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1
作者 苞璐尔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8-196,220,共10页
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卫藏学习佛法和医方明等,受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委派返回喀尔喀弘传佛法,著书立说、模仿梵文创制索永布文字、翻译和刻版佛教经典、创作各种佛教艺术作品,为蒙藏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哲布尊丹巴以艺... 喀尔喀蒙古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卫藏学习佛法和医方明等,受四世班禅和五世达赖喇嘛的委派返回喀尔喀弘传佛法,著书立说、模仿梵文创制索永布文字、翻译和刻版佛教经典、创作各种佛教艺术作品,为蒙藏文化交流作出积极贡献。哲布尊丹巴以艺术家身份受到学界关注已久,尤其以其精美的金铜造像闻名。他的传记等相关文献记录了部分存世作品,亦提到一些未存世作品题材,他不仅铸佛像、绘唐卡,还建造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大库伦”。文章全面整理哲布尊丹巴传记以及相关文本,通过梳理他的艺术创作活动评述其艺术生平,补充其原有的艺术作品题材,分析他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世哲布尊丹巴 艺术生平 西藏
原文传递
藏传佛教八吉祥之图像文化内涵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永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4-1158,共5页
八吉祥在藏族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作为艺术图形具有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是为了启开人们内心本具的自性智慧。作为图像象征意义的引导,也就具有了佛学思想精髓——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种思想时刻深... 八吉祥在藏族佛教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它不仅是作为艺术图形具有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些图像符号的象征意义是为了启开人们内心本具的自性智慧。作为图像象征意义的引导,也就具有了佛学思想精髓——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种思想时刻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要从现实生活中认知事物的普遍意义,又要在此基础上认识一切现象本具的自性智慧。在文化群体共同的认知下,八吉祥图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把人们内心至善至美的意愿趋于圆满的境地,至此,也就无须再用图像象征语言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佛教文化 象征图像 八吉祥
下载PDF
北魏佛教造像艺术的“秀骨清像”论
3
作者 李梅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22-127,共6页
"秀骨清像"一词最早源于世人对南朝宋室画家陆探微绘画风格的指称,后又被论者作为北魏中晚佛教造像艺术形式与风格的概述,具有北魏造像的突出代表特征。二者的衔接透露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佛教造像之间互通有无的渊源,也使... "秀骨清像"一词最早源于世人对南朝宋室画家陆探微绘画风格的指称,后又被论者作为北魏中晚佛教造像艺术形式与风格的概述,具有北魏造像的突出代表特征。二者的衔接透露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佛教造像之间互通有无的渊源,也使得北魏时期的佛教造像具有绘画艺术语言的风格。其"清秀俊美"的艺术样式中显露出魏晋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包蕴着丰富的审美情趣与哲理内涵。那"静谧幽思"的神态中透出主体内在生命的节奏与韵律,这一风格因佛家的出世及静穆之美同玄理的高远与深幽相遇而成,其震撼灵魂的微笑中深谙着无尽的仁爱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佛教造像 秀骨清像 静谧幽思 和合仁爱
下载PDF
70年来西藏唐卡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冬梅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60,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西藏唐卡的传承经历了从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曲折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传承期,再到"非遗"时代繁荣发展的历程。文章梳理了每一阶段的传承特征、文化政策、标志事件、代表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西藏唐卡的传承经历了从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曲折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传承期,再到"非遗"时代繁荣发展的历程。文章梳理了每一阶段的传承特征、文化政策、标志事件、代表传承人、教学与艺术创作活动、学术研究进展等,并针对当前西藏唐卡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唐卡 传承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曼荼罗构造的形成与图像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雅静 《藏学学刊》 2012年第1期84-95,197,共13页
