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在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处理数据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振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7-100,共4页
针对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溶液数据繁多,不易通过手工计算的不足,介绍利用Or-igin 7.5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化学实验,还可用于其他实验教学及科研中对仪器所测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关键词 最大泡压法 ORIGIN软件 实验数据处理
下载PDF
有机官能化MSU-x介孔分子筛的界面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巩雁军 李志宏 +1 位作者 吴东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Organically modified MSU- x mesophases containing phenyl, ureidopropyl and methyl along with phenyl two moieties were directly prepared by one- pot synthesis method. Their textur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 Organically modified MSU- x mesophases containing phenyl, ureidopropyl and methyl along with phenyl two moieties were directly prepared by one- pot synthesis method. Their texture and surface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XRD, HRTEM, FT- IR,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29Si CPMAS NMR、 13C CPMAS NMR and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small angle X- ray scattering (SAXS)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as X- ray sour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AXS profiles were hardly constant with Porod′ s law showing a negative slope, i.e. negative deviations (see fig.3).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organic groups covalently linked with the matrix of mesoporous silica formed an interfacial layers, which led to the scattering of the pore distortion and gave a negative diviation from Porod′ s law.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the interfacial layer in each sample was further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is deviation. SAXS 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 the organically functionalized MSU- X displayed mass fractal and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organic groups within the mesoporous channels, implying that it′ s formation was a non- equilibrium and non- linear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有机官能化 MSU-X 界面特征 表征 有机硅氧烷 正硅酸乙酯 合成
下载PDF
新型阳离子交换树脂D301-g-PSSS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晋 张树海 苟瑞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8,共5页
利用D301树脂表面的氨基与过硫酸铵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在D301树脂表面的接枝聚合,制得D301树脂表面接枝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S)(D301-g-PSSS)吸附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D301-g-PSSS进行了表征,... 利用D301树脂表面的氨基与过硫酸铵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现了单体对苯乙烯磺酸钠在D301树脂表面的接枝聚合,制得D301树脂表面接枝聚对苯乙烯磺酸钠(PSSS)(D301-g-PSSS)吸附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D301-g-PSSS进行了表征,并用称重法和滴定法测定了其接枝率,在适宜条件下的接枝率分别达到17.7%,17.3%。考察了D301-g-PSSS对Al3+,Cu2+,Fe3+的吸附性能。D301-g-PSSS对3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最大吸附容量可分别达到13.285,14.864,15.10 mg/g。3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吸附容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301-g-PSSS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重复使用6次D301-g-PSSS吸附Fe3+,其吸附容量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接枝 D301树脂 聚对苯乙烯磺酸钠 金属离子
下载PDF
磺酸萜烯树脂的合成及对金属离子吸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健 雷福厚 +1 位作者 黄道战 蓝虹云 《中国生漆》 2001年第2期5-8,共4页
研究了磺酸萜烯树脂的合成方法。用红外光谱对合成树脂进行了表征 ,测试了合成树脂的离子交换容量 ,及对多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合成树脂能与Co2 + 、Pb2 + 、Cu2 + 、Fe3 + 等金属离子络合 。
关键词 磺酸萜烯树脂 交换容量 吸附性能 金属离子 吸附剂
下载PDF
超细粉体在液相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汪瑾 许煜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文章以纳米 Zr O2 的水悬浮液为例 ,通过粒度分布测量法和上层清液的光透过法等方法 ,研究水溶液中 Zr O2 粉体的表面特性、聚电解质分散剂的结构与数量以及悬浮液的离子浓度等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了改善纳米 Zr O2 在水溶液中... 文章以纳米 Zr O2 的水悬浮液为例 ,通过粒度分布测量法和上层清液的光透过法等方法 ,研究水溶液中 Zr O2 粉体的表面特性、聚电解质分散剂的结构与数量以及悬浮液的离子浓度等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 ,提出了改善纳米 Zr O2 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几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分散剂的用量及 p H值是控制粉体悬浮液分散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参数 ,研究结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RO2 表面化学 聚电解质 分散剂 超细粉体 液相 分散性 稳定性 氯化锌 悬浮液
