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批评视野下的《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
1
作者 赵文敏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9期131-132,共2页
新批评理论是解读现代诗歌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拟用新批评所提倡的"细读法"对《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张力、意象、语境以及朦胧美等写作技巧,从而领悟诗人是如何协调矛盾的双方以增强文章的表... 新批评理论是解读现代诗歌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拟用新批评所提倡的"细读法"对《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诗中的张力、意象、语境以及朦胧美等写作技巧,从而领悟诗人是如何协调矛盾的双方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达到烘托主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尾狮 细读法 张力 意象与语境
下载PDF
星洲风雅:邱菽园风月诗中的女性观照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畅 苏瑞隆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南侨诗宗"邱菽园(1874—1941年)于1922年由康有为出资印订的诗集《啸虹生诗钞》,共七卷。该诗钞是马华文坛第一部独立刊刻的个人汉诗诗集,也是新加坡较早的诗词作品,内容覆盖极广,包含历史人物、南洋风俗、作者自身经历等。... "南侨诗宗"邱菽园(1874—1941年)于1922年由康有为出资印订的诗集《啸虹生诗钞》,共七卷。该诗钞是马华文坛第一部独立刊刻的个人汉诗诗集,也是新加坡较早的诗词作品,内容覆盖极广,包含历史人物、南洋风俗、作者自身经历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诗作多与女性相关,记录了邱菽园宴饮唱酬、冶游赋诗的南洋文人生活情景。《啸虹生诗钞》中的风月诗,既是地方风俗化图景的展示、私人空间的书写,又抒发了对边缘化女性的关切,表现出邱菽园诗歌中的文化建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菽园 南洋华人 马华文坛 海外华人文学
原文传递
管弦中的人生——谈新加坡诗人周粲的《管弦》
3
作者 杨光治 《诗刊》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2-64,共3页
新加坡著名诗人周粲的诗集《时光隧道》,在海外华人诗坛很有影响。因为它所收选的作品都比较清新、精粹,而且饱含着情思。我对其中《管弦》篇中那几首咏乐器的诗特别欣赏。这几首诗中。
关键词 人生况味 弦乐器 海外华人 新加坡诗人 琵琶行 白居易 作者 隧道 化用 唐人
原文传递
缪斯的踪迹——新加坡华文现代诗的半世纪回顾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松建 张森林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8年第2期62-72,共11页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华文现代诗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渐次形成了民族风格和区域特性,在艺术技巧和诗歌美学上也有长足进展。回顾新华现代诗的百年简史,梳理发生在1960年代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从七个层面总结建国以来新...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华文现代诗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渐次形成了民族风格和区域特性,在艺术技巧和诗歌美学上也有长足进展。回顾新华现代诗的百年简史,梳理发生在1960年代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从七个层面总结建国以来新华现代诗的思想主题:离散华人与原乡追逐、国族认同与本土意识、召唤集体/历史记忆、现代化与乡土怀旧、华文教育与文化伤痕、普世人道主义、人生感悟与浮世哀乐,以大量的诗歌文本作为例证,进行历史化和理论化的解读,旨在强调新加坡华文现代诗的历史变迁和众多诗人的苦心孤诣并就艺术实验和诗学创新进行概述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文现代诗 发展历史
原文传递
论新加坡五月诗人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立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4-90,共7页
五月诗社是新加坡当代最重要的华文诗歌社团。五月诗人的诗作表现了如下几种基本主题:一、传达文化乡愁,体现海外华族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二、对时间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做精微的体悟;三、关怀现实人生,阐扬人道... 五月诗社是新加坡当代最重要的华文诗歌社团。五月诗人的诗作表现了如下几种基本主题:一、传达文化乡愁,体现海外华族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二、对时间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做精微的体悟;三、关怀现实人生,阐扬人道精神。五月诗人在艺术追求上最突出的特征是努力锻接古典与现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屈原精神 现代诗 华文诗歌 文化乡愁 诗人们 海外华族 传统文化 诗社 “互文性”
下载PDF
新加坡近代駢文舉隅
6
作者 譚家健 《骈文研究》 2017年第1期147-156,共10页
本文介紹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新加坡發表的七篇駢體文。這些文章反映了那個時期新加坡的社會面貌,包括商業、文學、講學等活動,醫院的籌建,報紙政論和副刊宗旨等等,爲人們了解新加坡近代史提供了新的資料。這些駢文對仗整齊,用... 本文介紹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新加坡發表的七篇駢體文。這些文章反映了那個時期新加坡的社會面貌,包括商業、文學、講學等活動,醫院的籌建,報紙政論和副刊宗旨等等,爲人們了解新加坡近代史提供了新的資料。這些駢文對仗整齊,用典貼切,語言華美,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會賢社 麗澤社 同濟醫院 《叻報》 葉季允
下载PDF
新加坡华人诗人诗歌观察(一)
7
