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体鳑鲏幼鱼集群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覃英莲 柏杨 +2 位作者 彭姜岚 李秀明 付世建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了探究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选取248尾幼鱼,分别了组成单独1尾个体和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8),在(25±1)℃水温条件下进行15 min的视频拍摄,随后进行运动轨迹的提取和分析,得到游泳速度以及... 为了探究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幼鱼的集群行为,选取248尾幼鱼,分别了组成单独1尾个体和2、4、8和16尾高体鳑鲏幼鱼的群体(N=8),在(25±1)℃水温条件下进行15 min的视频拍摄,随后进行运动轨迹的提取和分析,得到游泳速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1)高体鳑鲏的自发游泳速度在0~10 cm/s,1、2、4、8和16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分别为4.3 cm/s、4.1 cm/s、3.6 cm/s、3.2 cm/s和4.6 cm/s,其中8个体组的速度中位数显著低于1和16个体组(P<0.05)。各组游泳速度的同步性较高,且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2)焦点鱼和群体中其它个体的最近邻距离(NND)出现在0~10 cm,2和4个体组的NND分别为3.1 cm和2.7 cm,显著大于8和16个体组的1.9 cm和2.4 cm(P<0.05);(3)2和4个体组排列的极性为91.5%和91.2%,显著高于8和16个体组的82.6%和77.2%(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体鳑鲏幼鱼具有显著的集群性特征,可能为其适应复杂的生境、提高觅食效率和降低捕食压力的结果;群体大小对高体鳑鲏集群行为特征有显著影响,随群体大小的上升,其群体凝聚力上升,但协调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体鳑鲏 集群行为 极性 同步性
下载PDF
以Aβ4-11为免疫原制备Aβ1-42多克隆抗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松江 赵献敏 +2 位作者 王权 吕明惠 苏少华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82-385,共4页
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致病蛋白,其抗体一直处于研发当中。现以Aβ4-11耦联KLH免疫2月龄雌兔,ELISA检测雌兔免疫血清中所产生的抗Aβ4-11 IgG滴度,Protein G-琼脂糖... β淀粉样蛋白1-42(βamyloid 1-42,Aβ1-42)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致病蛋白,其抗体一直处于研发当中。现以Aβ4-11耦联KLH免疫2月龄雌兔,ELISA检测雌兔免疫血清中所产生的抗Aβ4-11 IgG滴度,Protein G-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IgG,Bradford方法进行IgG蛋白含量测定,SDS-PAGE进行IgG纯度测定,最后运用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对正常小鼠和9月龄APP转基因小鼠进行老年斑的检测,以鉴定此抗体对Aβ1-42的特异性及亲和力。结果显示Aβ4-11具有良好的体液免疫原性,而且以其为免疫原制备的抗体对Aβ1-42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及亲和力。结果表明,以Aβ4-11亚单位片段为免疫原制备的Aβ1-42多克隆抗体,可以作为AD的一种有效研究工具,同时也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AD) 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 β淀粉样蛋白4-11(Aβ4-11) 免疫原 抗体制备
下载PDF
苯并(a)芘、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双齿围沙蚕3刚节疣足幼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宋莹莹 袁秀堂 +3 位作者 张升利 杨大佐 郭皓 周一兵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为评估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海洋底栖多毛类早期发育的影响,本文选取苯并(a)芘(BaP)和镉(Cd)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二者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和海湾的双齿围沙蚕(Pernereis aibuhitensis)3刚节疣足幼体发育... 为评估多环芳烃与重金属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海洋底栖多毛类早期发育的影响,本文选取苯并(a)芘(BaP)和镉(Cd)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二者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口和海湾的双齿围沙蚕(Pernereis aibuhitensis)3刚节疣足幼体发育影响的72 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1)单一污染胁迫下,BaP对沙蚕幼体的毒性作用显著(P<0.05),致畸效应明显,而Cd对沙蚕幼体的毒性作用不显著(P>0.05),当Cd浓度最高为2000μg/L时幼体正常发育的比例仍高达82.3%;沙蚕3刚节疣足幼体非正常发育的BaP和Cd半数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25.03μg/L和13.3 g/L。(2)复合污染胁迫下,幼体发育受BaP+Cd低浓度配比组合(0.5+5,0.5+50,5+5,5+50μg/L)的影响较小,复合毒性以拮抗作用为主;但受BaP+Cd高浓度配比组合(50+500,50+2000,500+500,500+2000μg/L)的影响显著增大(P<0.05),复合毒性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BAP Cd 双齿围沙蚕 3刚节疣足幼体 发育
