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中西部中、新生代前陆盆地与挤压造山带耦合分析 被引量:131
1
作者 刘和甫 汪泽成 +3 位作者 熊保贤 李永林 刘立群 张建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5-72,共18页
中国中西部主要由中、新生代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构成盆山格局 :秦岭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四川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 ;天山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哀牢山造山带与东西两侧楚雄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等 ,总体上构成盆山耦合... 中国中西部主要由中、新生代造山带与中、新生代盆地构成盆山格局 :秦岭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四川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 ;天山造山带与南北两侧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 ;哀牢山造山带与东西两侧楚雄盆地与兰坪思茅盆地等 ,总体上构成盆山耦合。根据挤压造山带类型与前陆盆地类型 ,可以划分出 3种耦合类型 ,即 ( 1)碰撞造山带与周缘前陆盆地 ,( 2 )俯冲造山带与弧后前陆盆地及 ( 3)再生造山带与再生前陆盆地。因此前陆盆地是伴随着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而发育 ,造山带断滑系统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结构、沉积层序及构造样式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碰撞造山带-周缘前陆盆地 俯冲造山带-弧后前陆盆地 再生造山带-再生前陆盆地
下载PDF
俯冲洋壳的折返及其相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意 叶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61-1478,共18页
大洋俯冲带中高压(HP)和超高压(UHP)岩石的折返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俯冲工厂中最不为人知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搜集全球折返到地表的洋壳榴辉岩基础数据(包括岩石学特征、峰期温压条件和折返P-T轨迹),初步探讨了洋壳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根... 大洋俯冲带中高压(HP)和超高压(UHP)岩石的折返机制一直以来都是俯冲工厂中最不为人知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搜集全球折返到地表的洋壳榴辉岩基础数据(包括岩石学特征、峰期温压条件和折返P-T轨迹),初步探讨了洋壳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根据峰期矿物组合、温压条件和对应的地温梯度,典型大洋俯冲带中的榴辉岩可以分为三类:含柯石英的UHP硬柱石榴辉岩(2.7~3.2GPa,470~610℃,5~7℃/km)、HP硬柱石榴辉岩(1.7~2.6GPa,360~620℃,5~8℃/km)和HP绿帘石榴辉岩(1.5~2.3GPa,540~630℃,7~12℃/km)。与大陆俯冲碰撞造山带中的HP-UHP榴辉岩相比,洋壳榴辉岩具有较低的峰期温压条件和较高的低密度含水矿物的含量,但是普遍缺失高密度的蓝晶石。已有的俯冲洋壳的折返模式都基于一个假设:洋壳榴辉岩密度比周围地幔大。因此,洋壳榴辉岩的折返必须借助于低密度的蛇纹岩或者变沉积岩。MORB体系的热力学模拟研究表明,俯冲洋壳的矿物组合、矿物含量和密度主要受低密度含水矿物(如硬柱石、绿泥石、蓝闪石和滑石等)的稳定性控制,并且在同等深度条件下,冷俯冲洋壳的密度低于热俯冲洋壳的密度。经历冷俯冲(~6℃/km)洋壳的密度在<110~120km(P<3.3~3.6GPa)的深度仍小于周围地幔,但是经历热俯冲(~10℃/km)洋壳的密度在>60km(P>1.8GPa)的深度就已经超过周围地幔。结合高温高压实验资料和地球物理观察数据,我们认为在>120km的深度,俯冲基性洋壳本身密度大于周围地幔,不存在低密度的地幔楔蛇纹岩(蛇纹石已发生分解),并且大洋板块的俯冲角度突然增大可能阻碍了更深部的低密度变沉积岩的折返。以上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现今折返到地表的洋壳榴辉岩和变沉积岩的形成深度普遍小于120km。折返过程中硬柱石脱水分解会导致洋壳密度增大,退变形成的蓝晶石榴辉岩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返 俯冲洋壳 密度 低密度含水矿物 蛇纹石化俯冲通道 增生楔
下载PDF
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瑞彪 徐备 +2 位作者 赵盼 童勤龙 张晋瑞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71,共6页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 在二连浩特艾力格庙地区的古生代混杂岩带内发现了蓝片岩相岩石.矿物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岩石中的角闪石有钠-钙质和钠质两类:前者为镁红闪石、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后者为镁-钠闪石.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温度约为400~450℃,压力约为0.7~1.0 GPa.研究区蓝片岩相岩石的发现表明内蒙古中部双冲碰撞造山带的北带可向西延伸约200 km,也表明华北板块与南蒙微大陆之间的缝合带位于艾力格庙到苏尼特左旗南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肯岩枢岩石 艾力格庙地区 早-中古生代造山带
