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2.8 Ma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tectoni events inferred from the Cuoe core in the middle of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16
1
作者 SHEN Ji1,Lü Houyuan2,WANG Sumin1,CHEN Shiyue1,YANG Xiangdong1,WU Yanhong1 & ZHU Zhaoyu3 1.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Lim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 210008,China 2.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3.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Shen Ji(email: jishen@niglas.ac.c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11期1025-1034,共10页
Based on a multi-prox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ep core of the Cuoe Lake in the middle of Tibetan Plateau, a 2.8 Ma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s recon- structed. The result of magnetic stratum ind... Based on a multi-prox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ep core of the Cuoe Lake in the middle of Tibetan Plateau, a 2.8 Ma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s recon- structed. The result of magnetic stratum indicates that the lake basin was formed at about 2.8 MaBP, while the multi-proxy analyses of lithology, 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eo- chemical elements reveal that there have been three major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stages and at least two intensive uplif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e lake basin area, i.e. during 2.8—2.5 MaBP, the lake basin came into being as a result of the disaggregation of the planation surface and rapid ris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2.5—0.8 MaBP, with gradual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environment of this area was mo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the climatic cycle of the alternative glacial-interglacial stages. After 0.8 MaBP,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lateau accelerated its uplift and entered cryos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2.8 MaBP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TECTONIC events Cuoe Lake.
原文传递
非层状岩的地层分类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玉玕 曹长群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341-346,358,共7页
不符合“层序律”的非层状岩多分布在大陆边缘构造带和大陆基底出露区。国际和国家地层规范的实体地层分类 ,都以岩石特征为标准将非层状岩划分为组、群和杂岩等地层单位 ,或与之相当的单位级别系列作为地质填图和描述地方性地层之用。... 不符合“层序律”的非层状岩多分布在大陆边缘构造带和大陆基底出露区。国际和国家地层规范的实体地层分类 ,都以岩石特征为标准将非层状岩划分为组、群和杂岩等地层单位 ,或与之相当的单位级别系列作为地质填图和描述地方性地层之用。然而 ,非层状岩以地名与习见的岩石名称、加前缀的杂岩或混杂岩构成的名称较为合理和实用 ;单位分级困难 ,不宜强求。作为解释性地层学的分支 ,研究大陆边缘地层通常以构造面分界的岩片、岩块为基本单元 ,推断移置性质和距离 ,恢复不同部位特有地层序列 ,建立构造环境和演变模式 ,因研究对象和范围有别而称为地体地层学、构造地层学、造山带地层学、非史密斯地层学等。实际上 ,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非层状岩 ,研究方法以综合地质构造解释和地层分析为基础 ,其概念系统和研究程序均缺乏稳定的区别 ,无需分别规范化。研究大陆边缘区地层需要引用构造地质学的思路 ,然而提高研究水平所急需的仍是最传统、最基础的东西——提高岩石体的地层控制水平。所以 ,造山带解释性地层研究的灵魂仍是史密斯的基本概念——原始地层有序叠置 ,各地层具有特殊的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层状岩 地层分类 综合地层
原文传递
伊犁盆地黄土分布、年代及粉尘来源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传想 宋友桂 王乐民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20,共7页
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处于西风区的伊犁黄土的分布、年代和粉尘来源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伊犁盆地黄土堆积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高阶地上,这些地貌部位堆积厚度最大,黄土沉积... 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资料,结合野外考察对处于西风区的伊犁黄土的分布、年代和粉尘来源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探讨了伊犁盆地黄土堆积的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分布在山前丘陵和高阶地上,这些地貌部位堆积厚度最大,黄土沉积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明显;已有的剖面年代学研究表明伊犁黄土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与新疆其它地区黄土开始大范围堆积的时间大体一致,但还可能有比中更新世更老的黄土存在;粒度分布和矿物表面形态特征表明伊犁黄土可能是近源物质与远源粉尘沉积作用叠加的结果,不同地区黄土在堆积过程所受到动力条件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伊犁黄土中粘土组分可能主要来自中亚荒漠和伊犁河中、下游地区,西风带来的粉尘对伊犁盆地不同地区黄土的贡献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黄土 分布特征 粒度 粉尘来源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武振杰 姚建新 陈留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5-884,共10页
