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7,835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短评集锦(六)——评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
1
作者
无
《艺海》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陈嘉琪: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是一部讴歌基层共产党员、彰显地方特色、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它以清新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襄阳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观看《情醉清凉河》的过程中,我被剧中...
陈嘉琪: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是一部讴歌基层共产党员、彰显地方特色、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它以清新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襄阳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观看《情醉清凉河》的过程中,我被剧中主人公所吸引,她的情感纠葛、痛苦挣扎、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让人深感共情。这是根据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花鼓戏
喜剧色彩
情感纠葛
情感世界
情醉
痛苦挣扎
生活风貌
李庙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秦腔的现代精神
2
作者
连希楠
《艺海》
2012年第2期40-41,共2页
《西京故事》是一出现代秦腔,它用古老的秦腔艺术为我们诉说了现代社会里在城市中辛勤工作的进城人的故事。《西京故事》以罗天福一家为主线,讲述了父亲罗天福为了儿女有更好的未来,放弃在家乡受人尊敬的教书工作和村长职务,到西京城打...
《西京故事》是一出现代秦腔,它用古老的秦腔艺术为我们诉说了现代社会里在城市中辛勤工作的进城人的故事。《西京故事》以罗天福一家为主线,讲述了父亲罗天福为了儿女有更好的未来,放弃在家乡受人尊敬的教书工作和村长职务,到西京城打饼为生,以此支持儿女们的学业。然而父亲的辛劳换来的并非是美满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艺术
现代精神
传统
现代社会
故事
西京
儿女
父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当下“二人转艺术”的低俗审美倾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军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2,共3页
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凭借"小品王"赵本山的大力推动开始火遍全国。一片繁华中,似乎"二人转"艺术就此开始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喧嚣中,赵本山所谓的"绿色二人...
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凭借"小品王"赵本山的大力推动开始火遍全国。一片繁华中,似乎"二人转"艺术就此开始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喧嚣中,赵本山所谓的"绿色二人转"却离"绿色"渐行渐远,既未弘扬"二人转"历史中的优秀唱段,也未寻找到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的题材内容,表演形式更是向小品化、杂耍化倾斜,一些表演流于粗鄙。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批驳当下"二人转"表演中的低俗发展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二人转”
赵本山
审美判断
低俗
原文传递
一个关于狐仙的传说
4
作者
陈伟萍
《剧影月报》
2013年第1期78-78,共1页
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秀才遇仙记》是80年代中后期创作演出的剧目,是个喜剧模式,说的是永平秀才张鸿渐因写状纸告了当地赃官,从而受到官府追捕,与妻互赠信物而别,临行发誓钗在人在,决不变心。妻代其被捕为囚,张秀才为狐仙施舜华收留,见...
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秀才遇仙记》是80年代中后期创作演出的剧目,是个喜剧模式,说的是永平秀才张鸿渐因写状纸告了当地赃官,从而受到官府追捕,与妻互赠信物而别,临行发誓钗在人在,决不变心。妻代其被捕为囚,张秀才为狐仙施舜华收留,见狐仙美貌,即自表情意,狐仙动心之际,发现他随身带的翡翠簪。张秀才便谎言妻子无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
传说
南京市越剧团
后期创作
80年代
喜剧模式
秀才
演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沈璟戏曲作品流传不广原因分析
5
作者
高洋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
作为晚明时期出色的传奇作家和曲学家,沈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流传到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今天舞台上还在上演的只剩几出折子戏。这种矛盾的现象是十分值得探讨的。文章从剧作思想、才情等深层方面分析沈...
作为晚明时期出色的传奇作家和曲学家,沈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流传到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今天舞台上还在上演的只剩几出折子戏。这种矛盾的现象是十分值得探讨的。文章从剧作思想、才情等深层方面分析沈璟戏曲作品中舞台性因素与搬演时流传不广的情况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璟
戏曲作品
流传情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旭鹏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1期131-132,共2页
近几年来,我国传统戏曲发展变缓,晋剧也同样面临窘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新时代新环境下戏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介绍环境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晋剧发...
