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太阳及天光光度计进行大气臭氧探测
1
作者 薛庆渝 郭松 钮建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在紫外光谱区,大气臭氧有较丰富的吸收带结构。作者用自制的太阳及天光光度计测量直射阳光、直射月光和曙暮光的紫外吸收光谱,并用带吸收法计算臭氧垂直柱总量及斜程含量。文中介绍了观测和计算方法,并给出北京地区晴朗天气条件下观测... 在紫外光谱区,大气臭氧有较丰富的吸收带结构。作者用自制的太阳及天光光度计测量直射阳光、直射月光和曙暮光的紫外吸收光谱,并用带吸收法计算臭氧垂直柱总量及斜程含量。文中介绍了观测和计算方法,并给出北京地区晴朗天气条件下观测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天光光度计 臭氧 大气
下载PDF
臭氧层的自述
2
作者 陈国耀 《快乐学语文(小学版)》 2009年第5期39-39,共1页
大家好,我就是和你们朝夕相处的臭氧层,我的作用可大啦! 第一个是保护作用:我能够吸收大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 大家好,我就是和你们朝夕相处的臭氧层,我的作用可大啦! 第一个是保护作用:我能够吸收大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只有长波紫外线和少量的中波紫外线能够辐射到地面,长波紫外线对生物细胞的伤害要比中波紫外线轻微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层 保护作用 紫外线 太阳光 伤害 长波 地球
原文传递
南极上空臭氧层破洞扩大 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3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488-3488,共1页
联合国属下的世界气象组织(WMO)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越来越大,已扩大到接近此前的最高纪录,达到2690万km2.该组织说,目前的臭氧层破洞比北美整个面积还要大,在历史纪录中属于第三大面积.之前在2000年和2006年分别发现两次破记录... 联合国属下的世界气象组织(WMO)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洞越来越大,已扩大到接近此前的最高纪录,达到2690万km2.该组织说,目前的臭氧层破洞比北美整个面积还要大,在历史纪录中属于第三大面积.之前在2000年和2006年分别发现两次破记录的臭氧层巨大破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气象组织 大时
下载PDF
中国5站多年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金赛花 樊曙先 王桂玲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2014年第1期1-12,共12页
利用中国瓦里关、香河、昆明、龙凤山、临安5站多年的大气臭氧总量地基观测资料,分析各站臭氧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并重点对瓦里关站与香河站臭氧总量作频数分析与低值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香河、昆明、龙凤山、临安4站... 利用中国瓦里关、香河、昆明、龙凤山、临安5站多年的大气臭氧总量地基观测资料,分析各站臭氧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等特征,并重点对瓦里关站与香河站臭氧总量作频数分析与低值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代以来,香河、昆明、龙凤山、临安4站的臭氧总量呈上升趋势,而青藏高原东部瓦里关站的臭氧总量略有下降,臭氧损耗减缓。5站臭氧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春季节臭氧总量值较高,夏、秋季节具有较低值。2000—2008年期间,瓦里关站与香河站各年的臭氧频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有别,两站冬季的频数分布最接近正态分布,春季偏差次之。香河站每年低值出现的频率极低,瓦里关站出现低值的频率较高,夏、秋两季臭氧低值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冬、春两季。近年来,瓦里关站低值出现的频率总体上有所下降,尤其夏、秋季节(6—10月)的臭氧低值频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时间序列分析 频数分布 低值分析
原文传递
雨后空气耍清新
5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4年第10期43-43,共1页
暴雨过后常常会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味、它是从何而来呢?雨后通常会有三种味道,第一种是“清洁”味,其实这是臭氧的味道。臭氧本身有刺激性气味,与氯味道相近,雷雨到来前,闪电将周围的氮、氧分子剥离出来,产生小规模的... 暴雨过后常常会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新的气味、它是从何而来呢?雨后通常会有三种味道,第一种是“清洁”味,其实这是臭氧的味道。臭氧本身有刺激性气味,与氯味道相近,雷雨到来前,闪电将周围的氮、氧分子剥离出来,产生小规模的臭氧,然后它们被风带到地面上。大气层中的紫外线也会将氧气分解,自由的氧原子有时会和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新 空气 “清洁” 臭氧 味道 小规模 紫外线 大气层
