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复调:理论与创作──论米兰·昆德拉对复调小说的承继与发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凤亮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73,共11页
大复调:理论与创作──论米兰·昆德拉对复调小说的承继与发展李凤亮流亡法国的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已成了当今具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全球读者对昆德拉的激赏,大多源于他在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展示了对现代社会里整个人类... 大复调:理论与创作──论米兰·昆德拉对复调小说的承继与发展李凤亮流亡法国的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已成了当今具有世界声誉的大作家。全球读者对昆德拉的激赏,大多源于他在创作的一系列小说中展示了对现代社会里整个人类生存境况的深思与忧虑,这正与世纪末的人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复调小说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小说创作 小说理论 理论与创作 作者与主人公 复调理论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原文传递
第十二届国际易卜生年会综述
2
作者 陈靓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0年第2期59-59,共1页
第十二届国际易卜生年会于2009年6月14日至6月20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易卜生国际委员会主办,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和复旦大学北欧文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得到了易卜生国际委员会、挪威驻上海领事馆、复旦大学北欧中心等单位的大力... 第十二届国际易卜生年会于2009年6月14日至6月20日在复旦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易卜生国际委员会主办,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和复旦大学北欧文学研究所承办。会议得到了易卜生国际委员会、挪威驻上海领事馆、复旦大学北欧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委员会 年会综述 易卜生 复旦大学 2009年 文学研究所 文学院 领事馆
原文传递
论卡夫卡小说多义性的生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薇薇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2期69-70,共2页
阅读者生长背景、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导致文学作品解析与解读的误差。而针对卡夫卡小说多义性的生成研究,应能够从文学作品的价值走向的整体把握、创作背景与社会文化、对文学作品创作者的联想、鉴赏视角等四个方... 阅读者生长背景、审美情趣、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会导致文学作品解析与解读的误差。而针对卡夫卡小说多义性的生成研究,应能够从文学作品的价值走向的整体把握、创作背景与社会文化、对文学作品创作者的联想、鉴赏视角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小说 多义性 文学作品
下载PDF
司法机构
4
作者 弗里德利希.迪伦马特 朱刘华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99,1,共72页
本篇是瑞士当代德语文学大师弗里德利希·迪伦马特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叙述了前州议员因女儿被一敌对财团的人轮奸而耍尽手段,向仇人一一报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揭示了司法部门的腐败无能以及社会上层人士横行不法和道德堕... 本篇是瑞士当代德语文学大师弗里德利希·迪伦马特晚年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叙述了前州议员因女儿被一敌对财团的人轮奸而耍尽手段,向仇人一一报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同时揭示了司法部门的腐败无能以及社会上层人士横行不法和道德堕落的种种现象。小说结构奇巧,时空错乱,情节扑朔迷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芙妮 名誉博士 伊萨克 威士忌 乌兹别克人 司法机构 律师 检察官 无罪释放 海伦
原文传递
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与希腊古典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山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7-219,共13页