近几年来,我国传统戏曲发展变缓,晋剧也同样面临窘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新时代新环境下戏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介绍环境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晋剧发展和传播的优势及劣势,进一步探究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戏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晋剧
传播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项尚
7
《黄梅戏艺术》
2017年第2期85-85,共1页
项尚从小受到家乡戏曲氛围的熏陶和戏迷外婆的影响,十分喜爱黄梅戏。2013年,十岁的小项尚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初入校园,因为年龄小,对戏曲表演十分新奇,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
项尚从小受到家乡戏曲氛围的熏陶和戏迷外婆的影响,十分喜爱黄梅戏。2013年,十岁的小项尚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初入校园,因为年龄小,对戏曲表演十分新奇,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让她眼花缭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艺术
戏曲表演
职业学院
戏迷
原文传递
川剧三绝
8
作者
王太吉
《东方艺术》
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川剧
四川人
文学价值
声腔艺术
戏曲语言
炎黄文化
双向促进
《白蛇传》
文学艺术
琢磨不透
原文传递
且说《六国封相》
9
作者
何建青
《广东艺术》
1995年第3期51-52,共2页
一《六国封相》,又悄悄地重现粤剧舞台。谁叫她"重返艺坛"的呢?那是负责买戏到乡镇的主事人,即旧日称之为"主会"的人。至于他们有甚能耐,让它不断扬威?无他。他们说与剧团的负责人:"
关键词
六国
粤剧
苏秦
香港
研究家
演员
观众
舞蹈
演出
剧目
原文传递
藏戏艺术的平民文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许春林
毛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藏戏是产生于藏区,由藏族人自己创造的唯一剧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甘孜地区藏族地方戏组织表演形式以及艺术特征的考察,主要从参与人员、舞台艺术和文化传承与诉求三个方面着重梳理藏戏这一传统地...
藏戏是产生于藏区,由藏族人自己创造的唯一剧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甘孜地区藏族地方戏组织表演形式以及艺术特征的考察,主要从参与人员、舞台艺术和文化传承与诉求三个方面着重梳理藏戏这一传统地方戏剧的平民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地区
藏戏
平民文化特征
原文传递
为评剧而生
11
作者
曾昭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i001-i002,共2页
“曾昭娟是为评剧而生的!”这句话,是不久前天津一位评论家在他的文章中写下的。他了解我,曾经目睹我自从艺以来所走过的每—步珞,见证过我在评剧艺术台前幕后所遭遇的每一次艰辛和痛苦,尤其是他看到了我2003年在纪念“梅花奖”设...
“曾昭娟是为评剧而生的!”这句话,是不久前天津一位评论家在他的文章中写下的。他了解我,曾经目睹我自从艺以来所走过的每—步珞,见证过我在评剧艺术台前幕后所遭遇的每一次艰辛和痛苦,尤其是他看到了我2003年在纪念“梅花奖”设立十周年演出活动中不慎“股骨颈骨折”,被医生宣布“最好的结果是踮脚”。而实际上,我非但没有落下残疾,反而大步流星地又登台了。因此,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句话。这句话,让我心头一热,泪流满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剧
曾昭娟
演员
表演艺术
演艺生涯
人物塑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淑贤的艺术人生
12
作者
红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2-34,共3页
她,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自己衷爱的一项事业:她,全身心地操守和营造“天下第一团”——龙江剧:她,如同日出日落那样每天出入一个艺术剧院的门庭。
关键词
龙江剧
十年
天下
艺术人生
日落
日出
操守
事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吕剧念白应规范
13
作者
李永斋
《戏剧丛刊》
2005年第1期63-63,共1页
吕剧是年轻剧种,是在曲艺“山东琴书”的基础上。经过“化妆杨琴”和“驴戏”的发展阶段而逐步演化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自20世纪50年代一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响遍全国大地。五十多年来,经不断创新发展,在借鉴其它剧种基础上,已...
吕剧是年轻剧种,是在曲艺“山东琴书”的基础上。经过“化妆杨琴”和“驴戏”的发展阶段而逐步演化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自20世纪50年代一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响遍全国大地。五十多年来,经不断创新发展,在借鉴其它剧种基础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与演唱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
念白
杨琴
演唱风格
表演形式
现代戏
大地
曲艺
借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琵琶伴奏《女驸马》点滴谈
14
作者
杨冰
《黄梅戏艺术》
2001年第3期11-11,10,共2页
关键词
伴奏
《女驸马》
剧目
黄梅戏
琵琶
舞台实践
剧团
戏剧
经典
青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悲怆出大情感──看黄梅戏故事片《生死擂》
15
作者
潘小平
《电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故事片
黄梅戏
电影制片厂
拍摄
情感
标志
尝试
悲怆
飞跃
原文传递
品张蕴华《拷红》 赞王实甫《西厢记》
16
作者
姚振声
《曲艺》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鼓曲名家张蕴华演唱的传统大岔曲《拷红》颇见功夫,不仅音质优美,唱词也耐人寻味,令人击节赞赏。张蕴华与我相识多年,是位久经沙场的老演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坐科学习单弦,受启蒙老师著名琴师胡宝筠先生的指点,后拜谭凤元先生为师,...
