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活断层有关的二、三个问题
1
作者 浅田敏 日升 《地震地质译丛》 1993年第4期60-61,共2页
Ⅰ.活断层研究,从当今地震学,特别是从地震发生各种观点来看是非常重要的部门。但是,多年来笔者一直对活断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所困惑。因此,在这里写出来向多数专家请教。在我国,浓尾平原的有名断层的照片尽管广为流传,然而,在断层模式... Ⅰ.活断层研究,从当今地震学,特别是从地震发生各种观点来看是非常重要的部门。但是,多年来笔者一直对活断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所困惑。因此,在这里写出来向多数专家请教。在我国,浓尾平原的有名断层的照片尽管广为流传,然而,在断层模式理论完成之前,部分学者认为断层只不过是与地震发生有关的现象之一。并没有1人认为断层面的形成就是地震的发生,即使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这一时期持续了几十年。在此期间美国的地震学者一直监视着圣安德烈斯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地震 地壳运动
下载PDF
关于新马德里地震区的年代
2
作者 Pratt,TL 苏怡之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1996年第2期22-28,共7页
关键词 地震区 年代 新马德里地震区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上特征地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钱洪 罗灼礼 闻学泽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9,115,共8页
特征地震是大地震原地重复的重要表现形式.现有资料的初步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上大地震属特征地震模式,其地震破裂长度、同震位错量以及断层错动方式,在原地保持较长时间的一致性.由于大地震屡屡在原地重复发生,沿断裂特定地段累积位... 特征地震是大地震原地重复的重要表现形式.现有资料的初步研究表明,鲜水河断裂带上大地震属特征地震模式,其地震破裂长度、同震位错量以及断层错动方式,在原地保持较长时间的一致性.由于大地震屡屡在原地重复发生,沿断裂特定地段累积位错分布与一次地震的位错相一致,从而导致断层滑动速率的同步变化.本文以1973年炉霍地震为例,研究了鲜水河断裂的特征地震现象.该段的地震活动属特征地震模式,不服从古登堡-里克特的线性震级频度关系.特征地震不仅对断错地貌、滑动速率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这种地震模式是以特定震级的大地震为主导,几乎没有中等震级地震发生,这对地震活动性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特征地震 同震 位错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向宏发 虢顺民 +5 位作者 张晚霞 韩竹军 张秉良 万景林 董兴权 陈立春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50,共17页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 红河断裂带南段(元江-元阳-带)穿经盆地内的“中谷断裂”,是一条新构造期明显活动的主平移断裂。它的新近活动将中新世红河盆地一分为二,右旋切错至倮头山-大曼迷一带。与此相伴,山前断裂则以正断活动为主。沿“中谷断裂”高角度切错中新统的剪切走滑断面,被断错的中新世条形盆地内发育轴向NE的挤压褶皱及压缩变形的空间变化特征,下中新统、中上中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的分布依次自sE向NW有序迁移且在“中谷断裂”的东北盘节节错后分布等,均表明红河断裂南段中新世以来自SE向NW的不断破裂扩展和右旋走滑位错;区段内中下中新统较厚的山前磨拉石沉积建造、卷入“中谷断裂”剪切变形的强度中新统明显强于上新统等表明,红河断裂南段大规模的右旋走滑运动应发生在中中新世前后,其FT年龄约为距今13.7Ma;根据切错的中新统的平面尺度、用平衡剖面法恢复压缩前盆地的长度和由断层变形带宽度等计算,求得红河断裂带南段中新世以来大型右旋位错总量介于62-69km,中值为65km。研究资料还表明,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作为一个过程,经历转换活动期(N1)、右旋走滑初始期(N1^2)、大型右旋走滑期(N1^3-N2^1)和右旋走滑扩展期(N2^2-Q2^1)等多个发生、发展与演化阶段。与其相应的断裂活动性质也存在着从剪切走滑一张性走滑不断交替的转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与构造变形 盆地扩展方式 右旋位错运动与位错量 红河断裂带南段 云南
下载PDF
唐山地震前后地壳形变场的时空分布、演化特征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硕愚 施顺英 帅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59-565,共7页
根据精密水准重复测量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应用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震源区及其周围地区震前22年至震后9年间地壳形变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地壳不稳定区先出现在外围,由外向内扩展包围震源区,震源区出现不稳定... 根据精密水准重复测量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应用地壳形变图象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震源区及其周围地区震前22年至震后9年间地壳形变场的时空演化过程.地壳不稳定区先出现在外围,由外向内扩展包围震源区,震源区出现不稳定但不失稳;经过短暂稳定,又出现由外向内的第2次不稳定过程,导致震源失稳.失稳前出现的“形变空区”与“地震空区”及“断层闭锁区”其空间分布重叠,出现时间略有先后;震源区断层出现临界预滑动后地震发生.地壳形变场演化过程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等研究结果能相互印证,支持以坚固体为核的孕震系统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壳变形 形变场 时空分布 演化特征
下载PDF