原文传递
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红 王宏军 +5 位作者 李新国 周铁忠 董婧婧 苏玉虹 马茁卉 田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8期206-210,共5页
优化大叶南五味子干燥果实粗多糖(KPS)的纯化工艺。用三氯醋酸(TCA)法、Sevage法脱蛋白,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活性炭脱色工艺参数,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和脱色率。TCA法脱蛋白率达到72.6%,极显著高于Sevage法(P<0.01);TCA法多糖损失... 优化大叶南五味子干燥果实粗多糖(KPS)的纯化工艺。用三氯醋酸(TCA)法、Sevage法脱蛋白,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活性炭脱色工艺参数,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和脱色率。TCA法脱蛋白率达到72.6%,极显著高于Sevage法(P<0.01);TCA法多糖损失率显著低于Sevage法(P<0.05);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80min,溶液pH1,活性炭用量1.5%,脱色率达到86.83%±3.93%(n=6),多糖含量达到19.39%±7.21%(n=6)。纯化KPS粗品最优工艺是用TCA法除蛋白质,1.5%的活性炭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南五味子 多糖 纯化
下载PDF
耐盐异养硝化菌qy18和中度嗜盐异养硝化菌gs2的脱氮特性与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曲洋 张培玉 +2 位作者 杨瑞霞 郭沙沙 于德爽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研究了两株异养硝化菌qy18和gs2的脱氮特性和耐盐范围。筛选出一株耐盐异养硝化菌qy18和一株中度嗜盐异养硝化菌gs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 onas)和盐单胞菌属(Halom onas)... 研究了两株异养硝化菌qy18和gs2的脱氮特性和耐盐范围。筛选出一株耐盐异养硝化菌qy18和一株中度嗜盐异养硝化菌gs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分别确定其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 onas)和盐单胞菌属(Halom onas)。在48 h内菌株qy18和菌株gs2的NH4-N去除率分别为98.51%和96.10%,TN去除率分别为83.57%和81.46%,COD去除率分别为54.13%和45.0%,两株菌可以同时利用有机碳源和NH4-N为底物进行硝化反应和同步脱氮。两株菌的最大NH4-N去除速率分别为5.79 mg/(L.h)和5.50 mg/(L.h),高于目前已报道的异养硝化菌的NH4-N去除速率。培养期间没有检测到NO3-N,NO2-N最大积累量分别为0.02 mg/L和3.79 mg/L,推测菌株qy18具有特殊的NH4-N代谢模式。两株菌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分别为0%-4%和2%-10%。同时发现了在盐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NH4-N去除所受盐度的抑制要早于菌体生长所受盐度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菌 同步脱氮 耐盐 中度嗜盐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三种重金属离子及EDTA二钠对虾夷扇贝幼虫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君丰 常亚青 杨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8,35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u2+、Pb2+、Cr6+和EDTA二钠盐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考察了毒物浓度对其存活、发育的影响,计算出几种毒物24 h、48 h、96 h的LC50,并根据96 hLC50得到Cu2+的安全浓度为0.002 7 mg/L,Pb2+的安全浓度为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u2+、Pb2+、Cr6+和EDTA二钠盐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考察了毒物浓度对其存活、发育的影响,计算出几种毒物24 h、48 h、96 h的LC50,并根据96 hLC50得到Cu2+的安全浓度为0.002 7 mg/L,Pb2+的安全浓度为0.091 4 mg/L,Cr6+的安全浓度为0.201 6 mg/L,EDTA-Na2的安全浓度为8.2 mg/L。根据毒物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来评价各种毒物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毒性并排序得到:Cu2+>Pb2+>Cr6+>EDTA-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效应 三种重金属离子 EDTA二钠 虾夷扇贝幼虫
原文传递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原位检测核酸及蛋白质的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怡姝 王小利 +1 位作者 沈思嗣 肖向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0,共3页