作者 黄承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78-79,共2页
新加坡河在静静地流淌,为数不少的华人诗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参与开发这片热土,创造了精神文明和物质财富。通过他们的诗,我们看到了同胞们用生命换来的果实,也看到他们的精神皈依。
关键词 新加坡 诗人 诗歌观察
下载PDF
新加坡华人诗人诗歌观察(二)
8
作者 黄承基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80-81,共2页
美丽的新加坡,有无穷无尽的诗歌与之奇妙地对称。这些华人诗人的诗,如开放在新加坡河畔的凤凰花,一片璀璨。
关键词 新加坡 诗人 诗歌观察
下载PDF
论郭永秀《筷子的故事·故事篇》的诗歌张力
9
作者 毛紫昀 《写作》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郭永秀《筷子的故事·故事篇》是新加坡华文文学中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具有时间张力、语言张力和情感张力。其中,时间张力体现在郭永秀擅长从筷子、毛笔、茶等小切口入手,追溯五千年悠久的中国历史,在诗歌中展现出历史维度;语言... 郭永秀《筷子的故事·故事篇》是新加坡华文文学中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品,具有时间张力、语言张力和情感张力。其中,时间张力体现在郭永秀擅长从筷子、毛笔、茶等小切口入手,追溯五千年悠久的中国历史,在诗歌中展现出历史维度;语言张力体现在他巧妙运用潜喻、物喻等隐喻手法增加诗歌的阐释角度;情感张力则体现在他简短的诗句中迸发出的追寻文化之根和边缘漂泊的复杂思想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筷子的故事》 华文文学 郭永秀 诗歌张力 伤痕文学
下载PDF
南国诗宗:丘菽园旧体诗创作风貌论
10
作者 李佳 《励耘学刊》 2019年第2期49-68,共20页
在移居海外的华人知识分子中,丘菽园于旧体诗致力甚勤,被誉为"南国诗宗"。其旧体诗始终保持着对中国政治民生的关注,表达出深沉的故国情思,不断歌咏家乡风物,更将大量的语典、事典融入诗歌的写作之中。由于侨居南洋,丘氏常常... 在移居海外的华人知识分子中,丘菽园于旧体诗致力甚勤,被誉为"南国诗宗"。其旧体诗始终保持着对中国政治民生的关注,表达出深沉的故国情思,不断歌咏家乡风物,更将大量的语典、事典融入诗歌的写作之中。由于侨居南洋,丘氏常常接触到不少新生事物,诗中的新鲜语汇与域外视野呈现别具一格的特色。此外,丘氏还有不少具有南洋在地特征的诗篇,显示了传统的旧体诗文学样式与近现代文化碰撞的痕迹,彰显出传统文学形式在异域的生命力和包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 丘菽园 故国情思 近现代文化 文学样式 南洋 域外视野 南国
下载PDF
跨文化视阈下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特质
11
作者 赵颖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文本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的重要依据。这些华文旧体诗的创作表现出跨文化创作的特质,对这类文学现象的研究需要尊重文化...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文本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的重要依据。这些华文旧体诗的创作表现出跨文化创作的特质,对这类文学现象的研究需要尊重文化差异对不同文化给予正视,这类作品以特殊的"异族叙事"实现对后殖民主义的反悖,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 文化语境 异质文化
下载PDF
《潘受诗集》的文化意蕴
12
作者 潘旭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1998年第3期9-13,共5页
一部收有一千三百多首作品的大书在我的书桌上,读着读着,越来越鲜明地感觉到,它不仅穿越了六十年的时代风雨,而且积淀了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部诗集,同时又是一座文化宝藏.这是《潘受诗集》给我最突出的印象.
关键词 新加坡 受诗 历史文化 传统文化 诸葛亮 作品 抗日战争 刘海粟 黄鹤楼 艺术观念
下载PDF
论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立立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58-63,91,共7页
论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歌创作朱立立郭永秀1951年生于广东澄海,7岁到新加坡,60年代未开始写作,70年代转而从事音乐工作,80年代后重拾诗笔,出版有诗集《掌纹》(1983)、《筷子的故事》(1989)。从以下众多评... 论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歌创作朱立立郭永秀1951年生于广东澄海,7岁到新加坡,60年代未开始写作,70年代转而从事音乐工作,80年代后重拾诗笔,出版有诗集《掌纹》(1983)、《筷子的故事》(1989)。从以下众多评论者的评述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郭永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诗人 诗歌创作 都市文明 现代人 现代社会 传统文化 流行歌曲 意象 都市社会 浪漫主义
下载PDF
当代新加坡华文诗歌的“地—国”书写及其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覃才 苏仲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新加坡的独立建国激发了新加坡华文诗人的“地—国”身份认同觉醒,让不同代际的新加坡华文诗人形成了关于离乡去国的中国与现实生存的新加坡的“地—国”书写意识。既有中国的影子、记忆又有新加坡脚踏实地之感的“地—国”意识,构成了... 新加坡的独立建国激发了新加坡华文诗人的“地—国”身份认同觉醒,让不同代际的新加坡华文诗人形成了关于离乡去国的中国与现实生存的新加坡的“地—国”书写意识。既有中国的影子、记忆又有新加坡脚踏实地之感的“地—国”意识,构成了当代新加坡华文诗人诗歌当中稳定的书写动力与情感结构,催生、衍化了他们对中国与新加坡两国的“地—国”共同体想象。在此基础上,当代新加坡华文诗歌的“地—国”书写显然是强化了新加坡华文诗人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共同体观念,也在新加坡这片土地上建构起了中国汉语新诗的“新加坡书写”格局与书写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华文诗歌 “地—国”身份 共同体意识 海外汉语新诗
原文传递
论方然作品的文化品格
15
作者 曾小月 《艺海》 2002年第2期50-53,共4页