鼓曲名家张蕴华演唱的传统大岔曲《拷红》颇见功夫,不仅音质优美,唱词也耐人寻味,令人击节赞赏。张蕴华与我相识多年,是位久经沙场的老演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坐科学习单弦,受启蒙老师著名琴师胡宝筠先生的指点,后拜谭凤元先生为师,在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王实甫
张蕴华
行监坐守
元杂剧
关汉卿
原文传递
《西部风景》西部情
17
作者
汤玲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西部风景》
眉户现代剧
创作背景
剧情简介
中国
戏剧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腐宴》——献给新时代农民的一道文化盛宴
18
作者
月河
《剧影月报》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豆腐宴》
道文化
新时代
农民
郑和下西洋
绿色食品
乾隆皇帝
中国人
专利权
老百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琬(新编越剧)
19
作者
李玲玉
杨婀娜
叶天
《戏文》
2007年第2期I0004-I0005,共2页
南宋绍兴十六年(西元1146),陆游之妻唐琬因婆媳不和,被迫离开陆家,投靠其闺中好友赵心兰。临别之时,陆游策马前来送行,倾诉心中的伤痛与无奈,并承诺永不相负,希望唐琬等待转机。一年后,
关键词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唐琬》
演出
陆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版《红楼梦》一个喜新恋旧的话题
20
作者
马晓华
《上海戏剧》
1999年第6期4-5,共2页
“徐王”作品,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 解放后,政府文化部门对越剧的发掘整理工作下了大力气。于是1957年,徐玉兰和王文娟联袂出演的《红楼梦》诞生了。两位越剧艺术家使出浑身本领,直把剧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扮演的栩栩如生。
关键词
越剧
新版
《红楼梦》
观众
玉兰
花旦
贾宝玉
黛玉
导演
台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短评集锦(六)——评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
1
作者
无
机构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出处
《艺海》
2024年第4期20-24,共5页
文摘
陈嘉琪: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是一部讴歌基层共产党员、彰显地方特色、具有浓郁喜剧色彩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它以清新的故事情节、优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展现了襄阳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情感世界。观看《情醉清凉河》的过程中,我被剧中主人公所吸引,她的情感纠葛、痛苦挣扎、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让人深感共情。这是根据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关键词
襄阳花鼓戏
喜剧色彩
情感纠葛
情感世界
情醉
痛苦挣扎
生活风貌
李庙镇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秦腔的现代精神
2
作者
连希楠
机构
上海戏剧学院
出处
《艺海》
2012年第2期40-41,共2页
文摘
《西京故事》是一出现代秦腔,它用古老的秦腔艺术为我们诉说了现代社会里在城市中辛勤工作的进城人的故事。《西京故事》以罗天福一家为主线,讲述了父亲罗天福为了儿女有更好的未来,放弃在家乡受人尊敬的教书工作和村长职务,到西京城打饼为生,以此支持儿女们的学业。然而父亲的辛劳换来的并非是美满的生活,
关键词
秦腔艺术
现代精神
传统
现代社会
故事
西京
儿女
父亲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当下“二人转艺术”的低俗审美倾向
被引量:
2
3
作者
邢军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出处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东北"二人转"这种地域性极强的民间艺术凭借"小品王"赵本山的大力推动开始火遍全国。一片繁华中,似乎"二人转"艺术就此开始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喧嚣中,赵本山所谓的"绿色二人转"却离"绿色"渐行渐远,既未弘扬"二人转"历史中的优秀唱段,也未寻找到适合新时代发展的新的题材内容,表演形式更是向小品化、杂耍化倾斜,一些表演流于粗鄙。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批驳当下"二人转"表演中的低俗发展倾向。
关键词
“绿色二人转”
赵本山
审美判断
低俗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个关于狐仙的传说
4
作者
陈伟萍
出处
《剧影月报》
2013年第1期78-78,共1页
文摘
南京市越剧团演出的《秀才遇仙记》是80年代中后期创作演出的剧目,是个喜剧模式,说的是永平秀才张鸿渐因写状纸告了当地赃官,从而受到官府追捕,与妻互赠信物而别,临行发誓钗在人在,决不变心。妻代其被捕为囚,张秀才为狐仙施舜华收留,见狐仙美貌,即自表情意,狐仙动心之际,发现他随身带的翡翠簪。张秀才便谎言妻子无情。
关键词
狐
传说
南京市越剧团
后期创作
80年代
喜剧模式
秀才
演出
分类号
J825.5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沈璟戏曲作品流传不广原因分析
5
作者
高洋
机构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
文摘
