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沉积中的^(10)Be含量变化——有助于识别第四纪古冰川的有无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信宝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8-443,共6页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尘埃,在现代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理,大气宇宙射线成因的长半衰期10Be尘埃,在第四纪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也应存在差异.第四纪冰川湖泊,冰期时流域... 20世纪50—70年代核试验产生的137Cs尘埃,在现代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同理,大气宇宙射线成因的长半衰期10Be尘埃,在第四纪冰川和非冰川湖泊沉积剖面中的深度分布也应存在差异.第四纪冰川湖泊,冰期时流域内冰雪和10Be的累积量大于消融量,间冰期时冰雪和10Be的消融量大于累积量.因此,冰川湖泊冰期的10Be入湖通量小于间冰期.湖泊沉积剖面10Be浓度的波动,很可能表征流域内冰雪消融与累积的变化.非冰川湖泊,不存在冰川的累积与消融对10Be入湖通量的影响.开展第四纪冰川与非冰川湖泊沉积10Be含量变化的对比研究,有可能为破译中国东部中低山区古冰川和青藏高原大冰盖的世纪之争提供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137CS 现代冰川 ^10BE 古冰川
下载PDF
冰川作用区的温度及其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康兴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本文通过西昆仑山崇侧冰川区的观测资料。揭示了冰川区和非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摘变以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天均为绝热稳定区。非冰雪区白天为绝热不稳定状态,夜晚存在逆温现象... 本文通过西昆仑山崇侧冰川区的观测资料。揭示了冰川区和非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摘变以及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冰雪区气温的日变化小,而昼夜温差大,全天均为绝热稳定区。非冰雪区白天为绝热不稳定状态,夜晚存在逆温现象。接近冰雪区地带气温递减率较大。水平方向温差主要发生在冰雪区前缘地带。由此,提出了冰川区特有的现象——“冰川锋”,并给出了该地区作为青藏高原最冷区域之一的一些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作用 冰川锋 温度 冰雪区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暖条件下区域冰川的平衡态响应——以伊犁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叶佰生 赖祖铭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9期1794-1797,共4页
为了寻找区域冰川规模与地形和气侯条件的关系,根据已有的研究,选用雪线高度H_1代表气候条件对冰川的综合作用,用雪线以上流域面积F_3和流域最高高度H_(max)代表冰川形成的地形条件。根据冰川的形成条件做如下假设:(1)目前的冰川处于稳... 为了寻找区域冰川规模与地形和气侯条件的关系,根据已有的研究,选用雪线高度H_1代表气候条件对冰川的综合作用,用雪线以上流域面积F_3和流域最高高度H_(max)代表冰川形成的地形条件。根据冰川的形成条件做如下假设:(1)目前的冰川处于稳定状态;(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平衡态 伊犁河 气候变暖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姑娘山地区末次冰期砾石沉积和冰楔特征
4
作者 彭东 谢云喜 +1 位作者 吴树通 杨晗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1-496,共6页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冰川可分为3期。末次冰期时长坪沟口属于冰缘地带,在前次冰期冰碛物上发育了冰楔构造,冰缘地带冰川融水形成黑色细砾堆积。根据新的证据,末次冰期时四姑娘山长坪沟口附近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4~2... 四姑娘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第四纪冰川可分为3期。末次冰期时长坪沟口属于冰缘地带,在前次冰期冰碛物上发育了冰楔构造,冰缘地带冰川融水形成黑色细砾堆积。根据新的证据,末次冰期时四姑娘山长坪沟口附近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4~20℃。末次冰川作用发生时恰好也是四姑娘山地区强烈抬升的时期,因此,这套粗碎屑堆积可能是推覆构造的沉积响应,表明末次冰期时可能存在气候与构造联动作用。四姑娘山地区末次冰川规模较倒数第二次冰期明显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姑娘山 末次冰期 砾石沉积 冰楔
