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自律性与反自律性——以梁鸿“梁庄三部曲”为中心
1
作者 陈连萍 《郑州师范教育》 2022年第5期69-73,共5页
梁鸿的“梁庄三部曲”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典型代表,书写跨时长而内容丰富,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蓝本。非虚构写作主体同时具有自律性与反自律性,其反自律性是为众人所知的,如对文体边界的突破、对文本的介入等,然而却少有人... 梁鸿的“梁庄三部曲”作为非虚构文学的典型代表,书写跨时长而内容丰富,为非虚构写作主体的研究提供了较好蓝本。非虚构写作主体同时具有自律性与反自律性,其反自律性是为众人所知的,如对文体边界的突破、对文本的介入等,然而却少有人注意到其自律性。非虚构作家并非“叙事的君王”,应受到一系列要求限制,非虚构写作主体的身份转换及策略性隐身,以及对审美的追求均应体现出其自律性。以更加全面的角度进一步剖析非虚构写作主体,并结合具体文本才能从作者角度对非虚构文学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写作主体 自律性 反自律性 “梁庄三部曲”
原文传递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妍 《阿来研究》 2021年第1期22-40,共19页
我出生在这片构成大地阶梯的群山中间,并在那里生活、成长,直到36岁时,方才离开。……我相信,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片大地所赋予我的一切重要的地方,不会因为将来纷纭多变的生活而有所改变。有时候,离开是一种更本质意义上的切近与归来。... 我出生在这片构成大地阶梯的群山中间,并在那里生活、成长,直到36岁时,方才离开。……我相信,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片大地所赋予我的一切重要的地方,不会因为将来纷纭多变的生活而有所改变。有时候,离开是一种更本质意义上的切近与归来。——《大地的阶梯》一个人的诞生蕴含着无数的偶然,一旦这个偶然与血亲、族人相关联,就开始有了不能摆脱的宿命。文学与生命一样都有其诞生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论 宿命 《大地的阶梯》 本质意义 大地
原文传递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缘起、现状与思路
3
作者 汪恒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2年第8期147-150,共4页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已有二十年,其源头在海外网络空间中的纯文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演变又逐渐兴起海外传播的浪潮,这其中有网文自身内容的原因,也有不同区域文化偏向的推动。网文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读者趣缘圈层的封闭、内容供给的快... 中国网络文学自诞生起已有二十年,其源头在海外网络空间中的纯文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演变又逐渐兴起海外传播的浪潮,这其中有网文自身内容的原因,也有不同区域文化偏向的推动。网文面临的困境主要在于读者趣缘圈层的封闭、内容供给的快餐化和资源缺失导致的翻译水平不均衡,面对这些问题,网文作者和平台应激发自身创作活力和规范管理,形成更加具有传播力的海外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文化差异
下载PDF
论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中的民族团结主题书写
4
作者 马金龙 《区域治理》 202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意义与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民族团结主题始终是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书写的主旋律。无论是十七年文学时期国家意志引导下的民族团结书写,还是社会主... 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意义与社会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民族团结主题始终是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书写的主旋律。无论是十七年文学时期国家意志引导下的民族团结书写,还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作家自觉感应民族历史命运的转变及自身的切实感受,饱蘸情思地歌颂民族团结,亦或是新时代,作家对主流话语的询唤,自觉书写民族团结,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疆各民族作家深切的家国情怀及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多民族文学 民族团结
下载PDF
别样的“史诗”——论《一个女人的史诗》对革命叙事及史诗情结的解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斌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69-74,共6页
严歌苓的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消解了革命经典的宏大叙事,重大历史事件本身不再是特别表现的对象,作者关注的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尤其注重描写女主人公田苏菲的情感,以普通女性的情感经历折射时代变迁。作者直接以"... 严歌苓的小说《一个女人的史诗》消解了革命经典的宏大叙事,重大历史事件本身不再是特别表现的对象,作者关注的是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尤其注重描写女主人公田苏菲的情感,以普通女性的情感经历折射时代变迁。作者直接以"史诗"命名小说,并且将"史诗"与女性的情感史等同起来,对革命叙事的史诗性追求构成了嘲讽与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 历史 革命 爱情 解构
下载PDF
浅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和谐美
6
