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墨童心
1
作者 陈西 《中华奇石》 2020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艺术是塑造描绘情感的技术,艺术品是情感物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幅小画是韩忠昱五岁时画的,画面远山如黛,近树成荫,更能使人联想出桃李争妍后的山村小景。此画虽无大开大阖,却显露出意境深远的苍然笔意,说明儿时的忠昱已胸中有巍巍大山... 艺术是塑造描绘情感的技术,艺术品是情感物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这幅小画是韩忠昱五岁时画的,画面远山如黛,近树成荫,更能使人联想出桃李争妍后的山村小景。此画虽无大开大阖,却显露出意境深远的苍然笔意,说明儿时的忠昱已胸中有巍巍大山,有葱茏的树木和花美如春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物化 外在表现形式 艺术品 意境深远
原文传递
40年来,我画工笔重彩画的四次色彩演变
2
作者 徐启雄 《中国画画刊》 2020年第3期10-17,4,共9页
画家们人人都有个人的学习方式,人人都有自己的作画方法。我有我的学习方式,也有我个人的作画方法:所有这一些都和个人遇到的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有关。以上的各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特有的创作道路和作品的特有个性面... 画家们人人都有个人的学习方式,人人都有自己的作画方法。我有我的学习方式,也有我个人的作画方法:所有这一些都和个人遇到的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条件有关。以上的各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特有的创作道路和作品的特有个性面目。综观历史,历朝画家都有朝代的特征,也都有画家个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创作道路 色彩演变 作画 画家
下载PDF
于大山大水中,演绎信念与豪情——杨留义创作《百年大党 雄起东方》
3
作者 孟祥宁 《国画家》 2022年第4期44-45,共2页
相较于纪实性油画在绘制现实和历史性题材方面的深厚传统,用烟云供养、讲究笔情墨趣的中国画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显得殊为不易,而这也是杨留义创作巨幅中国画《百年大党雄起东方》时面临的挑战。在这件作品中,画面远处的湖面上,一... 相较于纪实性油画在绘制现实和历史性题材方面的深厚传统,用烟云供养、讲究笔情墨趣的中国画来表现重大历史或现实题材显得殊为不易,而这也是杨留义创作巨幅中国画《百年大党雄起东方》时面临的挑战。在这件作品中,画面远处的湖面上,一艘红船正驶向远方,寓意产生于西方的共产主义思想被中国共产党带进华夏大地;精心绘制的小小红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云供养 共产主义思想 笔情墨趣 精心绘制 华夏大地 中国画 现实题材 红船
原文传递
论中国画创作中“象”的形成与转换传承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宝水 《美术大观》 2007年第8期54-55,共2页
  中国画创作重"意"的表达,目的是借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来言志传情,表达当代人文精神."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进行中国画创作需师造化,得心源,经眼观、心悟、手绘变眼中之象为心中之象,再变心中之象为画内之象,...   中国画创作重"意"的表达,目的是借对自然物象的描绘来言志传情,表达当代人文精神."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进行中国画创作需师造化,得心源,经眼观、心悟、手绘变眼中之象为心中之象,再变心中之象为画内之象,通过"象"的形成与转换,使自然之真实升华为艺术之真实.可以说,中国画创作的整个过程是"象"形成与转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自然万物 思维认识 画面构成 迹化 学识修养 造型表现方法
下载PDF
于宁【国画作品】
5
作者 于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63,共1页
于宁(1978-)。女,汉,山东烟台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青岛农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关键词 国画作品 于宁 艺术与传媒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协会会员 文艺评论家 山东烟台 农业大学
下载PDF
画语自勉
6
作者 陈惠冠 《美术向导》 2000年第1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画 绘画技法 笔法 创作体会
原文传递
东西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首届中国画展
7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2年第12期9-10,共2页
2012年10月25日,首届《与时俱进的水墨中国》画展在韩国釜山东西大学海云台校区展览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由中国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主办,韩国东西大学孔子学院承办,天津智道云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关键词 中国画展 孔子学院 大学 与时俱进 文化传播 展览馆 韩国
原文传递
中国画技法的内涵与运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进安 《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8,2,共7页