四川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构造初步调查与发震背景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董树文 张岳桥 +8 位作者 龙长兴 吴珍汉 安美建 张永双 杨农 陈正乐 雷伟志 施炜 石菊松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2-396,共5页
5月16-24日对川西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发震断裂地带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测量,获得了宝贵的地表变形和同震位移量数据资料,证实汶川地震属于逆冲断裂型地震,主破裂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发育,前山地区沿灌县-安县断裂也有地表破裂,同震... 5月16-24日对川西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发震断裂地带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测量,获得了宝贵的地表变形和同震位移量数据资料,证实汶川地震属于逆冲断裂型地震,主破裂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发育,前山地区沿灌县-安县断裂也有地表破裂,同震位移量在3-5m。汶川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构造和运动性质显示明显分段特性,映秀-北川段以挤压逆冲为主,而北川以北段则伴有显著的右旋走滑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逆冲断裂 地表破裂 发震背景
下载PDF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各向异性初步分析
7
作者 石玉涛 高原 +2 位作者 张永久 太龄雪 赵博 《国际地震动态》 2008年第11期16-16,共1页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8.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目录,震源深度为14km处,属于浅源构造地震。汶川地震序列是主震余震型。截至到2008年10月,已发生了3万余次连续余震。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了8.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目录,震源深度为14km处,属于浅源构造地震。汶川地震序列是主震余震型。截至到2008年10月,已发生了3万余次连续余震。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由3条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山前断裂。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以逆冲为主,走滑为辅的大型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余震序列 龙门山断裂带 汶川 青藏高原东缘 地震目录 地震台网 震源深度
下载PDF
Crust-mantle coupling in North China:Preliminary analysis from seismic anisotropy 被引量:38
8
作者 GAO Yuan WU Jing +1 位作者 YI GuiXi SHI YuTao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1期3599-3605,共7页
Data from the CASN(Capital Area Seismograph Network),NSNC(National Seismograph Network of China),and IRIS(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are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a temporary North China Seismic ... Data from the CASN(Capital Area Seismograph Network),NSNC(National Seismograph Network of China),and IRIS(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 are compared with data from a temporary North China Seismic Array to obtain the background orientation of the horizontal crust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t NE 95.1°±15.4° in North China.Data are corrected for disturbances of faults and irregular tectonics,and are used to constrain the fast SKS polarization at NE 110.2°±15.8° in North China.Individual station analyses suggests that there is consistently more than 10°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larizations of fast shear-wave in the crust and those of fast SKS phases.Azimuthally anisotropic phase velocities of Rayleigh waves at different periods also indicate an orientation change for fast velocity with depth.It suggests the crust-mantle coupling in North China follows neither the simple decoupling model nor the strong coupling model.Instead,it is possibly some inhomogeneous combination of two models or some gradual-change model of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This study shows that anisotropy in the crust and mantle could be multiply characterized more correctly and crust-mantle coupling could be analyzed further,if increasing near-field shear-wave splitting data that indicate crustal anisotropy,combined with the azimuthal anisotropy of Rayleigh waves,besides the result of SKS splitting travelling through lithosphere and surface GPS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各向异性 耦合模型 中国 壳幔 RAYLEIGH波 方位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地震台网
