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魂兮归来——论戴爱莲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青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20,共6页
戴爱莲的艺术生涯如同一个传奇——并未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却成为本土舞蹈创建的先驱;早年的舞蹈学习经验全来自西方,但却成为现代中国舞蹈舞台艺术建设的元勋。戴爱莲先生不是一位理论家,甚至,她还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述她的所思所... 戴爱莲的艺术生涯如同一个传奇——并未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却成为本土舞蹈创建的先驱;早年的舞蹈学习经验全来自西方,但却成为现代中国舞蹈舞台艺术建设的元勋。戴爱莲先生不是一位理论家,甚至,她还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述她的所思所想,但是,她却用身体的动作语言清晰而深刻地表达了她的艺术理念,这就是:注重基础,寻根溯源,变通中西,创造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文化。今天,站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历史经纬线的交叉点上,中国现代舞蹈以何种文化态势走向未来?又以怎样的形象向世界宣告:我是中国?深入研究,揭示戴爱莲的艺术创造的思想理念,我们发现:戴爱莲永远站在了我们的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爱莲 艺术思想 民族舞蹈文化 中国 文化底蕴
原文传递
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素琴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人类祖先传递到后代身上的有两大信息系统——生物遗传密码系统和语言系统。语言系统包括作为民族母语的"内语言"(语言文字)和第二母语的"外语言"(身体语言),它们的成熟就构成了民族文化母语的两个身份证——"... 人类祖先传递到后代身上的有两大信息系统——生物遗传密码系统和语言系统。语言系统包括作为民族母语的"内语言"(语言文字)和第二母语的"外语言"(身体语言),它们的成熟就构成了民族文化母语的两个身份证——"民族语言"和"民族艺术"。民族艺术中最外显的就是舞蹈艺术。在类比思维的框架中,本文从语言学、符号学的角度探求舞蹈身体语言的本质,认定舞蹈艺术是一种表达、交流、反馈和互动的美学范畴中的"语言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与言语 舞蹈身体语言 共时与历时 符号
原文传递
述略吴越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74-77,共4页
本文从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缘诸因素入手,考察吴越地区民间舞蹈文化的成因。旨在揭示其文化本质的同时.从理论上为完整地认识吴越民间舞蹈理清一条思路。
关键词 吴越地区 民间舞蹈 文化特征
下载PDF
倾听:永远的校训——戴爱莲先生生前访谈实录 被引量:4
4
作者 菁鸢 戴爱莲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30,共10页
由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王国宾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由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宣传、图书管理等部门同仁共同承担的《中国舞蹈教育50年》的大型专题电视系列记录艺术片拍摄,已进行了数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中的《中国现代舞蹈之母——戴爱莲》... 由北京舞蹈学院院长王国宾研究员担任项目负责人,由北京舞蹈学院科研、宣传、图书管理等部门同仁共同承担的《中国舞蹈教育50年》的大型专题电视系列记录艺术片拍摄,已进行了数月。为了完成这一课题中的《中国现代舞蹈之母——戴爱莲》的专辑拍摄,摄制组成员于2005年6月18-30日多次到戴先生家中采访。这位90岁高龄的老人,本已谢绝多家电视台采访,当听说这是北京舞蹈学院所做的项目后,她欣然表示支持。冒着炎热的酷暑,在摄影灯的高温下,接受我们长达4个下午的采访,她的精神感人至深。时隔半载,戴先生仙逝,但这位和蔼可亲可敬的老人的音容笑貌却活在了我们当中。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像一位先知先觉的智者让我们感佩。与其说是一次访谈,不如说是戴爱莲先生作为北京舞蹈学院首任校长对我们所作的最后一次深刻的校训……此处发表的是其中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爱莲 北京舞蹈学院 项目负责人 舞蹈教育 图书管理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开设思考
5
作者 刘燧 《北方音乐》 2017年第7期116-116,156,共2页
学前教育专业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教育,是遵循着学前教育规律的学科门类。而学前教育专业在这一学科体系下,属高等师范学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专... 学前教育专业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教育,是遵循着学前教育规律的学科门类。而学前教育专业在这一学科体系下,属高等师范学院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理论专业知识,集保育、教育能力为一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
下载PDF
环球舞蹈动态 被引量:1
6
《舞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0-52,共3页
