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方风动迎共和
1
作者 刘则永 《团结》 2011年第6期47-50,共4页
武昌城头的枪声.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各省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联合新军、会党、学生、商人、士绅乃至官僚等各阶层人士,携手推翻清廷的统治。革命之火.迅速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清廷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表示拥护独立。
关键词 共和 革命党人 大地 华夏 清廷 武昌 会党 士绅
下载PDF
辛亥革命后流行中山装
2
作者 建平 《文史天地》 2012年第1期95-95,共1页
辛亥革命终结了传承千年的服饰等级制度,千百年来以衣冠“昭名分、辨等威”的做法被废弃。
关键词 辛亥革命 中山装 等级制度 服饰
原文传递
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研究的反思
3
作者 苏全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2-96,共5页
我国大陆地区学界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最为严重的就是区域差异大、研究严重不平衡,受民众情结制约忽视政府视角,资料建设亟待强化,在分析问题时的片面性,对阶级分析法的漠视,... 我国大陆地区学界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最为严重的就是区域差异大、研究严重不平衡,受民众情结制约忽视政府视角,资料建设亟待强化,在分析问题时的片面性,对阶级分析法的漠视,以及观点值得商榷等。随着学界在此几方面进行全面改观,相关研究定将走向深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 清末 中美关系
原文传递
辛亥革命与成都旗人社会生活变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映涛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3,共6页
旗人作为清代特有的社会群体,必然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所受冲击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一。随着各种特权的丧失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民国时期的旗人群体日益边缘化,成为了城市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都旗人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 旗人作为清代特有的社会群体,必然是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所受冲击最大的社会群体之一。随着各种特权的丧失和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民国时期的旗人群体日益边缘化,成为了城市贫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都旗人作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历史命运既有体现其群体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又紧密的与其所在城市、区域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相连,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人 社会生活变迁 成都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英国退还庚款与中英两国文化交流
5
作者 陈淑荣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47,共2页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向欧美列强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000万两,即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英国从中分得赔款总数的11%。1909年美国首先开始向中国退还部分庚款余额,用于中国教育事业和派... 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向欧美列强赔款45000万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000万两,即历史上通称的庚子赔款,英国从中分得赔款总数的11%。1909年美国首先开始向中国退还部分庚款余额,用于中国教育事业和派遣留美学生。在美国影响下,1922年英国宣布向中国退还庚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退还 英国 中国教育事业 《辛丑条约》 庚子赔款 欧美列强 留美学生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湘籍志士对会党的发动 被引量:2
6
作者 霍修勇 《云梦学刊》 2001年第6期46-49,共4页
辛亥革命时期 ,湘籍志士对湖南会党进行了改造。他们结合“反清复明”向会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在不改变会党体系的基础上 ,改善其组织、装备 ;利用会党的反清传统 ,掀起大规模武装起义。湘籍志士对会党的改造是深入、长期、细... 辛亥革命时期 ,湘籍志士对湖南会党进行了改造。他们结合“反清复明”向会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在不改变会党体系的基础上 ,改善其组织、装备 ;利用会党的反清传统 ,掀起大规模武装起义。湘籍志士对会党的改造是深入、长期、细致、全面的 ,在他们的改造下 ,湖南会党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党 同盟会 抢米风潮 辛亥革命 湖南籍革命者 刘道一 黄兴 革命活动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中皖省中心北移蚌埠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学东 《蚌埠党校》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在广州举行的几次起义失败之后,转而对长江中游地区寄予很大希望。武昌起义爆发后,这座城市与南京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两端。安徽居于其中,变成支撑东西的依恃,安庆则是革命的中心。由于淮上军起义与津浦铁路通车相互交... 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在广州举行的几次起义失败之后,转而对长江中游地区寄予很大希望。武昌起义爆发后,这座城市与南京成为长江中下游的两端。安徽居于其中,变成支撑东西的依恃,安庆则是革命的中心。由于淮上军起义与津浦铁路通车相互交织,迅速把津浦铁路通车经过的淮河变成了南北对峙的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支线 南北对峙 长江中游地区 皖北地区 淮上 倪嗣冲 安徽经济 战略地位 皖江 沪宁铁路
原文传递