以露头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奥陶系3个剖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柯坪地区奥陶系由6个三级层序组成,横向对比表明四石厂剖面发育最完整,同古四布隆和苏巴什剖面有地层缺失... 以露头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指导,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奥陶系3个剖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柯坪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柯坪地区奥陶系由6个三级层序组成,横向对比表明四石厂剖面发育最完整,同古四布隆和苏巴什剖面有地层缺失,只能识别出下部3个三级层序。碳酸盐岩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磁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相对海平面升降曲线之间呈负相关,并且与层序界面、层序内部各体系域之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作为划分层序的一个辅助性的定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柯坪地区 奥陶系 层序地层 碳酸盐岩磁化率
下载PDF
大荔人头骨化石产地地层的再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薛祥煦 于学锋 李永项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0-214,共5页
1978年发现大荔人头骨化石以来 ,都认为该化石是产自中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 ,一些学者一直认为其年龄是 180~ 2 0 0 ka B.P.,也有个别研究者认为是 2 30 ka、大于 2 5 0 ka、30 8ka B.P.的。实际上 ,不仅对化石的年龄有不同数据 ,对化... 1978年发现大荔人头骨化石以来 ,都认为该化石是产自中更新世晚期的地层中 ,一些学者一直认为其年龄是 180~ 2 0 0 ka B.P.,也有个别研究者认为是 2 30 ka、大于 2 5 0 ka、30 8ka B.P.的。实际上 ,不仅对化石的年龄有不同数据 ,对化石产地地层也有不同的划分与对比。经再研究 ,该区晚新生代地层从上上新统直到全新统都有发育。沉积类型有湖相 ,河流相和风成黄土—古土壤沉积。人类化石层应是上中更新统的下部或下中更新统的上部 ,或更靠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划分对比 大荔组 中更新世 人头骨化石
原文传递
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和厘定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威 刘蓓蓓 +4 位作者 崔之久 李永化 董应巍 于治龙 李洋洋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7,共10页
随着冰期(阶)与间冰期(阶)旋回的不断细化,第四纪冰期系列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之间所反映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通过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结合分析气候旋回与构造运动对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冰期(阶)或者间冰... 随着冰期(阶)与间冰期(阶)旋回的不断细化,第四纪冰期系列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对比之间所反映的问题开始逐步显现。通过中国第四纪冰期与MIS阶段对比,结合分析气候旋回与构造运动对地貌演化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①冰期(阶)或者间冰期(阶)发生的时段应尽可能对应于MIS的偶数或奇数阶段,有助于MIS框架下新的冰期(阶)的发现;②中更新世以来,中国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可能受控于100 ka轨道偏心率变化的气候大背景,昆仑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的冰川规模总体上与全球冰量变化一致。然而,末次冰期早、中期的冰川规模却与MIS所记录的全球冰量变化不尽一致,强烈显示气候与构造环境对冰川作用的影响;③目前在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方案中,存在着冰期系列由时间和地点双重命名的现象,建议用大理冰期、古乡冰期分别代替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冰期 间冰期 深海氧同位素 中国
原文传递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7
作者 牟文强 《伴你同行》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庐山,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庐山是世界级名山,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 庐山,中国江西省北部名山,位于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庐山是世界级名山,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巍巍的庐山,远看有如一山飞峙大江边,近看千峰携手紧相连,横看铁壁钢墙立湖岸,侧看擎天一柱耸云间,正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 江西省 九江县 星子县 世界级 保护地 苏东坡 名山
原文传递
灵台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频率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有斌 孙东怀 安芷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00-306,共7页
