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认识命运 争回尊严——评马尔罗的《人的状况》 |
冯寿农
吴冰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2
|
高老头的父爱与溺爱 |
张松
|
《中国校外教育》
|
2013 |
0 |
|
3
|
从艾什诺兹和图森小说看当代主体的两面性 |
赵佳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4
|
《北京折叠》入围雨果奖 |
郝景芳
|
《中华儿女》
|
2016 |
0 |
|
5
|
嘉尔曼——自由的象征 |
缑广飞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6
|
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巴尔扎克论著——评李赐林《人间喜剧面面观》 |
曾思艺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9 |
1
|
|
7
|
莫泊桑的《项链》该如何续写 |
薛世昌
|
《阅读与写作》
|
1996 |
1
|
|
8
|
“英雄”罗曼·罗兰的身份认同和叙事塑形 |
杨珮艺
杨荣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
2020 |
0 |
|
9
|
《巴黎圣母院》中克罗德形象浅析 |
张莲
|
《文教资料》
|
2007 |
0 |
|
10
|
巴尔扎克雕像的手 |
蒋光宇
|
《奋斗》
|
2012 |
0 |
|
11
|
让·艾什诺兹小说中的影像世界 |
戴秋霞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克洛德·西蒙去世 |
余中先
|
《外国文学动态》
|
2005 |
0 |
|
13
|
20世纪初通俗作家的现代性[两篇]——1921-1923:中国雅俗文坛的“分道扬镳”与“各得其所” |
范伯群
|
《新华文摘》
|
2009 |
0 |
|
14
|
对《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的评价 |
王登霞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4 |
1
|
|
15
|
《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
徐南飞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从《亚当·贝德》看乔治·爱略特的心理分析艺术 |
王琼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5 |
0 |
|
17
|
内在世界秩序的构建:历史境遇中的《恶心》 |
唐扣兰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7 |
0 |
|
18
|
巴尔扎克的天使 |
郑如
|
《可乐》
|
2009 |
0 |
|
19
|
发现人性的闪光点——论《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现实意义 |
陈玲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1 |
0 |
|
20
|
米兰·昆德拉《身份》中的存在主义思想探析 |
郑冬玲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