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及现代传承
1
作者
昝圣骞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235-252,388,共19页
国立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传统,以吴梅、许之衡开设古代音乐学及词曲声律课肇端,再由许之衡、罗庸立足词的音乐文学属性建立起系统的词史批评观及研究方法论,最终由叶玉华、阴法鲁等在词体起源、唐代乐舞、姜夔词旁谱等领域取得开创...
国立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传统,以吴梅、许之衡开设古代音乐学及词曲声律课肇端,再由许之衡、罗庸立足词的音乐文学属性建立起系统的词史批评观及研究方法论,最终由叶玉华、阴法鲁等在词体起源、唐代乐舞、姜夔词旁谱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这一脉有“声”的词学,承续晚清词体声律学和乐教观,融入现代美育精神和北大文科实证考原的学风,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实现了现代转型。词之“声”学实为传统词学汇入现代学术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词学
声律
吴梅
许之衡
罗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古典词学教学模式探索
2
作者
韩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69-70,共2页
词学是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是从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角度,对词作内容、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效果。文章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将作品吟唱和...
词学是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是从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角度,对词作内容、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效果。文章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将作品吟唱和词学创作等方式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词学
吟唱
创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梅词学教育新范式与潜社女词人的词学活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燕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9,共9页
潜社是存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吴梅主盟的词曲社团。除男性词人外,龚慕兰、周惠专、濮舜卿、翟贞元、盛静霞、梁璆、陶希华、沈祖棻等女词人先后参与。潜社断续存在十余年,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吴梅构建了一种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主体,...
潜社是存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吴梅主盟的词曲社团。除男性词人外,龚慕兰、周惠专、濮舜卿、翟贞元、盛静霞、梁璆、陶希华、沈祖棻等女词人先后参与。潜社断续存在十余年,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吴梅构建了一种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主体,社团创作指导为辅助,课外私下传授相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词学教育新范式,这种教育既注重系统词学理论的传授,又重视创作实践的指导。吴梅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已呈现出现代教育中去性别化的特质。与此同时,以沈祖棻为代表的潜社成员在走上教学岗位时,通过兴趣引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指导,完成系统化的词学理论知识、创作技能和创作精神的传承,她们成为了这种新的词学教育范式的积极践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社
女词人
民国
词学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词牌为轴心的宋词鉴赏教学
4
作者
祝云珠
《文理导航》
2016年第7X期10-,共1页
传统的宋词鉴赏教学是以词作的内容分类进行的教学,而笔者试图以词牌为轴心进行宋词鉴赏的教学。宋代词牌数量众多,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不同词牌的词在当时流行的程度,还对词的格式有着明确的规定。于此,以词牌为轴心进行...
传统的宋词鉴赏教学是以词作的内容分类进行的教学,而笔者试图以词牌为轴心进行宋词鉴赏的教学。宋代词牌数量众多,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不同词牌的词在当时流行的程度,还对词的格式有着明确的规定。于此,以词牌为轴心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词牌的特点,同一词牌不同词作内容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等等,通过对各词牌词作的分析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最终实现宋词鉴赏的有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牌
宋词鉴赏
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词作中的豪放与浪漫——兼谈高职学生的审美体验
5
作者
敖哲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其豪放与浪漫的词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词作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更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苏轼的词作如同一扇通向古典文化...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其豪放与浪漫的词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词作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更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苏轼的词作如同一扇通向古典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窗户,通过鉴赏这些作品,学生们可以在文学的世界里感受豪放与浪漫,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人生哲理
古典文化
审美体验
苏轼
词风
自然景象
豪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的一次探索——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
6
作者
方明霞
《学园》
2020年第15期1-2,共2页
在课程思政视野下,就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探究。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从教学目标的提炼、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一节课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在不断...
