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万历《荔枝记》戏文新解
- 1
-
-
作者
吴榕青
-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戏曲研究》
2021年第4期105-121,共17页
-
基金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岭东民俗与非遗传承中心研究成果
-
文摘
引言在明代戏文《荔镜记》或《荔枝记》所敷演的故事中,黄五娘敢于亲手掷荔枝选婿,陈三甘愿卖身为奴,最终两人在婢女益春的协助下携手私奔,成就了一段炙热的爱情。一直以来,大多数学者认为,明本《荔枝(镜)记》中陈三五娘强烈而大胆地追求爱情和婚姻,具有反抗旧婚姻的精神,论者认为“他们的行为,在封建统治阶级看来是极为悖逆的,而剧作者却热情地讴歌了这种对旧势力的勇敢的反抗精神”,“而《荔镜记》正是针对贞节问题作出来的反面文章,是对统治者顽固维护的封建秩序的冲击”。^(①)
-
关键词
爱情和婚姻
封建统治阶级
明万历
反抗精神
《荔镜记》
陈三五娘
封建秩序
私奔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K248.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李开先的“度脱”杂剧及其宗元倾向
- 2
-
-
作者
姜丽华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7-160,共4页
-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明清曲论宗元研究>(编号:10B17)
-
文摘
度脱剧,也称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的习见类型。李开先推崇元人度脱剧,所遗《一笑散》两种,与元人度脱杂剧相较,皆以度脱为旨归。在度脱者、被度者、度脱手法与度脱结果方面,《一笑散》二种有所差异,可谓“别样的‘度脱’”。同时,
-
关键词
度脱剧
元杂剧
李开先
宗元
神仙道化剧
元人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谈中国古典戏剧大团圆结局的阅读教学
- 3
-
-
作者
高秀菊
-
机构
河北海兴县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4年第4期117-118,共2页
-
文摘
在古代戏剧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看似悲剧却有着大团圆结局的现象.那么,这类作品是悲剧还是喜剧呢?笔者认为,这类作品仍旧属于悲剧.这种现象是我国汉民族社会、历史条件独特性的反映,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 中国悲剧理论到了晚清时期才在部分文论中出现.从悲剧理论引入中国以来,很多学者都开始对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进行研究,但是很多对它持怀疑态度,从而得出中国没有悲剧的说法.笔者认为,无论从悲剧的结构、悲剧意识还是悲剧人物的美育性来看,中国古典悲剧都无愧于世界悲剧的行列.
-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剧
大团圆结局
阅读教学
中国古典悲剧
悲剧理论
戏剧教学
民族社会
历史条件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元杂剧与元代刷卷制度
- 4
-
-
作者
艾炬
-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
-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现存元杂剧作品中有许多描写元代刷卷制度的情节,通过对这些刷卷情节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刷卷制度与杂剧创作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元杂剧为我们提供了刷卷者的身份、刷卷的内容以及刷卷发挥的作用等历史信息;另一方面,刷卷制度对元杂剧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刷卷是冤假错案得以昭雪的关键因素,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塑造丰满生动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刷卷情节还蕴含了杂剧作家的创作旨趣。
-
关键词
元杂剧
刷卷制度
创作影响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再论元杂剧之“杂”
- 5
-
-
作者
王垚峰
王军涛
-
机构
西藏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21年第6期3-4,共2页
-
文摘
元杂剧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有着独特的文学韵味,并以其独特而完善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戏曲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元代,还有着一特殊现象,就是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元杂剧的创作中也注入了多种文化因子。本文拟从元杂剧的创作艺术手法及形成背景入手,结合当时各种文化理念传承发展的具体状况,从而浅析元杂剧的艺术构成因子,实现对元杂剧之"杂"的全面认知。
-
关键词
元杂剧
词牌艺术
少数民族文化因子
民间艺术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琵琶记》忠孝伦理“名”“实”谈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韩舒昕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18年第36期78-79,共2页
-
文摘
《琵琶记》中赵五娘和蔡伯喈"贤妇孝子"的形象,一个是经典,一个却备受争议,拥有"大团圆"结局的《琵琶记》究竟是一出喜剧还是悲剧也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探究封建忠孝伦理中"名"与"实"的关系,来分析蔡伯喈人物形象的暧昧性和大团圆结局设置的目的,并探究隐藏在忠孝背后的君权如何压抑个体、巩固权力。对"名"的追逐与利用,实为封建忠孝伦理的欺骗性所在,也让《琵琶记》的"全忠全孝"充满了悲剧性。
-
关键词
“名”与“实”
忠孝伦理
蔡伯喈
赵五娘
大团圆