下载PDF
中国境内又一种新成冰作用的发现 被引量:24
5
作者 姚檀栋 蒲健辰 +1 位作者 王宁练 田立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7,共4页
我国学者 ,在青藏高原南部希夏邦马峰地区达索普冰川 70 0 0m处大平台 ,发现有重结晶 (或再冻结重结晶 )带 ,长约 3km ,宽超过 1km ,平均测厚达 350m以上 .文中详细叙述和讨论达索冰川成冰作用过程 ,夏季风所带来的丰沛降水。
关键词 成冰作用 冰川积累 再冻结 重结晶
原文传递
西藏波密米堆冰湖溃决浅议 被引量:45
6
作者 李德基 游勇 《山地研究》 CSCD 1992年第4期219-224,共6页
1988年7月15日西藏波密米堆终碛湖发生溃决,最大洪峰流量1270立方米/秒,溃决水量540万立方米,形成了大规模的泥石流-洪水灾害。冰湖溃决的原因是;终碛堤存在渗漏薄弱环节,堤内有埋藏冰;持续高温和冰川融水的潜热使埋藏冰融化,由潜蚀而... 1988年7月15日西藏波密米堆终碛湖发生溃决,最大洪峰流量1270立方米/秒,溃决水量540万立方米,形成了大规模的泥石流-洪水灾害。冰湖溃决的原因是;终碛堤存在渗漏薄弱环节,堤内有埋藏冰;持续高温和冰川融水的潜热使埋藏冰融化,由潜蚀而迅速发展成管涌导致溃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米堆沟 冰湖溃决 泥石流
下载PDF
龙门山地区的巨型冰川漂砾
7
《四川地质学报》 2000年第3期240-240,239,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龙门山地区 巨型冰川漂砾 冰川搬运体系
下载PDF
河南鲁山新元古界罗圈组石英颗粒形态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碧云 郑德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663,共7页
豫西地区罗圈组成因的确定对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鲁山龙潭沟地区罗圈组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表面27种常见表面结构特征,统计分析这些特征出现的频率,恢复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与沉积环境分析关系密... 豫西地区罗圈组成因的确定对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鲁山龙潭沟地区罗圈组沉积物中的石英颗粒表面27种常见表面结构特征,统计分析这些特征出现的频率,恢复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与沉积环境分析关系密切的擦痕特征频率为28%~44%;平整的破裂面特征频率为36%~84%;大贝壳状断口的特征频率为24%~52%,小贝壳状断口特征频率为20%~44%;V形撞击坑特征频率为4%~12%。颗粒特征及特征频率说明这是一套冰川成因的沉积物,后期接受了轻微流水改造,最后遭受成岩及风化作用。表明鲁山龙潭沟地区罗圈组沉积时期存在冰川活动,推断其冰川活动与全球冰川事件相关。该研究为确定豫西地区新元古代有冰川发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鲁山 罗圈组 扫描电镜 石英颗粒 冰川成因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分级阈值选取——以岔巴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强 杨红新 史学建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从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现状及淤地坝坝系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出发,探讨了坝系建设中的沟道分级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而介绍了基于GIS的沟道分级方法,以多沙粗沙区的典型流域——岔巴沟流域为例,进行沟道分级尝试,并对分级过程... 从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的现状及淤地坝坝系在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出发,探讨了坝系建设中的沟道分级方法及存在问题,进而介绍了基于GIS的沟道分级方法,以多沙粗沙区的典型流域——岔巴沟流域为例,进行沟道分级尝试,并对分级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分级阈值)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道分级 阈值 GIS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纽芬兰东北部博纳维斯塔湾晚第四纪冰川...