在中国画的范畴里,技法作为一项主要的品评指标被历代画家所重视。他们对于技法的思考、研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完善中罔画的技法体系,更有助于推动审美方面对技法的定位。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闻画是一种更倾向于以技法表达思想或是以... 在中国画的范畴里,技法作为一项主要的品评指标被历代画家所重视。他们对于技法的思考、研习和实践,不仅有助于完善中罔画的技法体系,更有助于推动审美方面对技法的定位。从某种程度上讲,中闻画是一种更倾向于以技法表达思想或是以技法表现事物的艺术门类。与其他视觉艺术相比,中国画把技法运用和技法品质作为审美主体,历经千年并沿革至今。其核心价值不外乎两点:首先,技法包含着文化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技法 内涵 审美主体 艺术门类 表达思想 视觉艺术 核心价值 文化属性
原文传递
永远的37岁——忆李(万春)派传人李阳鸣
9
作者 张幼麟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5-55,共1页
惊闻阳呜逝世的消息,我万分悲痛,特别是在我了解了阳呜的病情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彻夜未眠,思考了很多。记得2007年,阳鸣在封箱戏《大泗州城》中饰演“斗战胜佛”,那时我就听说他脚有病了,而且很严重,由于怕他本人忌讳,所以... 惊闻阳呜逝世的消息,我万分悲痛,特别是在我了解了阳呜的病情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彻夜未眠,思考了很多。记得2007年,阳鸣在封箱戏《大泗州城》中饰演“斗战胜佛”,那时我就听说他脚有病了,而且很严重,由于怕他本人忌讳,所以我就没好意思问候。后来听说阳鸣到美国做了手术,没过多久,他就参加清唱演出了。之后,阳鸣频频参加演出,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戏曲频道和各大演出现场与观众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阳 传人 中央电视台 戏曲频道 演出
原文传递
浅议齐白石国画里的艺术精神
10
作者 许频频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7期118-118,共1页
艺术能通过画的形式表现绘画者的心境,于是不同的画面所呈现出来的心境是不用的。艺术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使自己的思想精神与艺术融为—体了,在表现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并把这种艺术精神传递给了欣赏者。19到20世... 艺术能通过画的形式表现绘画者的心境,于是不同的画面所呈现出来的心境是不用的。艺术的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艺术家使自己的思想精神与艺术融为—体了,在表现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并把这种艺术精神传递给了欣赏者。19到20世纪的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成功地以国画传达出了艺术精神,故而他的画能使人感动,并赢得了后世人的赞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 艺术精神 齐白石 灵魂
下载PDF
展讯
11
《东方艺术》 2013年第22期146-147,共2页
松窗采薇-溥心畲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3—10一25~2013—11—20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汇聚了溥心畲的早期作品、渡海之前的作品以及渡海之后的作品一百余幅.堪称近年来溥心畲在大陆的绘画展览中,作品涵盖时间跨度较大... 松窗采薇-溥心畲绘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3—10一25~2013—11—20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展览汇聚了溥心畲的早期作品、渡海之前的作品以及渡海之后的作品一百余幅.堪称近年来溥心畲在大陆的绘画展览中,作品涵盖时间跨度较大、门类较为齐全的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时间 绘画展览 作品展 早期作品 时间跨度 美术馆 画院
原文传递
中国画家 曾成金
12
《荣宝斋》 2014年第4期298-298,共1页
南几(曾成金)主攻人物画。早年创作过许多年画,连环画。作品曾入展第六,七,八届全国美展。多次举办个人作品小展。
关键词 中国画家 个人作品 人物画 连环画 年画 美展
原文传递
“中国青”——国家色系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卫平 李硕 《艺术评论》 CSSCI 2018年第12期162-165,共4页
本文从"中国青"的文化传承的角度研究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探索其在国家色系中的重要成分,追溯其在国人生活中的表现形式,由五行中的尚青学说发展到青绿山水画的兴起,进而论述青花瓷及蓝印花布中的用色习惯,最后普及至"... 本文从"中国青"的文化传承的角度研究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探索其在国家色系中的重要成分,追溯其在国人生活中的表现形式,由五行中的尚青学说发展到青绿山水画的兴起,进而论述青花瓷及蓝印花布中的用色习惯,最后普及至"蓝蚂蚁"的全民文化现象,总结了"中国青"在传统用色文化中的分布,这对深化民族色系文化内涵,追寻"中国青"的传承、发展及成为独树一帜的国家色彩符号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青 色彩文化 视觉 符号
原文传递
浅谈唐寅笔下的仕女画
14
作者 张桐 《中国书画》 2014年第7期14-43,共30页