作者 曾庆娜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是处处相通的,是有内在联系的。一是句式的参差错落,也就是长句子与短句子的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回味绵长。二是韵脚暗含,使用叠言,这都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三是巧用反复,反复手法的运用,使小说语言前后和谐一致,形成...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是处处相通的,是有内在联系的。一是句式的参差错落,也就是长句子与短句子的搭配,读来抑扬顿挫,回味绵长。二是韵脚暗含,使用叠言,这都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三是巧用反复,反复手法的运用,使小说语言前后和谐一致,形成回环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语言 和谐 流动
下载PDF
作家的自我回归与文学的命运
7
作者 张韧 《文艺争鸣》 CSSCI 1994年第5期15-18,共4页
新状态文学乃是90年代令人瞩目的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初夏时节,未民、王干在京都时曾邀聚批评界几位朋友一叙,现在这篇短文中再简谈两点意思。 第一,新状态文学“新”在哪里?传统小说不同于偏爱自我表现的诗歌,小说... 新状态文学乃是90年代令人瞩目的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初夏时节,未民、王干在京都时曾邀聚批评界几位朋友一叙,现在这篇短文中再简谈两点意思。 第一,新状态文学“新”在哪里?传统小说不同于偏爱自我表现的诗歌,小说作者隐藏越深越好,叙事者也不一定是作家自身,而是让小说里的人物面向公众说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自我回归 新状态文学 新写实小说 作家 文学意识 现代主义 现代派文学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转型期
原文传递
文学中的阶级、血缘和亲情——1978年后的文学流变观察侧面
8
作者 刘熹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28,38,共4页
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王彬彬在《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当代作家评论12009年第3期)里考察了1949—1979年间的大量文艺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歌曲创作、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新民歌、1... 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进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王彬彬在《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当代作家评论12009年第3期)里考察了1949—1979年间的大量文艺作品: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歌曲创作、始于1958年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新民歌、1961年6月问世的歌剧、文革期间的小说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变 阶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 侧面 亲情 血缘 当代文艺 1949年
原文传递
“历史化”性别:“关联”如何可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董丽敏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5,共5页
从社会性别(Gender)角度来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史,对其进行质疑、颠覆甚至重构,在"新时期"的文学研究界,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或者说,被指认为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近年来,随着"十七年"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热点,"性别"被... 从社会性别(Gender)角度来重新解读当代文学史,对其进行质疑、颠覆甚至重构,在"新时期"的文学研究界,被看作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或者说,被指认为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空间。近年来,随着"十七年"文学重新成为研究热点,"性别"被逐渐推进到该领域,俨然成为验证这一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是否正确的最为重要的理论资源之一。如何来评价性别视角之于"十七年"文学乃至社会实践的分析?这种分析是否能为当代文学和性别研究带来彼此推进的空间?我们能否将对"十七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历史化 当代文学史 关联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实践 文学研究 性别视角
原文传递
浑然天成的女性观——王小波笔下的女性美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5-88,共4页
王小波小说所描写的女性群体是个不同以往华语文学创作的另类存在,她们人格独立,精神畅达,厌恶枯燥乏味,追求人生乐趣———以一种非常规的姿态张扬着自身的生命之美。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但是王小波笔下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 王小波小说所描写的女性群体是个不同以往华语文学创作的另类存在,她们人格独立,精神畅达,厌恶枯燥乏味,追求人生乐趣———以一种非常规的姿态张扬着自身的生命之美。这些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不但是王小波笔下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也为我国当代小说人物画廊增添了一抹充满活力的亮色,并在彰显作品文学魅力、反映作者女性观的同时,更进一步折射出王小波本人全部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意识 女性美 “绿色的爱”
