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及地震构造区划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建磊 《上海国土资源》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为进一步理解上海及邻区的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地质背景,对地震的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和震源深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地震构造区。结果表明,地震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丛集性、重复性、分块性和条带性,震源深度多在5-20km,存在5-10km、15... 为进一步理解上海及邻区的地震活动规律和地震地质背景,对地震的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和震源深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地震构造区。结果表明,地震在空间上具有很强的丛集性、重复性、分块性和条带性,震源深度多在5-20km,存在5-10km、15-20km两个优势层。在时间上表现出相对平静期和显著活动期的交互特征。弱震震级与震源深度无相关性,其他地震震源深度与震级总体呈一定线性关系。研究认为:空间分布特征与变质基底、盖层结构的差异有关,且分块和条带性主要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带联合控制;北东向断裂带和复式背斜是主要控震构造,北西和北北西向断裂是重要发震构造;区内未来数年至十余年有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部分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会对局部地区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 构造区划 地震活动性 震源深度
下载PDF
天津地区上地壳构造及沧东断裂折射地震走时成像 被引量:2
2
作者 丁丹 田晓峰 倪四道 《华南地震》 2011年第1期37-46,共10页
采用初至波成像方法,对天津地区上地壳进行成像,获得了塘沽-武清地区上地壳P波速度精细结构,成像结果反映了沧县隆起两侧凹陷盆地不断拉张下沉的特征。基于Colin Zelt提出的初至波成像方法,给出了一种判断隐伏断裂的成像方法,数值模拟... 采用初至波成像方法,对天津地区上地壳进行成像,获得了塘沽-武清地区上地壳P波速度精细结构,成像结果反映了沧县隆起两侧凹陷盆地不断拉张下沉的特征。基于Colin Zelt提出的初至波成像方法,给出了一种判断隐伏断裂的成像方法,数值模拟和对沧东断裂的成像结果显示出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也对沧东断裂进行了空间判断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壳 沧东断裂 折射地震 走时成像
下载PDF
九寨沟的地震构造及其地震活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丁 《四川地震》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依据统计极大值地震活动序列的小波时频功率谱,探讨了震区岷山断块隆起地震趋势,分析了震区新构造特征、主要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的应力场特征以及现代仪器记录的极大值地震序列的空间展布,认为九寨沟7.0级地震是虎牙断... 依据统计极大值地震活动序列的小波时频功率谱,探讨了震区岷山断块隆起地震趋势,分析了震区新构造特征、主要活动断裂与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显示的应力场特征以及现代仪器记录的极大值地震序列的空间展布,认为九寨沟7.0级地震是虎牙断裂北北西继续延伸产生左旋走滑破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7.0级地震 地震构造 地震活动 小波功率谱 极值地震
下载PDF
公元600年秦陇地震发震构造分析及考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师迪 师亚芹 任凤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据史料记载,公元600年秦陇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和发震构造长期存在争议。根据在陇县固关一带发现的地震崩塌体,同时结合史料考证、卫星影像判读、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测试等手段,研究认... 据史料记载,公元600年秦陇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关于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级、震中烈度和发震构造长期存在争议。根据在陇县固关一带发现的地震崩塌体,同时结合史料考证、卫星影像判读、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年龄测试等手段,研究认为:公元600年秦陇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六盘山东麓断裂南段固关段;秦陇地震震中在陇县固关镇一带,震级为6级,震中烈度为Ⅸ度。该地震的研究对于六盘山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和青藏块体北东向扩展的动力学过程理解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600年秦陇地震 发震构造 地震考证 六盘山东麓断裂南段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利用水准数据分析晋冀蒙地区垂直形变演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凯 赵鹏 《山西地震》 2020年第4期29-32,共4页
为了研究晋冀蒙交界区域的垂直形变特征,本文收集整理了晋冀蒙北部地区1984年以来的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选择静态平差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按照不同的复测时间构建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场进行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结果表... 为了研究晋冀蒙交界区域的垂直形变特征,本文收集整理了晋冀蒙北部地区1984年以来的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选择静态平差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按照不同的复测时间构建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场进行分析,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对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主要是以继承性活动为主,即山体隆升、盆地下沉;1989年10月19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与垂直形变速率梯度场的剧烈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运用2018年最新复测水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呼和浩特区域附近、蔚县盆地与五台山北麓断裂附近、怀仁县-山阴县连线区域出现差异升降变化,具有潜在的地震危险性,应注意拉张或者沉降区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水准测量 晋冀蒙地区 垂直形变特征