唐寅(1470-1523),字子畏,号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在画坛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唐寅一生命运多舛:弘治七年(1494),祸从天降,父、母、妻、子、妹相继去世;弘治十年(1497),参加提学考... 唐寅(1470-1523),字子畏,号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在画坛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唐寅一生命运多舛:弘治七年(1494),祸从天降,父、母、妻、子、妹相继去世;弘治十年(1497),参加提学考试,没有通过,后经曹凤周旋,乃得以在录遗中补取;弘治十二年(1499),因科举舞弊一案受累,从此放弃科举;正德九年(1514),宁王朱宸濠来吴地,征聘贤豪名士,唐寅带着满腔热血而去,后察觉宁王有叛乱之举,只得失望而归。所有这些凄惨的遭遇,使得天性敏感的唐寅,在感怀身世的同时,将所有的理想与情感寄托在他的诗歌与绘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寅 仕女画 情感寄托 文徵明 科举 沈周 仇英 绘画
下载PDF
中国画家 刘瀚阳
15
《荣宝斋》 2014年第7期327-327,共1页
原名刘永明,号东石山人,辽宁大连人。职业画家,现居北京。师从龙瑞,范扬等。现为中联书画院院长,北京房山区书法、美术、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关键词 中国画家 中联 刘永明 摄影家协会 职业画家 龙瑞 画院院长 范扬 辽宁大连 北京房山区
原文传递
“水·墨”阅读叙事
16
作者 卢缓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28-128,共1页
20世纪是“中国画”概念走向成熟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画”趋向“水·墨”之后,得以而向国际语境生发主体性价值的时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的多面性与延展性,尤其是对多文化对应关系的其共同推进,综合构成了中国画... 20世纪是“中国画”概念走向成熟的时代;21世纪将是“中国画”趋向“水·墨”之后,得以而向国际语境生发主体性价值的时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的多面性与延展性,尤其是对多文化对应关系的其共同推进,综合构成了中国画的立体图景。在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中,基于反观传统与追溯师承而形成的中国画的自新之路,逐步转向为中西兼参、古今同修的复合型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阅读 中国画 主体性价值 20世纪 21世纪 对应关系 文化积淀
下载PDF
“浑厚华滋本民族”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纪念特展
17
《收藏.拍卖》 2015年第6期119-119,共1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逐渐复兴,一代大师黄宾虹(1865—1955年)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愈发显现出跨越时代的文化高峰意义。值其诞辰150周年、辞世6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一代宗师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为了进一步挖掘其画学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统的逐渐复兴,一代大师黄宾虹(1865—1955年)的艺术成就和民族精神愈发显现出跨越时代的文化高峰意义。值其诞辰150周年、辞世60周年之际,为了表达对一代宗师的深切缅怀和纪念,为了进一步挖掘其画学精神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中国美术馆特以“浑厚华滋本民族”为主题举办纪念特展,这一主题既是黄宾虹对自身山水画艺术审美理念的最为恰当的概括,也是其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阐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传统 周年纪念 黄宾虹 诞辰 浑厚 民族文化精神 民族精神 文化意义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写实人物画发展问题的讨论
18
作者 龚梦旻 《艺术市场》 2015年第30期68-73,共6页
“人物”一直是中国水墨画中的一大画科,无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抑或是风俗画、历史故事画均给后言世留下了诸多经典楷范,数千年的传承更为后世艺术家积淀了深厚的艺术养分。
关键词 写实人物画 中国水墨画 历史故事 艺术家 仕女画 肖像画 风俗画
原文传递
以融为本运笔墨 便有别样风骨神——王镛的书画印世界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迪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在中国当代艺坛,王镛先生是一位学术修养深厚而艺术风格卓立的大家,他在书法、篆刻和山水画多个领域都有丰厚的成果,影响跨越书、画、印“三界”,堪称独特的“王镛现象”。
关键词 王镛 笔墨 世界 书画 风骨 中国当代 艺术风格 学术修养
原文传递
试析画家李思训与青绿山水
20
作者 陈彦峰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7期14-14,共1页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唐代堪称"大小李将军"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颇大,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文章在研究李思训画作的同时,还研究他的历史背景、创作风...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唐代堪称"大小李将军"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对中国山水画的贡献颇大,他们的作品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夯实了基础。文章在研究李思训画作的同时,还研究他的历史背景、创作风格及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画 艺术 重彩画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