原文传递
人群混合历史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的新方法
4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第6期744-744,共1页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计算生物学所徐书华研究组建立了新的方法用以研究群体混合历史以及混合动力学机制,用该方法对美国黑人、墨西哥人等典型混合人群进行研究获得了比先前更加可靠的结果。
关键词 动力学机制 混合 历史 人群 计算生物学 中科院 墨西哥
原文传递
健力源 《健行天下》搭文化平台
5
作者 顾勤 周峰 《餐饮世界》 2012年第3期80-80,共1页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北京健力源集团介业内刊《健行天下》,即是借此寓意,表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创刊后的7年时间里,它不断调整办刊思想,从青涩走向成熟,逐步成为集团和员工沟通的“桥梁”、宜扬氽业文化...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北京健力源集团介业内刊《健行天下》,即是借此寓意,表达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在创刊后的7年时间里,它不断调整办刊思想,从青涩走向成熟,逐步成为集团和员工沟通的“桥梁”、宜扬氽业文化的“阵地”,见证并推动着健力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源 文化 平台 企业精神
下载PDF
南天山西部山前新生代晚期三期构造活动:来自乌鲁克恰提剖面砾石统计的证据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聃 陈汉林 +5 位作者 林秀斌 Karl-Heinz WYRWOLL Geoffrey E BATT 程晓敢 李康 王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14-2422,共9页
天山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欧亚大陆内重新复活的一条重要的造山带,其拓展过程一直备受关注。南天山西部山前新生代晚期巨厚的砾岩层为构造变形和磁性地层研究带来了困难,限制了该地区新生代晚期造山带拓展过程的研究。本文选取... 天山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欧亚大陆内重新复活的一条重要的造山带,其拓展过程一直备受关注。南天山西部山前新生代晚期巨厚的砾岩层为构造变形和磁性地层研究带来了困难,限制了该地区新生代晚期造山带拓展过程的研究。本文选取南天山西部山前乌鲁克恰提剖面,对新生代晚期的阿图什组和西域组地层进行详细的描述、测量,并对砾石出露点进行砾石统计。结果显示南天山西部山前乌鲁克恰提地区新生代晚期阿图什组存在3期沉积旋回,第一旋回由冲积扇远端、河流相变为该旋回上部的冲积扇扇中沉积环境。砾石统计结果显示由该旋回中部至上部砾石磨圆度变差、大粒径砾石增多。第二旋回沉积环境以较为平静的湖相及少许河流相开始,变为该旋回上部的冲积扇环境。砾石统计结果也显示出与第一旋回相似的变化特征,即由该旋回中部至上部砾石磨圆度变差、大粒径砾石增多。第三旋回下部为冲积扇远端、冲积扇扇中环境,上部变为扇根环境。砾石统计显示该旋回下部至上部,火成岩和变质岩等不稳定成分增多,磨圆度则呈现棱角状砾石显著增多的趋势,砾石粒径也明显增大。西域组则延续第三旋回的趋势,表现为山前快速堆积砾石沉积,砾石磨圆、分选呈显著变差趋势,粒径持续变大。从阿图什组第一旋回至西域组,砾石的磨圆度呈现变差的趋势,而粒径则表现为明显的增大趋势,这表明晚新生代(5.6Ma以来),褶皱冲断带不断向盆地拓展,物源区距离沉积区越来越近。这些结果表明南天山西部山前新生代晚期(5.6Ma以来)存在3期构造活动,为南天山山前晚新生代的多期拓展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 砾石统计 造山带拓展 乌鲁克恰提
下载PDF
找寻地壳运动的痕迹
7
作者 颜士州 《飞碟探索》 2012年第9期41-42,共2页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地最安稳不过了。其实地球上没有绝对静止的地方,地壳总是在运动的,从古到今,一直没有停歇过。今天有火山活动的地区,运动还相当强烈;没有火山活动的地区,运动仍然存在,有的地区的运动也并不微弱。
关键词 地壳运动 痕迹 火山活动 大地 地球
下载PDF
某区域岩体边坡的破坏模式及最大安全边坡角的确定
8
作者 谷飞宏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79-81,共3页
采用赤平投影法把岩体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分为平面破坏、楔形体破坏和倾倒破坏三种。而后,给出边坡在不同破坏模式下的最大安全边坡角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 赤平投影的方法 破坏模式 最大安全边坡角
下载PDF
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以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演化 被引量:43
9
作者 丁林 钟大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7-333,共17页