下载PDF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6
作者 常金龙 甘卫军 +2 位作者 刘淑杰 刘志俊 教智浡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7,共6页
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基于2016—2019年GPS和地质资料,解算了该断裂的三维速度场,通过构建断层模型反演了滑动速率。结果显示: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总体呈下沉趋势,沉降速率在1~2 mm/a,断裂呈右旋走滑态势,... 为研究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基于2016—2019年GPS和地质资料,解算了该断裂的三维速度场,通过构建断层模型反演了滑动速率。结果显示: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总体呈下沉趋势,沉降速率在1~2 mm/a,断裂呈右旋走滑态势,闭锁层15 km以下走滑速率为(1.7±0.4)mm/a。佳木斯—萝北段以右旋走滑为主、拉张为辅;五常—佳木斯段以拉张为主、右旋走滑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 滑动速率 GPS速度场 构造运动
下载PDF
断裂的当今活动性及其监测新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车用太 陈其峰 冯恩国 《山西地震》 2020年第4期52-56,共5页
文章介绍了地震地质学中断裂活动性的概念及其对当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局限性,强调加强断裂当今活动性的监测,特别是推广与应用受地表气象、水文、对人类活动干扰少而弱的断裂深部活动性信息的监测新技术,即跨断层锚索牛顿力监测、断... 文章介绍了地震地质学中断裂活动性的概念及其对当今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局限性,强调加强断裂当今活动性的监测,特别是推广与应用受地表气象、水文、对人类活动干扰少而弱的断裂深部活动性信息的监测新技术,即跨断层锚索牛顿力监测、断裂带释放气体与热监测的新技术,能提升断裂活动性监测的时间尺度及其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层)当今活动性 跨断层锚索牛顿力监测 断层带释放气体监测 断层带释放热监测
下载PDF
1989年以来大同-阳高3次5级以上地震序列精定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靳玉科 张青玄 +3 位作者 马金平 杨甜 贾海玉 侯玉文 《山西地震》 2020年第2期1-5,共5页
通过对大同-阳高震区1989-1999年间发生的3次显著地震序列进行双差精定位,研究发现,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呈NNE和NNW两个条带分布,序列空间位置与地震烈度图大体吻合。结合地震烈度图与前人研究成果,认为3次地震序列分别发生在NNE大王... 通过对大同-阳高震区1989-1999年间发生的3次显著地震序列进行双差精定位,研究发现,重新定位后的震源位置呈NNE和NNW两个条带分布,序列空间位置与地震烈度图大体吻合。结合地震烈度图与前人研究成果,认为3次地震序列分别发生在NNE大王村断裂和NNW团堡断裂上,平均震源深度比山西地震台网定位深度有所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序列 大同-阳高震区 双差定位法 震源位置
下载PDF
越西盆地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3
9
作者 宫会玲 《华南地震》 2016年第1期49-58,共10页
大凉山断裂带是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条断裂带的研究对研究青藏高原向南东方向的侧向挤出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察和航片解译,我们在大凉山断裂带北段的越西盆地内发现很好的冲洪积扇、阶地等地貌构造变形,因此鲜水河... 大凉山断裂带是鲜水河-小江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条断裂带的研究对研究青藏高原向南东方向的侧向挤出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观察和航片解译,我们在大凉山断裂带北段的越西盆地内发现很好的冲洪积扇、阶地等地貌构造变形,因此鲜水河-小江断裂体系分配到大凉山的走滑分量可能在越西盆地转化为地貌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西盆地 构造地貌 滑动速率
下载PDF
鲁北地区地震构造的新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东敏 曲同磊 +1 位作者 肖兰喜 董翔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4期16-19,共4页
以石油物探资料为依据,对鲁西北地区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梳理。对鲁北地区的无棣—益都断裂是否延伸到东营凹陷,以及惠民诸城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控震构造的关系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对认识和评价鲁北地区的地... 以石油物探资料为依据,对鲁西北地区的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梳理。对鲁北地区的无棣—益都断裂是否延伸到东营凹陷,以及惠民诸城地震带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控震构造的关系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认识,这对认识和评价鲁北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和地震预测预报研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棣-益都断裂 延伸 石油物探资料
下载PDF
墨脱断裂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帆 王金烁 郝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5-1131,共7页