下载PDF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土及其对农药啶虫脒的吸附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永利 李嘉诚 +3 位作者 冯玉红 颜慧琼 向飞 陈秀琼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23-327,共5页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 为了提高钠基蒙脱土(Na-MMT)对有机农药的负载性能,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阳离子交换改性Na-MMT,采用超声-高速剪切法促进DDAB的插层反应。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透射电镜(TEM)以及拉曼光谱仪(Raman)对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AB已成功插层到蒙脱土片层间,使其层间距显著增大。农药吸附试验表明,改性后的蒙脱土对啶虫脒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钠基蒙脱土 改性
下载PDF
Diatomaceous silica filter aid filtration for the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colloidal Cr(OH)_3 precipitate from tanning wastewater
7
作者 Zhao Youcai Xi Diming Chen Shaowei(School of Environrnental Engineering ,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DiatomaceoussilicafilteraidfiltrationfortheeffectiveseparationofcolloidalCr(OH)_3precipitatefromtanningwaste... DiatomaceoussilicafilteraidfiltrationfortheeffectiveseparationofcolloidalCr(OH)_3precipitatefromtanningwastewaterZhaoYouca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tornaceous silica filter acid filtration tanning wastewater colloidal Cr(OH)_3 precipitate.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砂岩表面的吸附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继山 姚同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为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1631溶液在岩石表面吸附前后的质量浓度,算出1631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快速准确,确... 为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631)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1631溶液在岩石表面吸附前后的质量浓度,算出1631在岩石表面的吸附量。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快速准确,确定617nm为测定波长,线性回归方程为y=0 0027x-0 0058,R2=0 9991;不同砂岩表面的吸附平衡时间不同,亲水表面为10h,油表面为16h,砂表面为18h;同砂岩表面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不同,亲水表面是0 7mg·g-1·砂,亲油表面是1 4mg·g-1·砂,油砂表面是6 7mg·g-1·砂;天然岩心动态吸附量为0 8066mg·g-1·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紫外分光光度法 砂岩表面 吸附
下载PDF
Eu^(3+)水合离子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与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胡萍 赵令湖 殷秀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采用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pH和不同Eu初始浓度条件下,Eu在纳米二氧化硅-水界面的吸附特征。研究发现,当pH低时,Eu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很少,随着pH的增加,Eu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急剧增加,当pH>6时,几乎所有Eu都被吸附。研究... 采用发射光谱研究了不同pH和不同Eu初始浓度条件下,Eu在纳米二氧化硅-水界面的吸附特征。研究发现,当pH低时,Eu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很少,随着pH的增加,Eu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吸附急剧增加,当pH>6时,几乎所有Eu都被吸附。研究同时表明,吸附在纳米二氧化硅与水界面的Eu离子种类也取决于pH值:当pH<5时,吸附的Eu主要为Eu3+水合离子,当pH>5时,吸附的Eu主要为Eu(CO3)+,甚至Eu(CO3)2-离子。吸附的机理除了静电吸引外,更重要的是这些离子与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形成化学键,即表面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表面的吸附 Eu^3+水合离子 核废料处理
下载PDF
电去离子(EDI)过程水解离机理的研究(Ⅱ)特征曲线的形成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建友 王世昌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下,EDI过程特征曲线的形态均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膜堆电流的减小和浓缩水pH的持续回升.从离子交换树脂和膜材料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程度逐渐加强的阴膜和阴树脂的降解.此外,稳定工况下...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下,EDI过程特征曲线的形态均有所差异,主要表现在膜堆电流的减小和浓缩水pH的持续回升.从离子交换树脂和膜材料的角度出发,分析认为其原因主要在于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程度逐渐加强的阴膜和阴树脂的降解.此外,稳定工况下的V-I、pH-I特征曲线已不能形象和灵敏地表征EDI过程的工作状态,并提出了3种更实用的特征曲线概念用于EDI过程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去离子 离子交换膜 水解离
下载PDF
曙红Y与CTMAB非共价作用机理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莉 王聪 +2 位作者 王红艳 卓馨 朱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2-805,共4页