新加坡华文诗人方然,素以浓厚、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而被诗坛学界所瞩目。他自60年代开始写作以来,已出版有《岩下草》、《方然诗文集》、《那箸叶包裹着的……》等多种诗集。数十年中,他以不苟的态度和独特的诗笔,抒... 新加坡华文诗人方然,素以浓厚、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深沉的历史使命感而被诗坛学界所瞩目。他自60年代开始写作以来,已出版有《岩下草》、《方然诗文集》、《那箸叶包裹着的……》等多种诗集。数十年中,他以不苟的态度和独特的诗笔,抒写先辈们飘洋过海,在新加坡土地上不断抗争、开拓和进取的血泪人生,记录自我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同时,他也从不忘记追怀中华文化的辉煌源头,帮助新生一代重新找回精神的家园。以中华民族文化广博的土壤为根基,傲立于热带豪雨和太阳风的交汇中,方然发出了自己动人的歌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笔 诗坛 抗争 诗文集 寻根 诗集 家园 歌唱 十年 作品
下载PDF
新加坡当代华文诗歌的“中国情结”与“南洋色彩”(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永毅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7年第1期40-43,共4页
二 南洋色彩:吾土吾民的认同与归属当代来自前代,后来者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但当代毕竟已迥然不同于前代,因为它毕竟生存于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人物之中.新加坡当代诗歌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在主题、题材乃至审美思维方式上,已完全... 二 南洋色彩:吾土吾民的认同与归属当代来自前代,后来者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但当代毕竟已迥然不同于前代,因为它毕竟生存于新的历史环境、条件、人物之中.新加坡当代诗歌历经30年左右的发展,在主题、题材乃至审美思维方式上,已完全不是中国古典与白话诗的简单重复,而是真正通过艺术思考建立了它的当代风格——“南洋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洋色彩 新加坡 华文诗歌 中国情结 橡胶树 当代诗歌 审美思维方式 马华文学史 侨民意识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构成、写作特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颖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11年第9期42-46,共5页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领域中,关于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论述极少。事实上,新加坡有大量华文旧体诗的文本,这些旧体诗的作者主要由新加坡的"过客"、新加坡的"流寓"者和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3 类人构成。他们的写作特点体现在:一是新加坡地域文化风貌的体现;二是语言的杂糅;三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一类诗作的研究具有比较文学和文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加坡本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文学 旧体诗 南洋风貌 比较文学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时代与社会的折射镜──评新加坡作家柳舜诗集《忧思曲》
18
作者 倪金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90-92,共3页
时代与社会的折射镜──评新加坡作家柳舜诗集《忧思曲》倪金华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柳舜的诗歌创作,是在五、六十年代新马两地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开始的。他的创作,不仅成为本世纪中叶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侧记,而且也... 时代与社会的折射镜──评新加坡作家柳舜诗集《忧思曲》倪金华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柳舜的诗歌创作,是在五、六十年代新马两地民族主义和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开始的。他的创作,不仅成为本世纪中叶反殖民主义斗争的侧记,而且也成为新加坡的时代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与社会 新加坡 折射镜 作家 诗歌创作 社会现实 马来亚 反殖民主义斗争 诗集 高尔基
下载PDF
物虽胡越 合则肝胆——陈瑞献之新作与超现实主义
19
作者 朱文斌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2年第2期35-39,共5页
陈瑞献的新作《飞翔的意义何止逍遥》立足于现实的同时表现出浓厚的超现实意味。超现实的反叛精神与求新求变的意识充斥于其中 ,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有限性和对永恒体验的追求 。
关键词 陈瑞献 超现实 反叛精神 求新求变 哲理意识
下载PDF
抒情现代主义的延异——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对新加坡诗坛的影响(上) 被引量:2
20
作者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0年第1期44-52,共9页
以余光中、郑愁予、杨牧为个案,透过翔实的文献述评和细致的文本分析,可以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现代诗对新加坡作家的启发和影响,并且检讨这种跨国影响的两种后果,进而在全球化后殖民的历史境遇中,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问... 以余光中、郑愁予、杨牧为个案,透过翔实的文献述评和细致的文本分析,可以考察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现代诗对新加坡作家的启发和影响,并且检讨这种跨国影响的两种后果,进而在全球化后殖民的历史境遇中,重新思考现代主义的文化政治问题,冀能推动当前的台湾地区文学研究、新加坡文学研究以及华语语系文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现代诗 新加坡 余光中 郑愁予 杨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