原文传递
Determination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1861 East of Pulandian M6.0 earthquake
9
作者 Wan Bo Li Yutong Zhang Shuangche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4期507-520,共14页
The 1861 M6. 0 earthquake occurring in the east of Pulandian is another strong earthquake with M ≥ 6. 0 besides the 1975 Haicheng MT. 3 earthquake in the Liaodong peninsula. Through repeated investigations, the epice... The 1861 M6. 0 earthquake occurring in the east of Pulandian is another strong earthquake with M ≥ 6. 0 besides the 1975 Haicheng MT. 3 earthquake in the Liaodong peninsula. Through repeated investigations, the epicenter of the 1861 earthquake was located at Gupao, a village east of Pulandian.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damage survey and precise location of modern instrumental earthquake data, the activity and seismic risk of the Jinzhou fault, Pulandian bay fault and the NW-trending Pulandian fault were analyzed. And by comparing the deep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between Pulandian and Haicheng, it is found that, as a neogenic active fault, the NW-trending fault, conjugated with the Jinzhou fault, has a higher seismic risk. The NW-trending fault is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1861 M6. 0 earthquake. And the Jinzhou fault, as a major fault in the Liaodong Peninsula, has controlled the seismicity of the region. The Pulandian bay fault is relatively inactive, with weak seismicity, and un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andian The Jinzhou fault The NW-trending Pulandian fault Seismogenic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下载PDF
1992年兰德斯地震对1999年赫克托矿地震的粘弹性应力触发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跃华 万永革 《世界地震译丛》 2002年第4期30-34,共5页
1999年M_w7.1级赫克托矿地震发生在离1992年M_w7.3兰德斯地震断层仅20km的地方。两个地震相距较近表明,兰德斯地震触发了赫克托矿地震。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USGS、SCEC和CDMG(2000)的科学家发现兰德斯地震引起赫托矿地震震源处产生了负... 1999年M_w7.1级赫克托矿地震发生在离1992年M_w7.3兰德斯地震断层仅20km的地方。两个地震相距较近表明,兰德斯地震触发了赫克托矿地震。基于弹性半空间模型,USGS、SCEC和CDMG(2000)的科学家发现兰德斯地震引起赫托矿地震震源处产生了负的库仑应力变化。这一负的应力变化与静态应力触发假说不一致。本文中,我们给出由下地壳的粘弹性流动控制的过程兰德斯地震对赫克托矿地震应力触发的证据。这种粘弹性流动产生了已为GPS和InSAR测量技术观测到的大尺度震后回跳。本项研究的结果是,粘弹性流动明显改变了兰德斯地震后莫哈韦沙漠地区的区域应力场。包括粘弹性流动的演化应力场逐渐使赫克托矿震源处的库仑应力演化到正应力的水平。就在赫克托矿地震前,库仑应力增长超过1 bar,使赫克托矿破裂趋近灾难性破裂的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2年 兰德斯地震 1999年 赫克托矿地震 粘弹性应力触发 库仑应力 地震震源模型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附近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丰成君 张鹏 +3 位作者 戚帮申 孟静 谭成轩 胡道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70,共25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大陆规模最大的第四纪活动构造带和地震活动带,断裂带附近现代构造应力场明显控制了其运动方式、活动强度和地震活动,深入研究郯庐断裂带附近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对于探讨断裂带当前活动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大陆规模最大的第四纪活动构造带和地震活动带,断裂带附近现代构造应力场明显控制了其运动方式、活动强度和地震活动,深入研究郯庐断裂带附近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对于探讨断裂带当前活动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郯庐断裂带附近(山东—环渤海—辽宁段)6个600~1 000 m深孔地应力实测数据,初步揭示了断裂带附近地壳浅层应力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在不同活动段之间的差异。