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与创意设计研究——以世博会中国馆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雪松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12-123,共12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的困境与根源”“理念指引意义”“重构国家形象设计的三组关系”“国家形象创新设计思路”四个维度为切入点,梳理形象设计的三个维度——符号生产、形象生成和传播生效,指出世博会中国...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的困境与根源”“理念指引意义”“重构国家形象设计的三组关系”“国家形象创新设计思路”四个维度为切入点,梳理形象设计的三个维度——符号生产、形象生成和传播生效,指出世博会中国馆设计长期存在“无内涵呓语”“无声息失语”“无边际妄语”等困境,根源在于设计者身陷“留恋传统、困顿当下、羡慕西方”的阈限焦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价值坐标,有助于重新定位自身,确立新使命、塑造新形象、拓展新视野。在此基础上,需要重构“元素/系统”“现实/想象”和“我塑/他塑”三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该理念的国家形象创意设计思路,为国家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范式想象和学科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形象
世博会中国馆
创意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与创意设计研究——以世博会中国馆为例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雪松
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112-123,共12页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项目批准号:2021160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博会中国馆设计的困境与根源”“理念指引意义”“重构国家形象设计的三组关系”“国家形象创新设计思路”四个维度为切入点,梳理形象设计的三个维度——符号生产、形象生成和传播生效,指出世博会中国馆设计长期存在“无内涵呓语”“无声息失语”“无边际妄语”等困境,根源在于设计者身陷“留恋传统、困顿当下、羡慕西方”的阈限焦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价值坐标,有助于重新定位自身,确立新使命、塑造新形象、拓展新视野。在此基础上,需要重构“元素/系统”“现实/想象”和“我塑/他塑”三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该理念的国家形象创意设计思路,为国家形象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范式想象和学科出路。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形象
世博会中国馆
创意设计
Keywords
Community with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hina′s image
China Pavilion at the World Expos
creative design
分类号
J5092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国形象建构与创意设计研究——以世博会中国馆为例
程雪松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