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批评视野下的《鱼尾狮旁的尤利西斯》 |
赵文敏
|
《黑龙江史志》
|
2013 |
0 |
|
2
|
星洲风雅:邱菽园风月诗中的女性观照 |
董畅
苏瑞隆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3
|
管弦中的人生——谈新加坡诗人周粲的《管弦》 |
杨光治
|
《诗刊》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4
|
缪斯的踪迹——新加坡华文现代诗的半世纪回顾 |
张松建
张森林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18 |
2
|
|
5
|
论新加坡五月诗人的诗歌创作 |
朱立立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
6
|
新加坡近代駢文舉隅 |
譚家健
|
《骈文研究》
|
2017 |
0 |
|
7
|
新加坡华人诗人诗歌观察(一) |
黄承基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0 |
|
8
|
新加坡华人诗人诗歌观察(二) |
黄承基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0 |
|
9
|
论郭永秀《筷子的故事·故事篇》的诗歌张力 |
毛紫昀
|
《写作》
|
2019 |
0 |
|
10
|
南国诗宗:丘菽园旧体诗创作风貌论 |
李佳
|
《励耘学刊》
|
2019 |
0 |
|
11
|
跨文化视阈下的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创作特质 |
赵颖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4 |
0 |
|
12
|
《潘受诗集》的文化意蕴 |
潘旭澜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1998 |
0 |
|
13
|
论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诗歌创作 |
朱立立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14
|
当代新加坡华文诗歌的“地—国”书写及其价值 |
覃才
苏仲乐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22 |
1
|
|
15
|
论方然作品的文化品格 |
曾小月
|
《艺海》
|
2002 |
0 |
|
16
|
新加坡当代华文诗歌的“中国情结”与“南洋色彩”(下) |
宋永毅
|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
1997 |
1
|
|
17
|
新加坡华文旧体诗的作者构成、写作特点及其影响 |
赵颖
|
《东南亚纵横》
CSSCI
|
2011 |
1
|
|
18
|
时代与社会的折射镜──评新加坡作家柳舜诗集《忧思曲》 |
倪金华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9
|
物虽胡越 合则肝胆——陈瑞献之新作与超现实主义 |
朱文斌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2 |
0 |
|
20
|
抒情现代主义的延异——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对新加坡诗坛的影响(上) |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2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