10
作者 Chmi.,EM 于建中 《国外第四纪地质》 1992年第4期53-61,共9页
关键词 晚第四纪 冰川 沉积 博纳维斯塔湾
下载PDF
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巧 刘时银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0-669,共10页
冰内及冰下水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时空变化性,对冰川汇水储水及径流过程产生影响,与之紧密联系的冰下水文过程(水力状况)与冰川运动、冰川侵蚀及冰川洪水形成等过程息息相关。冰内及冰下水系空间结构和形态复杂,且不同于一般喀斯特水文系... 冰内及冰下水系的形成与演化具有时空变化性,对冰川汇水储水及径流过程产生影响,与之紧密联系的冰下水文过程(水力状况)与冰川运动、冰川侵蚀及冰川洪水形成等过程息息相关。冰内及冰下水系空间结构和形态复杂,且不同于一般喀斯特水文系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性,其空间分布和水力状况会因外界水体输入(降水和冰雪融水)的变化而改变。冰内及冰下水系的变化通过影响汇流对冰川融水的径流过程产生影响,冰川区一些溃决洪水事件的发生与冰内及冰下蓄水的突然释放有很大关系。冰川蓄排水还通过改变冰下水力条件来影响冰川运动,反之冰川运动不仅影响蓄排水过程的转换效率,且通过改变冰川消融强度(冰体向下游消融区输送速率的变化)影响冰川排水系统的空间分布范围。在气候变暖及冰川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冰内冰下水系演化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冰川冰内及冰下水系相关研究的进展及主要成果,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内及冰下水系 冰川 冰川排水系统 冰川水文 冰川运动
原文传递
古元古代雪球地球冰川作用的形成时限研究取得新进展
12
作者 袁超 D.O.Zakharov +5 位作者 I.N.Bindeman A.I.Slabunov M.Ovtcharova M.A.Coble N.S.Serebryakov U.Schaltegger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0-550,共1页
堆积于不同大陆低纬度地区的古元古代冰碛岩的存在表明,三次或者四次全球性的冰川作用均发生于2.45-2.22Ga。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了首次全球性的大气氧含量升高(全球大氧化事件,简称GOE事件),暗示这些事件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联系。
关键词 冰川作用 古元古代 形成年龄 冰碛岩 冰川融水 冰川冰 锆石年龄 低纬度地区 氧含量 侵入体
下载PDF
Holocene glacial-marine sedimentation in the Prydz Bay,Antarctica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时国 罗又郎 +3 位作者 王有强 陆钧 郑范 孙绍先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6年第2期164-172,共9页
The typical glacial-marine sedimentation has been recorded from core NP93-2 in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variations since 12937 a B. P. have been ... The typical glacial-marine sedimentation has been recorded from core NP93-2 in the Prydz Bay, Antarctica. The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paleoclimate variations since 12937 a B. P. have been discussed, based on grain size,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micropaleontological data, etc.. The climate variation occurred at 10 ha, which expressed that there were increased inputs of terrigenous clastics. The climate change once again but temporarily took place at late Hol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ydz Bay ANTARCTICA glacial-marine sedimentation paleoclimate.
下载PDF
峡东早震旦世南沱期冰川事件沉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成贤 翟永红 +1 位作者 令永刚 陈凤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5,共3页
三峡东部早震旦世南沱期,自下而上由冰碛相、冰水相组成三套冰进- 冰退不完整的沉积旋回。80 年代冰与非冰成为争论的焦点,但王丰岗南沱组剖面不具泥石流沉积的结构构造特征,两层紫红色冰碛岩所反映的只是冰川形成前冰碛物原始组... 三峡东部早震旦世南沱期,自下而上由冰碛相、冰水相组成三套冰进- 冰退不完整的沉积旋回。80 年代冰与非冰成为争论的焦点,但王丰岗南沱组剖面不具泥石流沉积的结构构造特征,两层紫红色冰碛岩所反映的只是冰川形成前冰碛物原始组分的富集方式,而非气候炎热的标志。根据区内南沱冰碛层中未发现海相夹层、未见波浪和潮汐水流构造、冰川坠石构造,以及横向变化迅速的特点,倾向于属大陆冰川,为低纬度、低高程的大陆冰盖型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震旦世 三峡东部 冰川事件 冰环模式 沉积
下载PDF
冰碛层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谢春庆 邱延峻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0-94,共5页
文章以西部某重大工程为例,在详实的调查和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冰碛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区冰碛层渗透系数小,透水性微弱,且在垂向上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变小趋势;工程条件下,地表水、地下水不会再在场区内冰... 文章以西部某重大工程为例,在详实的调查和试验基础上,研究了冰碛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区冰碛层渗透系数小,透水性微弱,且在垂向上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变小趋势;工程条件下,地表水、地下水不会再在场区内冰碛层中形成新的架空块碎石结构,也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对工程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层 水文地质特征 影响分析
下载PDF
冰川运动速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在明 井哲帆 +2 位作者 赵淑惠 韩添丁 李忠勤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44,共8页