在野外填图,构造观察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识别并描述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中的推覆断裂、正断裂及走滑断裂、背斜(形)和向斜(形)等构造类型,讨论了这些构造位置及与印度板块挤入,印支地块旋转的关系,还探讨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对印度... 在野外填图,构造观察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识别并描述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中的推覆断裂、正断裂及走滑断裂、背斜(形)和向斜(形)等构造类型,讨论了这些构造位置及与印度板块挤入,印支地块旋转的关系,还探讨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对印度板块持续向北推挤下的特殊应变调节方式。在印度大陆部分,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由3个向外逐渐变新的构造结组成,即北东向的南迦巴瓦峰复式背斜、北西向的桑复式向斜及北东向的阿萨母复式向斜。上述3个构造结是协调印度板块的挤入、喜马拉雅弧的扩展及印支地块的旋转的构造。在欧亚大陆内部的冈底斯岛弧,在派区及阿尼桥走滑断裂协调下,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的基底挤入冈底斯岛弧内部,在大拐弯顶端形成向上的挤出构造。在南迦巴瓦峰构造结的北西侧,由于掀斜式抬升及重力滑动,使得冈底斯盖层与结晶基底脱耦,上盘盖层沿东久向北西方向滑动。在南迦巴瓦峰构造结北东侧,由于印支地块的挤出和旋转,形成一系列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如实皆断裂、嘉黎一高黎贡断裂、澜沧江断裂及红河断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Multi-oriented and layered structures of lithosphere in erogenic belt and their effects on Cenozoic magmatism——A case study of western Yunnan and Sichuan, China 被引量:21
10
作者 钟大赉 丁林 +4 位作者 刘福田 刘建华 张进江 季建清 陈辉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0年第S1期122-133,273,共13页
Integrat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s with the reinterpretations of 3-D velocity im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kind of multi-oriented and layered structure for those of the upper and mid-lower crust, lithospheric and... Integrat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s with the reinterpretations of 3-D velocity imag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kind of multi-oriented and layered structure for those of the upper and mid-lower crust, lithospheric and asthenospheric mantle in Tethyan erogenic belt of western Yunnan and Sichuan, China (Sanjiang belt). There exists a detachment between upper and mid-lower crust. The lithospheric mantle is a rigid and competent body unable to be deformed which preserved the older tectonic framework. The asthenosphere is an imcompetent layer that is easy to be deformed, and behaves as an initiation region of deformation, and its structural patterns reflect younger tectonics. The Cenozoic intracontinental magmatism of this region is controlled by: (i) sub-meridional and NNE trending asthenospheric upwelling arou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block; (ii) crust-mantle transitional layer formed by underplating of ascending melts; and (iii) intersection or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structures such as major fa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OSPHERIC structure multi-oriented and layered structures Cenozoic magmatism erogenic BELT western Yunnan and SICHUAN China.
