体逐渐解聚,内容物降解消失。【结论】库拉索芦荟大孢子母细胞最终没有形成功能性的胚囊,不具备成熟的雌配子体,无法正常进行受精结实,导致其雌性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形态学 胚胎学 雌性不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