曼荼罗是密教美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制,在绘画作品中常以外圆内方的图像示人。然而关于它如此构造的必然性,却鲜有文章论及。本文试从密教发展的角度,简要说明曼荼罗构造的大致演变过程,并结合12世纪的曼荼罗文献《究竟瑜珈鬘》,对今日所... 曼荼罗是密教美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制,在绘画作品中常以外圆内方的图像示人。然而关于它如此构造的必然性,却鲜有文章论及。本文试从密教发展的角度,简要说明曼荼罗构造的大致演变过程,并结合12世纪的曼荼罗文献《究竟瑜珈鬘》,对今日所见曼荼罗的构造进行解析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荼罗 密教 仪轨 结界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的文化观照与情境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晓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与图像产生了亲密久远的关系。要真正理解一件佛教艺术品,必须将其放置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在"文化"的视野下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要警惕一个陷阱,即企图寻求整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与图像产生了亲密久远的关系。要真正理解一件佛教艺术品,必须将其放置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在"文化"的视野下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要警惕一个陷阱,即企图寻求整一的历史体系,用普遍的法则解释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有从"情境"和"制像任务",而不是时代精神出发,才能获得对佛教艺术品更真切的认识。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兴盛与复制技术的进步增加了佛教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但同时也可能伤害到它们的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在将佛教艺术发展置于佛教史整体考察的同时,努力进行"文化"视野下佛教艺术品的"情境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艺术 文化 情境重构
下载PDF
一幅菩提场陀罗尼经早期唐卡的图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旸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8,共13页
文章考察一幅出自达隆噶举派寺院的13世纪唐卡,结合《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画像法文本唐卡正面构图布局与形象特征以及背面相应真言的识读成果,对照日本传世相关图文材料,逐一比定诸尊、判断表现的题材,进而对相关文本群、图像元素来源... 文章考察一幅出自达隆噶举派寺院的13世纪唐卡,结合《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画像法文本唐卡正面构图布局与形象特征以及背面相应真言的识读成果,对照日本传世相关图文材料,逐一比定诸尊、判断表现的题材,进而对相关文本群、图像元素来源等问题展开初步探索。鉴于该题材作品为国内目前仅见,文章尝试藉此拓宽对于后弘期早期西藏艺术题材乃至佛教面貌的认识。该唐卡的文本与部分图像元素均可追溯到敦煌为代表的丝路要道、汉藏交界地带,这一点意味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场曼荼罗 敦煌藏文文献 达隆噶举派 唐卡
原文传递
从早期墓葬佛教图像看飞天艺术母题兴起与佛教初传中国路线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诗晓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发展的初创阶段。在实践层面的艺术表达,经历了从象征佛陀教诲的宗教符号,到人形化创造的宗教偶像发展阶段。具体到飞天图像,中国佛教飞天图像与早期印度飞天图像在图像形制、制作范式、艺术特征方面存在前... 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发展的初创阶段。在实践层面的艺术表达,经历了从象征佛陀教诲的宗教符号,到人形化创造的宗教偶像发展阶段。具体到飞天图像,中国佛教飞天图像与早期印度飞天图像在图像形制、制作范式、艺术特征方面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由艺术发生学看,中国墓葬中的早期佛教艺术与印度西北犍陀罗地区的早期佛教艺术具有相关性,艺术表达方面既有对于犍陀罗地区早期艺术母题的完整继承,也有基于自身文化土壤的不断丰富和创造。在南传佛教路线的考察上,现已发现的考古成果并不支持印度佛教由缅甸传入中国的结论,根据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四川地区出土的早期佛教艺术形制关联,我们判断,四川地区佛教可能由中亚而非缅甸传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天图像 佛教艺术母题 佛教初传路线 滇缅道传入说 墓葬佛教图像
原文传递
明代佛教织绣与汉藏艺术交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明娣 高燕宏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F0003,共7页
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 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并对无款识佛教织绣的年代做了初步推断,进而指出明代佛教织绣既是汉藏艺术交流的结晶,也是雪域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缂丝 刺绣 藏传佛教 艺术交流
原文传递
论古印度佛像样式的演变与传播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玲 谷红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0-95,共6页
