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瑶族神像画研究的文化意义与现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建福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对瑶族神像画资源的发掘与研究可填补南方少数民族绘画史的一段空白,有助于探明神像画在中国道教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与历史意义,丰富瑶学研究的内容。通过对神像画艺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其为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服务,让后学者从中了解、欣赏... 对瑶族神像画资源的发掘与研究可填补南方少数民族绘画史的一段空白,有助于探明神像画在中国道教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与历史意义,丰富瑶学研究的内容。通过对神像画艺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其为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服务,让后学者从中了解、欣赏和学习瑶族的文化和艺术。因此,保护和传承瑶族神像画对于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神像画 文化意义 现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佛教艺术研究中的文化观照与情境重构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2,共8页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与图像产生了亲密久远的关系。要真正理解一件佛教艺术品,必须将其放置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在"文化"的视野下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要警惕一个陷阱,即企图寻求整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始,就与图像产生了亲密久远的关系。要真正理解一件佛教艺术品,必须将其放置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在"文化"的视野下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要警惕一个陷阱,即企图寻求整一的历史体系,用普遍的法则解释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只有从"情境"和"制像任务",而不是时代精神出发,才能获得对佛教艺术品更真切的认识。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兴盛与复制技术的进步增加了佛教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但同时也可能伤害到它们的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在将佛教艺术发展置于佛教史整体考察的同时,努力进行"文化"视野下佛教艺术品的"情境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佛教艺术 文化 情境重构
下载PDF
论顾恺之画论思想的宗教底蕴
3
作者 陈辞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汉末佛教的传入使中土士人的理论思维在"冥神绝境"的幽玄之域得以升华,在与玄学的交织互渗中荡涤出一片审美精神自觉的新天地。形神之辩在涵融玄佛的思维成果中进一步将魏晋士人推向存在本真的境遇。东晋画家顾恺之"传... 汉末佛教的传入使中土士人的理论思维在"冥神绝境"的幽玄之域得以升华,在与玄学的交织互渗中荡涤出一片审美精神自觉的新天地。形神之辩在涵融玄佛的思维成果中进一步将魏晋士人推向存在本真的境遇。东晋画家顾恺之"传神写照"与"迁想妙得"画论思想的提出尤显对佛教圆融虚灵之精神极境的无限追求,反映出顾恺之对时代精神的准确把握与佛道底蕴的自觉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形神观 佛教 玄学
下载PDF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与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汪小洋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102,共10页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是学术界极少关注的领域,这是一个遗憾。从艺术现象层面看,墓室壁画体量巨大,同时有着稳定的宗教体验结构,可以媲美任何一项地面的宗教艺术现象,这是世界宗教艺术史上一个庞大的、独立的地下宗教艺术体系。从文化价... 世界墓室壁画的比较是学术界极少关注的领域,这是一个遗憾。从艺术现象层面看,墓室壁画体量巨大,同时有着稳定的宗教体验结构,可以媲美任何一项地面的宗教艺术现象,这是世界宗教艺术史上一个庞大的、独立的地下宗教艺术体系。从文化价值层面看,墓室壁画以墓葬图像的沿革体系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有现实生活的彼岸安排、生死关系转化的操作体系、国家体系等级制度的死后延续,以及科学进步提供的物质支持等,这些都为"以图证史"提供了优选路线。从学术前沿层面看,墓室壁画从考古、宗教和艺术三个方向表现出学术张力。在遗存集中地的分布上,可以划分出中国及周边分布区、地中海沿岸分布区和中美洲分布区三个墓室壁画分布区;在形制类型上,可以划分出彩绘壁画、浮雕壁画和线刻壁画等三种墓室壁画类型;在发展趋势上,可以划分出中断和没有中断的两类墓室壁画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宗教艺术 墓室壁画 三个分布区 三种形制类型 两类发展走向
原文传递
一幅菩提场陀罗尼经早期唐卡的图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旸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108,共13页
