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量云状和能见度的观测误差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丽嘉 《广西气象》 1993年第4期48-51,共4页
本文运用九个站,六次集体观测资料,对台站当前云和能见度的观测记录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这些误差的一些对策,对提高云和能见度的目测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云量 云状 能见度 误差
下载PDF
黄山夏季气溶胶多尺度吸湿性的参数化方案构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启花 杨素英 +4 位作者 李艳伟 银燕 张泽锋 陈魁 赵丽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9-1001,共13页
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的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和气溶胶离子化学组分、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数据,对多尺度气溶胶吸湿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尺度κ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山夏季气溶胶来源的主... 利用2014年7月在黄山光明顶观测的气溶胶吸湿性参数(κ)和气溶胶离子化学组分、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数据,对多尺度气溶胶吸湿性参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尺度κ的参数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黄山夏季气溶胶来源的主要气团包括西南气团、北方气团以及东南气团。黄山夏季κ的变化范围为0.2—0.48,且随粒径增大成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特征;气溶胶粒径在0.15—1.1μm的强吸湿段,κ>0.3,而在粒径小于0.15μm和粒径大于1.1μm弱吸湿段,κ<0.3。不同气团背景下κ分布不同,气溶胶粒子在小于1.1μm的粒径段,当受西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大,而受东南气团影响时,κ值最小;在气溶胶粒径大于1.1μm时,κ在两个气团背景下呈现与气溶胶粒径小于1.1μm时相反的分布特征。影响粒径小于1.1μm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_4^+、SO_4^(2-)、水溶性有机碳(WSOC,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而影响大于1.12μm粒径范围气溶胶吸湿能力的主要水溶性化学组分为NH_4^+、SO_4^-、NO_3^-、WSOC和Ca^(2+)。由气溶胶多尺度离子化学组分和WSOC构建的气溶胶κ的参数化方案,在小于1.1μm和大于1.1μm的粒径范围内的表达式分别为κ_(reg)=0.12+0.45f_(NH_4^+)+0.63f_(SO_4^(2-))+0.18 f_(WSOC)和κ_(reg)=0.01+0.78f_(NH_4^+)+0.76f_(NO_3)+0.8f_(SO_4^(2-))-0.28f_(Ca^(2+))+0.14f_(WSOC)(f为对应组分的质量份数)。两个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预报κ,预报值κreg与κ的计算值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通过了置信度99%的显著性检验,且预报误差在3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化学组分 吸湿性 参数化
下载PDF
卫星云图与强天气预报
3
作者 葛树梁 《黑龙江气象》 1994年第3期35-39,共5页
卫星云图与强天气预报葛树梁1前言直接利用大气压、温、湿、风资料预报未来天气形势,进而作出天气预报,这是当前定性预报和数值预报所遵循的常规预报方法,而运用一些非常规资料预报一定时间间隔的天气,近年来不断有人试验进行着。... 卫星云图与强天气预报葛树梁1前言直接利用大气压、温、湿、风资料预报未来天气形势,进而作出天气预报,这是当前定性预报和数值预报所遵循的常规预报方法,而运用一些非常规资料预报一定时间间隔的天气,近年来不断有人试验进行着。本文在学习别人为经验,结合自己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天气预报 云预报
下载PDF
高分辨率模式中积云参数化方案对模拟台风“凡亚比”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德立 徐国强 《气象科技》 2012年第6期949-959,共11页
在高水平分辨率模式(3~6km)中,对于是否应该再使用积云参数化方案,仍存在着争论。为此,利用WRF模式,在5km水平分辨率下,研究了不同云降水方案对一次台风过程模拟的影响,并对影响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即使在5km高水平分辨率下... 在高水平分辨率模式(3~6km)中,对于是否应该再使用积云参数化方案,仍存在着争论。为此,利用WRF模式,在5km水平分辨率下,研究了不同云降水方案对一次台风过程模拟的影响,并对影响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即使在5km高水平分辨率下,使用积云参数化方案仍能有效改善对台风路径的模拟,同时,成熟的混合冰相微物理方案对模拟台风路径也非常重要;对台风强度模拟,对积云参数化方案的选择较为敏感和复杂;在48h预报时效内,只使用微物理方案模拟的降水较好,使用积云参数化方案容易产生较多的虚假降水,但能改善第3天24h累积降水模拟。这些研究结果为利用高水平分辨率模式模拟台风和改进积云参数化方案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云参数化 非对称结构 台风 微物理方案
下载PDF
边界层参数化对“雅安天漏”降水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芗宁 周庆亮 +1 位作者 钟青 寿绍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9,共8页