下载PDF
从空间探测平流层上层臭氧长期趋势的方法
6
作者 John E.Frederick Ernest Hilsenrath 章育仲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3-90,共8页
从沿轨道运行的遥测传感器探测平流层上层臭氧长期趋势的中心问题涉及到把仪器漂移从实际的地球物理变化中区分出来.航天飞机上携带的太阳后向散射紫外辐射仪(SSBUV)的定期飞行将使得检测业务卫星携带的光学特性相同的传感器(SBUV/2)的... 从沿轨道运行的遥测传感器探测平流层上层臭氧长期趋势的中心问题涉及到把仪器漂移从实际的地球物理变化中区分出来.航天飞机上携带的太阳后向散射紫外辐射仪(SSBUV)的定期飞行将使得检测业务卫星携带的光学特性相同的传感器(SBUV/2)的漂移成为可能.对SSBUV和SBUV/2数据集的详细模拟确定了从轨道上进行校准的程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SSBUV从一次飞行到下一次飞行的校准的可重复性是分析中最关键的变量.约±1%的可重复性对于检测和订正SBUV/2辐射率测量中的漂移是必要的.模拟结果表明,在SSBUV每年约飞行一次、并对整个十年的SBUV/2数据集进行精确校准订正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推论出后向散射辐射率的真实地球物理趋势,其准确度可达约±1.0%/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上层 臭氧 探测
下载PDF
臭氧层空洞导致大气不断泄漏
7
作者 高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臭氧层空洞 温室效应 大气层 大气圈 大气污染 同流层
下载PDF
利用卫星资料分析我国北方东西部臭氧分布差异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景梅 邱金桓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SAGEⅡ和HALOE臭氧垂直分布资料和TOMS臭氧总量资料,研究我国北方(45°~55°N和35°~45°N范围),东部(105°~135°E)和西部(75°~105°E)大气臭氧总量和垂直分布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北... 利用SAGEⅡ和HALOE臭氧垂直分布资料和TOMS臭氧总量资料,研究我国北方(45°~55°N和35°~45°N范围),东部(105°~135°E)和西部(75°~105°E)大气臭氧总量和垂直分布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东部冬季、春季和秋季臭氧总量明显大于西部,主要表现在平流层臭氧极大值附近及其以下高度臭氧含量东部比西部明显偏大,这种差异在冬、春季尤为明显;随着纬度的降低,冬季和秋季臭氧总量东、西部差异减小,但春季臭氧总量东、西部差异没有明显改变;夏季,在45°~55°N范围,东、西部臭氧分布没有明显差异,但在35°~45°N范围,臭氧分布东、西部差异较明显,臭氧总量东、西部差异达到20.6 DU,16 km以下臭氧柱总量东、西部差异达到12.8 DU。该文还对导致我国东、西部臭氧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垂直分布 西部差异
下载PDF
美是对空洞的抗议
9
作者 刘瑜 《中外文摘》 2016年第23期37-37,共1页
24岁时,我研究生刚毕业,到一所大学就职。学校把我分到了一个教工集体宿舍住,我一走进去,哭了。在此之前,我辛辛苦苦读了近20年书,对工作怀有多么热切的期待啊。它与经济自立、白衬衫、走廊里的高跟鞋声,以及可以洗泡泡浴的浴缸... 24岁时,我研究生刚毕业,到一所大学就职。学校把我分到了一个教工集体宿舍住,我一走进去,哭了。在此之前,我辛辛苦苦读了近20年书,对工作怀有多么热切的期待啊。它与经济自立、白衬衫、走廊里的高跟鞋声,以及可以洗泡泡浴的浴缸联系在一起。但现在,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间四人合住的、没有光线的宿舍,里面堆满了旧而不够旧的家具、新而不够新的行李箱,屋顶因为霉烂脱皮而斑斑驳驳,还有几个戴大眼镜的陌生女子坐在那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洞 经济自立 研究生 高跟鞋 行李箱 宿舍
原文传递
南极臭氧洞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复成 《气象教育与科技》 1993年第1期4-9,共6页
关键词 南极 大气 臭氧洞
下载PDF
北极上空首次出现臭氧空洞
11
《地理教学》 2011年第23期57-57,共1页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2日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对今年春天观测到的北极上空臭氧减少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最终确认这次北极臭氧减少幅度打破了观测记录,首次出现了类似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
关键词 臭氧空洞 北极 臭氧减少 观测记录 南极
下载PDF
臭氧空洞释放“太阳杀手”
12
作者 段雯娟 《地球》 2013年第9期42-45,共4页
臭氧是大气中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作用极大的高空物质。臭氧层是地球的天然屏障,如同一把撑在大气层高空的无形“保护伞”,是保护地球生物和人类安全的“天兵天将”。
关键词 臭氧空洞 太阳 地球生态 环境作用 天然屏障 人类安全 地球生物 大气层
下载PDF