文章考察一幅出自达隆噶举派寺院的13世纪唐卡,结合《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画像法文本唐卡正面构图布局与形象特征以及背面相应真言的识读成果,对照日本传世相关图文材料,逐一比定诸尊、判断表现的题材,进而对相关文本群、图像元素来源... 文章考察一幅出自达隆噶举派寺院的13世纪唐卡,结合《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画像法文本唐卡正面构图布局与形象特征以及背面相应真言的识读成果,对照日本传世相关图文材料,逐一比定诸尊、判断表现的题材,进而对相关文本群、图像元素来源等问题展开初步探索。鉴于该题材作品为国内目前仅见,文章尝试藉此拓宽对于后弘期早期西藏艺术题材乃至佛教面貌的认识。该唐卡的文本与部分图像元素均可追溯到敦煌为代表的丝路要道、汉藏交界地带,这一点意味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场庄严陀罗尼经》 菩提场曼荼罗 敦煌藏文文献 达隆噶举派 唐卡
原文传递
多重祈愿——宋金墓葬中的宗教类图像组合 被引量:3
6
作者 邓菲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116,共14页
宋金时期的仿木构砖室墓中常饰有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图像,通过不同的题材组合描绘出仙人接引墓主、亡者飞升天界的想象图景。这些组合一方面明显受到了唐宋以来佛教观念与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道释混杂、三教合一的情形。墓中的宗... 宋金时期的仿木构砖室墓中常饰有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图像,通过不同的题材组合描绘出仙人接引墓主、亡者飞升天界的想象图景。这些组合一方面明显受到了唐宋以来佛教观念与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道释混杂、三教合一的情形。墓中的宗教类图像流露出对于往生天国、飞升仙境的祈盼,象征了一种广义上的神仙世界,展现出有关该时期冥世观以及死后世界的多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墓葬 中原北方 宗教题材 接引升天 冥世观念
原文传递
从早期墓葬佛教图像看飞天艺术母题兴起与佛教初传中国路线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诗晓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发展的初创阶段。在实践层面的艺术表达,经历了从象征佛陀教诲的宗教符号,到人形化创造的宗教偶像发展阶段。具体到飞天图像,中国佛教飞天图像与早期印度飞天图像在图像形制、制作范式、艺术特征方面存在前... 印度早期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发展的初创阶段。在实践层面的艺术表达,经历了从象征佛陀教诲的宗教符号,到人形化创造的宗教偶像发展阶段。具体到飞天图像,中国佛教飞天图像与早期印度飞天图像在图像形制、制作范式、艺术特征方面存在前后继承关系。由艺术发生学看,中国墓葬中的早期佛教艺术与印度西北犍陀罗地区的早期佛教艺术具有相关性,艺术表达方面既有对于犍陀罗地区早期艺术母题的完整继承,也有基于自身文化土壤的不断丰富和创造。在南传佛教路线的考察上,现已发现的考古成果并不支持印度佛教由缅甸传入中国的结论,根据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四川地区出土的早期佛教艺术形制关联,我们判断,四川地区佛教可能由中亚而非缅甸传入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天图像 佛教艺术母题 佛教初传路线 滇缅道传入说 墓葬佛教图像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墓志形制变迁中的设计思想内蕴
8
作者 王文广 王格萱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中国历代墓志形制与文体变化为纵向轴,一是以魏晋南北朝中的"志""碑"合一形式以及宋齐梁陈中出现的简单化的墓志形式,论述了中国古代墓志设计的"实用"思想;二是以历代墓志文体演变为研读对象,系统论述... 以中国历代墓志形制与文体变化为纵向轴,一是以魏晋南北朝中的"志""碑"合一形式以及宋齐梁陈中出现的简单化的墓志形式,论述了中国古代墓志设计的"实用"思想;二是以历代墓志文体演变为研读对象,系统论述了墓志文体设计演变中的"实用"与"浮华"的转变。系统考察中国历代墓志的形制与文体设计,墓志作为随葬风俗的一部分,其形制变化基本轨迹还是以实用为美、为尚。浮华的特质在重葬、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墓志志文成为文化人施展才华的载体之际,文体适应了为死者"歌颂"的普世之需,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应需而变"的设计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志 形制 设计 实用
下载PDF
明代佛教织绣与汉藏艺术交流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明娣 高燕宏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1-176,F0003,共7页
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 内地丝织与西藏佛教结缘已逾1300年,在增进汉藏艺术交流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聚焦明代佛教织绣,依据文献及15件传世实物,从图像内容、布局、形态、色彩、款识、尺寸、装裱等入手,通过分析、比对,论述其渊源、产地及相关问题,并对无款识佛教织绣的年代做了初步推断,进而指出明代佛教织绣既是汉藏艺术交流的结晶,也是雪域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缂丝 刺绣 藏传佛教 艺术交流
原文传递
论古印度佛像样式的演变与传播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玲 谷红岩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0-95,共6页
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历经四次变革,展现了佛像样式从最初的象征物表现,到借鉴模仿创立浮雕佛像,再到单体佛像和造像谱系的建立与发展,直至密教化和衰落的全部历程。这些佛像样式演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四次不同的影... 古印度佛像的发展历经四次变革,展现了佛像样式从最初的象征物表现,到借鉴模仿创立浮雕佛像,再到单体佛像和造像谱系的建立与发展,直至密教化和衰落的全部历程。这些佛像样式演变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四次不同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印佛教的传播中,佛像起到了比经典和仪轨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讨论古印度佛像样式的演变,是研究中国佛教造像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厘清中印佛像源流关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印度 象征物 叙事佛像 单体佛像 密宗佛像