墨脱断裂展布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东侧,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断裂水平运动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了进一步研究墨脱断裂倾向滑动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差异,文章基于DEM数据提取了4对横跨断裂矩形区域内的高程数据,计算获得沿断裂发育的31个流域... 墨脱断裂展布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东侧,晚第四纪以来活动强烈,断裂水平运动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了进一步研究墨脱断裂倾向滑动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差异,文章基于DEM数据提取了4对横跨断裂矩形区域内的高程数据,计算获得沿断裂发育的31个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研究表明,墨脱断裂两侧在同一高度出现对称的4组台地面,且从低到相邻的两级台面的高度差没有出现逐步增大的趋势,表明断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滑动;沿断裂分布的汇水盆地具有较大的面积高程积分值(0.42~0.60之间),反映出墨脱断裂所在区域目前总体表现为强烈的构造隆升;根据汇水盆地面积高程积分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地壳隆升强度沿墨脱断裂由南至北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结合断裂地貌形态,认为在强隆升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对断裂活动性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断裂 面积高程积分 地貌特征 构造意义
下载PDF
从深部断裂系统讨论肇庆地区的发震构造
12
作者 任镇寰 黄剑涛 +5 位作者 何晓灵 孙崇赤 刘天佑 乔计花 魏伟 刘大为 《华南地震》 2009年第1期42-52,共11页
对肇庆地区重磁资料系统处理得到的图像进行解释和研究,认为肇庆地区深部存在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断裂系统,东西向肇庆-广州断裂横贯全区,深及30km以上。北西向肇庆-开平断裂图像反映很清楚,但切割深度相对较浅,在10km左右。... 对肇庆地区重磁资料系统处理得到的图像进行解释和研究,认为肇庆地区深部存在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断裂系统,东西向肇庆-广州断裂横贯全区,深及30km以上。北西向肇庆-开平断裂图像反映很清楚,但切割深度相对较浅,在10km左右。北东向吴川-四会断裂规模较大,切割深度在20km左右。其中近东西向是深部主要断裂系统,也是主要活动断裂,它与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是中强震主要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断裂 重磁资料 断裂活动性 发震构造 肇庆地区
下载PDF
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及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建武 董治平 +1 位作者 郑卫平 郭雪莲 《内陆地震》 2013年第3期195-204,共10页
为了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活动背景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发震的动力学过程,综合历史和现代地震资料,通过对玉树地震发震前的青藏高原东部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探讨了地震活动的大尺度时-空图像与玉树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研究其发... 为了解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地震活动背景和构造背景,探讨其发震的动力学过程,综合历史和现代地震资料,通过对玉树地震发震前的青藏高原东部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探讨了地震活动的大尺度时-空图像与玉树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研究其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和余震序列特征,从而综合探讨玉树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和过程。结果表明,玉树地震的发生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的必然结果,是地震孕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必然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7 1级地震 地震活动 发震构造 动力学 活动断裂带
下载PDF
试论学报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杰 《华南地震》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 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学报作为学校学术交流的平台,要在营造学校科研氛围、引导教师科研意识、促进应用性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促进学科发展等方面起积极推动作用;坚持办刊原则和宗旨,结合地方特色,推进特色栏目建设,注重打造品牌与突出应用性,注重培养作者队伍,促进学科建设和学报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学报 学科建设
下载PDF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遥感特征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智敏 王强 屠泓为 《高原地震》 2012年第3期16-22,共7页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通过解译认为该断裂带由6条不连续的断裂段右阶羽列组成,活动特征很明显,造成一系列水系断错,最大水平位错940 m,并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小拉分盆地,认为该断裂带具有较强的右旋走... 热水—日月山断裂带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通过解译认为该断裂带由6条不连续的断裂段右阶羽列组成,活动特征很明显,造成一系列水系断错,最大水平位错940 m,并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小拉分盆地,认为该断裂带具有较强的右旋走滑特征。其中牧场部—大崖根段北西西向沿湟水河河谷发育,除其本身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能力外,其延伸是否与西宁市区中的沿湟水河谷地附近的地表断层相连,对西宁盆地的构造活动形式及地震构造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史地震表明曾在热水煤矿与大通山构造复合部位于1927年连续发生多次M4.5~5.5级中强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热水一日月山断裂带 构造解译 右旋走滑
下载PDF
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全矩张量反演及发震构造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志国 史健宇 +2 位作者 梁姗姗 李宏伟 邹立晔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8-1135,共8页