结合研究区已有其他应力数据(震源机制解、钻孔崩落、应力解除及断层滑动矢量反演数据等),重绘断裂带及邻区地壳现代构造应力场图,基于此详细分析了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特征及其对断裂活动方式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1)在构造应力积累水平上,郯庐断裂带山东段西南端应力积累最高,渤海段东、西两侧之辽东半岛应力积累强度次之,辽宁段东北端本溪地区略低于渤海段,山东段北端和河北昌黎两地应力积累强度最低。(2)断裂带山东段南端地应力环境为逆冲型,而北端以正断型为主;渤海段之辽东半岛和河北昌黎及邻区主要为正断型;辽宁段东北端以正断型为主,兼具走滑型应力状态,地壳浅部地应力状态与断裂各段第四纪以来的运动学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郯庐断裂带山东段及邻区现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为N70°E,渤海段及邻区为N68°E,辽宁段及邻区为N72°E,各段之间差异不明显,该应力作用方式有利于断裂带产生右旋走滑活动,同时也表明郯庐断裂带所处的华北及辽宁大部地区具有较统一构造应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应力 水压致裂 现今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基于地震活动特征的鄂尔多斯西缘现今构造变形模式的限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慧丽 张冬丽 +3 位作者 何骁慧 沈旭章 郑文俊 李志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6-365,共20页
文中针对1990—2018年间发生在鄂尔多斯西缘的地震事件,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其中4417个事件(M≥1.0)的精确定位结果;利用CAP方法求解了54个地震(M≥3.5)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5个前人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综合研究了区域内地震事件的空... 文中针对1990—2018年间发生在鄂尔多斯西缘的地震事件,采用双差定位法获得其中4417个事件(M≥1.0)的精确定位结果;利用CAP方法求解了54个地震(M≥3.5)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5个前人获取的震源机制结果,综合研究了区域内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活动断裂的深部几何结构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小震精定位结果揭示M≥3.5地震震中位于主要活动断裂的边缘,刻画出较为清晰的断裂几何学特征。震源机制解反映海原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和烟筒山断裂以压扭性质为主;黄河断裂以伸展为主;西秦岭断裂表现为压扭性质。综合小震精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内已发表的活动构造和地球物理资料,证实了鄂尔多斯西缘受青藏高原、阿拉善和鄂尔多斯3个地块的共同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构造变形模式,同时活动断裂之间的次级块体也存在明显的运动差异。香山-天景山断裂以南的区域自第四纪早期整体向SEE运动,而银川盆地以及黄河断裂东缘的块体向SE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震精定位 震源机制解 活动断裂 构造应力场 鄂尔多斯西缘
下载PDF
大寺断裂构造特征研究
13
作者 张文朋 高武平 +1 位作者 闫成国 林逸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103,共14页
大寺断裂穿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目前尚未对其进行过系统的探测研究,其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证据不足。据钻孔、重力、大地电磁等资料,大寺断裂切割深度大于10 km,在新近纪之前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了下盘地层的大量剥蚀,... 大寺断裂穿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目前尚未对其进行过系统的探测研究,其空间展布及第四纪活动性证据不足。据钻孔、重力、大地电磁等资料,大寺断裂切割深度大于10 km,在新近纪之前曾发生过较大规模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了下盘地层的大量剥蚀,并构成了断裂东侧晚古生代—中生代地层的分布边界,其在中—新生代活动较强烈,第四纪以来活动较弱。结合最近的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成果,确定了大寺断裂的空间展布及活动时代等构造特征。大寺断裂总体走向NNE,倾向E,南起胡连庄北,经团泊东、大寺西,穿过市区东南,止于东丽区万新庄东,总长约36 km,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断裂在陈塘庄南发育一小分支断裂,走向NEE,倾向NW,长约5 km,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寺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构造特征
下载PDF
阳江地震的特征及其趋势
14
作者 魏柏林 《南海研究与开发》 1992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地震 余震 震级 阳江
下载PDF
马边-永善地震带及其邻近地区水系分形几何学特征与构造活动的关系
15
作者 侯治华 苏怡之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1996年第A01期126-133,共8页