有迹象显示,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与希腊古典作品有很深的渊源。卡夫卡书信中所述及的"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是对荷马《伊利亚特》与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的压缩和变形,包含着他借助古典作品来达成自我理... 有迹象显示,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与希腊古典作品有很深的渊源。卡夫卡书信中所述及的"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是对荷马《伊利亚特》与索福克勒斯《奥狄浦斯王》的压缩和变形,包含着他借助古典作品来达成自我理解的努力,也暗示了一条通向《乡村医生》的道路。通过解读《乡村医生》与上述两部古典作品在情节、形象及细节上的联系并参照柏拉图《会饮》对爱欲秩序的理解,本文尝试说明:乡村医生的"命运"与奥狄浦斯及阿基琉斯的"悲剧"有内在相关性;卡夫卡及其写作所卷入的"爱欲"与"拯救"的古老纠缠因其所处的虚无主义语境而变得更为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奥狄浦斯王》 《伊利亚特》 《会饮》
原文传递
《变形记》:现代小说的时间建构
6
作者 柳冬妩 《艺术广角》 2015年第5期73-80,共8页
现代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时间是20世纪以来许多现代小说的重要主题。当然,时间是任何小说叙事者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要素,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时间并非一个永不停止的、可以理解的客观存在,人类可以通过各... 现代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时间的艺术,时间是20世纪以来许多现代小说的重要主题。当然,时间是任何小说叙事者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要素,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时间并非一个永不停止的、可以理解的客观存在,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待时间。在现代小说中,个体对时间的独特体验才真正成为作家有意识表现的对象。所有伟大的小说家,都会对时间因素加以戏剧性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变形记》 时间 20世纪 独特体验 叙事者 有意识 小说家
下载PDF
让人心碎的礼物
7
作者 米兰·昆德拉 《北方人》 2012年第9期63-63,共1页
"亲爱的,我亲爱的宝贝,不要以为我现在不爱你了,或过去没爱过你。正因为我曾经爱你,如果你仍然活着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有了孩子就不可能再去鄙视这个世界,因为是我们将孩子送到这个世界上。孩子让我们关心世界,关心它的将来... "亲爱的,我亲爱的宝贝,不要以为我现在不爱你了,或过去没爱过你。正因为我曾经爱你,如果你仍然活着我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有了孩子就不可能再去鄙视这个世界,因为是我们将孩子送到这个世界上。孩子让我们关心世界,关心它的将来,参与到它的喧闹和混乱中去。这让我们严重地沾染上它那种不可救药的愚蠢。你死了,我也就失去了和你在一起的快乐。但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个世界 活着 就是你 给你
原文传递
易卜生笔下的女性形象
8
作者 曲佩薏 《戏剧文学》 2003年第12期70-72,共3页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除了思想犀利、意义深刻之外,在艺术上,也是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他的剧作既生动又好看,深受当时和后世观众的欢迎。他对当时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那些矫揉造作的佳构剧、商业剧嗤...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除了思想犀利、意义深刻之外,在艺术上,也是他剧作中成就最高的。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使他的剧作既生动又好看,深受当时和后世观众的欢迎。他对当时欧洲戏剧舞台上流行的那些矫揉造作的佳构剧、商业剧嗤之以鼻,他讨厌那些肤浅的误会、巧合、偷听、机关布景等平庸手法。他的戏剧立意深刻、布局严谨、情境尖锐、性格鲜明、对话精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为他同代和后世的作家和评论家推祟备至。在西方戏剧史上,易卜生是第一个用白话创作的作家,也是第一个把下层百姓当作主人公的作家。同时,他也是第一个把妇女解放问题当作自己创作主题的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卜生 作家 戏剧史 艺术史 《玩偶之家》 加布勒 女性形象
原文传递
艺术批判的力量——评陆帕导演话剧《英雄广场》
9
作者 刘跃兵 《戏剧之家》 2022年第23期6-8,共3页
《英雄广场》是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同名剧作的一部政治戏剧,该剧摒弃了传统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主要通过亲友的对话和议论探寻主人公舒斯特自杀背后隐藏的真相,对1938年到1988年期间... 《英雄广场》是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改编自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同名剧作的一部政治戏剧,该剧摒弃了传统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主要通过亲友的对话和议论探寻主人公舒斯特自杀背后隐藏的真相,对1938年到1988年期间奥地利社会的畸形、腐朽和堕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充分发挥了艺术介入社会的作用。在舞台上,导演的戏剧观念和艺术趣味体现为具有冲击力的后现代前卫风格。此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它既探索了戏剧创新的可能性,又展示了艺术批判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广场》 陆帕 政治戏剧 批判性
