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与模拟的青海湖冰厚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娟 姚晓军 +4 位作者 靳惠安 张调风 高永鹏 张大弘 赵全宁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7-621,共15页
湖冰厚度是湖泊在封冻期的重要物理参数,明晰其时空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湖冰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ERA5 Climate Reanalysis气温数据集、MODIS MOD09GQ数据产品和2019年湖冰钻孔测厚数据及雷达测厚数... 湖冰厚度是湖泊在封冻期的重要物理参数,明晰其时空变化特征对于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湖冰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ERA5 Climate Reanalysis气温数据集、MODIS MOD09GQ数据产品和2019年湖冰钻孔测厚数据及雷达测厚数据,重建2000-2019年青海湖冰厚时间序列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9年3月实测青海湖湖冰厚度平均增长速率为0.30 cm/d,高于2月份(0.12 cm/d).基于度日法湖冰生长模型模拟的2018年11月-2019年3月青海湖冰厚平均增长速率为0.34 cm/d,与实际观测数据相比,模拟冰厚误差为±2 cm,但在河流入湖口处和湖区南侧误差较大,且冰厚模拟数值在3月中旬前高估而之后有所低估.②青海湖多年平均冰厚介于32~37 cm,其中2008-2016年湖冰厚度年际变化剧烈,呈现先增大再稳定后减小的趋势.冻结初期湖冰厚度增长迅速,12月和1月湖冰增长速率分别为0.45和0.41 cm/d,2月后冰厚增长速率放缓,2月和3月分别为0.29和0.14 cm/d.③2000-2019年冰厚整体呈现北厚南薄、东厚西薄的空间格局,多年冰厚变化幅度湖区西部较东部稳定,湖冰平均厚度与完全封冻时长及封冻期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冰 冰厚 机载测冰雷达 度日法湖冰生长模型 青海湖
下载PDF
气候不稳定性的重要发现——对国外冰芯研究进展的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大河 李培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0-476,共7页
冰芯分析使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最近格陵兰冰盖顶部的一对冰芯证实了末次冰期出现过多次冷暖时段的快速转换。GRIP冰芯还发现未次间冰期盛期也为冷期所打断。安第斯山冰芯揭示了末次冰期热带气候变化之谜。过去被广泛接... 冰芯分析使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最近格陵兰冰盖顶部的一对冰芯证实了末次冰期出现过多次冷暖时段的快速转换。GRIP冰芯还发现未次间冰期盛期也为冷期所打断。安第斯山冰芯揭示了末次冰期热带气候变化之谜。过去被广泛接受的气候稳定的间冰期和气候多变的冰期的结论,以及恒温式热带冰期气候运转模式都面临挑战。GISP2冰芯钻孔温度测量查明了极地对气候变化的放大作用。未来全球变暖的后果很可能是全新世稳定气候的结束,多变的灾难性气候的来临这一严竣问题摆在人类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芯 气候不稳定性 热带气候 敏感性
下载PDF
黄河源区更新世冰盖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尚哲 李吉均 +1 位作者 潘保田 张叶春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4-72,共9页
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冰川遗迹,如流线型地形、贯穿型谷地、浑圆状山顶、冰碛沉积、花岗闪长岩漂砾、带擦面的擦痕石、冰砾阜等表明本区曾发育过更新世冰盖。据上述各种地貌和沉积物复原,冰盖面积约达到80000km2,中心厚度约1... 黄河源区广泛分布的冰川遗迹,如流线型地形、贯穿型谷地、浑圆状山顶、冰碛沉积、花岗闪长岩漂砾、带擦面的擦痕石、冰砾阜等表明本区曾发育过更新世冰盖。据上述各种地貌和沉积物复原,冰盖面积约达到80000km2,中心厚度约1360m,发育时间在倒数第二或第三次冰期。现代黄河源区是青藏高原最寒冷和降水相对丰裕的地区,倒数第二和第三次冰期时雪线降低到了4300m以下,有条件形成冰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更新世小冰盖
下载PDF
寻找冰盖消融的证据
4
作者 刘小汉 《人与生物圈》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查尔斯王子山、拉斯曼和西福尔丘陵地区的上新世(距今533万年~258.8万年)冰川沉积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再搬运(指自然力量的作用)的微体化石,这一发现引起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沉积相的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查尔斯王子山、拉斯曼和西福尔丘陵地区的上新世(距今533万年~258.8万年)冰川沉积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再搬运(指自然力量的作用)的微体化石,这一发现引起相关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从沉积相的分布来看,西福尔和拉斯曼丘陵地区大多数为海相沉积;北查尔斯王子山具有海湾沉积的特征;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具陆相冰川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沉积 上新世 王子山 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 格罗夫 冰流 终碛堤 微体化石 冰退
原文传递
东南极冰盖中山站——Dome A断面路线考察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任贾文 秦大河 效存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6,共6页