通过对甘肃灵台晚新生代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 ,发现红粘土及黄土 -古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存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两套沉积在成壤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超顺磁性矿物含量 ,对磁... 通过对甘肃灵台晚新生代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测量和频率磁化率分析 ,发现红粘土及黄土 -古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存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两套沉积在成壤过程中由生物作用或化学作用而形成的超顺磁性矿物含量 ,对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增大有重要的贡献。相比磁化率而言 ,受影响因素较少的频率磁化率变化 ,反映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超顺磁粒级铁磁性矿物的相对含量 ,能更真实、敏感地记录不同时间尺度的古气候波动。灵台红粘土 -黄土 -古土壤序列的频率磁化率在 2 .6MaBP前后不同的变率特征 ,揭示了大冰期来临前后黄土高原的冷暖、干湿反差产生了显著变化 ,而与此相关的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灵台剖面 红粘土-黄土-古土壤序列 频率磁化率 古气候波动 晚新生代 风尘堆积
下载PDF
测井,岩心及露头中的硅质碎屑岩层序地层学:时相的高分辨对比法 被引量:1
9
作者 Wago.,JC 刘临珠 《四川石油普查》 1991年第2期1-56,共56页
关键词 石油普查 层序地层学 时上 高分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至黑海一带晚第三纪沉积特征及古地理环境 被引量:4
10
作者 关世桥 关绍曾 《中国煤田地质》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至黑海一带晚第三纪地层主要剖面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参考板块构造的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本区古地中海(特提斯洋)在晚第三纪的存在、消失及演变过程;认为咸海、里海和黑海均形成于晚第三纪,是古地中...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至黑海一带晚第三纪地层主要剖面沉积特征的对比分析,参考板块构造的研究成果,初步论述了本区古地中海(特提斯洋)在晚第三纪的存在、消失及演变过程;认为咸海、里海和黑海均形成于晚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水退出后保存在大陆上的残留海或淡化海。对研究区晚第三纪的古气候及成矿作用,也作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三纪 沉积特征 古地理环境 塔里木盆地 黑海
下载PDF
江苏省地质遗迹纵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晓丹 赵剑畏 +1 位作者 赵永忠 周曙 《江苏地质》 2001年第4期238-245,共8页
首次对全省地质遗迹进行了系统调查 ,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遗迹 97个 ,归为 16种类型。在此基础上 ,进行科学的评价 。
关键词 地质遗迹 类型 保护 评价 江苏 地层剖面 地质构造
下载PDF
蒙古国南戈壁省二叠系岩性组合特征及其与内蒙古银额盆地的对比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进才 魏仙样 +3 位作者 魏建设 牛亚卓 许海红 МИНГАН БААТА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00-1408,共9页
蒙古国南戈壁省中蒙边界地区分布多个二叠系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碎屑岩和含煤系地层夹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周缘地表剖面揭示,二叠系发育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希热哈达—赛汗桃... 蒙古国南戈壁省中蒙边界地区分布多个二叠系大型—特大型煤矿,为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碎屑岩和含煤系地层夹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周缘地表剖面揭示,二叠系发育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火山岩建造。银额盆地希热哈达—赛汗桃来地区的钻井资料揭示其为一套粗碎屑岩+含煤系地层夹火山岩岩性组合,与盆地周缘地表剖面各时代地层的岩性组合均存在巨大差异,而与蒙古国南戈壁省二叠系的岩性组合特征相同。通过中蒙边界地区二叠系地层层序与岩性组合特征的对比,明确了银额盆地希热哈达—赛汗桃来地区钻井资料发现的含煤系地层时代为二叠纪,结合沉积充填特征,对银额盆地二叠纪沉积演化与沉积相平面展布有了新的认识,为银额盆地及邻区石炭纪—二叠纪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国南戈壁省 银额盆地 二叠系 岩性组合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南缘古元古代末的裂解事件——来自武定地区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35
13
作者 郭阳 王生伟 +7 位作者 孙晓明 王子正 杨斌 廖震文 周邦国 蒋小芳 侯林 杨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51-1665,共15页
云南省武定地区广泛出露元古宙辉绿岩体,本文报道了武定地区海孜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结果为1767±15 Ma(MSWD=0.19,n=17),表明本区广泛出露的辉绿岩群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辉绿岩岩石化学表现为低... 云南省武定地区广泛出露元古宙辉绿岩体,本文报道了武定地区海孜辉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结果为1767±15 Ma(MSWD=0.19,n=17),表明本区广泛出露的辉绿岩群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辉绿岩岩石化学表现为低SiO2、MgO以及高TiO2(3.24%~4.02%)、碱(K2O+Na2 O)和P2O5含量(0.32%~0.45%),具有偏碱性的拉斑质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辉绿岩的大离子半径元素如K、Rb、Ba等富集,高场强元素如Ta、Nb和Zr、Hf没有明显的亏损,其地球化学参数也多与夏威夷碱性洋岛玄武岩相近.辉绿岩的微量、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与典型的OIB和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有高度一致性.海孜辉绿岩原始岩浆形成于相对较富集的过渡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其源区为尖晶石橄榄岩相,演化过程中,有少量下地壳物质的加入.海孜辉绿岩与扬子地台西南缘广泛出露古元古代晚期的岩浆岩一致,形成于全球性Columbia超级大陆裂解的大地构造背景.海孜辉绿岩OIB的地球化学属性,为古元古代晚期全球性Columbia超级大陆裂解的地幔柱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辉绿岩 OIB Columbia超级大陆 地幔柱 昆阳裂谷 武定