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历经四次变革,展现了佛像样式从最初的象征物表现,到借鉴模仿创立浮雕佛像,再到单体佛像和造像谱系的建立与发展,直至密教化和衰落的全部历程。这些佛像样式演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四次不同的影... 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历经四次变革,展现了佛像样式从最初的象征物表现,到借鉴模仿创立浮雕佛像,再到单体佛像和造像谱系的建立与发展,直至密教化和衰落的全部历程。这些佛像样式演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四次不同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印佛教的传播中,佛像起到了比经典和仪轨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讨论古印度佛像样式的演变,是研究中国佛教造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厘清中印佛像源流关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印度 象征物 叙事佛像 单体佛像 密宗佛像
下载PDF
清代喇嘛教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发展,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梳理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教 科尔沁 传播与发展
下载PDF
扎塘寺壁画艺术渊源再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亚莎 威丽斯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7,219,220,共13页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系密切的夏鲁寺壁画,彼此之间也缺乏直接的关联性。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扎塘寺壁画至少占60%以上的艺术因素均与吐蕃王朝后期流行于敦煌中唐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样式相关,但二者在年代上相距两百余年,地理上也相距遥远,彼此如何衔接才是研究的关键。文章认为,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在卫藏因吐蕃王朝的崩溃而消失,但是在甘青西北吐蕃中仍有延续并发展成为“波罗—中亚”艺术样式,10世纪后期才随“下路弘法”从多康之地再返卫藏。壁画中出现的精美的汉服供养人形象,也间接地证明了卫藏与西北青唐吐蕃唃厮啰政权的特殊关系。通过比较与考证,文章提出结论:扎塘寺壁画继承了8—11世纪佛教吐蕃化传统,同时部分吸收了11世纪新进卫藏的波罗艺术风格影响,实现了外来波罗面相与本土服饰的完美结合。12世纪之后新的印度波罗艺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扎塘寺艺术所代表的早期传统样式遂被完全覆盖,因此,其艺术史地位代表着“波罗—中亚”艺术样式在其结束之前的最后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塘寺壁画 艺术渊源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敦煌艺术
原文传递
佛像“纵广相称”理论的渊源及两种造像量度探析——以藏文古籍为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当增扎西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7-198,共12页
佛像纵广相称是佛教造像的一个理论概念,佛教教义经典和造像量度理论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对纵广相称进行了阐释。教义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诸佛菩萨身体示现的神圣庄严法相;造像理论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艺术家在绘塑佛像创作实践中遵循的一... 佛像纵广相称是佛教造像的一个理论概念,佛教教义经典和造像量度理论典籍从不同的角度对纵广相称进行了阐释。教义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诸佛菩萨身体示现的神圣庄严法相;造像理论经典认为,纵广相称是艺术家在绘塑佛像创作实践中遵循的一种造像量度法则。古代藏文文献对于佛像纵广相称的具体量度持有125指和120指两种不同的观点。文章以藏文古代文献为中心,分析佛像纵广相称学说的概念、理论渊源、哲学和宗教层面的意义,探讨佛像艺术创作过程中将纵广相称的佛身庄严法相表现在所绘造佛像上的具体方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广相称 佛像量度 藏文文献 125指 120指
原文传递
从孟买到金奈——南印度佛教美术遗迹考察笔记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荣春 朱浒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2期8-15,24,共9页
"南印度佛教艺术遗迹考察团"辗转了孟买、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奥兰加巴德和金奈五个城市,针对早期佛教在印度南部的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遗迹,考察了象岛石窟、巴贾石窟、奥兰加巴德石窟、阿旃陀石窟、埃洛拉石窟、龙树山等地,... "南印度佛教艺术遗迹考察团"辗转了孟买、班加罗尔、海德拉巴、奥兰加巴德和金奈五个城市,针对早期佛教在印度南部的传播和发展的主要遗迹,考察了象岛石窟、巴贾石窟、奥兰加巴德石窟、阿旃陀石窟、埃洛拉石窟、龙树山等地,参观了若干重要的博物馆,收获了极为丰富、珍贵的印度古代佛教艺术的图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佛教 壁画 石窟 考察
下载PDF
从新德里到菩提迦耶——北印度佛教美术遗迹考察笔记
15
作者 阮立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2期16-24,共9页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民众生活的各方面。宗教性可以称为印度艺术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宗教的主旨是禁欲的,但在印度古代艺术中却体现了与之相悖的一面:纵欲性;禁欲...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民众生活的各方面。宗教性可以称为印度艺术最本质、最典型的特征。宗教的主旨是禁欲的,但在印度古代艺术中却体现了与之相悖的一面:纵欲性;禁欲与纵欲的协调构成了印度古代艺术的一大特色。印度艺术虽以写实为主,但艺术家们在造型上做了浪漫主义的创造与发挥,音乐的节奏感很强,在夸张变形中融入音乐般的节奏感。印度艺术融合了许多民族的艺术养分,是多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佛教 佛塔 圣地
