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服灵知主义
1
作者 本雅明·拉兹尔 单羽(译) 胡继华(译) 《跨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97-111,269,共16页
从约纳斯和布鲁门伯格各自的历史叙述对象与逻辑就会发现,二人的共同旨趣是非常明显的。虽然并未系统论证,或者置于同一维度上,但布鲁门伯格的叙事之重要内容都出现在了约纳斯的著作中,如源始形态的灵知主义对古希腊宇宙观和基督教的威... 从约纳斯和布鲁门伯格各自的历史叙述对象与逻辑就会发现,二人的共同旨趣是非常明显的。虽然并未系统论证,或者置于同一维度上,但布鲁门伯格的叙事之重要内容都出现在了约纳斯的著作中,如源始形态的灵知主义对古希腊宇宙观和基督教的威胁,奥古斯丁征服灵知主义的败绩,好奇心被列入邪恶事物的榜单及其在早期现代所得到的辩护等。形式叙述的逻辑强化了他们所讲述的历史,他们提出来据以解释这些系列事件的机制充分证明了二人在理论上的亲缘性,这种亲近绝非巧合。在许多最为重要的方面,布鲁门伯格的逻辑都以约纳斯的早期例子为范本。然而他们又迥然有别,在许多方面,布鲁门伯格不仅不同意约纳斯的观点,反而与其针锋相对,因而我们不妨将约纳斯的努力称为"第三次克服灵知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知主义 现代性 自我伸张 责任伦理
原文传递
近五十年《禹贡》半月刊研究综述
2
作者 林琳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6-68,共3页
顾颉刚于1934年至1937年在北平创办的《禹贡》半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始,对《禹贡》半月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发表了不少论著,这些论著... 顾颉刚于1934年至1937年在北平创办的《禹贡》半月刊,是20世纪30年代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之一,在中国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始,对《禹贡》半月刊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发表了不少论著,这些论著既有对其创办情况、刊物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的,也有探讨其对中国学术和社会影响的。文章对近五十年来的《禹贡》半月刊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对将来要进行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半月刊 顾颉刚 历史地理学 禹贡学会
下载PDF
“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会议论文综述
3
作者 高远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1,共4页
2011年6月22—23日,“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数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50余名学者与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发... 2011年6月22—23日,“纪念张舜徽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32届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数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50余名学者与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发来贺信,高度评价了张先生的学术造诣以及他对社会、对祖国文化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在发言中认为张舜徽先生是有绝大气象的大儒,“那个时代第一流的人物”。有着“成其大”、“得其通”、“文笔盛”的学风特点,才、学、识三者兼于一身,堪称20世纪中晚期国学家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历史文献研究 中国大陆 百年诞辰 张舜徽 会议论文 年会 纪念
原文传递
底层叙述:讲述历史苦难的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长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中国古代史基本就是帝王家史,近代史也多是正确而光荣的革命史,都与政治关系紧密。非帝王、不光荣。不正确的历史,大多被权力机构有选择性地记忆,或者有选择性地遗忘,基本不入正史。因此才有了民间野史、私人笔记等非官方历史的存... 中国古代史基本就是帝王家史,近代史也多是正确而光荣的革命史,都与政治关系紧密。非帝王、不光荣。不正确的历史,大多被权力机构有选择性地记忆,或者有选择性地遗忘,基本不入正史。因此才有了民间野史、私人笔记等非官方历史的存在,构成了看似完整的历史链条,实则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底层叙述 苦难 中国古代史 政治关系 权力机构 选择性 革命史
下载PDF
政治环境影响下的南朝史学民族观
5
作者 王尧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0-83,共4页
南北朝时期,北中国被胡族占据,文化发展曾一度停滞。在这一时期内",衣冠士族"尽渡南朝,一度被奉为中华文化正朔。在相对安定的文化环境中,南朝史学继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南北朝不断发展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对其... 南北朝时期,北中国被胡族占据,文化发展曾一度停滞。在这一时期内",衣冠士族"尽渡南朝,一度被奉为中华文化正朔。在相对安定的文化环境中,南朝史学继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南北朝不断发展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对其史学中的"民族观"有着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史学 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列传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论新世纪史学主体修养目标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兴彬 《泰安师专学报》 2001年第5期27-31,共5页
新世纪要求史学主体新的修养。其依据是史学主体的基本属性和传统修养理论的精髓。在新修养中 ,史德包括研究道德、应用道德和积学道德 ;史识包括外层的唯物史观和内核的史学自身理论 ;史学包括充分可靠的史料 ,合理的知识结构 ,常新的... 新世纪要求史学主体新的修养。其依据是史学主体的基本属性和传统修养理论的精髓。在新修养中 ,史德包括研究道德、应用道德和积学道德 ;史识包括外层的唯物史观和内核的史学自身理论 ;史学包括充分可靠的史料 ,合理的知识结构 ,常新的思维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主体 修养目标 史学工作者 史学 史德 史识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吕思勉《简明中国通史》出版 被引量:1
7
作者 本报讯 《当代图书馆》 2014年第3期75-75,共1页
和陈垣、陈寅恪、钱穆一起被推崇为“史学四大家”的吕思勉的《简明中国通史》一书日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读者可以跟随最严谨的史学大家吕思勉,快速读完最经典的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全书以时间为序,鞭辟入里地洞悉... 和陈垣、陈寅恪、钱穆一起被推崇为“史学四大家”的吕思勉的《简明中国通史》一书日前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读者可以跟随最严谨的史学大家吕思勉,快速读完最经典的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全书以时间为序,鞭辟入里地洞悉了中国历代王朝兴替的变化发展,堪称一书在手,中国历史全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明中国通史》 化学工业出版社 吕思勉 中国历史 中华民族 历代王朝 陈寅恪 史学