1996年以来 ,中国国家南极考察队连续 3次进行了南极冰盖内陆考察 ,最远点距海岸 110 0km ,海拔 3 90 0m .沿考察路线对冰盖表面地形、表面雪层特征、雪积累速率、冰体厚度和运动速度等进行现场观测 ,采集 0 6 3 3m深度雪坑样品 ,在 4... 1996年以来 ,中国国家南极考察队连续 3次进行了南极冰盖内陆考察 ,最远点距海岸 110 0km ,海拔 3 90 0m .沿考察路线对冰盖表面地形、表面雪层特征、雪积累速率、冰体厚度和运动速度等进行现场观测 ,采集 0 6 3 3m深度雪坑样品 ,在 4个地点钻取 5 0 10 0m深度冰芯 5支 .部分资料和样品的初步分析表明 ,由于研究区域毗邻Lambert冰川和格罗夫山 ,冰面地形较多起伏 ,中段很大区域坡面朝向Lambert冰川 .自中山站向内陆 46 0km积累速率为 46 2 10kg·m-2 ·a-1(相当于 12 6 0cm厚度雪层 ) ,表面 1m深度雪的密度为 35 0 45 0kg·m-3.雪变成冰的深度 (密度达 830kg·m-3)在几个冰芯钻取地点均大约为 6 0m ,说明研究区域内雪的变质过程基本相同 .30 0km处 5 0m冰芯初步分析显示 ,过去几十年积累速率和温度均呈上升趋势 ,这虽然与南极地区其他许多地点的结果相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极内陆考察 雪积累速率 气候变化 南极 冰盖 中山站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之争的现状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本兴 焦克勤 郑文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之争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达80余年。争论包括有无覆盖整个高原的大冰盖和有无局部小冰盖,以及它们的形成年代,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以少数西方探险家为主,论据不足,难于开展讨论;... 青藏高原有无大冰盖之争始于20世纪初,至今已达80余年。争论包括有无覆盖整个高原的大冰盖和有无局部小冰盖,以及它们的形成年代,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以少数西方探险家为主,论据不足,难于开展讨论;从50年代至70年代,以中国学者为主的没有大冰盖论占绝对优势;80年代至今中外学者众多、文献数百篇,是大争论的高潮。预示不久的将来,争论将逐渐平息,出现新的青藏高原科研热,进入更全面地、系统地建立起西藏和高亚洲地质历史演化及其对东亚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的一系列新理论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盖 第四纪 青藏高原
下载PDF
Use of Tephrochronology in the Evaluation of Accumulation Rates on Nelson Ice Cap,South Shetland Isands,Antarctica
7
作者 秦大河 G A.Zielinski +3 位作者 M.S.Germain 任贾文 王晓香 王文悌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4年第10期1272-1280,共9页
A volcanic ash layer was observed in the 3 ice cores on the Nelson Ice Cap,Antarctica.A comparison of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glass shards from the 3 tephra layers with average whole-rock compositions of 1967-1... A volcanic ash layer was observed in the 3 ice cores on the Nelson Ice Cap,Antarctica.A comparison of major elemental composition of glass shards from the 3 tephra layers with average whole-rock compositions of 1967-1970 eruptions on the Deception Island and of glass shards from other suspected De- ception Island eruptions collected from Antarctic ice and firn indicate that the most reasonable source for the tephra in the Nelson Ice Cap cores is the 1970 eruption on the Deception Island.From the depth of the vol- canic ash layer and measured density profile of the cores,the net accumulation rate at the summit,Core GW,is 1200 g·cm^(-2)·a^(-1)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and the net accumulation rates are 700 g·cm^(-2)·a^(-1) and 6 g·cm^(-2)·a^(-1) at sites N30 and N50,respectively.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elson Ice Cap,the accu- mulation rate may b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because no volcanic ash in ice cores was observed at similar depths collected from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 core STRATIGRAPHY TEPHROCHRONOLOGY composition of glass shards ACCUMULATION rate
原文传递
冰期指数法模拟北半球冰盖演化的不确定性研究
8
作者 张宇翱 张旭 +1 位作者 昝金波 方小敏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9-630,共12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显示,自20世纪起极地冰盖持续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地球冰盖未来的预测以及过去的演变历史尚不明确,而数值模拟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冰盖模拟研究中,冰期指数法可依据古气候代用指标将...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显示,自20世纪起极地冰盖持续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地球冰盖未来的预测以及过去的演变历史尚不明确,而数值模拟能够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冰盖模拟研究中,冰期指数法可依据古气候代用指标将离散的气候强迫转化为连续的气候强迫,用于冰盖演变的瞬态模拟。基于该方法,利用2组(共6条)分别代表全球海平面和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开展末次冰期旋回北半球冰盖的时空演变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模拟的冰量演变特征受指数的变化趋势控制;②在指数变化特征(轨迹和变幅)相似时,千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存在会导致模拟的总冰量偏少;③在同一气候强迫下,不同指数模拟的最大冰盖范围受夏季0℃等温线的约束,同时指数的演变轨迹与变幅也会影响末次冰期盛冰期冰盖模拟的空间分布。因此,在利用冰期指数法开展冰盖瞬态模拟研究时,需根据关注的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数并考虑古气候代用指标(即冰期指数)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盖模拟 末次冰期旋回 冰期指数法
原文传递
亚洲冰川湖泊分类与最大分布数据集(1980s-2019)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劲松 宋春桥 +1 位作者 王艳君 张大鹏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2期200-208,372-380,共18页