原文传递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探析
11
作者 王东亮 《科技信息》 2012年第5期250-251,共2页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文素质方面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水平运动队学生明显存在劣势与不足。文章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实质以及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旨在...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人文素质方面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相比,高水平运动队学生明显存在劣势与不足。文章通过对人文教育的实质以及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领域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进一步社会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高水平运动队 人文素质教育
下载PDF
Tectonic facies and the archipelago-accretion process of the West Kunlun, China 被引量:9
12
作者 肖文交 侯泉林 +8 位作者 李继亮 Brian F. Windley 郝杰 方爱民 周辉 王志洪 陈汉林 张国成 袁超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0年第S1期134-143,共10页
A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West Kunlun, China allows us to have worked out a tectonic model of orogen. The tectonic facie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1. Southe... A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in the West Kunlun, China allows us to have worked out a tectonic model of orogen. The tectonic facies,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1. Southern Tarim tectonic realm; 2. North Kudi magmatic arc; 3. Kudi melange; 4. Kudi micro-continent; 5. main shear zone; 6. Xianan Bridge calc alkaline complex; 7. Mazar-Kangxiwar melange-accretion complex; and 8. Tianshuihai foreland fold-thrust belt. The tectonic facies 1->5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tethys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Eurasia in the Late Proterozoic-Early Paleozoic time, while the tectonic facies 6->8 recorded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tethys and southward accretion of Eurasia in the Late Paleozoic-Early Mesozoic time, tha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assive margin of the Qiangtang block, and that of the docking and the final amalgamation of the Qiangtang block to the Eurasian continent. The tectonic facies investigation has indicated that a complicated archipelago-accretion orogenesis took place in the West Kunlun orogen, which wa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 of southward growth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West KUNLUN OROGEN TECTONIC fades archipelago-accretion orogen.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演化——主要构造一热事件的制约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二七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4-353,共20页
尽管青藏高原具有至少5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多是基于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构造、沉积、热和气候等事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生在高原内的主要构造一热事件进行梳理,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试图确定相对合... 尽管青藏高原具有至少5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多是基于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构造、沉积、热和气候等事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生在高原内的主要构造一热事件进行梳理,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试图确定相对合理的动力学控制因素。在新生代早期(-50Ma)和中新世中晚期(~10Ma),印度板块运动速率发生两次大幅度衰减,前一事件被认为与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有关,后一事件被认为与高原向外扩展有关,成因是高原的底部岩石圈的剥离和由此引发的均衡反弹。除此以外,在高原内还发生过两次事件,虽然它们没有反应在印度板块运动速率的变化,但是留下的痕迹遍布高原。一次是高原内部区域性挤压缩短的停止,平坦的高原面得以发育,另一次是高原周边山脉的隆升,这两次事件都发生在新生代中期(~25Ma)。这两次构造事件呈现的“此消彼长”关系反映出高原向外的扩展,成因是否是高原岩石圈底部的剥离还是个未知数。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即:中央高原现今的构造与地貌格架定型于早期事件(~25Ma),而高原周边造山带现今的构造和地貌格架定型于晚期事件(-10Ma)。即使是新生代中期的扩展事件,在时间上也远远滞后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时间,青藏高原新生代早期(50~35Ma)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段哑历史,该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陆碰撞 构造事件 热年代 岩石圈 扩展
下载PDF
Carbon isotopes of graphite:Implications on fluid history 被引量:27
14
