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5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弹性本构关系讨论(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阮爱国 李清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论述了地壳介质中存在的几类各向异性弹性本构关系 .推导了应变能变换公式、EDA薄层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及非对称面上EDA构成的单斜对称弹性常数的计算公式 .讨论了几种各向异性对称系统的特征方程 ,并给出了弹性波的角散表达式 .最后选取... 论述了地壳介质中存在的几类各向异性弹性本构关系 .推导了应变能变换公式、EDA薄层各向异性弹性常数及非对称面上EDA构成的单斜对称弹性常数的计算公式 .讨论了几种各向异性对称系统的特征方程 ,并给出了弹性波的角散表达式 .最后选取合理的参数对波的角散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弹性本构关系 角散方程 P波 S波 地壳介质 弹性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影响地震波传播的矿岩地质要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琦 《山东矿业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56-60,共5页
地震波的传播是受地球介质影响的。本文把不同的地质要素从物理及数学角度抽象成不同的方程与边界条件,从而解出地震波在不同地质要素的影响下的传播规律,进而提出了关于人工隔震的“波导层”,及“波导管”等新见解。
关键词 地震波传播 全反射 地质构造
下载PDF
天津地区地震波速比分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庞群英 崔晓峰 +1 位作者 王建国 栗连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8年第5期22-25,共4页
利用天津地震台网2002~2007年记录到的天津及周边地区,ML≥1.5地震,在天津及周边地区,按照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圈定4个区域,采用单事件多台观测资料,对所选区域里的地震事件进行平均波速比值的计算,得到天津地区波速比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天津台网 分区 波速比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eismotectonics of the Jan-uary 17,1995 Hanshin M7.2 earthquake
4
作者 韩竹君 任伏虎 +1 位作者 小川雄二郎 谷口仁士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6年第4期134-141,共8页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tectonics, aftershock activity,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and peak ground motion, the geometr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ogenic tectonics about the 1995 Hanshin earthquake are analy...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tectonics, aftershock activity,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and peak ground motion, the geometr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ogenic tectonics about the 1995 Hanshin earthquake are analysed. Nojima fault and Rokko fault have the same trending direction, but opposite dips. Their rising and falling plates are in symmetrically diagonal distribution. The two faults can be defined as thrust strike slip faults and constitute a pivotal strike slip fault. The earthquake just occurred at the pivot, which is the seismotectonics for the earthquake to develop and occur. The pivotal movement along a strike slip fault often leads to the occurrence of large earthquakes, whose dynamic process can be demonstrated by the stress analysis on the torsion of a beam with rectangle section. The displacement of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aftershock density and peak acceleration change in a certain range of epicentral distance just similar as the shear stress changes from the center to the sides in the rectangle secti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viest damage area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 from the aspects of special geological tectonics and seismotectonic condition.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the article can be applied not only to realizing the potencial earthquake sources in middle long time, but also to build reasonably the prediction model about earthquake haz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shin earthquake pivotal strike slip fault earthquake risk in middle long time.
下载PDF
自由表面对地震辐射能的影响:以逆冲断层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彦恒 史保平 张健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38-943,共6页
从震源辐射的能量表象定理出发,以逆冲断层为例,定量地分析了自由表面对逆冲断层地震波辐射能量计算的影响,利用准静态有限尺度逆冲断层位错模型,准确地计算了当断层处在不同倾角、距自由表面不同深度的情形下,断层面上和自由表面位移... 从震源辐射的能量表象定理出发,以逆冲断层为例,定量地分析了自由表面对逆冲断层地震波辐射能量计算的影响,利用准静态有限尺度逆冲断层位错模型,准确地计算了当断层处在不同倾角、距自由表面不同深度的情形下,断层面上和自由表面位移场和应力场变化.结果表明,当断层接近地表,且倾角很小时,考虑断层同自由表面相互耦合作用的地震波总辐射能(ER)远大于由断层本身滑动位移所释放出的辐射能量(EF),后者也就是通常用于地震波能量估算的辐射能.随着断层与自由表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自由表面与断层间的耦合作用也随之减小,总的辐射能与断层面上的辐射能之比(ER/EF)接近于1.目前的结果可对地震观测中存在的远场和近场视应力不一致的现象提供了部分解释,而且该成果对于近场强地面运动的准确定量计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分配 表象定理 逆冲断层 视应力 地表响应
原文传递
西昌地区地方震尾波衰减Q值
6