基于全球地表水数据集(JRC Global Surface Water,GSW),结合目视解译和质量控制,开展了1980s-2019时段形成和发育的亚洲冰湖最大水域范围(≥0.01km^(2))的空间编目;根据冰湖与冰川的关系,将冰湖分为冰川补给湖(包括:冰上湖、冰川接触湖... 基于全球地表水数据集(JRC Global Surface Water,GSW),结合目视解译和质量控制,开展了1980s-2019时段形成和发育的亚洲冰湖最大水域范围(≥0.01km^(2))的空间编目;根据冰湖与冰川的关系,将冰湖分为冰川补给湖(包括:冰上湖、冰川接触湖和冰川不接触湖3个亚类)和非冰川补给湖2类,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冰湖的空间分布特征,最终得到亚洲冰川湖泊分类与最大分布数据集(1980s-2019)。研究表明,冰湖总绝对面积误差为98.91km^(2),平均相对误差为19.1%。该数据集包括:(1)空间数据,即1980s-2019年亚洲冰湖最大分布范围与类型数据;(2)表格数据,包括:1980s-2019年亚洲不同大小、类型、高程尺度下冰湖的数量与面积统计。数据集存储为.shp和.xlsx格式,由9个数据文件组成,数据量为21.8MB(压缩为1个文件,4.92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W数据 亚洲 冰湖 类型 遥感
原文传递
Will Glacier No.1 Tianshan exist in the 22^(nd) century?
10
作者 WenYing Wang YongPing Shen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2011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Mountain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water towers of the world. Almost all major rivers have their sources in mountains; glaciers ar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that contribute meltwater to river discharge. Glaciers pa... Mountain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the water towers of the world. Almost all major rivers have their sources in mountains; glaciers are important water resources that contribute meltwater to river discharge. Glaciers participate in the global water cycle and, with their solid water storage,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water balance. As solid reservoirs, glaciers continue to receive the mass nourishment of solid precipitation from the atmosphere, and their meltwater feed and regulate fiver discharge. Physical changes in glaciers are an indicator of climate change.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the global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by 1-2 ℃, which emphasizes the urgent task of monitoring glaciers and predicting their trend. As an example, we have investigated, researched, and surveyed Glacier No. 1 in the Urumqi River source, Tianshan (abbr. Glacier No. 1 Tianshan or Glacier No.l) for half a century. We have found an increase by degrees of the glacial regression during the last 400 years and discovered a terminal moraine which is forming today. The global temperature is rising continually, while the local glacial temperature is 0.4 times that of the 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 Thus, we forecast that Glacier No. 1 Tianshan will disappear during the late 21 st Century (2074-2100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ER RETREAT change FORECAST
下载PDF
平衡冰塞厚度与水流条件和冰流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平衡冰塞出现时河道冰塞的厚度最大 ,它是冰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又是开河冰塞的前期基础 ,对于凌洪灾害、冬季河床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水槽试验 ,对平衡冰塞的形成与变化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了平衡冰塞厚度与冰... 平衡冰塞出现时河道冰塞的厚度最大 ,它是冰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又是开河冰塞的前期基础 ,对于凌洪灾害、冬季河床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通过水槽试验 ,对平衡冰塞的形成与变化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揭示了平衡冰塞厚度与冰流量及水流条件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依据试验资料定性得出了平衡冰塞厚度计算的表达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冰塞 平衡时间 冰塞厚度 冰流量 水流条件 水槽试验 河流冰情问题 凌汛灾害
下载PDF
人与冰山的角斗
12
作者 芦稼 《海事大观》 2003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冰山 浮冰 漂流范围 破冰 资源利用
原文传递
第二部分 南北半球第四纪对比 环太平洋高山地区末次冰川作用的年代
13