作者 F.J.Luque E.Crespo-Feo +1 位作者 J.F.Barrenechea L.Ortega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Stable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recognition of funda- mental isotope exchange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carbon in the lithosphere and permits the elab- oration of m... Stable carbon isotope geochemistr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the recognition of funda- mental isotope exchange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carbon in the lithosphere and permits the elab- oration of models for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in fluid-deposited graphite are powerful tools for unravelling the ultimate origin of carbon (organic matter, mantle, or carbonates) and help to constrain the fluid history and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graphite deposition. Graphite precipitation in fluid-deposited occurrences results from C02- and/or CH4-bearing aqueous fluids. Fluid flow can be considered as both a closed (without replenishment of the fluid) or an open system (with renewal of the fluid by successive fluid batches). In closed systems, carbon isotope systematics in graphite is mainly governed by Rayleigh precipi- tation and/or by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ffecting the fractionation factor between fluid and graphite. Such processes result in zoned graphite crystals or in successive graphite generations showing, in both cases, isotopic variation towards progressive 13C or 12C enrichment (depending upon the dominant carbon phase in the fluid, C02 or CH4, respectively). In open systems, in which carbon is episodically introduced along the fracture systems, the carbon systematics is more complex and individual graphite crystals may display oscillatory zoning because of Rayleigh precipitation or heterogeneous variations of 613C values when mixing of fluids or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luids are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graphite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 Carbon isotopes CRUST C-O-H fluids
下载PDF
晚古生代泛大陆聚合过程中板块碰撞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江海 李维波 +2 位作者 王洪浩 张华添 毛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7-1059,共13页
本文基于古板块再造方法,通过收集和筛选全球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恢复再造泛大陆的构造格局及其聚合过程。晚古生代,全球板块的运动轨迹表明,全球板块整体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运动,聚合形成泛大陆。通过分析单个板块的运动学特征以及不... 本文基于古板块再造方法,通过收集和筛选全球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恢复再造泛大陆的构造格局及其聚合过程。晚古生代,全球板块的运动轨迹表明,全球板块整体以顺时针旋转的方式运动,聚合形成泛大陆。通过分析单个板块的运动学特征以及不同板块间的相对运动,表明在泛大陆聚合过程中,至少出现四种碰撞方式:①追尾式碰撞:不同板块在同向运动过程中,板块运动速度存在差异,如前方板块速度慢于后方板块,则会造成其间洋盆逐渐收敛—关闭,如莱茵洋(海西造山带)、索伦洋(索伦山造山带)等。②侧向式碰撞:两个板块运动轨迹大角度交叉,发生侧向碰撞,如波罗的板块向北运动过程中与向东北运动的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成乌拉尔洋盆闭合,形成狭长的造山带。③错车式碰撞:两个板块,同向或者相向交错运动,在其侧翼发生走滑—斜向式聚合。如塔里木和华北板块转动方向相反,在侧翼斜向对接,以洋盆属性不明和走滑断层系发育为特征。④拥堵式碰撞:多个大板块之间汇聚区域的小陆块和地体发生多边汇聚,广泛出现岛弧增生和残余洋盆,如中亚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大陆 聚合过程 运动学特征 板块碰撞方式
下载PDF
Texture and tectonic attribute of Cenozoic basin basemen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22
16
作者 SUN XiaoMeng ZHANG XuQing +3 位作者 ZHANG GongCheng LU BaoLiang YUE JunPei ZHANG 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1199-1211,共13页
Based on the drilling data,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 in South China,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 seismic profiles covering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southeastern Hainan Basin,the basin ba... Based on the drilling data,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ast in South China,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long seismic profiles covering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southeastern Hainan Basin,the basin basemen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divided into four structural layers,namely,Pre-Sinian crystalline basement,Sinian-lower Paleozoic,upper Paleozoic,and Mesozoic structural layer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and law and reveals the tectonic attribute of each structural layer.The Pre-Sinian crystalline basement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which is linked to the Pre-Sinian crystalline basement of the Cathaysian Block and together they constitute a larger-scale continental block—the