悲剧性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精明的神 幽默的人——元杂剧中的包公
- 7
-
-
作者
戴怡
-
出处
《阅读与写作》
2003年第7期24-25,共2页
-
文摘
包公故事的繁盛和流传是中国俗文学上的奇观,经宋元话本,到元杂剧,再到明、清小说戏剧的发展,包公早已不是历史上真实的包拯。他成了那种类似胡适所说的“箭垛式”的人物,他的形象是古代历史、社会、集体意识、文学发展等很多因素的凝结。所以研究包公的人物形象对我们了解上述因素都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而当我们考究包公形象的定型以及包公文学最出色的代表时。
-
关键词
包公戏
包公形象
元杂剧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试论汤翁晚期剧作的唱腔设计模式
- 8
-
-
作者
杨菁
章军华
-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5,共5页
-
基金
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孟戏的民俗心理沉淀与嬗变>(05WX25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阅览汤显祖晚期创作的《南柯记》和《邯郸记》,总感觉到汤翁在消极的表象中,寄寓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情怀。拙作《论汤显祖[邯郸记]曲牌唱腔音乐意义》(发表于2000年《抚州师专学报》第四期)也曾专门论述了这种音乐情怀,即多借北曲铿锵之音的穿插造成曲牌音乐主题的动荡,从而表现出音乐情绪的激宕难平的独特效果。本文重点谈论汤翁晚期创作的《南柯记》和《邯郸记》在开篇中的曲牌唱腔设计,以及所形成的汤翁晚年曲调性格问题。
-
关键词
剧作
曲调
《南柯记》
《邯郸记》
性格
南曲
个性心理特征
仙吕入双调
北杂剧
北曲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不是兔子:功夫社与暗器联盟
- 9
-
-
作者
陈奕文
-
机构
重庆七中
-
出处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
2014年第12期26-27,共2页
-
文摘
初中时,我迷上了一部叫《四点九乘四点九》的漫画。故事的男主角吴争是一个胆小、自卑的高中生,在接触到拳击后一步步变强,告别过去,成为全国冠军。那时我很喜欢吴争,感觉他就是我。"像一只兔子!"这是女主角对他的评价,"世上有很多动物,面对斗争,有的长出了牙齿,有的拥有利爪,唯有兔子,选择打洞,选择逃避"!
-
关键词
兔子
联盟
男主角
高中生
女主角
故事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红楼”戏曲概述(续本刊1998年5期)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光祖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36,共3页
-
文摘
民国“红楼”戏曲时至民国,“红楼”戏从昆曲扩展到地方剧种,走向下层民众,其规模超过清代,但其局面仍然有限。这是因为广大的小戏剧种缺乏编导人才,无力改编《红楼梦》这样的现实主义巨著;也因为小戏剧种擅演民间生活,不黯上层人物。只有象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
-
关键词
晴雯
林黛玉
宝玉
《红楼梦》
梅兰芳
欧阳予倩
戏曲
怡红院
1998年
京剧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元代散曲中的负心婚变母题
- 11
-
-
作者
王立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
出处
《东方丛刊》
2004年第3期65-73,共9页
-
文摘
翻开《全元散曲》,如果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作品中穿插着王魁负桂英故事咏叹的,不在少数。宋代文人与妓女交往的故事很多,何以上述故事会成为元代文人情感心态中的一个兴奋点?
-
关键词
元代散曲
负心婚变题材
社会背景
艺术风格
青楼文化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代禁断剧类声腔与曲腔的雅俗分野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丁淑梅
-
机构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
文摘
中国古代戏剧的地域性特征,以剧类唱腔为身份标示至明代进一步强化。因雅俗、南北等文化政策和观念影响,明代官方的戏剧管制政策对曲腔的流衍多所禁限,一些文人亦对依托一定地域声腔的民间小戏鄙薄有加,由此造成了剧类互动空间阻断,曲调腔格雅俗分化,明代戏剧的生存境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破坏,小戏与小曲互动,在冲决官方禁毁之堤中,突生出曲腔的另一存在空间。
-
关键词
禁毁
戏剧管制
崇雅黜俗
剧类曲腔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由元曲看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
- 13
-
-
作者
林丽
-
机构
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0年第10期92-94,共3页
-
文摘
蒙元统治时期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时期,其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宗教多样、文化包容,但同时又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政治因素在等级结构中的作用特别突出。有着先进农耕文化的汉人处在社会底层,即便一些文化人能进入仕途,也不为蒙古贵族阶层所信任,他们如履薄冰,深感仕途险恶。大量的元曲表现了当时政治黑暗腐败,曲作家愤世嫉俗、蔑视功名;或展示自己怀才不遇、抱负非凡;或表明一种达观、洒脱、出世的思想。通过这些作品,恰好可解读元代社会的政治环境。
-
关键词
政治环境
元代社会
元曲
农耕文化
等级制度
政治因素
社会底层
贵族阶层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第四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在北京繁星戏剧村举行
- 14
-
-
作者
张宜欣
-
出处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7年第10期151-151,共1页