作者 Stephen C.Porter 顾兆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山岳冰川是气候变化的灵敏标志,其沉积物是一种不同时间幅度冰川进退规模和持续时间的潜在信息源。大陆冰盖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所需时间比温带小规模山岳冰川长,以致山岳冰川更适合于建立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可是大部分山岳冰川变化时... 山岳冰川是气候变化的灵敏标志,其沉积物是一种不同时间幅度冰川进退规模和持续时间的潜在信息源。大陆冰盖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所需时间比温带小规模山岳冰川长,以致山岳冰川更适合于建立气候变化的时间序列。可是大部分山岳冰川变化时间序列的建立经常是运用相对的测年技术,即着眼于冰川序列,这是由于在很多地方缺乏适合放射测年的有机质或火山岩。最适合于取得放射性年龄控制的地区多数位于环太平洋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第四纪 山岳冰川 高山地区
下载PDF
Cosmogenic ^(10)Be dating of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被引量:28
14
作者 ZHOU ShangZhe XU LiuBing +4 位作者 PATRICK M. Colgan DAVID M. Mickelson WANG XiaoLi WANG Jie ZHONG We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7年第10期1387-1393,共7页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are two previously recognized local glacia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classifying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are two previously recognized local glaciat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y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 for classifying Late Quaternary glaciat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mountains. However, the numerical chronologies of both glaciations have been lacking. In this study, cosmogenic 10Be dating was undertaken to define the timing of these two glaciations. The surface boulders deposited by the glaciers of the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have exposure ages of 112.9±16.7―136.5±15.8 ka BP and 11.1±1.9―18.5±2.2 ka BP, respectively. It is likely that the Guxiang and Baiyu Glaciations correspond to marine isotope stages 6 and 2,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核素 铍10 测年 冰川作用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中部普若岗日冰原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冰川 普若岗日冰原 科学意义 青藏高原
下载PDF
1991年中苏联合希夏邦马峰地区冰川考察研究简况 被引量:5
16
作者 苏珍 A.B.奥尔洛夫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希夏邦马峰地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境内,在佩库康里山脉的东段,是喜马拉雅山系中段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之一。这里山势雄伟,地势复杂,现代冰川发育,主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m,是世界上14座8000m以上的高峰之一。为了阐明青藏高原... 希夏邦马峰地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境内,在佩库康里山脉的东段,是喜马拉雅山系中段的现代冰川作用中心之一。这里山势雄伟,地势复杂,现代冰川发育,主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m,是世界上14座8000m以上的高峰之一。为了阐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自然过程,以预测环境的发展;为了深入研究冰川作用及其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积雪—冰川体系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考察 苏联 马峰地区
下载PDF
探秘格陵兰大冰盖(一)——中学生北极格陵兰考察记
17
作者 高登义 《我们爱科学》 2010年第10期20-23,共4页
两大冰盖 世界上有两个项顶有名的大冰盖,位居第一的当然是南极大冰盖,排行第二的就是北极格陵兰大冰盖了。我们知道,全世界的淡水接近百分之八十储存在这两个冰盖里,排行第一的南极大冰盖储存淡水最多,大约占了百分之七十二,而... 两大冰盖 世界上有两个项顶有名的大冰盖,位居第一的当然是南极大冰盖,排行第二的就是北极格陵兰大冰盖了。我们知道,全世界的淡水接近百分之八十储存在这两个冰盖里,排行第一的南极大冰盖储存淡水最多,大约占了百分之七十二,而排行第二的格陵兰冰盖,淡水的储存量也不少,接近全球的百分之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陵兰冰盖 北极 中学生 兰考 储存量 淡水 世界 极大
原文传递
触手可及 天山一号冰
18
作者 潘继鹏 《气象知识》 2016年第6期15-17,共3页
新疆是中国冰川规模最大和冰储量最多的地区,在天山、帕米尔、喀喇昆仑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和阿尔泰山均有冰川分布,其中天山冰川约占新疆冰川总面积的75%。
关键词 中天山 冰储量 喀喇昆仑山 触手 冰川规模 冰川分布 阿尔泰山 阿尔金山
原文传递
中国南极第三次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的测绘工作
19
作者 黄声享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6,共3页
1998~1999年南极夏季期间,中国组织实施了第三次南极内陆冰盖科学考察,深入冰盖内陆1128km,成为世界第一支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区域开展科学考察的国家队。本文着重介绍有关考察的测绘保障工作及其成果。
关键词 南极 内陆冰盖 科学考察 测绘保障 冰盖
下载PDF
南极洲冰盖不减反增
20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第12期57-57,共1页
尽管此前关于气候变化导致南极洲冰盖加速消融的结论时常见诸报端,美国航天局一项最新研究却发现,南极洲冰盖自一万年前起一直处于不断增厚的状态,且增加量超过消融流失量。
关键词 航天中心 美国航天局 气候变化 戈达德 卫星数据 南极半岛 流失量 西部内陆 卫星测高 韦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