下载PDF
原始宗教艺术:界说与延展性讨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97-102,共6页
界说"原始宗教艺术"的困境在于,尽管它是多要素一体的独立对象,但针对性地用于描述与分析它的独立学科尚未出现,所以不得不对它进行"离析研究"。从字面上看,"原始宗教艺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原始、宗教... 界说"原始宗教艺术"的困境在于,尽管它是多要素一体的独立对象,但针对性地用于描述与分析它的独立学科尚未出现,所以不得不对它进行"离析研究"。从字面上看,"原始宗教艺术"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原始、宗教、艺术。要界定这个对象,必须从这三个要素的关系中清理出一条线索,借助既成学科的话语工具、理论框架研究离析出来的成分,并综合研究这些成分在"原始宗教艺术"中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艺术 界说 互动关系
下载PDF
《历代名画记》中“妙悟”的佛教与道教源流考
12
作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82,共10页
“妙悟”既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顾恺之绘画境界的形容,也是佛教术语渗入画论的重要佐证之一。历史地看,“妙悟”一词影响了历代中国艺术实践的发展与品评标准。对“妙悟”的词义进行解析,追溯其在中古佛教经典中的出处,并对比... “妙悟”既是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顾恺之绘画境界的形容,也是佛教术语渗入画论的重要佐证之一。历史地看,“妙悟”一词影响了历代中国艺术实践的发展与品评标准。对“妙悟”的词义进行解析,追溯其在中古佛教经典中的出处,并对比同时期的相关道教文献来探讨“妙悟”在《历代名画记》语境中的意涵,进而厘清张彦远引进这一核心佛教术语的宗教与文化思想背景,将有助于我们“见微知著”地阐述佛教与道教思想对中古艺术理论产生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悟 《历代名画记》 僧肇 《肇论》 《南华真经注疏》
原文传递
从传统到现代:热贡唐卡传承依存的社会结构变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卓么措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4-67,共4页
文化就是社会的镜像,植根并建构于不同社会结构之上的人类文化,其传承与发展必然刻着那个历史时代的烙印。本文基于热贡唐卡的传承现状,阐述了热贡唐卡传承赖以生存的两大社会结构,即"传统社会"与"现代信息社会"。
关键词 热贡唐卡 传承 社会结构
下载PDF
“反复”的力量——东西方宗教艺术装饰形式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春佳 刘元风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74-79,共6页
"反复"的概念从人类装饰手法使用的历史中,可以上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从目前可见的遗迹中,能够发现这样的方法最早为原始的土著部落所青睐,历经不同的文化时期,诸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反复"的手法实现装饰效果... "反复"的概念从人类装饰手法使用的历史中,可以上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从目前可见的遗迹中,能够发现这样的方法最早为原始的土著部落所青睐,历经不同的文化时期,诸多民族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反复"的手法实现装饰效果的强化,这种强化同时也有效地区分了今天所谓的装饰艺术和纯艺术两个不同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 图案 纹样 装饰 力量
下载PDF
清代喇嘛教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宁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8-40,共3页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 科尔沁草原最初产生了对日月星辰和万物有灵崇拜的蒴满教,继而又迎来了空前流行的喇嘛教,随着清末放垦、汉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出现各民族宗教在这里交往、交流融合、发展。喇嘛教在清代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和空前发展,对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梳理其传播、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于研究科尔沁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教 科尔沁 传播与发展
下载PDF
神话、图像、仪式——台江苗族“蝴蝶妈妈”信仰的传承载体与机制
16
作者 李慧君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5期116-124,共9页
蝴蝶崇拜在各地苗族支系中普遍存在,但独以贵州台江地区以神话传说为蓝本构建起的信仰谱系最为完整。“蝴蝶妈妈”系列刺绣纹样最为复杂多样,“鼓藏节”“姊妹节”“独木龙舟节”等庆典上的蝶母相关祭祖活动最为原始本真。台江“蝴蝶妈... 蝴蝶崇拜在各地苗族支系中普遍存在,但独以贵州台江地区以神话传说为蓝本构建起的信仰谱系最为完整。“蝴蝶妈妈”系列刺绣纹样最为复杂多样,“鼓藏节”“姊妹节”“独木龙舟节”等庆典上的蝶母相关祭祖活动最为原始本真。台江“蝴蝶妈妈”信仰之所以独具特色且稳定传续,应归因于神话、图像和仪式之间构建起的良性互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妈妈 苗族古歌 苗族刺绣 传承机制