选取了2001年7月3个“雅安天漏”个例,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进行模拟,着重研究了MRF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雨量中心强度和雨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MRF方案的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并能很好地刻画雅安暴雨时的纬向垂直环流结构;在复杂... 选取了2001年7月3个“雅安天漏”个例,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进行模拟,着重研究了MRF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雨量中心强度和雨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MRF方案的总体预报效果较好,并能很好地刻画雅安暴雨时的纬向垂直环流结构;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特别是降水有明显日变化的地区,边界层的作用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参数化 “雅安天漏” 复杂地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航空报云层输入判断程序
6
作者 吴享洲 《广东气象》 1989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云层 航空测报 输入 判断程序
下载PDF
冰雹云的识别方法
7
作者 王洪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23-24,共2页
从宏观上探讨冰雹云的时空分布、形成条件及识别方法,以为生产中人工防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冰雹云 形成 识别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at Given Heights in Foshan, China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昀英 孙立潭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97-303,共7页
Based on Lund and Shanklin’s work (1972), methods of calculating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PCFLOS), Persist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PPCFLOS) and Re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 Based on Lund and Shanklin’s work (1972), methods of calculating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PCFLOS), Persist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PPCFLOS) and Re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RPCFLOS) at given heights are presented. PCFLOS, PPCFLOS and RPCFLOS are calculated in Foshan, China by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1961 to 1990.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 higher the elevations, the smaller the PCFLOS and the larger the view angles, the larger the PCFLOS. (2) PPCFLOS and RPCFLO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 and the delay of time. (3) RPCFLOS is always equal to or larger than PPCFLOS at lag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Persist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Re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loud-free lines-of-sight Cloud climate
下载PDF
塔额盆地一次强雹云天气的雷达回波分析
9
作者 曾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534-7535,共2页
2010年7月19日午后塔额盆地出现了一场较强雹云天气过程。根据塔城雷达站监测回波资料,分析此次强单体雹云的结构、演变、移动和降雹特征,对此次冰雹云的类型、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雹云判识方法。
关键词 强雹云 雷达回波 塔额盆地
下载PDF
双流机场低云的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亮宏 彭邦荣 《四川气象》 2000年第2期42-44,共3页
通过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气象台 1986— 1995年 1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出符合双流机场低云变化客观实际的规律 ,同时对这 10年中出现低云的较典型的天气过程进行归纳和整理 ,建立双流机场低云的预报模式 ,供民航气象人员及相... 通过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气象台 1986— 1995年 1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 ,总结出符合双流机场低云变化客观实际的规律 ,同时对这 10年中出现低云的较典型的天气过程进行归纳和整理 ,建立双流机场低云的预报模式 ,供民航气象人员及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流机场 低云频率 预报模型
下载PDF
FY-2D红外亮温模拟及对WRF模式云预报误差的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小康 李耀东 +2 位作者 刘健文 向曦子 刘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6-1109,共14页