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研究了曙红Y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相互作用的机理.在pH 6.8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属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按曲线的截距计算反应产物中曙红Y与CTMAB的结合比为1∶2(分别在20,40及60... 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研究了曙红Y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相互作用的机理.在pH 6.8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属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按曲线的截距计算反应产物中曙红Y与CTMAB的结合比为1∶2(分别在20,40及60 ℃试验).按曲线的斜率计算结合反应的常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常数值不同:2.56×105(20 ℃),1.11×105(40 ℃)及3.86×104(60 ℃).在曙红Y与CTMA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定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则一定量的曙红Y将从CTMAB吸附聚合体中释出.根据这一灵敏的置换反应,建立了污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方法.此法用于污水样品分析,得到的RSD(n=6)值小于5%.用标准加入法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在99.8%~108.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微相吸附 光谱校正 CTMAB 曙红Y 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
下载PDF
污泥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光谱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兰兰 钟秦 冯兰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1-894,共4页
以城市和石化污水厂生化活性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并与商品活性炭对比进行了孔结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分析及元素分析性质表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污泥吸附剂在SO2-O2-N2及SO2-O2-H2O(g)-N... 以城市和石化污水厂生化活性污泥及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法制备烟气脱硫吸附剂,并与商品活性炭对比进行了孔结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分析及元素分析性质表征,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污泥吸附剂在SO2-O2-N2及SO2-O2-H2O(g)-N2体系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制备的吸附剂脱硫性能较好,其次为石化活性污泥,生化活性污泥吸附剂脱硫性能较差,剩余污泥制备的吸附剂脱硫率略低于商品活性炭。SO2-O2-N2体系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SO2-O2-H2O(g)-N2体系SO2发生了催化氧化,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过程中起吸附作用的主要是微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吸附剂 光谱性能
下载PDF
层层静电自组装构筑壳聚糖/磷钨酸复合膜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莉 卓馨 +1 位作者 王红艳 王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88-1993,共6页
将正电荷的壳聚糖与负电荷的磷钨酸溶液通过静电作用交替沉积在基底上组装复合多层膜。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UV-Vis结果显... 将正电荷的壳聚糖与负电荷的磷钨酸溶液通过静电作用交替沉积在基底上组装复合多层膜。使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等手段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UV-Vis结果显示多层膜在特征吸收峰处的吸光度数值随膜双层数增加逐渐增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多层膜是均匀组装的;XPS和FTIR结果证实了壳聚糖和磷钨酸被组装到膜上,AFM图形显示膜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CV结果说明多层膜保留了磷钨酸的电化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磷钨酸复合膜 层层自组装 多层膜
下载PDF
快速测定活性炭对环己烷吸附荷量的方法——迎头色谱穿透曲线法
14
作者 戴闽光 杨齐愉 陈全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70,共4页
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测定四氯化碳荷量或吸苯率,来评价用于气相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于四氯化碳是剧毒试剂,苯是致癌物质,所以本文改用环己烷作为吸附质,通过测定各种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详细讨论了环己烷荷量作为评价活... 长期以来都是通过测定四氯化碳荷量或吸苯率,来评价用于气相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于四氯化碳是剧毒试剂,苯是致癌物质,所以本文改用环己烷作为吸附质,通过测定各种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等温线,详细讨论了环己烷荷量作为评价活性炭吸附性能的条件。并介绍了快速测定活性炭对环己烷的吸附荷量的迎头色谱穿透曲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环己烷 等温线 色谱穿透曲线 吸附荷量
下载PDF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超鹏 韩博 +2 位作者 慕春海 赵洁 陈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0-464,共5页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 该文研究了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对Pb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溶液体积等因素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在静态吸附条件下:Pb2+能大量并快速地被o-MWNTs吸附,45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而活性炭(ACs)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溶液pH值在1.0~7.0范围对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在pH5.0~6.0时o-MWNTs对Pb2+的静态吸附容量为17.43 mg.g-1。o-MWNTs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着溶液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最大吸附量可达25 mg.g-1。在动态吸附实验中,30 mg.L-1的铅离子溶液在SPE小柱的穿透体积为235 mL,溶液体积为400 mL时可完全穿透。动态吸附实验表明,o-MWNTs对铅离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且萃取回收率高达94%。研究表明,氧化碳纳米管装填的固相萃取小柱可用于中药提取物中Pb2+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 铅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多层纳米反应器原位电化学还原制备CTS-Ag/PSS复合膜