为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该教学设计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原位检测核酸和绿色荧光蛋白,分析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2个经典的检测方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结... 为实现实验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该教学设计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原位检测核酸和绿色荧光蛋白,分析融合蛋白的亚细胞定位。通过2个经典的检测方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绿色荧光蛋白 碘化丙啶
下载PDF
实验室条件和模拟自然环境下海洋异养细菌对溢油污染响应特征的比较
8
作者 游偲 曲良 +3 位作者 马帅 周斌 唐学玺 肖慧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和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石油浓度为0.45mg/L时,海水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可培养异养菌数和细菌丰度(AODC,bacteria from acridine orange viable counts)]以及脱氢酶活性对溢油污染的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和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石油浓度为0.45mg/L时,海水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可培养异养菌数和细菌丰度(AODC,bacteria from acridine orange viable counts)]以及脱氢酶活性对溢油污染的响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条件下细菌数量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模拟自然环境条件下,可培养异养菌数、细菌丰度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均在培养的最初7d内大幅下降,14d时又开始上升,之后维持在较低的稳定水平;而实验室条件下,可培养异养菌数在最初7d内大量增加之后变化幅度较小,细菌丰度则在培养周期内一直呈上升趋势。此外,两种条件下细菌脱氢酶活性变化基本一致,均在最初7d内大幅上升,7—14d时开始下降到较低水平,之后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污染 模拟自然环境 可培养异养菌数 细菌丰度 脱氢酶活性
原文传递
尼罗罗非鱼仔鱼个体发育及性腺分化的发育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兴汉 刘晓春 +3 位作者 蒙子宁 张勇 林浩然 叶卫 《热带生物学报》 2012年第3期197-203,共7页
通过形态学、组织学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在自然水温条件下(26~30℃)的个体发育和性腺分化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仔鱼个体发育分为2个时期,仔鱼前期(从出膜到卵黄囊消失)和仔鱼后期(卵黄... 通过形态学、组织学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仔鱼在自然水温条件下(26~30℃)的个体发育和性腺分化发育过程。结果表明,仔鱼个体发育分为2个时期,仔鱼前期(从出膜到卵黄囊消失)和仔鱼后期(卵黄囊消失至奇鳍褶消失);性腺发育分化的时序为:5DPH时,开始出现生殖嵴;10DPH时,出现少数原始生殖细胞,形成原始性腺;28DPH时,可清晰辨认卵原细胞,呈现明显的性腺分化组织学特征,至42DPH时可辨认精原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仔鱼 个体发育 性腺分化
下载PDF
三维培养基质体系在细胞迁移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余涛 文铁桥 黄海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细胞迁移的研究中可用到的培养基质远不能满足需要.利用鼠尾胶和基底膜胶质(Matrigel)混合形成三维Collagen-Matrigel混合胶,该混合胶在培养液∶鼠尾胶∶基底膜胶质为1∶5∶4配比下,0.5 h内凝固满足组织培养要求.同时该混合胶经固定后... 细胞迁移的研究中可用到的培养基质远不能满足需要.利用鼠尾胶和基底膜胶质(Matrigel)混合形成三维Collagen-Matrigel混合胶,该混合胶在培养液∶鼠尾胶∶基底膜胶质为1∶5∶4配比下,0.5 h内凝固满足组织培养要求.同时该混合胶经固定后在光学显微镜下结构维持良好,无颗粒.弥散性因子表达细胞团块和上菱唇组织块共培养于该三维Collagen-Matrigel混合胶培养基质中,结果显示细胞迁移良好,SDF-1因子和Slit因子分别对小脑上菱唇细胞具有化学吸引作用和化学排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培养基质 细胞迁移 化学趋化性 SDF-1因子 Slit因子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铁的含量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丽 于洁 李琴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铁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Fe^2+与邻二氮菲生成有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结果Fe^2+的线性范围为0.04244—2.5464mg·L^-1,方法...