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区位配置模型的农村就医空间优化布局研究——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蕾 罗静 +2 位作者 田玲玲 刘鹏程 郑文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9,共10页
以湖北省仙桃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改进区位配置模型,通过调整设施数量和规模实验,研究农村就医空间优化布局。首先对比分析传统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引入等级规模偏好系数,构建改进区位配置模型。然后基于Arc GIS10.2 Geoprocessing框架... 以湖北省仙桃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改进区位配置模型,通过调整设施数量和规模实验,研究农村就医空间优化布局。首先对比分析传统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引入等级规模偏好系数,构建改进区位配置模型。然后基于Arc GIS10.2 Geoprocessing框架,整合GIS网络分析,运用程序设计语言Python和线性规划建模工具Pu LP实现模型构建,运用线性规划软件Cplex实现模型求解,运用Arc GIS10.2进行地理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通过调整设施数量和规模对比实验发现: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后更加合理,居民就医效率明显提高,居民获得医疗服务时间成本减少,且15 min内满足更多医疗需求,验证了改进区位配置模型在农村就医空间优化布局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医疗服务 等级规模偏好系数 改进区位配置模型 优化布局
下载PDF
重庆市绿色空间演化及其温度效应研究
2
作者 饶蓉 王航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2-61,共10页
选取具有“火炉城市”之称的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20年的MOD11A2温度产品以及土地利用监测数据,以及ENVI5.3、Arcgis10.2、CorelDRAW X5数据处理平台,运用分类重编码、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15年来绿色空间时空格局演... 选取具有“火炉城市”之称的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20年的MOD11A2温度产品以及土地利用监测数据,以及ENVI5.3、Arcgis10.2、CorelDRAW X5数据处理平台,运用分类重编码、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重庆市15年来绿色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特征,探究地表温度与绿色空间演化的响应.得出:(1)热岛重心分布在城市重心附近,冷岛重心分布较热岛重心远离城市重心.(2)不同的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所引起的制冷效果的数量级为:绿色空间扩张>绿色空间不变>绿色空间转换>绿色空间减少.(3)不同温度区的分布局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超高温区、高温区分别向高温区和中温区转移.(4) 2000-2015年,绿色空间扩张引起的温差降低明显,绿地减少引起的温差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空间 演化 地表温度 重庆
下载PDF
1980—2015年安徽省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畅畅 王萌 +2 位作者 汪左 王蕊 鞠森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348-358,共11页
为探索现代城市化背景下安徽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980—2015年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ArcGIS、Fragstats、InVEST模型等软件,分别从整体景观级别、类型景观级别、生境质量等级、生境退化度... 为探索现代城市化背景下安徽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的影响,基于安徽省1980—2015年时间序列土地利用类型数据,利用ArcGIS、Fragstats、InVEST模型等软件,分别从整体景观级别、类型景观级别、生境质量等级、生境退化度等方面对安徽省景观格局与生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1)安徽省土地利用整体空间格局无明显变化,土地利用转移变化以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79.6%的耕地流失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2)安徽省各景观指标波动范围10%左右,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增大导致景观分散度、破碎化程度增强,优势地类间连通性下降;(3)安徽省整体生境质量指数年平均值在0.36~0.46之间,各城市生境退化度年平均值在0~0.06之间,北方地区生境质量低于南方、生境退化度高于南方,生境质量“优”“中”等级面积约占31%,“中”等级以下情况逐年改善,2010年以后所占面积维持在45%。研究结论对安徽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保护生态多样性、识别重要生境斑块、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时空变化 安徽省
下载PDF
GIS空间数据模型分析
4
作者 黄明华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6-67,共2页
GIS的概念数据模型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早期和近期GIS数据模型的特点,并对GIS表达的地理空间进行了重新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体GIS数据模型设计的几个观点。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拓扑关系 分层 地理空间 整体数据模型
下载PDF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小城市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政国 杨齐 李建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291-296,共6页
为了探索研究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小城市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张家港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NPP相关模型,分别估算2008年的实际和潜在的净初级生产力(NPPact和NPPo),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NPP... 为了探索研究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中小城市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以张家港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和NPP相关模型,分别估算2008年的实际和潜在的净初级生产力(NPPact和NPPo),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造成NPP损失(NPPlucc)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张家港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改变损失了大量的NPP,城市区域年净初级生产量以较大幅度减少;林草生态系统的NPPlucc较低,农业用地由于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导致其具有比潜在NPP更高的生产力,在所有用地类型中NPPlucc最低。张家港市的NPPlucc在城乡梯度上的变化呈现出从城市中心到农村纵深地区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在城乡结合部位、在农村工业区有2个上升的峰状突起。研究认为,可通过政策管理措施和工程技术手段,改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进而减少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周边植被干扰造成的NPP损失,是降低人类社会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占用(HANPP)的可行途径,也是解决人们广泛关注的生物资源耗竭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 NPP估算模型 全球变化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茂兰保护区植被变化分析
6