东亚地区平流层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场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世昌 汪明圣 +5 位作者 黎成超 黎海凤 宋哲 侯开 陈艳 张秀年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4-651,共8页
臭氧是影响平流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利用NCEP的臭氧与温度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1979—2008年平流层各层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平流层各层次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臭氧是影响平流层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利用NCEP的臭氧与温度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1979—2008年平流层各层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平流层各层次臭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为了更好地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平流层3个层次(100、70、50 hPa)欧亚大陆O3场与东亚温度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分析.结果显示,3个层次上第1奇异向量的方差贡献都达到90%以上,可见3个层次第1奇异向量对应的SVD模态是最主要的模态,代表了此两要素场相互作用的主要特征,即①欧亚大陆上西风带行星波影响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高,则行星波东亚大槽上空平流层温度偏高,反之则偏低;②欧亚大陆上热带东风急流区域对应的臭氧含量低,则台湾以南-南海区域上空平流层温度偏低,反之则偏高;③同时发现平流层中低层的大型经向环流在影响中-低纬地区臭氧分布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臭氧 温度场 奇异值分解(SVD) 经向环流
原文传递
1993年中山站地区“臭氧洞”和UV┐B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秀骥 郑向东 +1 位作者 陆龙骅 郭松 《南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14-22,共9页
本文给出了1993年在东南极中山站(69.38°S,76.37°E)地区首次运用WMO(世界气象组织)认可的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进行臭氧和UV-B地面的同步观测结果。观测表明中山站地区在1993年8月... 本文给出了1993年在东南极中山站(69.38°S,76.37°E)地区首次运用WMO(世界气象组织)认可的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进行臭氧和UV-B地面的同步观测结果。观测表明中山站地区在1993年8月初到11月底频繁出现臭氧低于200DU的值;12月初臭氧值恢复正常。在整个“臭氧洞”期间,臭氧值起伏变化很大,并且和70hPa到50hPa上空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臭氧的日变化不很明显。中午时刻有生物效应的UV-B辐射通量与臭氧斜程柱总量呈负指数关系;云和太阳高度角控制着UV-B辐射通量日变化过程。UV-B光谱扫描的结果表明295-325nm波段内的光谱强度比315-325nm的光谱强度更受臭氧变化的影响。消除云和气溶胶对UV-B辐射过程的部分影响,对每天中午时刻300.5nm和323.5nm光谱强度比值计算,反映出了“臭氧洞”期间臭氧值降低是UV-B辐射增强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UV-B 辐射通量 光谱强度 臭氧洞
下载PDF
基于OMI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周边对流层低层臭氧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芳园 卞建春 +4 位作者 王颢樾 王卫国 张万诚 樊雯璇 余珂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2,F0003,共11页
提出一种利用地形海拔落差以及臭氧总量差来估算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方法.根据搭载于美国宇航局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臭氧总量日观测数据,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区四川盆地及印度北部的地形海拔落差及... 提出一种利用地形海拔落差以及臭氧总量差来估算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方法.根据搭载于美国宇航局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臭氧总量日观测数据,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区四川盆地及印度北部的地形海拔落差及臭氧总量差,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低层大气臭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低层大气臭氧分布有南北差异,南部臭氧含量高于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层臭氧 四川盆地 印度北部 地形海拔落差 臭氧总量差