一、引言近年来,一些学者把分形几何学理论用来研究水系和断层的几何结构特征.因为其分维值的大小对应着一个地区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进而得出分维值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本文拟应用分形几何学理论对马边-永善地震带及其邻区的构造及地... 一、引言近年来,一些学者把分形几何学理论用来研究水系和断层的几何结构特征.因为其分维值的大小对应着一个地区构造活动的强弱程度,进而得出分维值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本文拟应用分形几何学理论对马边-永善地震带及其邻区的构造及地震活动与该区水系分维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该地区构造活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活动 邻近地区 分形几何学 分维值 永善 活动断裂 强弱程度 新构造运动 基底断裂 地震分布
原文传递
The Emergency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n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 of the M_S 7.1 Yushu Earthquake
16
作者 Wang Ji Chen Lichun +3 位作者 Tian Qinjian Li Zhimin Sun Xinzhe Zhang Xiaoq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4期521-524,共4页
Th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s7.1 Yushu earthquake includes three left-stepping main ruptures, striking 300°- 320°, in general. An approximately 2km-long en echelon ten... Th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s7.1 Yushu earthquake includes three left-stepping main ruptures, striking 300°- 320°, in general. An approximately 2km-long en echelon tension fissure zone was found at Longbao town. The main rupture in the northern part is about 16km long, about 9kin long in the middle part, and about 7km long in the southern part, with a total length of 34km. Each of the main ruptures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en echelon sub-ruptures represented by a series of compression bulges alternating with tension fissures or by en echelon fissures. The rupture at Changusi, the southernmost of the ruptures, is characterized by vertical displacement, with a value of 50cm. The rupture zone shows left-lateral strike-slip characteristics. The maximal horizontal slip is on the northern main rupture, with a value of 1.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7. 1 Yushu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Emergency scientificinvestigation
下载PDF
从断层相互作用研究华北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兰予 邵永新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2000年第2期43-49,共7页
从应力释放角度研究断层相互作用,采用合应力描述已发震断层对相邻活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合应力为正的地区,未来发震的可能性增大;反之,发震的可能性减小。对华北地区1966~1977年发生的14次6级以上地震进行了... 从应力释放角度研究断层相互作用,采用合应力描述已发震断层对相邻活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合应力为正的地区,未来发震的可能性增大;反之,发震的可能性减小。对华北地区1966~1977年发生的14次6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预测效能检验,结果表明,合应力为正值的地区与后继强震的相关达75%。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华北地区,给出了该地区2005年前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华北地区 地震危险性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宽度与断层上盘效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何仲太 马保起 +2 位作者 李玉森 郝彦军 沙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6-894,共9页
以汶川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宽度为研究对象,以地表微变形、裂隙和鼓包、叠瓦状断层及反冲断层等为标志界定破裂的宽度,查明中央破裂带和前山破裂带宽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中央断裂带与汉旺–白鹿断裂带的地表破裂宽度不同,中央断裂带不同... 以汶川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宽度为研究对象,以地表微变形、裂隙和鼓包、叠瓦状断层及反冲断层等为标志界定破裂的宽度,查明中央破裂带和前山破裂带宽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中央断裂带与汉旺–白鹿断裂带的地表破裂宽度不同,中央断裂带不同段落的地表破裂宽度也不相同。断层还表现出明显的断层上盘效应,北川–映秀断裂上盘最小避让距离为70 m,下盘最小避让距离为23.5 m,断层两侧避让总宽度不应小于108m;汉旺–白鹿断裂上盘最小避让距离为35 m,下盘最小避让距离20 m,总避让宽度不应小于58 m。地表破裂宽度及断层上盘效应与破裂带陡坎高度、地震烈度分布、强震记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表破裂宽度 断层上盘效应 避让距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heterogeneity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ndonesian subduction zone to northern Australia