略论清末“新政”时期直隶水利、水政的趋新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吉杰 《沧桑》 2008年第4期25-26,共2页
近代中国畸形的社会形态,一方面影响水利建设的成就,但另一方面由于新的元素的注入,又促使传统水利、水政出现许多变革,同期直隶的水利、水政即体现着这一特点。
关键词 清末“新政” 直隶 水利 水政
下载PDF
首义再现——鄂南名宦张国淦眼中之辛亥革命
9
作者 张霞 朱志先 《黑龙江史志》 2015年第7期8-9,共2页
张国淦在武昌首义后南北和谈中担任北方代表,在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相继为总统时,他均担任要职,有机会结识相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者。在《张国淦自述》中以亲历者的角度从"武昌首义"、"各省响应&qu... 张国淦在武昌首义后南北和谈中担任北方代表,在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相继为总统时,他均担任要职,有机会结识相关辛亥革命的历史见证者。在《张国淦自述》中以亲历者的角度从"武昌首义"、"各省响应"、"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四个部分来回顾这场革命,对于了解这场革命的相关事实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首义 张国淦 首义影响
下载PDF
略论清季东北铁路外债的超经济特质——以均势外交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陵合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2-26,共5页
日俄战争后,为挽救东北危局,以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大员试图将美国的资本引入东北铁路,通过铁路外债的形式实现均势外交.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被迫放弃单独投资计划,使得鼓噪一时的'联美''均势外交'的努力... 日俄战争后,为挽救东北危局,以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大员试图将美国的资本引入东北铁路,通过铁路外债的形式实现均势外交.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美国被迫放弃单独投资计划,使得鼓噪一时的'联美''均势外交'的努力陷于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外交 铁路外债 锦瑷铁路 诺克斯计划 清朝
下载PDF
歧路彷徨——也谈刘师培的政治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帆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66,共8页
清末民初,刘师培是个风云人物,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的同时,在政治舞台上也不断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从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到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由“激烈派第一人”急剧转变为大倡“君政复古”者,等于从一个极端跳... 清末民初,刘师培是个风云人物,在学术舞台上连创佳绩的同时,在政治舞台上也不断有令人瞩目的表演,从革命党人、无政府主义者到清廷幕僚、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由“激烈派第一人”急剧转变为大倡“君政复古”者,等于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其间的关键是辛亥前夕放弃革命追求,突然投向清廷的举动,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至今仍令学界困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革命党人 无政府主义者 政治选择 清末民初 君子 转折点 彷徨 复古 人物
原文传递
新政初期的商部创设与商律编订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洪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9-118,共10页
新政初期,商部创设与商律编订迅速进入政治运作的层面。在商部与商律决策过程中,既有朝廷官员的直言奏请,地方督抚的联络沟通,又有皇族亲贵的整合推进。由于朝廷决策核心的人事调整和朝野各方的博弈,清政府对两者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阶... 新政初期,商部创设与商律编订迅速进入政治运作的层面。在商部与商律决策过程中,既有朝廷官员的直言奏请,地方督抚的联络沟通,又有皇族亲贵的整合推进。由于朝廷决策核心的人事调整和朝野各方的博弈,清政府对两者的态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进而制约了商部创设与商律编订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商部 商律
下载PDF
沪杭甬铁路风潮中浙路公司的维权斗争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晓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在清末收回利权运动中,浙江铁路公司联合江苏铁路公司,以《公司律》为武器,与英国银公司、英国政府及清政府展开了多年的斗争,以维护自己合法的投资权、增资权及用人权,坚持商办沪杭甬铁路,取得一定的成果。浙路公司的维权斗争,从一个... 在清末收回利权运动中,浙江铁路公司联合江苏铁路公司,以《公司律》为武器,与英国银公司、英国政府及清政府展开了多年的斗争,以维护自己合法的投资权、增资权及用人权,坚持商办沪杭甬铁路,取得一定的成果。浙路公司的维权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立法的初步进展及中国资产阶级正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路公司 英国银公司 沪杭甬铁路 《公司律》 维权斗争
下载PDF
尊贵的选择权
14
作者 流沙 《做人与处世》 2009年第3期17-17,共1页
杭州市有一条光复路,光复路上有三户人家,因为一起小小的纠纷出了大名,他们上了报纸.还上了电视。
关键词 选择权 杭州市 光复
原文传递
徐世昌与清末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泽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6-122,共7页
1907年,徐世昌以东三省总督身份领导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他从清理财政、整顿金融入手,力图打开局面。继而着力振兴农工商业,促进三省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事实证明,徐所施行的种种举措不仅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为后来相当... 1907年,徐世昌以东三省总督身份领导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他从清理财政、整顿金融入手,力图打开局面。继而着力振兴农工商业,促进三省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事实证明,徐所施行的种种举措不仅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为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三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制了日、俄的经济侵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世昌 东北 经济建设