基于WRF和RTTOV模式实现了FY-2D红外模拟亮温图的制作,侧重分析了WRF模式微、宏观云参量模拟误差对FY-2D红外模拟亮温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8h模拟时效内,本文模拟亮温的均方根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0~27K,好于以往20~40K的研究结果;在0... 基于WRF和RTTOV模式实现了FY-2D红外模拟亮温图的制作,侧重分析了WRF模式微、宏观云参量模拟误差对FY-2D红外模拟亮温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8h模拟时效内,本文模拟亮温的均方根误差基本上控制在10~27K,好于以往20~40K的研究结果;在0~24h,各通道模拟与观测亮温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5;相比其他3个通道,水汽通道模拟性能比较稳定,效果最好.4种云微物理方案的模拟结果均显示云区亮温模拟值偏大,云系分布不够饱满,尤其是在台风区;其中THOM方案的模拟效果最好;数值范围253~273K是各方案存在偏差最大的区间.微观方面,THOM方案的雪水物质混合比远大于其他方案,提高云微物理方案中云中固态水的生成效率或保有量是有必要的,但对亮温模拟影响不大.宏观方面,本文云量诊断方案获得云量数值偏小,对高云诊断方案的改进十分必要,选取精准的云量诊断方案更有利于提高模拟精度.研究结果可为预报员研判未来天气提供了一种更直观的参考资料,也可为开展FY-4红外模拟亮温图制作奠定了技术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2D RTTOV WRF 模拟亮温 云量 云微物理方案 台风“麦德姆”
原文传递
郑州机场春季低云预报
12
作者 郭全成 《河南气象》 2001年第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郑州机场 春季 低云预报 水汽条件 天气形势 逐步回归方法
下载PDF
地基探测与NCEP GFS模式预报云量在ARM SGP站点对比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金强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6年第1期12-18,共7页
使用大气辐射测量实验(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s:ARM)在美国南部大平原站点(Southern Great Plains:SGP)长时间序列(2001 2010年)的地基主动遥感云(Active Remote Sensing of Clouds:ARSCL)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 使用大气辐射测量实验(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s:ARM)在美国南部大平原站点(Southern Great Plains:SGP)长时间序列(2001 2010年)的地基主动遥感云(Active Remote Sensing of Clouds:ARSCL)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GFS)模式预报资料,对比分析了两者云量在不同时间尺度内(年际、月份和季节)的差异。结果表明,GFS模式预报总云量为83.8%,略高于地基观测结果(78.1%);两者总云量差异在秋季最大(8.8%),春季最小(2.2%)。在低垂直高度分辨率(≥3 km)时,地基探测低云、中云和高云的云量分别为46.1%、43.5%和61.2%;模式预报三类云的云量均要高于地基探测的云量,差异分别为9.6%、17.2%和9.1%。但是,在高垂直分辨率(250 m)时,地基探测云量在大多数高度层上要高于模式预报结果。这应该是两种资料廓线中有云出现的高度层数目存在差异引起的。地基观测和GFS模式预报同时表明,SGP站点上空云量垂直廓线呈现双峰结构,在边界层附近(1 km)和上对流层区域(8-12 km)云量较大,2-3 km高度范围内云量较小。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内,两种资料在低层边界层附近的最大云量偏差分别为9.5%、8.8%、7.8%和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探测 GFS模式 云量 ARM SGP站点
下载PDF
亚洲地区云量参数化的对比试验及云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钱正安 刘明 衣育红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9,共10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亚洲地区气候云量及相对湿度的分布事实。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模式,1979年FGGE资料和我们综合的实测云量资料等,对选用或修改了的6种云量诊断方案,就1979年冬、春及夏季的4次个例进行了对比试验。最后还针对四川‘81.7’... 本文首先分析了亚洲地区气候云量及相对湿度的分布事实。然后,利用一有限区域模式,1979年FGGE资料和我们综合的实测云量资料等,对选用或修改了的6种云量诊断方案,就1979年冬、春及夏季的4次个例进行了对比试验。最后还针对四川‘81.7’特大暴雨个例,按有无云两种方案,作了48小时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在6种云量诊断方案中,以考虑了亚洲地区特点的ECMWF修正方案和气候云量修正方案对云区及云量的诊断效果最好。另外,云的影响对大范围短期预报虽不重要;但可对局部地区的短期天气变化有一定影响。即模式云量增加后对流层中低层温度升高,抑制陆上对流发展,预报的降水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地区 云量参数化 云量预报 相对湿度 辐射效应 有限区域模式
下载PDF
基于云诊断算法的中国十大机场云预报对比分析
15
作者 徐记亮 张伟 +1 位作者 苏艳华 顾雷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6期57-64,共8页
选取NCEP再分析资料FNL的6 h数值预报数据,基于云诊断算法分别计算中国十大机场1500 m以下最低层云的云底高和云量,利用相应时次机场例行天气报告检验其计算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分云量时,大部分机场C云量诊断法(C方法)的... 选取NCEP再分析资料FNL的6 h数值预报数据,基于云诊断算法分别计算中国十大机场1500 m以下最低层云的云底高和云量,利用相应时次机场例行天气报告检验其计算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分云量时,大部分机场C云量诊断法(C方法)的准确率、漏报率均低于WR95及优化的WR95方法(WR95opt)。WR95和WR95opt方法在北京、上海浦东、昆明、上海虹桥的TS评分比C方法稍高,在成都、西安、重庆的TS评分比C方法低。分云量时,各方法计算结果较差,准确率、TS评分减小,漏报率增大。C方法对于疏云及以上云量的计算结果比少云差。各方法计算的云高相对误差差距较大,相对误差有正有负。北京、上海浦东、广州、深圳、上海虹桥、杭州、昆明的WR95opt方法计算结果较好,成都的WR95方法计算结果较好,西安、重庆的C方法计算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量 TS评分 相对误差
下载PDF