下载PDF
西藏塔惹增地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的厘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建国 马德胜 龙胜清 《贵州地质》 2014年第3期206-209,240,共5页
分布于塔惹增地区帕荣山一带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性将其归为古近系日贡拉组,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其沉积环境为残留海相沉积,此... 分布于塔惹增地区帕荣山一带的一套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性将其归为古近系日贡拉组,通过对此套地层详细的剖面研究表明其时代为上白垩统竟柱山组,其沉积环境为残留海相沉积,此套地层的时代厘定,为研究怒江洋在该地区的关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惹增 上白垩统 竟柱山组 厘定 西藏
下载PDF
内蒙古黄旗海全新世湖泊沉积物粒度分析及其沉积学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董进 王永 +2 位作者 张世红 付星梅 姚杜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4-1522,共9页
对内蒙古黄旗海湖心、湖滨2个现代沉积剖面在前期磁组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剖面从下到上都表现出粗颗粒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水动力逐渐增强。对比之前的磁组构结果发现,靠近湖心的HQW剖面,粒度与磁组... 对内蒙古黄旗海湖心、湖滨2个现代沉积剖面在前期磁组构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显示,2个剖面从下到上都表现出粗颗粒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水动力逐渐增强。对比之前的磁组构结果发现,靠近湖心的HQW剖面,粒度与磁组构具有较好的对比性。HQW剖面的磁各向异性度等磁组构参数从下到上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显示矿物定向和水流流速逐渐增强。另外,在20cm、40cm、65cm深度附近,粒度与磁组构参数都发生突然变化,表明存在水动力增大的异常沉积事件。HQE剖面的磁组构未能有效指示异常沉积事件,但其粒度分析中的细砂百分比含量和中值粒径在这些位置附近明显减小。若这是由同一异常沉积事件造成的,则表明异常沉积事件的沉积过程比较复杂,在研究异常沉积事件时不同的沉积部位需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水动力 异常沉积事件 内蒙古黄旗海 磁组构
下载PDF
洛川毛麻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晨园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33期146-146,共1页
我国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其中洛川的毛麻绣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它是我们祖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更是对当今艺术的体现。本文对洛川毛麻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洛川 毛麻绣艺术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双杰 王得权 +1 位作者 郭斌华 李旭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在T3y SQ4层序内为河流相-半深湖相沉积;在T3y SQ3层序内为半深湖-河流三角洲相-深湖相沉积;在T3y SQ2层序内为深湖...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4个三级层序。在T3y SQ4层序内为河流相-半深湖相沉积;在T3y SQ3层序内为半深湖-河流三角洲相-深湖相沉积;在T3y SQ2层序内为深湖-河流三角洲-泥沼相沉积;在T3y SQ1层序内为沼泽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根据地震大剖面上的前积反射特征,可以看出整个盆地分为西南物源体系域和东北物源体系域,2个体系域在湖盆中心八珠-坪庄相汇。在T3y SQ3和T3y SQ22个层序内部横向上有效储层发育的位置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和前三角洲的滑塌浊积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湖泛面
下载PDF
真正的王子 为了美人收复江山
18
《家人》 2016年第4期56-58,共3页
一个是英属殖民地最大部落的继承人,一个是普通的英国白种姑娘。“黑白”相恋,竟然牵扯到三国利益,最终改写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关键词 王子 江山 殖民地
原文传递
太行山区的一些太古宙地层问题剖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启超 王琴廷 +1 位作者 肖文暹 沈香萍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相关论文对笔者所做狭义阜平群地层年龄的报道所做评论与实际不符,而其厘定地层生成年龄或为Sm-Nd等时值,但却是违背了所需具备的前提条件;或属侵入该群的岩体年龄;或为同侵入体年龄吻合的变质年龄。所述湾子群的碎屑锆石年龄等也为高... 相关论文对笔者所做狭义阜平群地层年龄的报道所做评论与实际不符,而其厘定地层生成年龄或为Sm-Nd等时值,但却是违背了所需具备的前提条件;或属侵入该群的岩体年龄;或为同侵入体年龄吻合的变质年龄。所述湾子群的碎屑锆石年龄等也为高级变质作用中H2O流体改造的再次均一化值;在空间分布上的亲缘关系也远大于新太古代五台群,并非所倾向的古元古代。赞皇群中部的原红鹤组被分离为古元古代官都群的依据与实际不符,解释有误。所称狭义阜平群最老层位索家庄组的命名地点实为花岗质侵入体所占据,所含麻粒岩为从北区移植至此。《中国地层典》所建阜平群的全部层序己被1/5万区调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龄 阜平群 湾子群 官都群 赞皇群 索家庄组 太古宙 太行山区 河北
原文传递
HISTORICAL GEOLOGY & STRATIGRAPHY
20
《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 2005年第3期95-100,共6页
关键词 CARBONIFEROUS ORDOVICIAN formations FACIES sedimentary Cretaceous TRIASSIC PERMIAN STRATIGRAPHIC te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