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0篇文章
< 1 2 2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系“传”字辈──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80周年
1
作者 吴新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在庆贺我国的昆曲艺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侯,正逢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缅怀“传”字辈艺术家存亡继绝的历史功绩,评述他们在培训演艺人才,授曲教戏,以及对传统剧目继承创新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 昆曲 昆剧 传习所 “传”字辈 存亡继绝 历史性贡献
下载PDF
“角抵”戏起源新探
2
作者 林荣芹 《剧影月报》 2001年第3期60-60,共1页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论及:“至武帝元封三年,而角抵戏始兴”。戏曲史家周贻白在《中国戏剧的形成与发展》中也指出:“汉武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也可能是因齐人少翁被诛之故。”上述两位先生均援引了《史记·大...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一书中论及:“至武帝元封三年,而角抵戏始兴”。戏曲史家周贻白在《中国戏剧的形成与发展》中也指出:“汉武帝‘亦取以为角抵之戏’,也可能是因齐人少翁被诛之故。”上述两位先生均援引了《史记·大宛列传》的说法。这在《史记·张骞传》、《汉书》中亦有记载。王周两位先生就此考订“角抵”始于汉武帝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 史记 大宛 史家 《汉书》 考订 张骞 角抵戏 戏曲史 周贻白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民众团体与新疆戏剧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红卫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56-62,共7页
20世纪30~40年代新疆成立诸多民众团体,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并利用戏剧,进行抗战宣传和募捐,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推动了新疆戏剧文化的进步,民众团体的大众文艺活动对今天文艺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新疆 民众团体 戏剧文化 抗战
下载PDF
乐耕园话旧(连载)
4
作者 马少波 《戏剧之家》 1999年第5期48-49,共2页
躬与了戏曲改革的旷世盛举半个多世纪以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戏曲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业绩之一。我自1943年起躬与了这一旷世盛举。
关键词 戏曲改革 马克思主义 中国戏曲研究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思想 周恩来 文化部 京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汉画像石《河伯出行图》与《九歌》的舞剧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克家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3-179,共7页
自王国维《宋元戏剧史》以来,《九歌》的舞剧性质,逐渐为学者关注。青木正儿、闻一多等通过改动文本解读《九歌》,并由此提出《九歌》"古歌舞剧说"。从汉画像石《河伯出行图》等出土文献可知,河伯题材的演剧活动在汉代曾经流... 自王国维《宋元戏剧史》以来,《九歌》的舞剧性质,逐渐为学者关注。青木正儿、闻一多等通过改动文本解读《九歌》,并由此提出《九歌》"古歌舞剧说"。从汉画像石《河伯出行图》等出土文献可知,河伯题材的演剧活动在汉代曾经流行,其渊源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与屈原作《河伯》相关。在战国中期,角色扮演的歌舞剧已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汉画像石 河伯出行图 象人 歌舞剧
原文传递
清末戏剧改良运动背后的三方博弈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霞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70,共12页
20世纪初,"新政"、"改良"运动层出不穷,作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戏曲的教化功能与社会作用也愈发为人重视。清廷、改良派与革命派几乎同时发力,从社会上层的政策制定到戏剧刊物的发行等方方面面,社会各界掀... 20世纪初,"新政"、"改良"运动层出不穷,作为有着巨大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戏曲的教化功能与社会作用也愈发为人重视。清廷、改良派与革命派几乎同时发力,从社会上层的政策制定到戏剧刊物的发行等方方面面,社会各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戏剧改良运动。在这一过程中,改良者们发掘出了中国传统戏曲全新的时代意义。他们力图逾越旧有藩篱,开创启迪民智的崭新局面。上述三方在参与过程中各怀目的,方法迥异,展开了一场精彩激烈的博弈,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改良 清廷 改良派 革命派 博弈
原文传递
新媒体视域下的戏剧批评演变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兴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新媒体中戏剧批评与传统戏剧批评大相径庭,戏剧批评在碎片式的大众批评解构中丧失了其原始的权威性,进入到一个专业淡化、体系失序与重构的后现代媒介阶段。本文从三个视点切入,探讨戏剧批评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演变、走向与拓展。
关键词 新媒体 戏剧批评 消解 重塑
原文传递
学如海深 心似酒醇——《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甲编》序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祯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389-394,共6页