1990年京津冀三次暴雨的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延英 许晨海 吴宝俊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49-355,共7页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 本文分析了1990年京津冀地区三次暴雨过程,结果发现:(1)三次暴雨是属于相伴有冷锋的高空槽影响的暴雨;(2)暴雨开始前约10小时雨区的西南方存在湿有效能量高能舌,高能舌的西方和北方有能量和水汽的积聚;(3)对流层低层的锋生和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暴雨开始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高空槽 湿有效能量
下载PDF
总云量实况分析产品在四川省的检验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薇 黄晓龙 +1 位作者 郭旭 王会兵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6期65-72,共8页
利用2019年四川省41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定时人工观测总云量资料,从多方面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总云量实况分析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匹配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实况分析产品能反映总云量的变化,但较地面人工观... 利用2019年四川省41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定时人工观测总云量资料,从多方面对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总云量实况分析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匹配方法的评估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实况分析产品能反映总云量的变化,但较地面人工观测值偏低。实况分析产品对四川省总云量有较好的判识能力,夏半季准确率高于冬半季,四川盆地内云判识准确率高于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从总云量分量级检验来看,晴天时一致率最高,误差最小,而阴天准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况分析产品 地面观测 空间匹配
下载PDF
WRF中地形重力波参数化方案在一次华南暖区暴雨形成机制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蕾 丁治英 +1 位作者 常越 陈茂钦 《气象科技》 2012年第2期232-240,共9页
华南地形复杂多变,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又难于预报。要准确模拟华南地区的降水情况必须考虑地形的影响。以发生在云雾山东南侧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为例,探讨中尺度WRFV3.1版本中新增加的地形重力波拖曳(GWDO)参数化方案对山区暴雨的模... 华南地形复杂多变,局地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又难于预报。要准确模拟华南地区的降水情况必须考虑地形的影响。以发生在云雾山东南侧一次暖区暴雨过程为例,探讨中尺度WRFV3.1版本中新增加的地形重力波拖曳(GWDO)参数化方案对山区暴雨的模拟能力,以及本次暴雨的形成机制。数值试验利用2008年6月5日00:00至2008年6月6日12:00的每6h一次的NCEP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积分36h对发生在云雾山东南侧暴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分析后得出:①模式中考虑了GWDO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广东阳江地区强降水的中心和强度,再现了暴雨过程中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其演变状况,成功地复制了中尺度低涡的位置及移向,而未考虑此方案的控制试验没能模拟出此次暴雨,其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方面都与实况差别较大。②GWDO参数化方案的引入有效地减少由地形引起的对流层中层纬向风的偏差,比较合理地模拟出了地形对气流的影响,从而使山区暴雨的模拟效果更接近于实况。③由试验得出,地形重力波拖曳可以使能量在中层辐散,导致垂直上升运动加强并使降水加强和降水的范围相对集中,是本次特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暴雨 GWDO参数化方案 数值模拟 地形
下载PDF
积状云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及类型辨别
19
作者 徐凤娟 张兴祥 李琨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9期48-48,共1页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重要目测项目。介绍了积状云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分别从积云和积雨云2个方面阐述了夏季积状云的辨别及分类,以期为夏季云的观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积状云 季节变化特征 类型辨别 夏季
下载PDF
低纬高原地区MM5v3不同参数化方案降水模拟试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段旭 王曼 +1 位作者 刘建宇 段玮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了进一步了解MM5模式在低纬高原降水预报性能,利用MM5模式中的3个物理过程组合了7个不同的参数化试验方案,对低纬高原地区2005年主汛期进行了降水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第三重嵌套网格中的Grell积云参数化、Goddard显式水汽和Cloud(... 为了进一步了解MM5模式在低纬高原降水预报性能,利用MM5模式中的3个物理过程组合了7个不同的参数化试验方案,对低纬高原地区2005年主汛期进行了降水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第三重嵌套网格中的Grell积云参数化、Goddard显式水汽和Cloud(或RRTM)辐射过程组合的试验方案对降水预报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大雨和暴雨预报有明显的改善;在将试验结果插值到测站点时,不同扫描半径对插值结果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20~30km扫描半径插值结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方案 MM5V3 检验 参数化 低纬高原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