作为晚明时期出色的传奇作家和曲学家,沈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他流传到后世的作品并不多。今天舞台上还在上演的只剩几出折子戏。这种矛盾的现象是十分值得探讨的。文章从剧作思想、才情等深层方面分析沈璟戏曲作品中舞台性因素与搬演时流传不广的情况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关键词
沈璟
戏曲作品
流传情况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李旭鹏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文物研究所
中北大学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1期131-132,共2页
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戏剧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项目编号:2016249)阶段研究成果
文摘
近几年来,我国传统戏曲发展变缓,晋剧也同样面临窘境。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曲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是新时代新环境下戏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介绍环境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晋剧发展和传播的优势及劣势,进一步探究如何借助新媒体实现戏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媒体
晋剧
传播发展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项尚
7
机构
《黄梅戏艺术》编辑部
出处
《黄梅戏艺术》
2017年第2期85-85,共1页
文摘
项尚从小受到家乡戏曲氛围的熏陶和戏迷外婆的影响,十分喜爱黄梅戏。2013年,十岁的小项尚如愿以偿地考取了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初入校园,因为年龄小,对戏曲表演十分新奇,戏曲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让她眼花缭乱。
关键词
黄梅戏艺术
戏曲表演
职业学院
戏迷
分类号
J825.54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川剧三绝
8
作者
王太吉
出处
《东方艺术》
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川剧
四川人
文学价值
声腔艺术
戏曲语言
炎黄文化
双向促进
《白蛇传》
文学艺术
琢磨不透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且说《六国封相》
9
作者
何建青
出处
《广东艺术》
1995年第3期51-52,共2页
文摘
一《六国封相》,又悄悄地重现粤剧舞台。谁叫她"重返艺坛"的呢?那是负责买戏到乡镇的主事人,即旧日称之为"主会"的人。至于他们有甚能耐,让它不断扬威?无他。他们说与剧团的负责人:"
关键词
六国
粤剧
苏秦
香港
研究家
演员
观众
舞蹈
演出
剧目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藏戏艺术的平民文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许春林
毛栋
机构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基金
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藏戏审美形态体系"(编号:12AB002)研究成果
文摘
藏戏是产生于藏区,由藏族人自己创造的唯一剧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甘孜地区藏族地方戏组织表演形式以及艺术特征的考察,主要从参与人员、舞台艺术和文化传承与诉求三个方面着重梳理藏戏这一传统地方戏剧的平民文化特征。
关键词
甘孜地区
藏戏
平民文化特征
Keywords
Ganzi area,Tibetan,civili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为评剧而生
11
作者
曾昭娟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i001-i002,共2页
文摘
“曾昭娟是为评剧而生的!”这句话,是不久前天津一位评论家在他的文章中写下的。他了解我,曾经目睹我自从艺以来所走过的每—步珞,见证过我在评剧艺术台前幕后所遭遇的每一次艰辛和痛苦,尤其是他看到了我2003年在纪念“梅花奖”设立十周年演出活动中不慎“股骨颈骨折”,被医生宣布“最好的结果是踮脚”。而实际上,我非但没有落下残疾,反而大步流星地又登台了。因此,他在文章中写下了这句话。这句话,让我心头一热,泪流满面……
关键词
评剧
曾昭娟
演员
表演艺术
演艺生涯
人物塑造
分类号
J825.22 [艺术—戏剧戏曲]
J81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淑贤的艺术人生
12
作者
红云
出处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2-34,共3页
文摘
她,几十年如一日从事自己衷爱的一项事业:她,全身心地操守和营造“天下第一团”——龙江剧:她,如同日出日落那样每天出入一个艺术剧院的门庭。
关键词
龙江剧
十年
天下
艺术人生
日落
日出
操守
事业
分类号
J825.3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吕剧念白应规范
13
作者
李永斋
机构
招远市吕剧团
出处
《戏剧丛刊》
2005年第1期63-63,共1页
文摘
吕剧是年轻剧种,是在曲艺“山东琴书”的基础上。经过“化妆杨琴”和“驴戏”的发展阶段而逐步演化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自20世纪50年代一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响遍全国大地。五十多年来,经不断创新发展,在借鉴其它剧种基础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与演唱风格。
关键词
地方戏曲剧种
吕剧
念白
杨琴
演唱风格
表演形式
现代戏
大地
曲艺