作者 曾健 范军 吕智勇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8年第5期8-12,共5页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法,利用西昌遥测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记录的24个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西昌地区地球介质对应于13个不同频率的QC值。在1.0~20.0Hz频率范围内,以幂函数QC=Q0fn拟合Q...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功率谱分析法,利用西昌遥测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记录的24个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西昌地区地球介质对应于13个不同频率的QC值。在1.0~20.0Hz频率范围内,以幂函数QC=Q0fn拟合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其中Q0值在43.0~82.4之间,n值在0.24~0.94之间。平均值分别为66.2和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地区 频率依赖性 尾波衰减 Q值 地震波
下载PDF
两岸地产共迎世纪机遇:洪平森:平潭岛将会诞生一个新的产业环境
7
作者 陈晓敏 孙鹏伟(摄影) 《东南置业》 2010年第9期22-26,共5页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区政策的深入践行,ECFA号角的吹响,大陆兴台湾的交流日益深入与融洽,为两岸地产的交流、合作与发展创造了世纪机遇。
关键词 产业环境 平潭岛 海峡两岸 经济区 交流
下载PDF
地震烈度信息的理解和有效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裕澈 《城市与减灾》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地震烈度是个很老的概念,是描述地震影响强度的标度。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烈度和烈度表仍然广泛应用于地震学和地震工程领域。随着以地震仪器观测为基础的现代地震学的发展,地震烈度的研究内容和观测方法也在... 地震烈度是个很老的概念,是描述地震影响强度的标度。烈度表是评定烈度的标准,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烈度和烈度表仍然广泛应用于地震学和地震工程领域。随着以地震仪器观测为基础的现代地震学的发展,地震烈度的研究内容和观测方法也在不断发展。用仪器测定烈度是其重大进展之一。日本气象厅自1991年开始引进烈度计,至1996年实现全部以仪器测定烈度。目前,全日本布设约600台烈度计,构成全国性烈度观测网。气象台依靠这个观测网,当发生烈度3度(日本气象厅烈度表)地震时,约在2分钟内就发布各地烈度速报,并与电视台联网,及时告示国民。除气象厅观测网之外,地方自治体以及公共企业,还为各自的需要,布设的烈度计约有1000台。气象厅发布的烈度是根据仪器测定的烈度值,换算的烈度等级。有了仪器测定的数值,就可以更细分烈度等级。于是,相应地修订了日本气象厅烈度表,即烈度5度和6度划分为“弱和强“二个等级。这样,原来的8等级(0~7度)烈度表变为10等级的新烈度表(参见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烈度 日本气象厅 地震学 地震仪器 地震影响 重大进展 地震工程 基础 强度 观测方法
下载PDF
地震波各向异性及其在岩石圈研究中的意义
9
作者 石耀霖 《地震科技情报》 1989年第6期1-4,共4页
关键词 地震波 各向异性 岩石圈
下载PDF
安政江户地震是深源地震还是浅源地震——由模拟地球再现安政江户地震的振动与烈度分布
10
作者 古村孝志 张颖(译) +1 位作者 牛峰(译) 杨懋源(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06年第4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浅源地震 烈度分布 深源地震 振动 再现 地球 模拟 关东地震
下载PDF
Time domai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ree field motion of a layered half-space subjected to obliquely incident body waves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山有 朱海燕 高淑芳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7年第2期191-196,共6页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scattering under oblique incident body wav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ree field motion at the incident lateral boundary induced by the background layered half-space complic...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scattering under oblique incident body waves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free field motion at the incident lateral boundary induced by the background layered half-space complicates the computational area.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complex frequency domain method, a time-domai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free field motion of a layered half-space subjected to oblique incident body wave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new method decouples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us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offers an interpolation formula of the free field motion. This formula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apparent horizontal velocity of the free field motion is constant and can be calculated exactly. Bo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ffers a high degree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yered half-space wave scattering obliquely incidence artificial botmdary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Snell law
下载PDF
山前地震数据处理中不同基准面校正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锴 杨顺军 刘宜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2-788,共7页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 对山前带地震数据处理方面静校正与共中心点(CMP)浮动基准面技术存在的缺陷以及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优势进行全面分析.传统的静校正技术在处理山前地震数据方面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只有通过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策略才能得到解决,从而彻底地解决山前地震数据的基准面校正问题.基于2个典型的理论数据进行静校正与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的详细测试,证明当面对近地表高程剧烈起伏与横向速度变化非常剧烈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时,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是最合理与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它可以保证后续的深度成像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校正 静校正 波动方程基准面校正 共中心点浮动基准面
