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邯郸学步
1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5年第11期34-37,共4页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青年,他听说赵国都城邯郸的人特别有风度,他们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又潇洒又优雅,那姿势特别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带上盘缠,跋涉千里,专程赶到邯郸。
关键词 一步一趋 来学
下载PDF
邯郸学步
2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7年第11期36-37,共2页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总觉得自己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他听说赵国首都邯郸那里的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决定到那儿学习走路。寿陵少年到了邯郸后,发现那里的小孩走路活泼可爱,老人走路稳重大方,女子走路婀娜多姿,男子走路虎虎...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总觉得自己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他听说赵国首都邯郸那里的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决定到那儿学习走路。寿陵少年到了邯郸后,发现那里的小孩走路活泼可爱,老人走路稳重大方,女子走路婀娜多姿,男子走路虎虎生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学 战国时期 少年 赵国
下载PDF
邯郸学步
3
作者 林华玉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专刊)》 201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财政局财政科副科长刘邯郸很是羡慕局长的走姿:高抬慢落,四平八稳,一看就是标准的四方步。 刘邯郸也决定练习—下走这种步子。他先是在自家里练习,后来办公室没人的时候也偷着练。如此这般,不消两个月,刘邯郸也能一步三摇地走起... 财政局财政科副科长刘邯郸很是羡慕局长的走姿:高抬慢落,四平八稳,一看就是标准的四方步。 刘邯郸也决定练习—下走这种步子。他先是在自家里练习,后来办公室没人的时候也偷着练。如此这般,不消两个月,刘邯郸也能一步三摇地走起了标准的四方步。猛地一看,刘邯郸竟也渐渐地有了几分“官样”。 最近,财政科科长调离职位,他的位子空了下来,成了众人觊觎的对象。按照资历,刘邯郸是最佳人选,刘邯郸也觉得自己当科长一点悬念都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学 财政局 办公室 标准 练习
原文传递
邯郸学的什么步
4
作者 张港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 2013年第1期40-41,共2页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
关键词 邯郸学 成语解释 国人 都城 赵国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
5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 2013年第4期20-21,共2页
战国时有个燕国人非常自卑,总觉得衣服是别人的好,饭菜是别人的香,连站坐的仪态也是别人的高雅,所以见什么就想模仿什么。
关键词 邯郸学 国人 战国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是管理者的大忌
6
作者 刘英团 《党课》 2012年第20期68-69,共2页
《庄子·秋水》记载这样一则寓言,说有一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特别好看,就去那里学习,由于他只知一味地模仿,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反而连自己是怎么走路的也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家。
关键词 邯郸学 管理者 国人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没自我
7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 2014年第8期5-7,共3页
从前,在燕国的寿陵有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可是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我们且叫他寿陵少年吧! 寿陵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当地的名流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他都要效仿;城里的富人、官员说了什么话,用过什么同,他也会套用;上层人士... 从前,在燕国的寿陵有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可是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我们且叫他寿陵少年吧! 寿陵少年热衷于追求时尚。当地的名流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饰品,他都要效仿;城里的富人、官员说了什么话,用过什么同,他也会套用;上层人士有什么习惯性动作、姿势,他觉得新奇的,也特别爱模仿。慢慢地,寿陵少年迷恋这些,已经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学 习惯性动作 少年
原文传递
答案在風中飄蕩
8
作者 王天亮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第10期77-77,共1页
唐代俱砥禅师,凡有学者参问,唯举一指,无别他言。有一童子于外也学和尚竖指,归而举似师,师以刀断之,童子哀叫走出。师唤童,童子回首,师竖起指头,童子豁然而悟。俱砥禅师是悟道之人,无须多言,只举一根手指,其中自有无穷韵味。童子学浅,... 唐代俱砥禅师,凡有学者参问,唯举一指,无别他言。有一童子于外也学和尚竖指,归而举似师,师以刀断之,童子哀叫走出。师唤童,童子回首,师竖起指头,童子豁然而悟。俱砥禅师是悟道之人,无须多言,只举一根手指,其中自有无穷韵味。童子学浅,不明所以,就效仿师父模样,举起一根手指,只能是邯郸学步,画虎不成反类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学 禅师 手指
原文传递
《法律文书如何说理?》专题报道之二 古城“论剑”邯郸“说理”
9
作者 张君 《民主与法制》 2018年第41期27-30,共4页
古有“邯郸学步”,今有“邯郸说理”。被誉为“成语之乡”的古赵邯郸,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是名闻遐迩的“太极故里”,曾经涌现过杨露禅、武禹襄等武林宗师,故而会被蒙上一层民风尚武的“任侠”色彩。
关键词 邯郸学 说理 法律文书 专题报道 古城 文化底蕴 武禹襄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
10
作者 佚名 《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 2018年第11期24-25,共2页
相传在很久以前,燕国有一位少年一心想学一样别人不会的本领。有一天,邻居对这位少年说:“赵国邯郸的人走路姿势可漂亮啦!”
关键词 邯郸学 少年 赵国
原文传递
邯郸:成语之都 太极圣地
11
《时事资料手册》 2018年第4期126-127,共2页
邯郸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8000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158年建都史,是战困匕雄赵困都城,西汉时期是全国著名冶铁之都。两汉时期,邯郸同西安、洛阳、南阳、成都并称五大都会,文化代代相承,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出自邯... 邯郸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8000年文明史、3100年建城史、158年建都史,是战困匕雄赵困都城,西汉时期是全国著名冶铁之都。两汉时期,邯郸同西安、洛阳、南阳、成都并称五大都会,文化代代相承,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出自邯郸或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达1584条,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尽人皆知的成语典故“邯郸学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典故 邯郸学 历史文化底蕴 圣地 太极 西汉时期 两汉时期 文明史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
12
作者 萧袤 王琛 《故事作文(低年级版)》 2017年第6期50-51,共2页
典故:语出《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原始义: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比喻没学会别人的长处,反而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了。
关键词 邯郸学 小学教育 语文 阅读 理解
原文传递
邯郸学步
13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17年第11期36-36,共1页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 【成语解释】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长处。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总觉得自己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他听说邯郸的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决定到那儿学习走路。燕国少年不辞旅途劳顿,...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 【成语解释】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长处。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区有个少年总觉得自己走路的样子不好看,他听说邯郸的人走路姿势优美,就决定到那儿学习走路。燕国少年不辞旅途劳顿,终于到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他发现这里的小孩走路活泼可爱,老人走路稳重大方,女子走路婀娜多姿,男子走路虎虎生风。燕国少年很欣赏,就迫不及待地向邯郸人学习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学 成语出处 成语解释 战国时期 少年 燕国 学习 赵国
下载PDF
邯郸学步
14
《小作家选刊(小学生版)》 2010年第3期50-50,共1页
邯郸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相传这个地方的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女人轻盈婀娜,男人稳健优雅……因此邯郸城周边一些城池的居民都十分羡慕城里的人们。
关键词 邯郸学 战国时期 邯郸城 都城 赵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