借鉴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J6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琵琶伴奏《女驸马》点滴谈
14
作者
杨冰
出处
《黄梅戏艺术》
2001年第3期11-11,10,共2页
关键词
伴奏
《女驸马》
剧目
黄梅戏
琵琶
舞台实践
剧团
戏剧
经典
青春
分类号
J825.54 [艺术—戏剧戏曲]
J6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悲怆出大情感──看黄梅戏故事片《生死擂》
15
作者
潘小平
出处
《电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故事片
黄梅戏
电影制片厂
拍摄
情感
标志
尝试
悲怆
飞跃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品张蕴华《拷红》 赞王实甫《西厢记》
16
作者
姚振声
出处
《曲艺》
2008年第12期26-27,共2页
文摘
鼓曲名家张蕴华演唱的传统大岔曲《拷红》颇见功夫,不仅音质优美,唱词也耐人寻味,令人击节赞赏。张蕴华与我相识多年,是位久经沙场的老演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她坐科学习单弦,受启蒙老师著名琴师胡宝筠先生的指点,后拜谭凤元先生为师,在继承"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王实甫
张蕴华
行监坐守
元杂剧
关汉卿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西部风景》西部情
17
作者
汤玲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西部风景》
眉户现代剧
创作背景
剧情简介
中国
戏剧评论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腐宴》——献给新时代农民的一道文化盛宴
18
作者
月河
出处
《剧影月报》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关键词
《豆腐宴》
道文化
新时代
农民
郑和下西洋
绿色食品
乾隆皇帝
中国人
专利权
老百姓
分类号
J825.53 [艺术—戏剧戏曲]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琬(新编越剧)
19
作者
李玲玉
杨婀娜
叶天
出处
《戏文》
2007年第2期I0004-I0005,共2页
文摘
南宋绍兴十六年(西元1146),陆游之妻唐琬因婆媳不和,被迫离开陆家,投靠其闺中好友赵心兰。临别之时,陆游策马前来送行,倾诉心中的伤痛与无奈,并承诺永不相负,希望唐琬等待转机。一年后,
关键词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唐琬》
演出
陆游
分类号
J825.5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版《红楼梦》一个喜新恋旧的话题
20
作者
马晓华
出处
《上海戏剧》
1999年第6期4-5,共2页
文摘
“徐王”作品,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高峰 解放后,政府文化部门对越剧的发掘整理工作下了大力气。于是1957年,徐玉兰和王文娟联袂出演的《红楼梦》诞生了。两位越剧艺术家使出浑身本领,直把剧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扮演的栩栩如生。
关键词
越剧
新版
《红楼梦》
观众
玉兰
花旦
贾宝玉
黛玉
导演
台步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短评集锦(六)——评襄阳花鼓戏《情醉清凉河》
无
《艺海》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传统秦腔的现代精神
连希楠
《艺海》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当下“二人转艺术”的低俗审美倾向
邢军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4
一个关于狐仙的传说
陈伟萍
《剧影月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沈璟戏曲作品流传不广原因分析
高洋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媒体时代晋剧传播与发展初探
李旭鹏
《中国民族博览》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项尚
《黄梅戏艺术》
2017
0
原文传递
8
川剧三绝
王太吉
《东方艺术》
1999
0
原文传递
9
且说《六国封相》
何建青
《广东艺术》
1995
0
原文传递
10
藏戏艺术的平民文化特征研究
许春林
毛栋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11
为评剧而生
曾昭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白淑贤的艺术人生
红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吕剧念白应规范
李永斋
《戏剧丛刊》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琵琶伴奏《女驸马》点滴谈
杨冰
《黄梅戏艺术》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大悲怆出大情感──看黄梅戏故事片《生死擂》
潘小平
《电影》
北大核心
2001
0
原文传递
16
品张蕴华《拷红》 赞王实甫《西厢记》
姚振声
《曲艺》
2008
0
原文传递
17
《西部风景》西部情
汤玲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豆腐宴》——献给新时代农民的一道文化盛宴
月河
《剧影月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唐琬(新编越剧)
李玲玉
杨婀娜
叶天
《戏文》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新版《红楼梦》一个喜新恋旧的话题
马晓华
《上海戏剧》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