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山地冰川和极地冰盖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冰川运动速度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中国西部山地冰川的代表,本文以1981-2007年27a的运动速度资料与1982... 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山地冰川和极地冰盖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冰川运动速度的变化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中国西部山地冰川的代表,本文以1981-2007年27a的运动速度资料与1982年以来的季节运动速度资料为基础,结合冰川物质平衡、气温、降水等资料分析冰川运动速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27a来1号冰川运动速度下降趋势明显,冬、夏季节运动速度波动较大,但夏季运动速度较大。气候变化通过冰川物质平衡的改变作用于冰川运动速度,物质平衡的持续亏损最终导致了冰川运动速度的持续降低。夏季的高温与降水对冰川运动速度具有加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运动速度 物质平衡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川西小相岭晚第四纪冰斗发育特征
17
作者 麻浩男 葛润泽 赵贺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第6期88-89,共2页
小相岭地处横断山脉东缘,确切分布着第四纪冰川遗址。冰斗位于冰川的源头,研究冰斗的发育特征对于研究整条冰川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相岭冰斗的坡向和朝向、冰斗形态以及冰斗分布海拔高度的研究,表明:西坡冰斗分布明显多于东坡,W方向... 小相岭地处横断山脉东缘,确切分布着第四纪冰川遗址。冰斗位于冰川的源头,研究冰斗的发育特征对于研究整条冰川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相岭冰斗的坡向和朝向、冰斗形态以及冰斗分布海拔高度的研究,表明:西坡冰斗分布明显多于东坡,W方向上的冰斗分布最多,N、S方向上分布最少,且小相岭地区大部分冰斗为长形或者宽形冰斗,而圆形冰斗所占比例较少,在三级冰斗中,3953~4434 m海拔高度上冰斗分布数量最多,最适宜冰斗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相岭 第四纪 冰斗 发育特征
下载PDF
阿尔泰山“东山区”的古冰川作用与砂金矿 被引量:2
18
作者 乌尔坤 叶玮 陈显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3-72,共10页
阿尔泰山第四纪期间曾广泛发生冰川作用,其中东山区古冰川遗迹保存较好。本文通过对西岔河矿区砂金矿的研究,认为古冰川作用与砂金矿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古冰川作用不仅产生了各种地貌形态,而且为后期砂金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冰川作用 第四纪 砂金矿 阿尔泰山
下载PDF
U-Pb zircon age from the base of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Yangtze Gorges,South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age of Marinoan glaciation 被引量:59
19
作者 ChongyuYin FengTang +6 位作者 YongqingLiu LinzhiGao PengjuLiu YushengXing ZhiqingYang YushengWan ZiqiangWang 《Episodes》 SCIE 2005年第1期48-49,共2页
The reported new U-Pb age by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Ⅱ) on zircon was obtained from a tuff sample at the basal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Jiuqunao section, which situated at the western limb... The reported new U-Pb age by sensitive high-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Ⅱ) on zircon was obtained from a tuff sample at the basal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Jiuqunao section, which situated at the western limb of the Huangling anticline in the Yangtze Gorges in Zigui, Hubei, South China. Eighteen spots of zirc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y form two clusters: one includes three spots, with an inherited age of 784+ 15 Ma (MSWD=0.05); the other consists of 15 spots and gives a weighted mean ^206pb/^238U age of 628.3±5.8 Ma (MSWD=0.86). It is the first SHRIMP U-Pb zircon age obtained nearly the base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of Ediacaran and represents a maximum age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It also forms an age constraint on the upper limit age of the Nantuo (Marinoantype) glac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部 扬子江峡谷 同位素年代测定 冰川作用
下载PDF
一个晚元古代水下冰足刻蚀作用的记录——水下冰推垄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启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96-398,共3页
在现代高纬陆棚冰海区的海底底床上,有大量由海冰形成的水下冰足机械刻蚀迹,但在古代冰期地层中却极少报道。笔者在湖南省石门县中岭乡杨家坪的震旦系剖面上发现一丘状构造,经分析,推断为一水下冰足刻蚀记录(图1)。该构造出露于南华大... 在现代高纬陆棚冰海区的海底底床上,有大量由海冰形成的水下冰足机械刻蚀迹,但在古代冰期地层中却极少报道。笔者在湖南省石门县中岭乡杨家坪的震旦系剖面上发现一丘状构造,经分析,推断为一水下冰足刻蚀记录(图1)。该构造出露于南华大冰期的下冰期地层东山峰组底界以下约60m,在渫水河组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水下冰足 刻蚀 晚元古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