曾永义先生是台湾中国戏曲、韵文学、俗文学和民俗技艺等研究领域的大家,著作等身,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近来北京中华书局将出版其三部著作《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之甲编"学术理念"、乙编"学术进程"、《戏曲源... 曾永义先生是台湾中国戏曲、韵文学、俗文学和民俗技艺等研究领域的大家,著作等身,在海内外有广泛的影响。近来北京中华书局将出版其三部著作《曾永义学术论文自选集》之甲编"学术理念"、乙编"学术进程"、《戏曲源流新论》,闻之甚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永义 学术论文 自选集 戏曲创作 曾先生 中国戏曲 戏曲研究 研讨会论文集 海深 戏曲理论
原文传递
江西省乡村抗战宣传巡回剧团考——兼谈该剧团1938年的巡演
9
作者 简贵灯 李泷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0-136,共7页
成立于1937年9月的江西省乡村抗战宣传巡回剧团,是目前可考的江西省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公办的专业话剧团,在江西戏剧演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学界关于该剧团的记载几乎阙如。本文依据新发现的文献及相关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对该... 成立于1937年9月的江西省乡村抗战宣传巡回剧团,是目前可考的江西省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公办的专业话剧团,在江西戏剧演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学界关于该剧团的记载几乎阙如。本文依据新发现的文献及相关亲历者的回忆文章,对该剧团的成立始末、人员组成进行钩沉,并初步梳理该剧团1938年间所演出得剧目、巡演地点、演剧效果等,发掘一个被淹没的演剧团体及梳理一段尘封的演剧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抗团” “巡回剧团” 演剧剧目 巡演路线
原文传递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10
作者 徐翠 《戏曲研究》 2020年第4期117-132,共16页
故事合流是昭君戏传播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所谓故事合流,是指两种及以上的故事本来毫无关联,甚至故事的发生并不同时,却因为某个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因素而被合为一个故事。昭君戏的故事合流,即王昭君故事与其他人物故事融合为一剧,它具... 故事合流是昭君戏传播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所谓故事合流,是指两种及以上的故事本来毫无关联,甚至故事的发生并不同时,却因为某个相同或相近的情节因素而被合为一个故事。昭君戏的故事合流,即王昭君故事与其他人物故事融合为一剧,它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的合流,另一种是王昭君与苏武、李陵故事的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故事 王昭君 昭君戏 合流 刘文龙 传播史
原文传递
纪念黄梅戏首位导演——李力平
11
作者 黄痴 《黄梅戏艺术》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黄梅戏 导演 李力平 生平事迹 安徽 艺术成就
下载PDF
敬畏与喧闹的对立统一——以甘肃神庙演出空间为例
12
作者 师阳 《戏友》 2021年第5期31-35,共5页
剧场是戏剧表演的载体,与戏剧发展密切相关,但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没有固定的剧场。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传统戏剧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空间中进行的?麻国钧在《中国古典戏剧演出空间简论》一文中对此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对“空间”作了解释... 剧场是戏剧表演的载体,与戏剧发展密切相关,但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没有固定的剧场。那么,问题就来了,中国传统戏剧到底是在什么样的空间中进行的?麻国钧在《中国古典戏剧演出空间简论》一文中对此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并对“空间”作了解释:“此空间不同于戏剧本身演出的空间,故作者称其为‘戏外空间’”;。这种“戏外演出空间”形态多种多样,如乡间祭神祀祖的神庙戏台,市井间休闲的舞楼乐棚、瓦舍勾栏、戏庄茶园,士大夫放纵声色的亭台池阁,宫廷气势煊赫的大戏台,现今的剧院、广场、街头——这些形态各异的戏台,各式各样的场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戏剧色彩斑斓的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观演场所,即戏曲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戏剧 戏剧表演 演出空间 中国古典戏剧 瓦舍勾栏 对立统一 乐棚 戏曲剧场
原文传递
梅兰芳、程砚秋海外交流与20世纪30年代的戏曲艺术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江棘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2,73-79,共9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对话热,尤其是海外公演交流活动为剧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词汇、新观念。中外以及知识界与梨园界的互动都达到了新的层面。此间"象征主义"成为各方进行戏曲理论探讨的关键词。这一概念近20年间在戏曲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对话热,尤其是海外公演交流活动为剧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词汇、新观念。中外以及知识界与梨园界的互动都达到了新的层面。此间"象征主义"成为各方进行戏曲理论探讨的关键词。这一概念近20年间在戏曲讨论中的由显至隐,展现了在"他者"的刺激下,思想界的启蒙诉求与梨园界的艺术理论探索进行的对接,并因此启发和影响了"剧学"的构建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学 象征主义 海外交流 梅兰芳 程砚秋 新知识界
原文传递
革命性与娱乐性:中共与民众互动视野下的苏区戏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魁 江明明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6年第2期25-31,共7页