在课程思政视野下,就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探究。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从教学目标的提炼、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一节课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完善;不是简单地让两者结合,而是要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
苏轼词作
赏析
原文传递
题名
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及现代传承
1
作者
昝圣骞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励耘学刊》
2023年第1期235-252,388,共19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词体学的发生与成立研究(1906-1949)”,项目编号:19ZWC005。
文摘
国立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传统,以吴梅、许之衡开设古代音乐学及词曲声律课肇端,再由许之衡、罗庸立足词的音乐文学属性建立起系统的词史批评观及研究方法论,最终由叶玉华、阴法鲁等在词体起源、唐代乐舞、姜夔词旁谱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这一脉有“声”的词学,承续晚清词体声律学和乐教观,融入现代美育精神和北大文科实证考原的学风,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实现了现代转型。词之“声”学实为传统词学汇入现代学术的重要通路。
关键词
现代词学
声律
吴梅
许之衡
罗庸
Keywords
Modern Ci-ology
Prosody
Wu Mei
Xu Zhiheng
Luo Yong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古典词学教学模式探索
2
作者
韩波
机构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69-70,共2页
文摘
词学是高校古典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是从作品的解读和鉴赏角度,对词作内容、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效果。文章从实践教学角度出发,将作品吟唱和词学创作等方式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关键词
高校
词学
吟唱
创作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梅词学教育新范式与潜社女词人的词学活动
被引量:
3
3
作者
徐燕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79,共9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晚清民国女性词集研究”(19YJC75105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近代社会转型与民国女性词研究”(2017BWY009)。
文摘
潜社是存续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吴梅主盟的词曲社团。除男性词人外,龚慕兰、周惠专、濮舜卿、翟贞元、盛静霞、梁璆、陶希华、沈祖棻等女词人先后参与。潜社断续存在十余年,前后分为三个阶段。吴梅构建了一种以高校课堂教学为主体,社团创作指导为辅助,课外私下传授相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词学教育新范式,这种教育既注重系统词学理论的传授,又重视创作实践的指导。吴梅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已呈现出现代教育中去性别化的特质。与此同时,以沈祖棻为代表的潜社成员在走上教学岗位时,通过兴趣引领,课堂内外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指导,完成系统化的词学理论知识、创作技能和创作精神的传承,她们成为了这种新的词学教育范式的积极践行者。
关键词
潜社
女词人
民国
词学教育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词牌为轴心的宋词鉴赏教学
4
作者
祝云珠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理导航》
2016年第7X期10-,共1页
文摘
传统的宋词鉴赏教学是以词作的内容分类进行的教学,而笔者试图以词牌为轴心进行宋词鉴赏的教学。宋代词牌数量众多,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不同词牌的词在当时流行的程度,还对词的格式有着明确的规定。于此,以词牌为轴心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了解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词牌的特点,同一词牌不同词作内容的丰富性、风格的多样性等等,通过对各词牌词作的分析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最终实现宋词鉴赏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词牌
宋词鉴赏
教学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词作中的豪放与浪漫——兼谈高职学生的审美体验
5
作者
敖哲瑄
机构
天津市河西区职工大学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1期21-23,共3页
文摘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以其豪放与浪漫的词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词作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更蕴含了词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苏轼的词作如同一扇通向古典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窗户,通过鉴赏这些作品,学生们可以在文学的世界里感受豪放与浪漫,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审美体验和文化素养。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人生哲理
古典文化
审美体验
苏轼
词风
自然景象
豪放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G71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的一次探索——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
6
作者
方明霞
机构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学园》
2020年第15期1-2,共2页
基金
池州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9XJYXM15)
文摘
在课程思政视野下,就如何实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探究。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从教学目标的提炼、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拓展等方面进行探索。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一节课就能达到的,而是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完善;不是简单地让两者结合,而是要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课堂教学
苏轼词作
赏析
分类号
I207.23-4 [文学—中国文学]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大学的有“声”词学及现代传承
昝圣骞
《励耘学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校古典词学教学模式探索
韩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梅词学教育新范式与潜社女词人的词学活动
徐燕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词牌为轴心的宋词鉴赏教学
祝云珠
《文理导航》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苏轼词作中的豪放与浪漫——兼谈高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敖哲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融思政教育入课堂教学的一次探索——以苏轼词作赏析为例
方明霞
《学园》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