下载PDF
呼和浩特—包头盆地震源应力场状态分析
13
作者 李娟 韩晓明 +3 位作者 王晓山 杨红樱 张帆 张晖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年第2期57-64,共8页
为了分析呼和浩特—包头盆地现今应力场状态,基于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运用振幅比方法获取2000—2016年该盆地及周边M_L≥2.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其一致性参数,并反演区域应力场。结果表明,震源机制解特征主要表现为走... 为了分析呼和浩特—包头盆地现今应力场状态,基于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运用振幅比方法获取2000—2016年该盆地及周边M_L≥2.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其一致性参数,并反演区域应力场。结果表明,震源机制解特征主要表现为走滑特征,一致性参数空间分布处于低值状态,力轴方位基本与该区的应力场背景特征相符,即主压应力方位为北东、张应力方位为北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振幅比 一致性参数 应力场 呼和浩特-包头盆地
下载PDF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速度结构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伟 吴庆举 张风雪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8,I0001,共15页
本文利用云南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2010—2016年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地震重定位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重定位后的震源位置精度得到明显提高,震源主要分布于20 km深度以上的中上地壳... 本文利用云南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2010—2016年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地震重定位并获得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结果显示:重定位后的震源位置精度得到明显提高,震源主要分布于20 km深度以上的中上地壳;地震分布与速度结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中上地壳的低速异常区内以及高、低速异常区域之间;研究区上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其速度异常与地表地形及地质特征密切相关;中下地壳分布着两条主要的低速带,一条沿着安宁河断裂、小江断裂分布在川滇菱形地块的东侧;另一条主要分布在川西北次级地块内,并穿过丽江断裂向南延伸,推测这两条低速带可能是青藏高原中下地壳物质向南逃逸的两条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青藏高原东南缘 重定位 地壳流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震预警震级持续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炳根 马强 陶冬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3-228,共16页
为提高地震预警震级快速持续估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构建了基于多种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震级估算CNN-M模型。该模型基于日本KiK-net强震动观测记录,利用其P波触发后3~10s时间窗内的幅值参数、周期参数、烈度参数、信噪比参数共1... 为提高地震预警震级快速持续估算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构建了基于多种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卷积神经网络震级估算CNN-M模型。该模型基于日本KiK-net强震动观测记录,利用其P波触发后3~10s时间窗内的幅值参数、周期参数、烈度参数、信噪比参数共11种地震波特征参数以及震中距参数作为输入。本文所建立的CNN-M模型随着地震发生后时间窗的推移可持续进行震级估算。通过研究震中距效应和场地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使用井下数据和震中距参数时,模型表现最佳,其震级估算结果标准差逐渐降低,3 s时间窗标准差为0.336,10 s时间窗时降低至0.251,较之震级估算"Pd方法",估算结果准确性有了较大提高。在2014年11月22日长野Mj6.7级地震震例分析中,各时间窗内都有多个台站可准确估算出实际震级。在2021年3月20日宫城Mj6.9级地震的近场台站持续震级估算测试和实时震级估算测试中,CNN-M模型展现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震级均值误差较小。以上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CNN-M模型具有稳定可靠的预警震级持续估算能力,可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震级估算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P波 卷积神经网络 震级估算 长野地震 宫城地震
下载PDF
利用遗传算法反演非弹性衰减系数、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 被引量:172
16
作者 刘杰 郑斯华 黄玉龙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1-218,共8页
随着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全国陆续建设完成, 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的大量地震波形资料提取地震的震源参数, 如地震矩、破裂尺度、应力降等, 更好地为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服务, 逐渐成为当前的一项日常工作(Hough et al., 1999; Bindi et... 随着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全国陆续建设完成, 利用数字化台网记录的大量地震波形资料提取地震的震源参数, 如地震矩、破裂尺度、应力降等, 更好地为地震预测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服务, 逐渐成为当前的一项日常工作(Hough et al., 1999; Bindi et al., 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反演 震源参数 场地响应 品质因子
下载PDF
利用地球自由振荡观测约束芦山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5
17
作者 江颖 胡小刚 +1 位作者 刘成利 孙和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89-2696,共8页
地球自由振荡的振幅和地震的震源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利用长周期自由振荡的观测可对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和约束.芦山地震虽然是中等强度的地震,但也激发了可观测的自由振荡信号.根据芦山地震的4种不同震源机制解计算了芦山地震... 地球自由振荡的振幅和地震的震源机制有密切的关系.利用长周期自由振荡的观测可对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进行分析和约束.芦山地震虽然是中等强度的地震,但也激发了可观测的自由振荡信号.根据芦山地震的4种不同震源机制解计算了芦山地震的自由振荡,然后与超导重力仪和宽频带地震仪观测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2.3~5m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芦山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发现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o对自由振荡振幅的影响较大,而断层走向、倾角、滑动方向角和震源深度对自由振荡的振幅影响较小.分析了不同震源机制解理论计算的地球自由振荡参数,发现由GCMT反演的地震矩与实际观测符合较好,其相应的震级能较好反映芦山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而利用远场体波反演的地震矩偏小,联合远场和近场观测数据反演可显著改善体波的震源机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球自由振荡 超导重力观测 宽频带地震仪观测