下载PDF
离合的姿态:罗丹雕塑《人与他的精神》在里尔克中后期作品中的诗学变形
10
作者 沈冲 《外国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77,共23页
罗丹的双人雕塑《人与他的精神》定格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瞬间:男子肩头的女子仿佛在为他加冕,又似欲离他而去。这座雕塑在交易流通过程中的多重命名和女子残躯的艺术史联想进一步彰显了其姿态的复杂性以及词与物之间的张力。里尔克在文学... 罗丹的双人雕塑《人与他的精神》定格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瞬间:男子肩头的女子仿佛在为他加冕,又似欲离他而去。这座雕塑在交易流通过程中的多重命名和女子残躯的艺术史联想进一步彰显了其姿态的复杂性以及词与物之间的张力。里尔克在文学演绎中通过叙事上的突变反映雕塑中的歧义,将这一独特的姿态融入了自己中后期的诗学之中,他视女子的离开为爱着的女人超越所爱的男人而走向超验的敞开,并以英雄和胜利女神的结合致意他的赞助人南妮·翁德利-伏尔卡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克 姿态 雕塑 分离 合一
原文传递
从《审判》《变形记》看卡夫卡眼中的父亲形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晓琳 《明日风尚》 2016年第20期391-391,共1页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犹太家庭。父亲原是半行乞的乡下屠夫的儿子,后来积蓄了一份财产,成为中等的服饰品商人,以后又当上了小工厂的老板,为人自信而又偏执。他一心要把卡夫卡培养成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尽管...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于当时属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犹太家庭。父亲原是半行乞的乡下屠夫的儿子,后来积蓄了一份财产,成为中等的服饰品商人,以后又当上了小工厂的老板,为人自信而又偏执。他一心要把卡夫卡培养成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尽管卡夫卡全然无心于此。青年的卡夫卡发现尝试与父亲进行成人对等式的沟通简直是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专制的父亲用自己认为的父爱强加在卡夫卡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变形记》 父亲形象 《审判》
原文传递
从性别视角探析“陌生女人”的悲剧原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红稳 《广西社会科学》 2006年第8期146-149,共4页
从性别视角看,造成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一小说主人公———“陌生女人”悲剧的原因在于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两性的生理差异、倔强个性与偏执心理。在小说中,茨威格揭示了两性隔阂的客观存在,暗示了解读女性心理的必要,并表达... 从性别视角看,造成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一小说主人公———“陌生女人”悲剧的原因在于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两性的生理差异、倔强个性与偏执心理。在小说中,茨威格揭示了两性隔阂的客观存在,暗示了解读女性心理的必要,并表达了其对消除两性隔阂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女人” 悲剧原因 两性社会 思考
下载PDF
“一切障碍能摧毁我”——读卡夫卡《变形记》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冬梅 王莉娟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45-46,共2页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被社会障碍所摧毁的个人的孤独无援的心理,具有浓厚的时代色 彩。
关键词 《变形记》 寓言小说 象征
下载PDF
“诗歌是一种祈祷”——俄国女诗人吉皮乌斯简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剑钊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8-105,共8页
“诗歌是一种祈祷”——俄国女诗人吉皮乌斯简论汪剑钊姬娜依达·尼古拉耶芙娜·吉皮乌斯(1869—1945)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她出身于贵族家庭,有日耳曼血统。十月革命以后,她和丈夫梅列日科夫斯基一起流... “诗歌是一种祈祷”——俄国女诗人吉皮乌斯简论汪剑钊姬娜依达·尼古拉耶芙娜·吉皮乌斯(1869—1945)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之一。她出身于贵族家庭,有日耳曼血统。十月革命以后,她和丈夫梅列日科夫斯基一起流亡到巴黎,在自己的寓所内集结了一大批俄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女诗人 爱情 诗歌创作 上帝 俄国 俄罗斯 人道主义 非理性 知识分子
原文传递
茨威格中短篇小说特点之探析
15
作者 蔡丽华 饶琴 《芒种》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68,共2页