下载PDF
扎塘寺壁画艺术渊源再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亚莎 威丽斯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7,219,220,共13页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系密切的夏鲁寺壁画,彼此之间也缺乏直接的关联性。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扎塘寺壁画至少占60%以上的艺术因素均与吐蕃王朝后期流行于敦煌中唐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样式相关,但二者在年代上相距两百余年,地理上也相距遥远,彼此如何衔接才是研究的关键。文章认为,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在卫藏因吐蕃王朝的崩溃而消失,但是在甘青西北吐蕃中仍有延续并发展成为“波罗—中亚”艺术样式,10世纪后期才随“下路弘法”从多康之地再返卫藏。壁画中出现的精美的汉服供养人形象,也间接地证明了卫藏与西北青唐吐蕃唃厮啰政权的特殊关系。通过比较与考证,文章提出结论:扎塘寺壁画继承了8—11世纪佛教吐蕃化传统,同时部分吸收了11世纪新进卫藏的波罗艺术风格影响,实现了外来波罗面相与本土服饰的完美结合。12世纪之后新的印度波罗艺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扎塘寺艺术所代表的早期传统样式遂被完全覆盖,因此,其艺术史地位代表着“波罗—中亚”艺术样式在其结束之前的最后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塘寺壁画 艺术渊源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敦煌艺术
原文传递
“唐卡”语源及含义考释
18
作者 夏吾端智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唐卡是藏族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然而,学术界关于"唐卡"的语源及含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藏语口头语言及书面意对其进行考释,认为"唐卡"是藏语词汇,并非借自其他语言,而且藏语中的"唐"具有平坦、神圣、... 唐卡是藏族独具特色的绘画形式,然而,学术界关于"唐卡"的语源及含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藏语口头语言及书面意对其进行考释,认为"唐卡"是藏语词汇,并非借自其他语言,而且藏语中的"唐"具有平坦、神圣、皮革等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语源 含义
下载PDF
仪式、象征与宗教艺术遗产——红河哈尼族叫魂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义强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112-118,共7页
传统的宗教仪式治疗在哈尼族生活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云南红河哈尼族"所拉枯"叫魂仪式的调查、描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哈尼族传统灵魂观、疾病观、宗教仪式疗法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紧密相关。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 传统的宗教仪式治疗在哈尼族生活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云南红河哈尼族"所拉枯"叫魂仪式的调查、描述和分析,可以发现哈尼族传统灵魂观、疾病观、宗教仪式疗法以及社会关系网络之间紧密相关。从医学人类学的视角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网络来诠释治疗仪式,可以帮助理解哈尼族传统仪式治疗在当代社会中如何发生作用的机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哈尼族的巫师是地方社会知识体系的讲叙者、见证者和无形口述遗产的活态传承人。巫师的叫魂仪式也是一种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和民族宗教艺术,值得学术界研究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叫魂仪式 宗教艺术 人类学
下载PDF
眼睛是心灵的一部分(上)——里奥·斯坦伯格与他的《文艺复兴艺术中基督的性征与“现代遗忘”》
20
作者 韦暐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的杰出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批评家之一的里奥·斯坦伯格(1920~2011)及其著作。斯坦伯格因其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与特立独行的原创精神而受到后人的敬仰;与此同时,在斯坦伯格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20世纪的杰出艺术史学者、当代艺术批评家之一的里奥·斯坦伯格(1920~2011)及其著作。斯坦伯格因其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与特立独行的原创精神而受到后人的敬仰;与此同时,在斯坦伯格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争议”始终不离其左右。不论是作为批评家还是艺术史学家,斯坦伯格都是以悖逆主流的“反派”面目登上舞台的:在当代艺术批评领域,斯坦伯格是打破形式主义垄断的先驱之一;在艺术史学领域,斯坦伯格向传统图像学方法中拘泥于文本,对一般化的“陈词滥调”过分依赖的僵化态度持续地发起挑战。本文将以斯坦伯格在艺术史学领域最负盛名的集大成之作-《文艺复兴艺术中基督的性器官与“现代遗忘”》一书为中心,去了解该书所讨论的主题是什么,他是如何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后来引起了那些争议,斯坦伯格怎样回应-以及为什么它对20世纪的西方艺术史发展如此重要。分上下两期刊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奥·斯坦伯格 艺术史 文艺复兴 基督教 性征 图像 文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