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铁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Fe^2+与邻二氮菲生成有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结果Fe^2+的线性范围为0.04244—2.5464mg·L^-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5%,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9%。结论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琥珀酸亚铁片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并可同时测定琥珀酸亚铁片中Fe^2+和Fe^3+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琥珀酸亚铁片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一种改良复苏法对人肝星状细胞复苏效果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丹 谢林浚 +2 位作者 胡庆 罗德兰 邓明明 《西南军医》 201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对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复苏过程中复温速率、血清浓度、离心等重要条件及步骤进行改良,找到最适复苏方法,提高相关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选取传代10代以内的代数相近、冻存及保存方法相同的人HSC(LX-2),用传统法... 目的对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复苏过程中复温速率、血清浓度、离心等重要条件及步骤进行改良,找到最适复苏方法,提高相关实验的成功率。方法选取传代10代以内的代数相近、冻存及保存方法相同的人HSC(LX-2),用传统法及改良法复苏,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复苏方法复苏的HSC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使用改良复苏法的HSC生长良好,镜下观察见2h后即开始贴壁,72h后细胞活性更高(P<0.01),有更多细胞处于S期(P<0.05)。结论改良复苏法存活率高,可保持细胞最佳生物学特性,适用于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细胞培养 改良复苏法
下载PDF
虾夷扇贝对镉的蓄积和排放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丽丽 夏斌 +2 位作者 陈碧鹃 李传慧 唐学玺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实验研究了虾夷扇贝不同组织(鳃,内脏,外套膜和贝柱)在受到重金属Cd2+污染后的蓄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染毒实验期间,海水中Cd2+不断被虾夷扇贝累积,且其内脏团、外套膜、鳃、贝柱中Cd2+的蓄积量均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到第14 ... 实验研究了虾夷扇贝不同组织(鳃,内脏,外套膜和贝柱)在受到重金属Cd2+污染后的蓄积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在染毒实验期间,海水中Cd2+不断被虾夷扇贝累积,且其内脏团、外套膜、鳃、贝柱中Cd2+的蓄积量均随暴露时间增加而增大。到第14 d均达到平衡。达到平衡后Cd2+蓄积量(干重)和蓄积速率均为:内脏团>鳃>外套膜>贝柱。其数值分别为:562.93×10-6和40.21×10-6/d,354.27×10-6和25.31×10-6/d,125.36×10-6和8.95×10-6/d,34.49×10-6和2.46×10-6/d。(2)排放实验期间,各组织中Cd2+蓄积量随排放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排放第10天各组织中的Cd2+排出率为:贝柱﹥鳃﹥外套膜﹥内脏,各组织中Cd2+含量明显降低。表明:经短时间镉污染的虾夷扇贝,转入清洁海水一段时间对其体内Cd2+的排出是很有效的。(3)不同浓度Cd2+对虾夷扇贝各组织的影响实验表明:当Cd2+浓度相同时,扇贝不同组织蓄积量和富集系数次序均为:内脏团>鳃>外套膜>贝柱。虾夷扇贝各组织Cd2+蓄积量均随着暴露水体中Cd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海水中Cd2+浓度不影响Cd2+在虾夷扇贝各组织内的分配次序。而同一组织对Cd2+的富集系数与其蓄积量不同,它随着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贝柱的富集系数始终处在最低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虾夷扇贝 内脏团 外套膜
原文传递
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唐氏综合征嵌合体小鼠嵌合率检测和分析
14
作者 孟晓伟 杨冠恒 +1 位作者 王云杰 马晴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77-128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唐氏综合征嵌合体小鼠各脏器嵌合情况的方法,并初步探究其不同器官中的嵌合规律。方法·分别针对唐氏综合征模型Tc1小鼠细胞(三体细胞)内人源21号染色体(记为Hsa21)上SIM2基因和小鼠15号染色体(记为Mmu15... 目的·建立一种定量检测唐氏综合征嵌合体小鼠各脏器嵌合情况的方法,并初步探究其不同器官中的嵌合规律。方法·分别针对唐氏综合征模型Tc1小鼠细胞(三体细胞)内人源21号染色体(记为Hsa21)上SIM2基因和小鼠15号染色体(记为Mmu15)上Derl1基因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技术对SIM2和Derl1进行检测来反映Hsa21和Mmu15的比例,并以此计算嵌合体小鼠各器官中Tc1小鼠细胞的嵌合占比。结果·所鉴定的小鼠中有3只为嵌合体小鼠。该3只小鼠心脏组织Tc1小鼠细胞嵌合率分别为8.98%、21.71%和57.70%,小脑组织分别为5.62%、20.17%和40.43%,大脑组织分别为8.48%、15.35%和20.45%,肝脏组织分别为2.66%、6.50%和16.84%,脾脏组织分别为1.73%、3.80%和11.80%。结论·基于qPCR技术对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可用于唐氏综合征嵌合体小鼠中三体细胞嵌合率的定量检测。Tc1小鼠细胞在嵌合体小鼠的心脏、小脑、大脑、肝脏、脾脏均可发生嵌合,心脏组织的嵌合率偏向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嵌合体 小鼠模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嵌合率