原文传递
臭氧“钢笔”
16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 2017年第1期14-14,共1页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Roving Blue公司在Overland Expo East展会上展示了一款能保持饮用水清洁、新鲜的臭氧“钢笔”——O—Pen。这个铜笔造型的水净化装置的质量仅为30克,能利用臭氧消灭细菌、原生动物胞囊等,在一分钟内可净化0.5升的水。
关键词 臭氧 钢笔 净化装置 威斯康星 原生动物 饮用水 PEN
下载PDF
南极臭氧空洞至少需要60年才能恢复
17
作者 葛欣欣 《科学(中文版)》 2006年第3期14-14,共1页
持续释放的氟氯化碳仍在一点点的吞噬着臭氧层。虽然南极臭氧空洞正在逐步地恢复中,但仍需要时间。
关键词 臭氧空洞 南极 氟氯化碳 持续释放 臭氧层
下载PDF
南极臭氧空洞至少需要60年才能恢复
18
作者 葛欣欣(编译) 《科技中国》 2006年第1期59-59,共1页
持续释放的氟氯化碳仍在一点点的吞噬着臭氧层,虽然南极臭氧空洞正在逐步地恢复中.但仍需要时间。
关键词 臭氧空洞 南极 氟氯化碳 持续释放 臭氧层
下载PDF
青藏高原臭氧谷极端事件的定义及其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雯雯 郭栋 +6 位作者 孙晓娟 施春华 陈丹 段明铿 饶建 杜雅菡 唐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9-137,共9页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了青藏高原臭氧谷(Ozone Valle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OVTP)极端和普通强(弱)事件,并讨论了其特征。结果表明:1) OVTP极端强事件在夏秋季节多发,10月最多,频率达2. 0%; OVTP普通强... 利用1979—2016年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资料,定义了青藏高原臭氧谷(Ozone Valle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OVTP)极端和普通强(弱)事件,并讨论了其特征。结果表明:1) OVTP极端强事件在夏秋季节多发,10月最多,频率达2. 0%; OVTP普通强事件在春夏季多发,7月最多,频率达1. 7%。OVTP极端弱事件在秋冬季多发,12月最多,频率达3. 8%; OVTP普通弱事件在冬季多发,1月最多,频率达2. 0%。2) OVTP极端强事件出现频率显著增加(0. 004%·a^(-1)),极端弱事件出现频率显著减少(-0. 015%·a^(-1))。OVTP普通事件的变化均不显著。3) OVTP极端强事件的面积和强度均在秋季最大,10月达到最大值,面积为4. 3×10~5km^2,强度为1. 5×10~5t; OVTP普通强事件的面积和强度均在夏季最大,7月达到峰值,面积为1. 7×105km^2,强度为4. 1×10~3t。OVTP极端弱事件的面积和强度在春夏较小,4月达到最小值,面积为3. 2×10~4km^2,强度为1. 1×10~2t; OVTP普通弱事件的面积和强度在春夏秋均较小,4月和10月达到极小值,4月面积为2. 5×10~4km^2,强度为68 t,10月面积为2. 2×10~4km^2,强度为97t。4) OVTP极端和普通强事件的面积(强度)均呈显著增大(增强)趋势,极端强事件的面积达2. 5×10~2km^2·a^(-1),强度达2. 5×10~2t·a^(-1),普通强事件的面积达4. 5×10~2km^2·a^(-1),强度达4. 5 t·a^(-1)。极端和普通弱事件的面积(强度)均呈显著减小(减弱)趋势,极端弱事件的面积达-1. 7×10~4km^2·a^(-1),强度达-7. 0×10~3t·a^(-1),普通弱事件的面积达-2. 3×10~3km^2·a^(-1),强度达-2. 7×102t·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臭氧谷 极端事件 频数 面积 强度
下载PDF
关注臭氧层
20
作者 刘爱芳 《科学之友》 1999年第8期6-7,共2页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受到层层包围的。从地面算起,从下而上可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给人类带来了风、云、雨、雾、霜、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而对流层上方的平流层中有...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受到层层包围的。从地面算起,从下而上可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离地面最近的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给人类带来了风、云、雨、雾、霜、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而对流层上方的平流层中有一臭氧层,其浓度为10%,厚度为30公里,能大量吸收来自宇宙的辐射,特别是可以吸收掉99%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平流层 臭氧层 太阳辐射 地球 电离层 中间层 天气现象 散逸层 人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