作者 杨云 《海外文摘》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基于多时相的茂兰保护区TM遥感影像数据,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1999年和2015年的影像进行分类。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两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统计各类别多年的变化。结合研究区整个时段的降水、温度、地形、交... 基于多时相的茂兰保护区TM遥感影像数据,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对1999年和2015年的影像进行分类。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模块对两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统计各类别多年的变化。结合研究区整个时段的降水、温度、地形、交通网等因素。使用SPSS软件的Logistic模型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研究区植被变化的因素,并分析影响机制。本研究为茂兰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LOGISTIC回归 植被变化 遥感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湖泊水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青 赖格英 陈桃金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8-23,共6页
为研究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面变化的影响,利用构建的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分别从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间段,选择鄱阳湖丰、平、枯3种典型年... 为研究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鄱阳湖水面变化的影响,利用构建的鄱阳湖二维水动力模型,按照规划中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调度方案,通过丰平枯典型年份的情景模拟,分别从湖泊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时间段,选择鄱阳湖丰、平、枯3种典型年型,在无枢纽与有枢纽两种情景模拟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3种典型年枢纽工程的不同水位调度阶段对湖泊淹水频率、水位和水面面积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立后淹水频率无变化的区域都是常年有水的地方,湖泊淹水频率变化大于0的地方多为浅湖区和湖滩草洲;(2)枢纽抬升水位作用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入江水道,棠荫附近和湖滩草洲,无水位抬升的区域主要在一些小湖区和湖滩草洲,无水位抬升范围最大的时期为枢纽蓄水期的丰水年型;(3)在鄱阳湖淹水频率、水位和水面面积方面,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其增加幅度在枯水年型最大,对其有增加作用的湖泊范围在丰水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水利枢纽 EFDC模型 数值模拟 淹水频率 水位 湖面面积
下载PDF
近30年来浏阳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及稳定性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志强 曹善浩 +3 位作者 周宇航 曹秀婷 高耶 刘贤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4-70,共7页
为揭示浏阳河流域的景观稳定性时空变化特征,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85年、200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内3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据,运用景观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1985—2015年间浏阳河流域景观结构变异特征、稳定性变化特征及景... 为揭示浏阳河流域的景观稳定性时空变化特征,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85年、2000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获取流域内3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数据,运用景观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1985—2015年间浏阳河流域景观结构变异特征、稳定性变化特征及景观稳定性与景观类型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在1985—2015年间,浏阳河流域景观总体结构的时间变化特征为破碎化度、斑块边缘复杂度和景观多样性先增加后降低,人类干扰强度和景观团聚程度先降低后增加,反映出研究区景观稳定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②该流域的稳定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流域东部和南部稳定性较高,中部和西部稳定性较低;③不同景观类型的稳定性高值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林地>耕地>人工表面>水体,低值关联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人工表面>耕地>水体>林地;④林地是维持流域景观稳定性的关键景观;⑤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是该流域景观稳定性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可以遏制和改善景观稳定性恶化的状况,为流域的管理和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景观稳定性 时空变化特征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浏阳河流域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中国现代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兴中 《人文地理》 CSSCI 1996年第S1期72-79,共8页
本文综述了70年代末中国人文地理学复兴以来研究旅游地理学的进展与趋势,并提出它对中国旅游业发展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宁夏生态移民无土安置区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学武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5-180,共6页
生态移民无土安置是指安置地不再为迁入的移民提供耕地,而是直接在城镇为其安排住房,将移民安插到企业务工或为移民提供就业平台,努力使移民通过在企业务工或自谋职业来满足其家庭生计。针对无土安置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 生态移民无土安置是指安置地不再为迁入的移民提供耕地,而是直接在城镇为其安排住房,将移民安插到企业务工或为移民提供就业平台,努力使移民通过在企业务工或自谋职业来满足其家庭生计。针对无土安置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4个子系统在地理时空上的交织耦合结果,依据各个安置区区位、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特色等关键性要素,在宁夏40个无土安置区中判别出6个"安置特征区",运用AHP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得出了安置区风险因子的风险程度及排序,为生态移民建设及无土安置区风险防范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生态移民无土安置 安置特征区 AHP模型 风险评估 宁夏
下载PDF
中国地市尺度老龄化直接影响因素的贡献差异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翌 卢显晶 +1 位作者 刘潇潇 施沪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1,共6页
以2000—2010年的中国345个地市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口老龄化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即人口自然老化、出生、死亡和迁移。利用人口统计方法计算4个直接因素对各地市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值、改变率,检验了计算精度,通过人口自然老化、死亡和出生... 以2000—2010年的中国345个地市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口老龄化的4个直接影响因素,即人口自然老化、出生、死亡和迁移。利用人口统计方法计算4个直接因素对各地市人口老龄化的改变值、改变率,检验了计算精度,通过人口自然老化、死亡和出生计算出的2010年老龄化率与“六普”真实值仅相差0.01%。结果显示:人口自然老化和死亡是人口老龄化的主导因素,贡献值为70.7%,这两个因素与寿命水平密切相关,西部地区人口自然老化作用显著提高了老龄化程度,死亡作用又显著降低了老龄化程度,而东部地区则更稳定。出生对短期老龄化的降低作用较低,贡献值为27.6%,对老龄化的降低呈现聚集特征和明显的“四角分布”格局。迁移对老龄化的作用则表现出省会城市的“异常值”现象,发达地区主要依赖人口迁入降低老龄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五普 六普 出生 迁移 死亡 直接因素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植被覆盖度遥感动态监测——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12