下载PDF
遗址木构件有害真菌的快速测定方法
15
作者 夏克祥 朱幼玲 安学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介绍了1种快速测定遗址木构件有害真菌的方法:用孢子菌丝悬浮液直接接种于供试木块上,培养4d,即可确定其侵染性;培养8d,即可确定其侵染力。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枝孢霉(C... 介绍了1种快速测定遗址木构件有害真菌的方法:用孢子菌丝悬浮液直接接种于供试木块上,培养4d,即可确定其侵染性;培养8d,即可确定其侵染力。应用该方法成功地测定了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枝孢霉(Cladosporiumsp.)、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柑桔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团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微紫青霉(Penicilliumjanthinellum)、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等10种真菌的侵染性和侵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木构件 真菌 侵染 测定
下载PDF
Earle's盐平衡液饥饿诱导DLD-1,HCT-116,A2780,CHO,Hep G2和SMMC7721肿瘤细胞系自噬发生的时间优化(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文亮 张明明 +2 位作者 刘斌 石宏顺 王海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7,共10页
肿瘤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自噬水平非常低,很难被监测到。与药物性自噬诱导剂相比,Earle's盐平衡液(EBSS)应用简便,除产生饥饿诱导自噬外,无其他细胞毒性,有利于研究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本文应用蛋白免疫印记和细胞免疫荧光... 肿瘤细胞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自噬水平非常低,很难被监测到。与药物性自噬诱导剂相比,Earle's盐平衡液(EBSS)应用简便,除产生饥饿诱导自噬外,无其他细胞毒性,有利于研究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功能。本文应用蛋白免疫印记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探讨了EBSS对DLD-1和HCT-116结直肠癌、A2780和CHO卵巢癌、HepG 2和SMMC7721肝癌细胞系的自噬诱导效果和有效诱导时间。结果显示:EBSS短短几小时处理,能够非常有效地诱导上述6株肿瘤细胞发生自噬,但不同细胞系之间的有效诱导时间却明显不同。其中,DLD-1、HCT-116、CHO和HepG 2细胞系的有效诱导时间仅需2 h;A2780细胞需要稍微延长到4 h;然而SMMC7721却要延长到8 h左右。本研究为其他研究者在应用EBSS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时提供了实践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自噬诱导 Earle's盐平衡液 LC3 SQSTM1/p62 癌细胞
下载PDF
马粪海胆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17
作者 刚锰 杨柏林 +2 位作者 姜玲玲 王玉 熊德琪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4-676,共3页
以马粪海胆为研究对象,从影响RAPD实验结果的4个因素(引物、dNTP、Taq酶、DNA)入手,进行单因素设计,从而寻找最佳的反应浓度,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优化后4种因素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引物100μmol/L、dNTP 2 500μmol/L、Taq酶2U、DNA... 以马粪海胆为研究对象,从影响RAPD实验结果的4个因素(引物、dNTP、Taq酶、DNA)入手,进行单因素设计,从而寻找最佳的反应浓度,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优化后4种因素的最佳反应浓度分别为:引物100μmol/L、dNTP 2 500μmol/L、Taq酶2U、DNA稀释80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得到的产物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比较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单因素设计 马粪海胆
原文传递