16
作者 张莉 卓馨 +1 位作者 王聪 王绍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3-559,共7页
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壳聚糖-Ag+(CTS-Ag+)和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交替沉积在基底上,然后用电化学方法将纳米薄膜表面的Ag+离子还原为单质Ag,构筑了CTS-Ag/PSS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将壳聚糖-Ag+(CTS-Ag+)和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交替沉积在基底上,然后用电化学方法将纳米薄膜表面的Ag+离子还原为单质Ag,构筑了CTS-Ag/PSS纳米复合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循环伏安(CV)等手段对纳米复合薄膜的组装、结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UV-vis结果显示复合膜在特征吸收峰处的吸光度数值随膜双层数增加逐渐增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多层膜是均匀组装的;FESEM图形显示膜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XPS结果证实了复合膜上有Ag生成,CV结果表明多层膜对氧还原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薄膜 层层静电自组装 壳聚糖 聚4-苯乙烯磺酸钠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文娟 张宏坤 +3 位作者 贾海涛 张玉峰 张彦杰 丁克强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1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热稳定性高、比容量大等优点,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对LiFePO4的制备方法和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表征方法。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制备 表征 改性
下载PDF
水分子对Cl在Fe(111)面吸附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鑫 郝义磊 +5 位作者 王洪博 姜云瑛 陈生辉 李春玲 孙霜青 胡松青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为了探究H_2O对Cl在Fe表面吸附的影响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_2O分子影响前后Cl在Fe(111)表面吸附的稳定构型、吸附性质以及电子特性.研究表明:Cl能够稳定吸附在Fe(111)面的Top位(T位)和HCP Hollow位(H位),且H位的吸附能高于T位;... 为了探究H_2O对Cl在Fe表面吸附的影响机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H_2O分子影响前后Cl在Fe(111)表面吸附的稳定构型、吸附性质以及电子特性.研究表明:Cl能够稳定吸附在Fe(111)面的Top位(T位)和HCP Hollow位(H位),且H位的吸附能高于T位;由于H位吸附构型具有特殊的成键结构,引入H_2O分子后,Cl在H位的吸附构型会发生改变;Cl能促进Fe(111)面氧化,H_2O分子能促使Fe(111)面解离,Cl-H_2O的协同作用能降低Fe(111)面的化学稳定性;Cl的3p轨道与Fe的3d轨道杂化耦合形成Cl-Fe键,H_2O分子引入后能改变H位吸附Cl-Fe键的成键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态物理学 影响规律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下载PDF
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氟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曙光 李延辉 +5 位作者 赵丹 赵华章 徐才录 栾兆坤 梁吉 吴德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9,共5页
采用碳纳米管和硝酸铝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新型除氟材料 .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 ,当焙烧温度低于 85 0℃时 ,氧化铝为无定形态 ,当焙烧温度为 1 0 5 0℃时 ,氧化铝为α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与氧化铝均匀掺杂 .同时用碳... 采用碳纳米管和硝酸铝制备了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新型除氟材料 .X射线衍射检测发现 ,当焙烧温度低于 85 0℃时 ,氧化铝为无定形态 ,当焙烧温度为 1 0 5 0℃时 ,氧化铝为α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碳纳米管与氧化铝均匀掺杂 .同时用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进行水中氟离子的吸附研究 ,结果表明 ,该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除氟效能 .氧化铝负载量为 30 %、焙烧温度为 4 5 0℃条件下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吸附除氟能力是 γ-氧化铝的 2 .0~ 3.5倍 ,与 IRA-4 1 0聚合树脂的吸附除氟能力相当 ,适宜p H范围为 5 .0~ 9.0 ,吸附等温线符合 Freundlich方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氟离子 碳纳米管 负载氧化铝 吸附 除氟机理
下载PDF
限域效应在表面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建民 王涛 朱俊发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524,共9页
利用"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在表面构建不同的功能化纳米结构是目前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对合成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分子、金属衬底和反应动力学条件等.特别是,得益于衬底表面的二维环... 利用"自下而上"的合成方法在表面构建不同的功能化纳米结构是目前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实现对合成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通常需要选择合适的前驱体分子、金属衬底和反应动力学条件等.特别是,得益于衬底表面的二维环境,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的二维限域效应来调控表面化学反应,从而得到高质量和高产率的目标纳米结构.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期的研究工作,综述了几种不同的限域效应在表面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利用前驱体分子与衬底晶格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控制不同对称性产物的生成;(2)利用前驱体分子自身的位阻效应调控表面反应;(3)通过制备表面模板控制合成产物的尺寸和形状;(4)利用表面自组装策略调控多路径的化学反应.此外,本文还对寻求更加精准的限域手段来调控表面反应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合成 限域效应 低维纳米结构 反应调控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