下载PDF
历史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评吴秀明新著《文学中的历史世界》
8
作者 怀安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86-88,共3页
历史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评吴秀明新著《文学中的历史世界》怀安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兴起已成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续姚雪垠的《李自成》之后,历史小说创作空前活跃,且与历史剧、历史影视一起,汇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与此形... 历史文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评吴秀明新著《文学中的历史世界》怀安新时期历史文学的兴起已成引人瞩目的文学现象。续姚雪垠的《李自成》之后,历史小说创作空前活跃,且与历史剧、历史影视一起,汇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与此形成明显反差的是,面对历史文学的蓬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学 文学理论 历史世界 奠基之作 文学创作 文学研究 创作方法 现代主义 个性特征 艺术虚构
下载PDF
论王先谦的《五洲地理志略》
9
作者 刘芹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6,共6页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 《五洲地理志略》是王先谦晚年在学术研究方向转变之后所撰的一本比较成熟的史地学著作。作者以传播、普及中外历史地理知识为宗旨,向人们介绍西方史地学知识,并且将忧国意识与传统的史学方法融入撰写内容之中。作者对中外相关书籍认真比较后,广搜博采,严密考订,尤其关注于新近出现的人文地理大事件。作者重视探讨救亡途径,故而该书的撰述还体现出经世思想与忧患意识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先谦 《五洲地理志略》 撰述方法 忧国意识
下载PDF
落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10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史研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史研究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国史研究可以通过总结其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反过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也为国史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新的契机。有鉴于此,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和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于1月25~27日在京联合举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国史研究”专题研讨会。现将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们的部分发言及提交的论文分两期摘登,以飨读者,并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5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史研究 专题研讨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 价值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原文传递
信史、史识与史德——论《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
11
作者 周薇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10-512,515,共4页
于北山先生的三谱作为编年体裁,具有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做到了无征不信,精审考核;其次,显示出睿智、独特的识见;再次,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忠实于历史。信史、史识、史德,正是史学的三个重要品格。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揭示三谱的史... 于北山先生的三谱作为编年体裁,具有史学上的地位和价值。首先做到了无征不信,精审考核;其次,显示出睿智、独特的识见;再次,秉持客观公正态度,忠实于历史。信史、史识、史德,正是史学的三个重要品格。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揭示三谱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谱 信史 史识 史德
下载PDF
罗尔纲历史人物评价特点分析
12
作者 常智敏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罗尔纲先生评价历史人物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总体评价,即针对历史人物一生的表现给出一个基本的定性;二是严格事实评判,即尊重史实,忠于史实,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三是善待历史人物,即正确看待历史人物的问题与错... 罗尔纲先生评价历史人物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总体评价,即针对历史人物一生的表现给出一个基本的定性;二是严格事实评判,即尊重史实,忠于史实,一切以事实为基础;三是善待历史人物,即正确看待历史人物的问题与错误。这些特点体现了罗先生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运用,也体现了他对我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纲 历史人物 评价
原文传递
怎样解读《史学导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英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6-139,共4页
关键词 《史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解读 英国大学 西方史学 著名学者 史学理论 当代西方
原文传递
我读《吴天墀文史存稿》
14
作者 杨正苞 《文史杂志》 1999年第2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吴天墀 西夏史 中国绘画的精神 道学家 文史研究 思想特点 学业成就 西夏文化 四川地区 近千年来
下载PDF
郭沫若与新中国初期的历史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尤学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9-44,共6页
郭沫若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参与者。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史学工作者自我教育和社会大众普及教育的双重目标;领导和参与创建了中国史学会等史学团体和机构,为历史教育提... 郭沫若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参与者。他的主要贡献是:确立了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史学工作者自我教育和社会大众普及教育的双重目标;领导和参与创建了中国史学会等史学团体和机构,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和组织支撑;奠定了历史教育的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原则;通过历史理论的传播、历史剧的公演对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历史观念塑造发挥了重要影响,践行了自己的历史教育理念。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新中国初期历史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历史教育的时代转向,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并且对此后的历史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郭沫若 历史教育