苯并(a)芘对栉孔扇贝血细胞损伤与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静 潘鲁青 朱现晔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研究了苯并[α]芘(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溶酶体膜和DNA损伤以及凋亡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存活率在96.72%~97.71%,而B[α]P对血细胞ROS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和DNA... 研究了苯并[α]芘(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含量、溶酶体膜和DNA损伤以及凋亡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存活率在96.72%~97.71%,而B[α]P对血细胞ROS含量、溶酶体膜稳定性和DNA损伤以及凋亡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各处理组血细胞ROS含量在实验时间内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与B[α]P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同时在12、24 h时,各B[α]P处理组血细胞ROS含量大小为:1 mg/L>4 mg/L>16 mg/L>0.25 mg/L。除0.25 mg/L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拖尾率和任意值在12 h和6 h内以及1 mg/L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拖尾率在6 h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拖尾率、任意值、凋亡指数在实验时间内分别呈现下降或上升趋势,同时各处理组血细胞溶酶体膜稳定性和DNA损伤程度、凋亡指数分别与B[α]P浓度和作用时间呈负、正相关性。因此,作者认为B[α]P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毒性损伤效应,且与B[α]P胁迫程度直接相关,同时B[α]P在血细胞内代谢产生的ROS及其代谢产物是造成血细胞损伤、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α]P 栉孔扇贝 血细胞 活性氧 损伤 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分析的孔石莼对氨氮的吸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霞 刘瑀 +2 位作者 鲍惠铭 刘保占 刘苓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3,共3页
氨氮(NH4-N)是水体中能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氮。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孔石莼(Ulvapertusa)对NH4-N的吸收,藻类体内δ15N、δ13C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初始阶段,孔石莼大量吸收水体中的14NH4-N、12CO2用于自身组织的... 氨氮(NH4-N)是水体中能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氮。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下孔石莼(Ulvapertusa)对NH4-N的吸收,藻类体内δ15N、δ13C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初始阶段,孔石莼大量吸收水体中的14NH4-N、12CO2用于自身组织的合成,导致水体中氨氮浓度、δ15N和δ13C急剧下降,约在5~25 h,这一阶段水体中氨氮浓度变化很小,藻体15N缓慢降低,达到平缓期;约在25 h后,氨氮浓度缓慢下降,海水中的底物浓度很低,水体中14NH4-N几乎被吸收殆尽,孔石莼开始大幅吸收15NH4-N,δ15N上升。δ13C在4 h后呈现无规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石莼 氨氮 δ15N δ13C
原文传递
等鞭金藻的电转化体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海东 仝颜丽 +3 位作者 郑立 王玲 刘峰 郑明刚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681,共5页
以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CCMM5001)为材料,探索了影响其电转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等鞭金藻电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真空抽滤法收集藻体获得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离心收集法;藻体收集的最适缓冲液为1.0 mmol/L HEPES(pH7.5)(含0.5 mol/L蔗... 以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CCMM5001)为材料,探索了影响其电转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等鞭金藻电转化体系。结果表明,真空抽滤法收集藻体获得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离心收集法;藻体收集的最适缓冲液为1.0 mmol/L HEPES(pH7.5)(含0.5 mol/L蔗糖);相同电场强度下,对数早期的藻细胞存活率最高,早、中、晚期的半致死电场强度分别为0.82~1.63 kV/cm、0.79~1.34 kV/cm、0.54~1.18 kV/cm;最佳脉冲时间为5 ms;冰浴时间为10 min。通过电击转化法向球等鞭金藻中导入质粒pCAMBIA2301,并对转基因球等鞭金藻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和GUS荧光定量分析,检测pCaMV 35S启动下的GUS报告基因的表达。得到转基因球等鞭金藻的GUS活性为0.52 nmolMU/(min.mg)。通过PCR方法检测固体平板上的单藻落,结果显示转化藻株能够检测到nptII基因。本研究建立了等鞭金藻的电转化体系,为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其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鞭金藻 电转化 半致死电场强度 存活率 GUS报告基因 GUS组织化学染色 GUS荧光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