下载PDF
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
16
作者 牛志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3-118,共6页
从空间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汉代佛像实物依附于墓葬载体资料存在的特殊属性,以佛像考古材料为基础,根据相对载体的空间位置,对西南民族地区现存的汉代佛像进行分类;从构图、比例、动态等方面进行空间装饰性解构剖析;总结出汉代佛像空间装... 从空间概念入手,针对目前汉代佛像实物依附于墓葬载体资料存在的特殊属性,以佛像考古材料为基础,根据相对载体的空间位置,对西南民族地区现存的汉代佛像进行分类;从构图、比例、动态等方面进行空间装饰性解构剖析;总结出汉代佛像空间装饰性语言特征,并从本土和外来两方面研究其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佛像 佛教史 雕塑史 建筑史
下载PDF
“天福之面”的图像与信仰——尼泊尔佛教美术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玲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2期25-31,共7页
"天福之面"(kritimukha)与龙王、摩羯的图像组合,作为龛室造像、陀兰那、金刚宝座的装饰图像,在西藏、印度佛教艺术普遍存在,特别在尼泊尔的尼族(Newari)艺术中尤为流行,这类龛室造像由此而被学术界认为是尼泊尔佛教艺术民族... "天福之面"(kritimukha)与龙王、摩羯的图像组合,作为龛室造像、陀兰那、金刚宝座的装饰图像,在西藏、印度佛教艺术普遍存在,特别在尼泊尔的尼族(Newari)艺术中尤为流行,这类龛室造像由此而被学术界认为是尼泊尔佛教艺术民族化的表现。另一方面,从佛教造像的变革来看,随着曼陀罗宇宙信仰的形成,佛教艺术向密宗(Tantric Buddhism)演进,"天福之面"图像因其具有庇护的能力和功用而成为坛场的重要组成。密宗的发展是印度波罗(Pāla)艺术的巨大成就。因此,以"天福之面"图像为源点的考察,对理清晚期佛教与印度教艺术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得波罗艺术对尼泊尔、中国西藏的影响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 天福之面 拏具 陀兰那 佛教造像
下载PDF
“佛教造像碑与佛教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18
作者 宋爱平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2013年12月,在山东博物馆召开了"佛教造像碑与佛教艺术"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4家文博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7位代表发言。会议以佛教造像碑研究为主线,探讨了佛教造像研究的若干问题,同时发布了河北、甘肃、山西... 2013年12月,在山东博物馆召开了"佛教造像碑与佛教艺术"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4家文博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7位代表发言。会议以佛教造像碑研究为主线,探讨了佛教造像研究的若干问题,同时发布了河北、甘肃、山西、四川、山东等地近年来重要的佛教考古新发现。本文对研讨会主要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与综合论述,并简要梳理了山东地区佛教造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造像碑 学术研讨会 山东地区
下载PDF
嘎巴拉碗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家骝 《社科纵横》 2011年第8期137-138,141,共3页
嘎巴拉碗是藏传佛教密法器的代表,至今仍十分广泛地运用于藏密艺术及各类宗教仪式中。本文从嘎巴拉碗的起源、符号意义、现实功用及收藏价值四个方面入手,对这一密宗法器的存在意义进行初步探讨,从而引导人们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藏传佛教。
关键词 嘎巴拉 密宗 法器
下载PDF
从出土佛教题材汉画看东汉宗教生态格局的变迁
20
作者 刘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5,共12页
传统宗教生态在东汉年间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一个以佛教为特征的新型宗教生态。出土佛教题材汉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铜镜、碑刻等的合称)几乎同步记录了这一变迁过程。从佛教汉画来看,东汉宗教生态的这种改变是当时宗教... 传统宗教生态在东汉年间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一个以佛教为特征的新型宗教生态。出土佛教题材汉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铜镜、碑刻等的合称)几乎同步记录了这一变迁过程。从佛教汉画来看,东汉宗教生态的这种改变是当时宗教系统的总体态势、层次结构、表现形式和内外关系诸多因素互动的结果。在东汉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虽然传统宗教生态的构成基础、条件及其性质跟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构成了佛教入华拓展空间的严重障碍,但讲求慈悲为怀的佛教在本质上跟儒教的仁和之道和道家的虚静之理又有共通之处。东汉末年日趋严重的社会危机摧毁了传统宗教生态中主体信仰的制度支持和祖先、自然崇拜的社会基础,政治统治和农民造反严重打击了宗族势力和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不期然地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消除了屏障、扫平了道路,并为东汉政主教从、兼容互补、多元通和、相依相扶这一宗教生态的形成夯实了台基。佛教汉画视野宏阔,立意高远,其吐纳驰辩为我们考察东汉宗教生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佛教汉画 宗教生态 宗教关系 社会结构 生态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