基于青海和甘肃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和震相观测数据,利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分别对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进行全矩张量反演和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为一次典型走滑型地... 基于青海和甘肃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地震波形和震相观测数据,利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和双差定位方法分别对2022年1月23日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进行全矩张量反演和地震序列重定位研究。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为一次典型走滑型地震,最佳断层面节面Ⅰ走向78°、倾角88°、滑动角-22°,节面Ⅱ走向169°、倾角68°、滑动角-177°,矩心深度为9 km,矩震级为M_(W)=5.5。定位结果显示余震优势展布方向为NNW-SSE,长度约16 km,余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7~12 km之间。综合分析表明,节面Ⅱ与余震精定位所勾勒出的断层面走向和倾向较为一致,推断NNW走向的断层面为可能发震断层面,认为德令哈地震是发生在祁连山断裂带的向W倾、倾角约为68°的右旋走滑断裂上。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作用下,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块体应力不断积累,造成祁连山断裂带内断层失稳而发生此次青海德令哈M_(S)5.8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地震 震源机制 全矩张量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水库诱发地震预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晓 李万逵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62-67,共6页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区域地质及地震环境复杂,根据水库区地质构造特点划分库段,根据地质构造环境及水文地质结构面等级划分进行了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并采用概率统计检验法、建立统计预测模型进行了分析预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阿尔塔什 诱震环境分区 水库诱发地震 水文地质结构面 概率统计检验法
下载PDF
山西清徐地裂缝分布、类型与建筑物避让距离确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秀芳 赵晋泉 +2 位作者 曾金艳 薛晓东 薄建杰 《山西地震》 2023年第1期20-23,55,共5页
野外沿山西清徐地裂缝的展布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和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地裂缝的分布范围、活动特征,分析成因类型,确定建筑物避让距离。勘察区范围内地裂缝的展布大部分地段局限于交城断裂带东侧200 m之内,方山村、西梁泉、... 野外沿山西清徐地裂缝的展布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和地球物理勘探,查明地裂缝的分布范围、活动特征,分析成因类型,确定建筑物避让距离。勘察区范围内地裂缝的展布大部分地段局限于交城断裂带东侧200 m之内,方山村、西梁泉、东梁泉村在200 m之外仍有地裂缝分布,其地裂带影响宽度为244 m。清徐地裂缝有两种成因类型,即构造地裂和非构造地裂。构造地裂为清徐西边山一带主要的地裂缝类型,受交城断裂带的控制,分布于交城断裂带及其附近,具有规模大、破坏性强的特点;非构造地裂位于六合村和大峪村,六合村地裂缝主要是由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而产生,大峪村地裂缝是由于采煤引起的采空区地裂,非构造裂缝呈规模较小、分布范围小的特点。分析认为,清徐一带建筑物避让交城断裂带的距离为:方山、西梁泉、东梁泉3个村乙类建筑避让带的宽度确定为280 m;其他各村乙类建筑避让距离仍为200 m,丙类建筑按规范确定的100 m避让,且不得跨越地裂缝;交城断裂下盘(西侧)避让带宽度为:西侧的乙、丙类建筑的避让距离为1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避让距离 建筑物
下载PDF
金沙江涛源盆地构造现象研究
19
作者 徐晓雅 林凤仙 赵淑芳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3,I0002,共12页
通过对金沙江涛源盆地东缘断裂活动性的调查和探测,在该盆地内发现许多有地震地质意义的构造现象。分析显示:涛源盆地东缘的金沙江河谷断裂是由一组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铲式正断层组成,以粘滑为主,距今大约4.5万年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 通过对金沙江涛源盆地东缘断裂活动性的调查和探测,在该盆地内发现许多有地震地质意义的构造现象。分析显示:涛源盆地东缘的金沙江河谷断裂是由一组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铲式正断层组成,以粘滑为主,距今大约4.5万年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为0.6 mm/a;盆地内的NW—NWW向断层是一组与金沙江河谷断裂共轭活动的正断层,距今2.2~4.4万年发生过一次7级左右的地震位错事件;程海—宾川断裂中段的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宜取7.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涛源盆地 金沙江河谷断裂 共轭正断层 发震构造 粘滑
下载PDF
基于地震学资料探讨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震构造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元生 冯红武 +1 位作者 陈继锋 刘白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9-424,共6页
应用速度和Q值成像方法以及小震精定位方法获得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为一隐伏断裂,走向NW,倾向SW,逆冲兼左旋走滑,在地表距临潭-宕昌断裂岷县段约20km,在深部可能与临... 应用速度和Q值成像方法以及小震精定位方法获得了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源区的深部结构和余震序列的空间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发震断层为一隐伏断裂,走向NW,倾向SW,逆冲兼左旋走滑,在地表距临潭-宕昌断裂岷县段约20km,在深部可能与临潭-宕昌断裂交汇在一起,向南组成一条NW向的断裂带。2003年11月13日岷县MS5.2、2004年9月7日岷县-卓尼MS5.0和本次MS6.6地震的发震断层可能属同一发震断层,位于漳县南部块体的西南边缘;该块体为次级块体(三角形),近几年来块体西南边界强震活跃,其它两边平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6 6级地震 余震分布 发震断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