环球舞蹈动态★美国全国艺术基金授予一批舞蹈编导和组织46.48万美元,作为1995年第四季度的补助金。这使该基金会全年拨给舞蹈界的费用达700万美元;而1994年全国艺术基金用于发展舞蹈的费用为690万美元。埃伦·... 环球舞蹈动态★美国全国艺术基金授予一批舞蹈编导和组织46.48万美元,作为1995年第四季度的补助金。这使该基金会全年拨给舞蹈界的费用达700万美元;而1994年全国艺术基金用于发展舞蹈的费用为690万美元。埃伦·布罗姆伯格、基思·特里等44位编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子》 舞蹈编导 芭蕾舞团 巴兰钦 艺术指导 俄罗斯 大剧院 民间舞蹈 俄耳甫斯 玻璃幕墙
原文传递
舞蹈: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液”
7
作者 卢美芬 《舞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2,共2页
舞蹈: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液”卢美芬我国现有儿童近三亿,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物质条件等同下,怎样才能使一大批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承担和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我... 舞蹈:儿童健康成长的“营养液”卢美芬我国现有儿童近三亿,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物质条件等同下,怎样才能使一大批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几方面脱颖而出,最终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教育部门承担和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广大少儿文艺工作者所应关心和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舞蹈 营养液 健康成长 智力开发 舞蹈训练 思想内容 身心健康 文艺工作者 创造力 心理思维特点
原文传递
多彩的云南花灯及其舞蹈文化 被引量:7
8
作者 石裕祖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7,共7页
“云南花灯”普遍流传于云南广大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深受各族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地方民族歌舞小戏。本文侧重介绍并探索了汉族花灯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类别、风格特色和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以及云南彝族花灯、白族花灯中具... “云南花灯”普遍流传于云南广大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是一种深受各族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地方民族歌舞小戏。本文侧重介绍并探索了汉族花灯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类别、风格特色和典型的舞蹈动作元素,以及云南彝族花灯、白族花灯中具有个性化、典型化、独具一格的舞蹈语言体系。同时,文章还对与云南汉族、彝族、白族花灯相关的舞蹈文化传统及其舞蹈文化的多元价值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花灯舞蹈 彝族花灯 白族花灯 文化意史
原文传递
舞蹈作品的叙事性结构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放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6,共4页
大部分的舞蹈作品都蕴藏着一个叙事性的结构,尽管在相关的意义上,叙事不一定指通常意义上完整的故事。人们组织他们的经验和认识,给予生活片段一个结构、赋予它意义并用概念来把握它,这种手段大都可以看成是叙事。舞蹈作为艺术形式,其... 大部分的舞蹈作品都蕴藏着一个叙事性的结构,尽管在相关的意义上,叙事不一定指通常意义上完整的故事。人们组织他们的经验和认识,给予生活片段一个结构、赋予它意义并用概念来把握它,这种手段大都可以看成是叙事。舞蹈作为艺术形式,其结构必定也涉及组织我们的日常经验,故而它自然也会运用叙事的手段。不仅舞蹈能够表现一般意义上的故事的许多细节,叙事也为舞蹈组织和展现自身提供了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叙事 意义 主题
原文传递
浅谈天王形象在敦煌舞蹈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光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第5期141-144,共4页
敦煌舞蹈在其发展上目前女性形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其男子形象而言尽管一直以来无数前辈也在挖掘和整理敦煌舞蹈男子形象并且付出无数的艰辛和努力,但对敦煌舞蹈总体而言却出现了阴盛阳衰的尴尬局面。本文笔者将根据敦煌彩塑和壁... 敦煌舞蹈在其发展上目前女性形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其男子形象而言尽管一直以来无数前辈也在挖掘和整理敦煌舞蹈男子形象并且付出无数的艰辛和努力,但对敦煌舞蹈总体而言却出现了阴盛阳衰的尴尬局面。本文笔者将根据敦煌彩塑和壁画中的天王形象的来源、手型、道具、以及造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在敦煌舞蹈男子舞姿的运用进行试探性地发表见解,因为只有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并重,敦煌舞蹈作为一个新兴流派才能更加全面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舞蹈 天王形象 男子舞姿
下载PDF
性格舞蹈课程教学结构与实践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倩娜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3期73-74,共2页
