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美国 |
苏珊.桑塔格
廖七一
李小均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
|
重审“孔子删诗”案 |
沈心芜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3
|
科学·人性·未来——《羚羊与秧鸡》的生态主义解读 |
薛小惠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1 |
5
|
|
4
|
“奥普拉现象”对美国文学学术的批判与启示 |
周郁蓓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黑人中的美国梦与美国梦中的黑人:评理查德·赖特的长篇小说 |
庞好农
薛璇子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6
|
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对发病NOD小鼠胰岛炎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
邵鹏
李桂梅
张丽娟
胡艳艳
柳彩虹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7
|
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双角色人物模式 |
王香玲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8
|
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李响
张海敏
徐人平
张学东
|
《轻工机械》
CAS
|
2010 |
16
|
|
9
|
脑血管意外病人留置胃管的特点及护理 |
高娜
|
《中国农村卫生》
|
2013 |
0 |
|
10
|
霍桑《红字》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
唐春华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7
|
|
11
|
道家美学生命观:从关注走向迷失——兼与存在主义美学相比较 |
宋妍
|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2
|
庞德的语言“三诗”观探析 |
周建新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3
|
追寻生命和谐的精神家园——《又来了·爱情》的生态伦理启迪 |
王文惠
曾敏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14
|
族裔经验与文化想像——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题研究 |
蒲若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5
|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比较研究 |
李亚萍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6
|
论加里·斯奈德的生态地域观 |
陈小红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7
|
《哈利·波特》系列的双重叙事运动 |
姜淑芹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8
|
双性同体观在莎格身上的体现 |
郭放
|
《安顺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9
|
影子与恐惧——兼论新弗洛伊德主义视域下的《杀影子的人》 |
庞好农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20
|
长三角地区劳动和资本要素的配置扭曲 |
柏培文
杨志才
|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