作者 薛倩 牟凤云 涂植凤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69-173,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旱区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7年和2014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研究乌审旗的植被覆盖度及动态变化,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干旱区荒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毛乌素沙漠腹地乌审旗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年、2007年和2014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研究乌审旗的植被覆盖度及动态变化,并对其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乌审旗地区在2000年植被覆盖度极低,86.54%区域植被覆盖度仅为20%以内;2007年开始,该地区整体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18.82%区域植被覆盖度达到20%~40%;2014年,植被覆盖度有了显著提高,72.37%区域已达到植被覆盖度20%~40%;根据研究乌审旗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策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 遥感影像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驱动力
下载PDF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瑞军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4-96,共3页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确了解和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成为21世纪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适应时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 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确了解和掌握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对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成为21世纪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适应时代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地理知识 地理新课程标准
下载PDF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土地覆盖研究
14
作者 俞来雷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2,62,共8页
在对国内外土地覆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区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的数据来源;分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覆盖结构与土地覆盖特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粮农组织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国家历史文... 在对国内外土地覆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区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文的数据来源;分析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覆盖结构与土地覆盖特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粮农组织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区归纳为四大类:陆地植被覆盖类型、水域植被覆盖类型、陆地非植被覆盖类型以及水域非植被覆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地区 土地覆盖结构 土地覆盖特征
原文传递
藏语方言时空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刘颖 赵耀龙 +2 位作者 杨锦 邓戈 欧珠 《热带地貌》 2020年第1期53-60,共8页
藏语方言历史悠久,具有较早的文字记录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如何将这些海量的资料和成果进行整合、信息化和共享,促进藏语方言的深度研究和利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藏语方言特点,搭建藏语方言时空... 藏语方言历史悠久,具有较早的文字记录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源。如何将这些海量的资料和成果进行整合、信息化和共享,促进藏语方言的深度研究和利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藏语方言特点,搭建藏语方言时空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可对藏语方言数据的时间信息、空间信息以及属性信息等进行在线采集、发布、展示、审查、更新和修正,实现藏语方言数据的同步和交互,构建地理信息技术与方言数字化研究交互与应用为一体的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方言 时空数据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原文传递
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地形起伏与人口及经济关系 被引量:39
16
作者 周亮 徐建刚 +3 位作者 林蔚 杨林川 孙东琪 叶尔肯.吾扎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2-750,共9页
为了探讨地形要素对连片特困山区人口格局、经济布局和贫困程度约束作用,基于Arc GIS10.0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18.0统计分析工具,利用SRTM3-DEM数据,分别对中国典型贫困山区——秦巴连片特困区80个县区的地形起伏的空间特征,地形起伏与人... 为了探讨地形要素对连片特困山区人口格局、经济布局和贫困程度约束作用,基于Arc GIS10.0空间分析技术与SPSS18.0统计分析工具,利用SRTM3-DEM数据,分别对中国典型贫困山区——秦巴连片特困区80个县区的地形起伏的空间特征,地形起伏与人口经济格局之间关系进行探析,并且对秦巴山区发展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秦巴山区各县区地形起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的梯度空间规律。2.区域地形起伏与所在县区人口密度、三次产业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负相关,即地区地形起伏越大,人口密度越小,经济发展受限制越强,相反地形越平缓,经济活动则越活跃,人口的空间分布更为集聚。3.地形起伏度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但对秦巴山区深入研究发现,市辖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受地形起伏约束较小,究其根本原因是:市辖区在地方财政收入、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人才引进、资源支配、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支配地位和集聚优势,较大程度上抵消地形对经济发展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地形起伏 人口经济 适宜性 秦巴山区
下载PDF
基于ANN-CA的城市用地扩张模拟优化——以潍坊市城区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孟飞 孟祥金 +1 位作者 陈有川 邢华桥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9-15,共7页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覆盖和利用的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模拟预测未来城市用地变化,可为城市整体规划和布局提供依据。文章以潍坊市城区为例,采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集成的ANN-CA模型,利用宏...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覆盖和利用的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模拟预测未来城市用地变化,可为城市整体规划和布局提供依据。文章以潍坊市城区为例,采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集成的ANN-CA模型,利用宏观规划方案对其进行优化,分别模拟了潍坊市城区2005、2011、2017年土地利用状况,并预测了202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5至2017年期间,潍坊城区空闲用地面积减少,居住用地、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增加,城市发展中心向城市北部偏移;优化后的模拟结果精度明显提高,说明加入宏观规划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ANN-CA模拟的不足;预测至2025年,潍坊城区居住、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地面积将会继续增加,而绿地和空闲用地面积则会继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ANN-CA 用地模拟 城市扩张 规划优化