下载PDF
走向世界:中国文学的焦虑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俊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6,共4页
何世界?走向什么世界?如何判断、描述、探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从近年中国文学界的基本观点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句式):一、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二、中国文学“正在”走向世界;三、中国文学“如何”走向... 何世界?走向什么世界?如何判断、描述、探讨“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从近年中国文学界的基本观点来说,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种(句式):一、中国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二、中国文学“正在”走向世界;三、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姑且不论这三种说法的短长,它们实际上都暗含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前提: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状态”,主要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事实,而是一种关涉文学价值的评判,即可以根据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关系程度而对前者进行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中国文学 焦虑 “已经” 思想前提 文学事实 文学价值 价值判断
原文传递
巷弄与高楼的空间诗学——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空间意象研究之一
12
作者 林强 吴丽仙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0-66,共7页
巷弄与高楼,原本分别是乡土与都市两种典型的空间形式,亦体现出乡土与都市感觉结构的两种类型。但在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中,巷弄的畸零化、边缘化与荒漠化,表征出都市台湾的现代性感觉结构。高楼,则在追求极致化的都市空间形式中、在... 巷弄与高楼,原本分别是乡土与都市两种典型的空间形式,亦体现出乡土与都市感觉结构的两种类型。但在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中,巷弄的畸零化、边缘化与荒漠化,表征出都市台湾的现代性感觉结构。高楼,则在追求极致化的都市空间形式中、在语词的两极化与单一化的意义结构中,呈现出都市空间的荒漠化形态。巷弄与高楼的空间形态和语义结构,使之成为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城市空间意象的基本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散文 空间 巷弄 高楼
下载PDF
白桦先生主要文学创作活动系年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广学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10-114,共5页
著名作家白桦先生,生于忧患年代,他童年时饱受战乱、逃亡之苦;青年投身革命生涯,接受战火洗礼;新中国后则多次历经政治风波冲击。白桦少年时即崭露文学才华,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至今已从事文学事业长达60余年。其创作几乎尝试了小说、... 著名作家白桦先生,生于忧患年代,他童年时饱受战乱、逃亡之苦;青年投身革命生涯,接受战火洗礼;新中国后则多次历经政治风波冲击。白桦少年时即崭露文学才华,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至今已从事文学事业长达60余年。其创作几乎尝试了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影视文学等各种文学体裁,作品丰富,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体现出卓越的天赋与顽强的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文学 系年
下载PDF
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综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华 《商洛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31-37,共7页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始终关注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商州系列小说到90年代中后期的《土门》《高老庄》,及至新世纪之后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贾平凹用文学作品追踪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 作为从农村走出的作家,贾平凹的作品始终关注农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商州系列小说到90年代中后期的《土门》《高老庄》,及至新世纪之后的《怀念狼》《秦腔》《高兴》《古炉》等。贾平凹用文学作品追踪中国农村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通过文学形象表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下中国农民的生活、情绪、思想观念、心理结构的变化轨迹。在对农村的变迁和农民命运的书写中,贾平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对改革的赞誉和认同,到世纪之交的批判与反思,及至2000年之后的新世纪,贾平凹以知识分子的怀乡意识,表达了对农耕文化失去根基后传统乡村的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城市化 认同 批判 怀念
下载PDF