下载PDF
简述清末黑龙江兴东兵备道设置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89,94,共3页
从云板铭文和文献资料的结合上,就兴东兵备道设置的始末、拟设的府厅县、职责的规定、管辖的范围、任职的官员及其政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认为:兴东、瑷珲、呼伦贝尔这三处兵备道的先后设置,是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确立近代行政建... 从云板铭文和文献资料的结合上,就兴东兵备道设置的始末、拟设的府厅县、职责的规定、管辖的范围、任职的官员及其政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认为:兴东、瑷珲、呼伦贝尔这三处兵备道的先后设置,是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确立近代行政建制的一个起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东兵备道 建制 政绩
原文传递
清末立宪失败的原因
17
作者 孙冠华 《知识经济》 2011年第10期63-63,共1页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采取的一次改革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统治者认可的和平改革。一方面,是清末统治集团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另一方面,它表明清末统治者已经...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采取的一次改革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统治者认可的和平改革。一方面,是清末统治集团为了挽救自身统治地位而进行的一场法制改良运动,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另一方面,它表明清末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不能按照原来的君主专制方式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朝统治者法制改革意识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立宪 背景 失败原因
下载PDF
论民国初年黄兴的民族联合主张 被引量:2
18
作者 萧致治 《求索》 CSSCI 2002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民国元年 (1912年 ) ,通过南北议和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但环顾国内 ,仍然危机四伏 ,特别是民族分裂倾向十分严重。作为革命党领导人的黄兴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反对民族分裂 ,提出... 民国元年 (1912年 ) ,通过南北议和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但环顾国内 ,仍然危机四伏 ,特别是民族分裂倾向十分严重。作为革命党领导人的黄兴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反对民族分裂 ,提出了民族平等联合主张 ,这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联合主张 民国初年 黄兴 民族联合
下载PDF
国家经济安全视野下的宋教仁经济思想
19
作者 平英志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68-74,共7页
近代以来,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深,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宋教仁对国际形势的深入研究使其经济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均势外债和利用外资的思想、实业救国思想、农业发展思想等。... 近代以来,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不断加深,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宋教仁对国际形势的深入研究使其经济思想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均势外债和利用外资的思想、实业救国思想、农业发展思想等。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宋教仁不断揭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和政府出卖国家利权的行径,制定一系列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法规并身体力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宋教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思想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发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教仁 国家经济安全 均势外债 实业救国
下载PDF
论清末上海商业会议公所
20
作者 朱英 严洋宇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9,共12页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的成立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特点,并非完全出于保护商人和发展工商业之目的。促使商业会议公所成立的契机乃当时在沪上举行的中外商约谈判,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具有特殊官僚身份的商约大臣盛宣怀和上海工商界领袖严... 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的成立具有偶然性和临时性特点,并非完全出于保护商人和发展工商业之目的。促使商业会议公所成立的契机乃当时在沪上举行的中外商约谈判,起关键作用的人物是具有特殊官僚身份的商约大臣盛宣怀和上海工商界领袖严信厚。该公所存续时长仅两年有余,虽为商约谈判提供了某些咨询作用,在官商沟通方面也发挥了一定功能,但因设立仓促,章程简略,机构不完善,远未能发挥舆论所期望的作用与影响。就其性质而言,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是不同于官办商务局和传统工商各业公所的新式商人团体,但在许多方面又与后来的商会有着明显不同,因而不宜简单地视之为近代中国最早成立的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会议公所 商会 商人 盛宣怀 严信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