性格舞是一门独立的技术舞蹈。它与古典芭蕾互相配合,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性格舞蹈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结构形式,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性格舞课的基本内容和它的组织形式,然后才便于探讨性格舞课教学方法的一般原则。因此,我们... 性格舞是一门独立的技术舞蹈。它与古典芭蕾互相配合,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性格舞蹈的基本元素和基本结构形式,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性格舞课的基本内容和它的组织形式,然后才便于探讨性格舞课教学方法的一般原则。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研究和掌握科学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性格舞课教学艺术的核心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舞 教学结构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当代舞蹈结构特点与转型的意义
12
作者 史泓 《舞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当代 舞蹈 结构模式 结构功能 舞蹈本性 蒙太奇手法 结构转型 创新
原文传递
现代舞蹈的民族性、多样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漫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3年第4期78-80,共3页
中国近现代舞蹈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与发展之后,时至今日倍受瞩目。“笔墨当随时代”,当今中国舞蹈创作更应关注当代人类的审美取向,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体现时代精神;大胆而有效地学习新事物、新思维,着力挖掘人性的一面、真实的一... 中国近现代舞蹈在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与发展之后,时至今日倍受瞩目。“笔墨当随时代”,当今中国舞蹈创作更应关注当代人类的审美取向,把握时代脉搏,深刻体现时代精神;大胆而有效地学习新事物、新思维,着力挖掘人性的一面、真实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编创出更多具有时代感的、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作为拥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舞蹈需努力寻找自己的语言方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文化眼光和新颖的创作思维,把作品推上新的制高点。由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多样需求,以及舞蹈艺术的普及与推广,中国舞蹈创作势必呈现“百家争鸣”的大好趋势。与时俱进、植根民族、丰富多样,三者有机结合,舞蹈创作将会呈现灿烂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创作 一感两性
下载PDF
舞蹈魔力的消解与再生
14
作者 刘建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5-25,共11页
在人类从野蛮状态转入文明状态转型过程中,作为群体的和个体的生命符号——舞蹈也在悄然地变化着。一方面,文明的理性要制约“野蛮的”的手舞足蹈,剔除着“舞蹈就是祈祷”的非理性因素;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之母”的舞蹈则不断地以非理... 在人类从野蛮状态转入文明状态转型过程中,作为群体的和个体的生命符号——舞蹈也在悄然地变化着。一方面,文明的理性要制约“野蛮的”的手舞足蹈,剔除着“舞蹈就是祈祷”的非理性因素;另一方面,作为“艺术之母”的舞蹈则不断地以非理性冲破束缚,进行生命的自我求证,证明着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可能被曲解,但不可能被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理性制约 日神精神 宗教仪式 酒神精神 祈祷 生命力 艺术精神
原文传递
回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滞后根源解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百跃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2,共5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回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是缓慢的、滞后的,从宁夏、青海、甘肃、河南等回族人口较为稠密的省、自治区的一些艺术家创作的回族题材作品看,相当多的还是继承了回族有限的传统作品,创新力度不够,至使回族舞蹈很少能在国家... 半个多世纪以来,回族的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是缓慢的、滞后的,从宁夏、青海、甘肃、河南等回族人口较为稠密的省、自治区的一些艺术家创作的回族题材作品看,相当多的还是继承了回族有限的传统作品,创新力度不够,至使回族舞蹈很少能在国家级各种类舞蹈比赛中获奖,便确切地说很少有回族舞蹈参赛,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状况呢?为此,本文将问题提出后,以回族文化的宗教性、多元性以及求同存异性为切入点,最后对滞后根源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滞后根源 儒学思想 伊斯兰文化 民间舞蹈 学术观念