奥地利的茨威格和法国的莫里亚克、俄国的契诃夫是众口称誉的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调查显示,全世界作家的作品当中,属茨威格的原著和译著销行量最大,译成外文的语种也最多。他的书被译... 奥地利的茨威格和法国的莫里亚克、俄国的契诃夫是众口称誉的20世纪欧洲三大中短篇小说家。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次调查显示,全世界作家的作品当中,属茨威格的原著和译著销行量最大,译成外文的语种也最多。他的书被译成几十种文字,畅销全球,销行量达几百万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小说 中短篇小说 人道主义 心理分析 第一人称叙述者 反战小说 内心世界 人物形象 作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原文传递
荒诞的故事 严酷的现实——《变形记》的表现主义艺术
16
作者 何忠朝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08年第7期53-54,共2页
西方小说大师卡夫卡的《变形记》是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作品以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揭示出一种严酷的社会现实.呈现出极其强烈的审美现代性特征。本文试图从表现主义艺术的角度,对文本作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 《变形记》 卡夫卡 表现主义 文学评论 西方文学
下载PDF
冲击尘世最后的边界——论卡夫卡的死亡想象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山奎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216,共15页
卡夫卡文学想象的一个基本动力是其死亡冲动,他用死亡想象冲击现实世界的种种边界,想象死亡的能力对他的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一场梦》、《审判》、《城堡》及《猎人格拉胡斯》等作品的具体解读,对卡夫卡死亡想象的深层结构及... 卡夫卡文学想象的一个基本动力是其死亡冲动,他用死亡想象冲击现实世界的种种边界,想象死亡的能力对他的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一场梦》、《审判》、《城堡》及《猎人格拉胡斯》等作品的具体解读,对卡夫卡死亡想象的深层结构及意义进行论述。本文认为,卡夫卡基于理性的框架所构建的死亡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寓言,"假死"是这个寓言世界的深层结构;借助于"假死"所带来的洞察力,卡夫卡完成了寓言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分离与相互转化,并分别在现实世界和寓言世界中赎回了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死亡想象 寓言世界 假死 现实世界
原文传递
漫议茨威格及其创作 被引量:2
18
作者 边国恩 许梦诺 《廊坊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13-16,共4页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反法西斯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在其创作生涯中,他以独特风格的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赢得世界声誉,被誉为本世纪驰名世界文坛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德国现代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称誉他“...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作家,反法西斯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在其创作生涯中,他以独特风格的传记文学和中短篇小说赢得世界声誉,被誉为本世纪驰名世界文坛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德国现代著名作家托马斯·曼称誉他“以德语的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高尔基推崇他“不愧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茨威格 奥地利 文学创作 艺术特征 小说 诗歌 传记文学
下载PDF
浅析昆德拉勘探“自我”中的游戏意识
19
作者 王斌 《才智》 2009年第31期133-133,共1页
昆德位在小说创作中将幽默精神与游戏方式作为自己的主导倾向、方式。他使人物自觉的以游戏方式进行人生历险来逃遁和反抗畸形现实,期望通过游戏活动获取一种自由的生命体验,以游戏活动中展示出的真实自我对抗现实中遭受挤压的异化自我。
关键词 昆德拉 自我 游戏意识 艺术表现
原文传递
奥地利剧作家弗朗茨·格里帕泽
20
作者 邵雪萍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格里帕泽曾在维也纳大学修习法律,并在政府服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1856年从政府部门退休,1817年,格里帕泽的悲剧《祖先》首演便引起了公众的兴趣。此前,他已用素体诗写过《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一剧,该剧... 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格里帕泽曾在维也纳大学修习法律,并在政府服务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1856年从政府部门退休,1817年,格里帕泽的悲剧《祖先》首演便引起了公众的兴趣。此前,他已用素体诗写过《卡斯蒂利亚的布兰奇》一剧,该剧和他后来的剧作一样,呈现了静谧的田园诗般的生活与积极行动的生活之间的鲜明对比。《祖先》采用了扬抑格的西班牙诗歌形式写成,具有当时流行的“命运悲剧”的许多外在特征,但人物本身要为自身的毁灭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兰奇 维也纳大学 命运悲剧 外在特征 卡斯蒂利亚 西班牙诗歌 弗朗茨 素体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