下载PDF
退田还湖适宜性的评价——以太湖流域洮、滆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姜玲 黄家柱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应用1954~1981年多期航空像片解译获得的太湖流域围湖遥感解译资料和1979年、1991年和2001年3个时相的Landsat数据获得1954~1981年、1981~1991年和1991~2001年3个时段洮、滆湖地区湖泊及环湖土地的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相关数据,采用... 应用1954~1981年多期航空像片解译获得的太湖流域围湖遥感解译资料和1979年、1991年和2001年3个时相的Landsat数据获得1954~1981年、1981~1991年和1991~2001年3个时段洮、滆湖地区湖泊及环湖土地的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的相关数据,采用DEM计算获得径流积累量指标,采用Landsat遥感数据提取植被生长适宜度指标和建筑用地量指标,使用上述3个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早期围湖造田地块退田还湖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该地区后期(1991~2001年)湖泊及环湖土地的利用变化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出适宜退田还湖的地块,为该地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演变 退田还湖 适宜性评价 遥感 DEM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对比的土壤盐分制图及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瑾杰 丁建丽 +1 位作者 张子鹏 张喆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2年第5期513-521,529,共10页
基于野外采集的110个表层土壤盐分样本,采用四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极限学习机、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与46个环境协变量来绘制新疆艾比湖地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图并预测了其不确定性.通过10折交叉验证对各模型的精... 基于野外采集的110个表层土壤盐分样本,采用四种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极限学习机、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与46个环境协变量来绘制新疆艾比湖地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图并预测了其不确定性.通过10折交叉验证对各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能够更稳定更准确地预测土壤EC值,其R^(2)均值达到了0.662,该性能优于人工神经网络(0.622)、极限学习机(0.637)和多元自适应样条回归模型(0.549).(2)Sentinel-2光谱数据是土壤EC预测最重要的变量,其次是盐分指数、气候、地形数据以及植被指数,相对重要性分别为44%、31%、20%和5%.(3)RF模型的结果揭示了区域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的变化信息,模拟结果精度优于其余三个模型,确定RF模型是干旱区尾闾湖流域土壤盐分监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Sentinel-2光谱数据 环境协变量 回归分析 数字土壤制图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Urban Growth in Island Region from a Multi-scale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Island,China
20
作者 潘艺 王阳 +2 位作者 祝锦霞 王珂 沈掌泉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7年第1期66-75,共10页
The intensified conflict between island urbanization and lagging supervision deserves special attention worldwide.Zhoushan Island has been an outstanding center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lso one of ... The intensified conflict between island urbanization and lagging supervision deserves special attention worldwide.Zhoushan Island has been an outstanding center of marin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lso one of the areas most threatened by recent human activities.To cope with this challenge,the development of a retrosp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island urban growth is a key prerequisite.Detailed,multi-scales,long-term studies on island urban expansion are relatively rare.Remote sensing data,landscape metrics,and spatial statistic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urban landscape changes during the years from 1980 to 2013.Then,the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island urban expansion were analyzed by integrating socioeconomic drivers,population factors,topographic variables,and policy guidanc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Zhoushan Island has experienced a considerable urban expansion with an evident acceleration during the last period.Landscap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urban expansion varied with time,region,and scale.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landscape metrics failed to reveal accurate dynamics for the urban landscape at a local level.At a block size of1 km,the urban landscape was more compact around the island urban center and the new developing zone,in contrast to the extensive and scattered pattern present across the entire region.Urban land primarily expanded from the urban center to the coastal regions due to topographic constraints and support from policy and economic benefits.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he population factor decreased with urban growth,a finding that differs from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The island urban dynamics observed in this study involved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that will guide future planning decisions and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case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 with respect to islands and coastal region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landscape metric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cale effec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