创作:跨越政治、历史的“分水岭”——对1949年前后中国文学转型的一种考察
15
作者 黄万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9,共9页
创作是文学的本源,其本质存在于作家创造性的心灵世界与现实环境抗衡的历程中。社会转型时期的创作在环境的制约和作家的努力下,能在多大限度上,朝着什么方向展开,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格局,也构成文学转型的最重要内容。正是集中表现为... 创作是文学的本源,其本质存在于作家创造性的心灵世界与现实环境抗衡的历程中。社会转型时期的创作在环境的制约和作家的努力下,能在多大限度上,朝着什么方向展开,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格局,也构成文学转型的最重要内容。正是集中表现为"思"与"信"之争的创作跨越了"1949"这一中国历史、政治的"分水岭",而"遵命"之中仍听从自己艺术内心的声音,"值得保存"的非"左"非"右"的"做人"原则的展开,使政治年代文学在关注人命运中的反省、警戒功能没有完全丧失,由此构成1949年前后中国文学转型的重要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9年文学转型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文学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生活
16
作者 曾念长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学生活既指文学专业从事者建立在文学活动之上的日常实践,也包括普罗大众与文学的日常接触。而文学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生活,更多指涉前者。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文学生活发生了两次"中心的转移",而最近一次的转移始于20世纪9... 文学生活既指文学专业从事者建立在文学活动之上的日常实践,也包括普罗大众与文学的日常接触。而文学场视野中的当代文学生活,更多指涉前者。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中,文学生活发生了两次"中心的转移",而最近一次的转移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还在进行中。这种转移的重要后果就是导致文学场的裂变与隔离,当代中国文学场由此形成单位制文坛、市场制文坛和学院制文坛三元并存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生活 文学场 转移
下载PDF
姜沛 在艺术中追求心灵的纯净
17
作者 张惠清 《中华儿女》 2013年第11期71-73,共3页
她说,能够一直行走在绘画的道路上,是人生之幸事。她将一直听从灵感的召唤,愉快地画下去微卷的长发随意搭在肩头,面容清秀,谈吐温婉。姜沛举手投足中无不散发着艺术家的脱俗与优雅。她在家中的画室明亮通透,四周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悬挂... 她说,能够一直行走在绘画的道路上,是人生之幸事。她将一直听从灵感的召唤,愉快地画下去微卷的长发随意搭在肩头,面容清秀,谈吐温婉。姜沛举手投足中无不散发着艺术家的脱俗与优雅。她在家中的画室明亮通透,四周的墙壁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往期的画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家 纯净 心灵 召唤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气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会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自身发展和市场作用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是开放性、多元化的,具有现代性气质的。如阎连科的现实主义写作具有魔幻色彩,陈应松的写作具有寓言的象征性喻指,鬼子的小说具有极端化叙述特征。现... 九十年代以来,在文学自身发展和市场作用下,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是开放性、多元化的,具有现代性气质的。如阎连科的现实主义写作具有魔幻色彩,陈应松的写作具有寓言的象征性喻指,鬼子的小说具有极端化叙述特征。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气质,是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参照系下的自觉努力,也将是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整体中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性 先锋文学 底层文学 叙述策略
下载PDF
周扬简谱初编(六)
19
作者 吴敏 《现代中文学刊》 201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1月3日,姚文元《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载《人民日报》第1、2、3、4、5版;另载《红旗》第1期;上海人民出版社单行本,印数50万册。
关键词 周扬 上海人民出版社 简谱 《人民日报》 《红旗》 姚文元 单行本 印数
下载PDF
论莫言小说性爱叙事的文学场生产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仲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莫言小说中的性爱叙事是文学场塑造的结果。在初进文学场时,莫言在处理爱情主题时谨小慎微。1985年,文学场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动,短暂的自主性幻象使莫言敢于打出"高密东北乡"的旗帜,其小说中的性爱叙事也因此获得了反叛性的符... 莫言小说中的性爱叙事是文学场塑造的结果。在初进文学场时,莫言在处理爱情主题时谨小慎微。1985年,文学场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动,短暂的自主性幻象使莫言敢于打出"高密东北乡"的旗帜,其小说中的性爱叙事也因此获得了反叛性的符号意义。这一符号生产也是政治与文学一体化的文学场塑造的结果。之后,莫言小说性爱描写的符号生产受到批判和遏制,表明文学场的权力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性爱叙事 文学场 符号生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