原文传递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舞蹈接受方法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鸥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一部艺术作品的诞生不单是创作者个人的行为,而应是创作主体与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共同的产物。本文认为,在舞蹈活动中,首先,创作者需要用作品去引导观众的接受,从而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其次,观众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培养起自身... 一部艺术作品的诞生不单是创作者个人的行为,而应是创作主体与作为接受者的"观众"共同的产物。本文认为,在舞蹈活动中,首先,创作者需要用作品去引导观众的接受,从而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其次,观众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培养起自身的一种"接受意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培养观众对舞蹈的接受进行了探究,具体提出了积累"审美经验"、养成"期待视野"、注重"内模仿"这三种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观众 接受方法 审美经验 期待视野 内模仿
原文传递
浅论湄洲岛妈祖舞“耍刀轿”、“摆棕轿”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明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流传于莆田湄洲岛等地的“耍刀轿”、“摆棕轿”是当地群众在元宵节闹妈祖活动中表演的传统民问舞蹈,故被当地称之为“妈祖舞”1。妈祖元宵节和妈祖舞属于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范畴。本文借助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及舞蹈形态学和民族舞... 流传于莆田湄洲岛等地的“耍刀轿”、“摆棕轿”是当地群众在元宵节闹妈祖活动中表演的传统民问舞蹈,故被当地称之为“妈祖舞”1。妈祖元宵节和妈祖舞属于传统文化及民俗文化范畴。本文借助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及舞蹈形态学和民族舞蹈学的研究方法,以妈祖舞蹈为研究对象,揭示出“耍刀轿”、“摆棕轿”民俗舞蹈具有的特殊文化内涵——生活与舞蹈双重文化属性;妈祖信仰的民俗文化属性;地域文化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洲岛 妈祖舞 “耍刀轿” “摆棕轿” 文化特征 表现形式
原文传递
《舞论》的古典舞蹈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锡南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38,共6页
《舞论》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梵语艺术理论著作。本文先简要介绍《舞论》的大致结构和内容,再对其关于舞蹈起源、功能、分类、刚舞和柔舞、各种手势、步伐、坐姿、行姿和躺姿等规定进行评析。《舞论》还论及舞蹈与戏剧、音乐的联系。《舞... 《舞论》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梵语艺术理论著作。本文先简要介绍《舞论》的大致结构和内容,再对其关于舞蹈起源、功能、分类、刚舞和柔舞、各种手势、步伐、坐姿、行姿和躺姿等规定进行评析。《舞论》还论及舞蹈与戏剧、音乐的联系。《舞论》具有非常典范的理论价值,对当代舞蹈艺术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论》 婆罗多 印度古典舞 艺术理论
原文传递
三国古典舞蹈本体性研究
19
作者 苏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92,共11页
本文采取了用同一模式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和解读性互证的方法,求取对于东亚古典舞蹈发展规律的学术性表述,并将东亚舞蹈圈从理论上放置到当下全球化的话语环境之中进行定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对于东亚、亚洲、世界舞蹈文化的... 本文采取了用同一模式对不同研究对象进行条理性归纳和解读性互证的方法,求取对于东亚古典舞蹈发展规律的学术性表述,并将东亚舞蹈圈从理论上放置到当下全球化的话语环境之中进行定位,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对于东亚、亚洲、世界舞蹈文化的研究工作,预设了一个契机。为了全面彻底地研究中国古典舞,我日本和韩国作为两面镜子,把视角由从内向外,改为从外向内或者说自上而下。通过对于中、日、韩古典舞蹈之发展模式、审美标准、运行机制、艺术素养、舞蹈势态、史学方法这六大切入点,对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进行了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交叉的纵向爬梳与横向比较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舞 发展模式 审美标准 运作机制 艺术素养
原文传递
禅境意韵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的体现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德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从"禅"的"悟、容"出发,并以"悟"为主线,分析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过程中,在使用气息、冥想等方式参禅时所体现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体悟"。本课题旨在将"禅"这一理念运用... 本文从"禅"的"悟、容"出发,并以"悟"为主线,分析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过程中,在使用气息、冥想等方式参禅时所体现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体悟"。本课题旨在将"禅"这一理念运用到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训练中,使身体不仅在功能和技能上得到训练,更从精神上得到心悟心境的畅怀,领悟到宁静、包容、和谐之含义,使动作呈现出纯净自然之态、包容和谐之势、大气磅礴之象,旨在通过对禅境意韵如何走进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堂训练进行实践思考和理性总结,以此提升身韵的内涵意义和训练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息 冥想 静势 禅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