Cathaysian-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tinental block.The Sinian-lower Paleozoic structural layer is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which is the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Caledonian fold belt in South China to the sea area.The sediments are derived from southern East China Sea-Taiwan,Zhongsha-Xisha islands and Yunkai ancient uplifts,and some small basement uplifts.The Caledonian fold belt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is linked with that in South China and they constitute the wider fold belt.The upper Paleozoic structural layer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In the basement of Beibu Gulf Basin and southwestern Taiwan Basin,the structural layer is composed of the stable epicontinental sea deposit.The distribution area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the southeastern Hainan Basin belong to ancient uplifts in the late Paleozoic,lacking the upper Paleozoic structural layers.The strati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Middle-Late Jurassic to Cretaceous are characteristic of differentiation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e marine,paralic deposit is well developed in the basin basement of southwestern Taiwan but the volcanic activity is not obvious.The marine and paralic facies deposit is distributed in the eastern Pearl River Mouth B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in basement structural layer tectonic attribute
原文传递
地球深内部探测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容珊 黄建华 杨亭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51,159,共14页
近20年来人类对于地球深内部的探测和认识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滋生出许多新的研究热点。一系列最新发现集中于地球深内部研究领域。简述了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探讨其未来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地球深内部 板块构造 地幔动力学 地震层析成像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壳地震震中分布的卫星磁异常约束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荣强 于磊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43-2650,共8页
陆壳中的地震更危险,但其分布更具有弥散性,尤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因此可靠且易用的地震警示信息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这类信息主要来自历史地震目录,大地测量及构造等资料,还需要补充其它的地学资料.本文提出一种来自卫星地壳磁场的约束.对... 陆壳中的地震更危险,但其分布更具有弥散性,尤其在中国大陆地区;因此可靠且易用的地震警示信息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这类信息主要来自历史地震目录,大地测量及构造等资料,还需要补充其它的地学资料.本文提出一种来自卫星地壳磁场的约束.对于中国大陆的壳内地震(MS≥5.0),研究表明其大都(80%以上)位于卫星地壳磁场的垂向磁感应强度分量的零等值线上或附近,并且理论上可以用一作用于半无限磁弹性平面中的集中力所产生的磁场分布来进行相应解释.尽管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新的独立于传统资料的约束,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地震警示性信息.同时,在缺少历史地震目录,大地测量及构造资料的地区,这种约束可作为一种先导性的监测信息加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警示性信息 大陆地壳地震 卫星地壳磁场 磁弹性
下载PDF
海南岛格林威尔期大地构造格局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业明 张仁杰 +1 位作者 胡宁 李献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36-838,共3页
本文首次提出海南岛存在与格林威尔期对接事件相关的物质记录。结合基底杂岩的对比,论述了海南岛格林威尔期的古构造格局,进而认为海南岛是全球罗迪尼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蛇绿岩残片 格林威尔期 构造格局 海南岛
下载PDF
地震各向异性与全球板块运动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振添 魏东平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6期46-46,共1页
地震各向异性能够深刻反映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将其与板块运动结合起来,研究包括地幔对流甚至地核发电机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地球内部动力过程,正逐渐成为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包括俯冲带、大洋中脊、甚至包... 地震各向异性能够深刻反映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机制,将其与板块运动结合起来,研究包括地幔对流甚至地核发电机模式等在内的一系列地球内部动力过程,正逐渐成为地震学与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在包括俯冲带、大洋中脊、甚至包括大陆板块的内部等很多地方,其各向异性与板块绝对运动的图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目前收集到的7779组地震各向异性观测数据,结合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给出的各板块的运动规律,运用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别从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板块绝对运动方向的相关性,时间延迟与板块绝对运动速率的相关性两方面分析了地震各向异性与全球板块运动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板块运动是如何影响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地震各向异性 运动相关性 统计分析 相关分析方法 快波偏振方向 地球内部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