苏区戏剧具有教化和娱乐两大功能,中共与民众各有取舍。中共注重新剧的功利性,民众看重旧戏的娱乐性。在革命话语中,中共对旧戏或禁演,或改良,新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则被不断强化。由于种种因素,新剧在很多时候又处于困窘中。与中共的革命... 苏区戏剧具有教化和娱乐两大功能,中共与民众各有取舍。中共注重新剧的功利性,民众看重旧戏的娱乐性。在革命话语中,中共对旧戏或禁演,或改良,新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则被不断强化。由于种种因素,新剧在很多时候又处于困窘中。与中共的革命威权相比,民众却有很强的"隐忍力",以致旧戏在乡村社会屡有上演。在演戏与看戏的互动中,中共依然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民众 苏区戏剧 革命性 娱乐性
原文传递
梅花情韵 燕赵风采——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侧记
15
作者 英子 《大舞台》 1997年第4期55-55,共1页
5月21日至23日,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戏剧精英集聚一堂,共商繁荣发展我省戏剧事业的大计。 原河北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徐瑞林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 5月21日至23日,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戏剧精英集聚一堂,共商繁荣发展我省戏剧事业的大计。 原河北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徐瑞林同志参加了会议并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世文、省文联副主席刘泉洲、省文化学副厅长韩占武、孙德民以及王正西、王昌言等老戏剧家参加会议并讲话,他们充分肯定了剧协的工作成绩并对协会今后的工作寄予厚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家 梅花 代表大会 协会工作 河北省 副主席 孙德民 戏剧事业 戏剧活动 主席团
下载PDF
勾栏瓦舍与中国戏曲的一元化视界结构
16
作者 景建军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于宋元时代的勾栏瓦舍。勾栏瓦舍中的诸多表演技艺对戏曲产生了必然的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叙述性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戏曲更偏重于外交流系统,从而造就了一元化的视界结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西方... 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于宋元时代的勾栏瓦舍。勾栏瓦舍中的诸多表演技艺对戏曲产生了必然的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叙述性因素使得中国传统戏曲更偏重于外交流系统,从而造就了一元化的视界结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交流系统 视界
下载PDF
清末民初广东戏班赴台演出史料考述
17
作者 黄伟 《中华戏曲》 2005年第33期290-311,共22页
日本强占台湾以后,欣赏祖国大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就成了台湾人民恋国怀乡的精神寄托。据统计,从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前的时间里,先后有60多个大陆戏班赴台演出,演出的场次和剧目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来自广东的有老福顺班、乐天彩班... 日本强占台湾以后,欣赏祖国大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就成了台湾人民恋国怀乡的精神寄托。据统计,从20世纪初到抗战爆发前的时间里,先后有60多个大陆戏班赴台演出,演出的场次和剧目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来自广东的有老福顺班、乐天彩班、老玉梨香班、老源正兴班和老荣天彩班等,分属外江戏和潮州戏两大剧种,活动时间始于1907年,终于1927年。他们为传播和弘扬广东戏剧艺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广大热爱广东戏曲的台湾戏迷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演出风格 史料 民初 台湾人民 戏曲艺术 祖国大陆 活动时间
原文传递
《金子》大事记
18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9,共1页
1999年8月 《金子》被文化部选为国庆50周年献礼开幕式演出剧目,在北京人民剧场演出。1999年 沈铁梅以《金子》角逐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荣获“二度梅”。
关键词 《金子》 大事记 中国戏剧梅花奖 国庆50周年 演出剧目 开幕式 文化部 沈铁梅
原文传递
野戏台
19
作者 凌可新 《快乐青春(经典阅读)(中学生必读)》 2011年第4期70-73,共4页
海头村要来演戏.工九提前知道了消息.非常兴奋。因为这时村里知道消息的人不多,王九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走路胸脯都挺得比过去要鼓出好些。别人说王儿牛了,是不是老娘给定了门亲事?
关键词 戏台 消息 演戏
原文传递
《西厢记》与《春香传》传演中韩的爱情经典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银河 《戏剧之家》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来一直被两国学者多方研究。在韩国,1960年以来有关这两部作品比较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其比较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两部作品在文化影响和接受关系上,而且大多学者分析认为,是韩国古代文人受到中国杂剧《西厢记》的影响而创作和润色了《春香... 来一直被两国学者多方研究。在韩国,1960年以来有关这两部作品比较研究的论文有十多篇,其比较研究大多侧重于对两部作品在文化影响和接受关系上,而且大多学者分析认为,是韩国古代文人受到中国杂剧《西厢记》的影响而创作和润色了《春香传》。如韩国国文学者金思烨在其《国文学史》一书中提出:《春香传》的作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文人,而且精通中国诗书,爱好风雅,所以《春香传》中许多名句都引自《西厢记》,而且在一些情节上也可以看出是模仿《西厢记》。金思烨的观点虽然也引起其他学者的反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西厢记》和《春香传》是两部非常优秀的爱情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和韩国两个亚洲国家亦同亦异的民族和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春香传》 杂剧 中国 韩国 爱情故事 主题思想 表演形式 创作年代 伴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