19
作者 Weijia Sun Li-Yun Fu B.L.N.Kennett 《Earthquake Science》 2014年第1期47-55,共9页
Earthquake events from the Indonesian subduction zone recorded in northern Australia show a long and high-frequency coda associated with both P and S waves. Regional events recorded by Warramunga array in northern Aus... Earthquake events from the Indonesian subduction zone recorded in northern Australia show a long and high-frequency coda associated with both P and S waves. Regional events recorded by Warramunga array in northern Australia can separate out wave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mantle by focusing on the coherent signal across the medium-aperture array. Most of the incoherent wave components result from structur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array with small-scale lengths of 1-2 km or smaller. The coherent phases with relatively rapid changes in wavefor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cattering of seismic waves by crustal and mantle heterogeneity, but in some case can be related to structural effects near the source. As the depth of the source increases, the coherent portion of the seismic wavefield tends to become much simpler,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heterogeneity tends to weaken at depth with larger-scale length. We compare the coherent signal features of earthquakes from the Indonesian subduction zone that have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ose in the early 1980s, first studied by Kennett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47: 319-332, 1987).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herent signal variation with depth in recent years are the same as those observed in 1980s, but the variations are larger. This change suggests a stringer var- iation in heterogeneity with depth than before, which may bear import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dynamic processes and evolution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 Mantle HETEROGENEITY
下载PDF
不列颠哥伦比亚乔治亚海峡之下活动断层作用的特征
20
作者 J.F.Cassidy G.C.Rogers +3 位作者 F.Waldhauser 罗华春 尹东兵 郭士军 《世界地震译丛》 2002年第4期35-47,共13页
不列颠哥伦比亚西南部和美国华盛顿州西北部地区常常遭受大逆冲地震、深的板内地震和大陆地壳地震的袭击。在这3种地震中,了解最少的是地壳地震。尽管地震的活动水平较高,但历史地壳地震与在该区已标出的地表断层之间却无明显关系。1997... 不列颠哥伦比亚西南部和美国华盛顿州西北部地区常常遭受大逆冲地震、深的板内地震和大陆地壳地震的袭击。在这3种地震中,了解最少的是地壳地震。尽管地震的活动水平较高,但历史地壳地震与在该区已标出的地表断层之间却无明显关系。1997年6月24日,在不列颠哥伦比亚温哥华市以西30km的乔治亚海峡之下3~4km深处发生了1次M_L=4.6的地震。这次记录良好的地震之前11天曾发生了一次有感前震(M_L=3.4),其后有许多小余震。该地震序列发生在不列颠哥伦比亚西南具有持续浅源地震活动的诸地区之一,因此为企图表征近地表活动断层提供了一次理想的机会。我们计算了震源机制,并用一个波形互相关和联合震源定位常规程序获得了主震、前震和53个余震的精确的相对震源位置,希望能查明和该地震序列有关的活动断层及其破裂范围。P波节面和矩心矩张量震源机制解都显示,主震和前震的震源机制均为逆冲断层作用机制。重新定位的震源位置勾画出在2~4km深处存在一个向北倾的破裂面,倾角为53°,这与震源机制解中向北倾斜47°的节面极为一致。所估计的破裂面积是直径为1.3km的圆形区域,这与用估计的地震矩为3.17×10^(15)N·m、应力降为45bar的Brune破裂模型所估计的破裂范围相当。时间序列表明,地震活动沿断层面向下迁移。这项研究成果为不列颠哥伦比亚乔治亚海峡地区确定活动断层的取向和运动方向提供了确凿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列颠哥伦比亚 活动断层作用 消减带 地壳地震 地震序列 地震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