原文传递
Focal Mechanism and Rupture Process of the 2012 M_w 7.0 Santa Isabel, Mexico Earthquake Inverted by Teleseismic Data
18
作者 Chengli Liu Yong Zheng Xiong Xio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The point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April 12, 2012 Mw 7.0 Santa Isabel, Mexico, earthquake indicated by teleseismic P and SH waveforms obtained by a means of traditional cut and paste(CAP) method show that the best d... The point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April 12, 2012 Mw 7.0 Santa Isabel, Mexico, earthquake indicated by teleseismic P and SH waveforms obtained by a means of traditional cut and paste(CAP) method show that the best double-couple solution of this event is: 37°/127°, 90°/81° and-9°/-180° for strike, dip and rake, respectively. Its centroid depth is 13 km. Global teleseismic waveform data exhibit that the rupture of the earthquake initiated at a focal depth of 13 km and propagated southeastward with a relatively slow rupture velocity(about 1.8 km/s on average). The maximum slip occurred at 30 km southeast of the hypocenter, with the peak slip of 3.57 m and total seismic moment of whole fault up to 3.98×1019 N·m.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some insight into properties, co- or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nd coulomb stress changes of future earthquake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ico Earthquake rupture velocity focal mechanism slip history
原文传递
浅层地震反射资料的多阶振型面波反演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建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1,共8页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面波方法是两种相互独立发展的地震勘探方法,在各自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对方都是作为干扰信号而存在.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反射资料中被视为干扰的面波信号,通过成熟的多道面波勘探技术处理浅层地震反射资料,在频率-波数...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和面波方法是两种相互独立发展的地震勘探方法,在各自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对方都是作为干扰信号而存在.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反射资料中被视为干扰的面波信号,通过成熟的多道面波勘探技术处理浅层地震反射资料,在频率-波数域中提取多阶振型面波的频散曲线,并基于该曲线反演浅地表S波速度结构.这种方法充分开发利用了已有数据,无需单独的面波数据采集系统,同时为解释浅层地震反射资料提供了额外的信息约束.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资料中可提取出可靠的多阶振型面波频散曲线,并能给出稳定的反演结果,同时,面波反演的多解性可以通过高阶振型反演得以进一步约束;低速层的存在是观测频散曲线出现振型跳跃或呈"之"字形回折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震反射 面波信号 频散曲线 多振型反演 浅地表S 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A staggered-grid high-order finite-difference modeling for elastic wave field in arbitrary tilt anisotropic media
20
作者 裴正林 王尚旭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5年第4期471-482,500,共13页
The paper presents a staggered-grid any even-order accurate finite-difference scheme for two-dimensional (2D), three-component (3C), first-order stress-velocity elastic wave equation and its stability condition in the... The paper presents a staggered-grid any even-order accurate finite-difference scheme for two-dimensional (2D), three-component (3C), first-order stress-velocity elastic wave equation and its stability condition in the arbitrary tilt anisotropic media; and derives a perfectly matched absorbing layer (PML) boundary condition and its stag- gered-grid any even-order accurate difference scheme in the 2D arbitrary tilt anisotropic media. The results of nu- merical modeling indicate that the modeling precision is high,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 is better. The wave-front shapes of elastic waves are complex in the anisotropic media, and the velocity of qP wave is not always faster than that of qS wave. The wave-front triplication of qS wave and its events in both reflected domain and propagated domain, which are not commonly hyperbola, is a common phenomenon. When the symmetry axis is tilted in the TI media, the phenomenon of S-wave splitting is clearly observed in the snaps of three components and synthetic seismograms, and the events of all kinds of waves are asymmetr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sotropic media elastic wave staggered-grid high-order finite-difference PML boundar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