下载PDF
时空、信息、熵、环境和全球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研究的跨学科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旭东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4-55,共12页
世界史学科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实际已经升华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宏观研究,可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则必须具有)一种崭新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不仅强调人类历史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更为强调人类同其赖以存在的... 世界史学科发展至21世纪的今天,实际已经升华到这样一个阶段,即: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大尺度宏观研究,可以具有(认识论意义上则必须具有)一种崭新的全球视野。这种全球视野,不仅强调人类历史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更为强调人类同其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性和互动性。如此便要求史学工作者在整体史意义上就某些基本或重要的问题(诸如:社会时空在历史进程中的压缩问题,信息的客观存在及其同历史学主客体的关系问题,人类和环境的互动问题,全球史中的广义全球化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问题,等等)给予跨学科的理论思考和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跨学科 整体史 全球化 生态环境 社会时空 信息 熵增
原文传递
从史料史观之分到史论之合
17
作者 桑兵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9-119,共1页
史论关系为治史必须面对却长期聚讼纷纭的问题。史料与史观的纷争主要受中西学乾坤颠倒的影响,西式分科架构成为强制中学附从的预设,因而必然要以外来的学说解释中国的材料。中国历代修史以记事、叙事为主,无论征引官书档案还是私家著述... 史论关系为治史必须面对却长期聚讼纷纭的问题。史料与史观的纷争主要受中西学乾坤颠倒的影响,西式分科架构成为强制中学附从的预设,因而必然要以外来的学说解释中国的材料。中国历代修史以记事、叙事为主,无论征引官书档案还是私家著述,一般不需标识注明即能够与著史的文字浑然一体,阅读者也能够一体视之,不必刻意分辨。文言改白话破坏了书面语的古今一致,大多数情况下,所征引的材料与作者的自述在文体形式上差异甚大,使得全篇的文气不能贯通,即使没有阅读障碍,读者也不易习惯在两种文体之间频繁转换。固有的史书被当成史料,历史论著的文白分别成了史与论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料 史论 史观 文体形式 阅读障碍 阅读者 书面语 材料
原文传递
刘向的史学思想及其三书的史学价值
18
作者 郑先彬 《今古文创》 2020年第38期35-38,79,共5页
西汉刘向史学思想的确立与西汉社会政治学术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的历史思想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亦有自己的见解,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他强调天道取决于人道,在历史发展问题上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易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崇尚史著的实录精... 西汉刘向史学思想的确立与西汉社会政治学术背景是分不开的,他的历史思想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亦有自己的见解,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他强调天道取决于人道,在历史发展问题上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易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他崇尚史著的实录精神,并认为总结历史兴衰教训,可以实现以史资治、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他以著述为谏,冀以感悟时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其著述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在编排体例上多有创新,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史学思想 三书 史学价值
下载PDF
新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与西方现代史学之流变
19
作者 姜进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1期93-96,共4页
大陆史学界自世纪之交以来,如果说到域外新史学,一般多有新社会史、新文化史、新政治史之名目,也有社会文化史的称谓,甚至还有新社会文化史这个名目。这些名目和称谓,除了"新社会文化史"外,都是从西方史学界引入的。"新... 大陆史学界自世纪之交以来,如果说到域外新史学,一般多有新社会史、新文化史、新政治史之名目,也有社会文化史的称谓,甚至还有新社会文化史这个名目。这些名目和称谓,除了"新社会文化史"外,都是从西方史学界引入的。"新社会文化史"这个提法,恰当地反映了国内学者对社会文化史研究进路及其与新史学范式如何交叉的强烈兴趣。我在这里以"新社会文化史"为题,意图厘清上述各名目之下新史学实践所共享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假设、方法论、研究重心和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文化史 现代史学 国内学者 新政治史 新社会史 史学实践 新史学 新文化史
原文传递
奥罗修斯在《反异教徒历史七书》中的纪年方法及其意蕴
20
作者 莫凡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1,共9页
奥罗修斯在《反异教徒历史七书》中选择罗马建城纪年为核心纪年方法,综合使用奥利匹亚纪年、执政官纪年、元首和君主纪年等多种世俗史家常用的纪年方法,构成主次分明、独具特色的纪年系统。这种纪年方法通过定位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 奥罗修斯在《反异教徒历史七书》中选择罗马建城纪年为核心纪年方法,综合使用奥利匹亚纪年、执政官纪年、元首和君主纪年等多种世俗史家常用的纪年方法,构成主次分明、独具特色的纪年系统。这种纪年方法通过定位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份,增强了所述历史在时间发展上的方向感,突出了罗马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首要地位,塑造了读者对罗马帝国会在基督教时代里持续存在和发展的信心。同时,奥罗修斯通过使用这一世俗纪年系统,巧妙地论证了所有具有负面性质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世俗时间的框架之下,与基督教并无关联,实现了为基督教辩护这一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罗修斯 《反异教徒历史七书》 罗马建城 纪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