-
文摘
本刊讯 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第四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于10月26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开幕。本届艺术节主题为“蝶”,将继续为众多艺术家和戏曲爱好者一同打造一场戏曲艺术盛会。通过艺术节的举办,主办方希望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了解戏曲艺术的魅力。
-
关键词
北京市西城区
文化艺术
戏曲
戏剧
剧场
基金资助项目
委员会
艺术家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明清戏曲选本中的“俗增戏”考释
- 15
-
-
作者
冯王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戏曲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5,110,共6页
-
文摘
"俗增戏"之称谓在戏曲传世文献中并未出现,"俗增"一词最早见于《纳书楹曲谱》和《纳书楹四梦全谱》中的四出折子戏中。这四出折子戏被冠以"俗增"之名,即显示出与其余折子戏的不同。借助对此四出折子戏特点的考察,发现其折子戏属性之外的特殊属性,足以使其被划分为独立的门类——"俗增戏"。一方面,"俗增戏"作为折子戏发展成熟期的典型代表,表现出戏曲创作由重文本向重舞台转变,尤其是向以艺人为中心的梨园演剧模式转变的征兆。另一方面,从清曲家叶堂的视界出发,"俗增戏"出现的背后是文人对于雅俗界限的模糊,尤其体现在文人对于梨园创作的作品以及梨园创作者的态度的微妙转变上。在这种态度转换的背后,更是清代尊重民间演剧、提倡雅俗互动的观念的体现。
-
关键词
俗增戏
《纳书楹曲谱》
《纳书楹四梦全谱》
梨园艺人
折子戏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才子牡丹亭》:女性视阈下的《牡丹亭》评点
- 16
-
-
作者
高雯
-
机构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础课部
-
出处
《新世纪剧坛》
2018年第3期52-58,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清末民国京剧批评的观念与形态研究"(16BB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汤显祖的《牡丹亭》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问世以来,便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与汤显祖同时的沈德符曾说:“汤义仍《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其后,《牡丹亭》的评点本与改编本层出不穷。其中,大致成书于康熙、雍正年间,由徽州一对名不见经传的文人夫妇合作完成的《才子牡丹亭》是评点《牡丹亭》的与众不同之作。
-
关键词
《才子牡丹亭》
《牡丹亭》
评点本
文人士大夫
视阈
女性
《西厢》
雍正年间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戏曲·婚俗·生殖崇拜——以元杂剧《桃花女》为个案
- 17
-
-
作者
李祥林
-
机构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
出处
《东方丛刊》
2004年第3期74-84,共11页
-
文摘
戏曲和民俗有密切联系,这在标志着中华戏曲成熟的宋元戏剧中多有体现。考察元杂剧中的婚俗事象,无论对研究元代民俗史还是对研究中国民俗史,都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元杂剧《桃花女破法嫁周公》为个案,从民俗学和人类学角度人手,对剧中所反映的婚姻习俗及隐藏在此婚俗背后的生殖崇拜主题加以透视。
-
关键词
元杂剧
《桃花女》
生殖崇拜
婚姻习俗
民族文化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汉宫秋》:人性的解禁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熊沛军
-
机构
广东肇庆学院文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
文摘
《汉宫秋》是以汉元帝为爱情主人公的末本戏。君王以爱情主人公的面目出现,突破了传统封建道德观念中君王以刑政教化为重的那个严肃、无情形象的禁锢。同时,渴望安定和平、幸福生活的生存意识的彰显以及戏剧中"情"的诗化处理方式都增添了《汉宫秋》的魅力。
-
关键词
《汉宫秋》
汉元帝
生存意识
诗化方式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F752.6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戏剧文学文本叙事学的理论构成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严程莹
李启斌
-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0年第4期43-46,共4页
-
文摘
讲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离不开讲什么、谁在讲、怎么讲这三个问题。相应地,戏剧文学文本叙事学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故事与文本,故事与文本的差距和变化是戏剧叙事学重点讨论的对象之一。二是叙事者,即讲故事的人,叙事者是内容与完成内容之间的调控者。三是话语形态,即经过叙事者调控后的文本呈现,它是叙事者叙事策略的具体体现。
-
关键词
戏剧叙事学
故事
叙事者
话语形态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钻石王五丫
- 20
-
-
作者
舒容
-
出处
《八小时以外》
2013年第8期123-123,共1页
-
文摘
从古到令所有的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包括婚姻。中国戏曲《红梅记》里有一句重要的台词:“美哉,少年!”说南宋重臣贾似道携家人游西湖时,他的侍妾李慧娘看到湖边赏花的少年发出这样一句感叹。就这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因妒生十艮的贾似道拔剑杀人,平时百般受宠、美若天仙的佳人立即化成冤魂。
-
关键词
钻石
中国戏曲
贾似道
少年
李慧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