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传媒时代的文学批评生态与“类型文学”的兴起 |
刘春阳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1 |
1
|
|
2
|
“发起人”缺席与“旁听者”到场——有关“左联发起人”完整名单阙如的几个问题 |
刘天艺
|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午社与民国后期文人心态 |
袁志成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
2015 |
0 |
|
4
|
转型时期出版市场与文学走向之间的“力矩”作用 |
鲁书妮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5
|
语录类文献整理与儒家话语体系建构及传承的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
乔心
|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现代中国的“腐殖质”:超社逸社的思想遗迹 |
朱兴和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7
|
文艺理论的未来:在破中求立——“21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与学术创新研讨会”述要 |
刘晗
张惠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0 |
|
8
|
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研讨会综述 |
韩蕊
严雪迪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9
|
微信文学:文学数字化创新的可能途径 |
危明星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10
|
“文学南北”学术研讨活动在大连、哈尔滨举行 |
袁捷(整理)
|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白马社”的文化精神与诗歌创作 |
刘小新
朱立立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2
|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最初实践者——我们社和《我们》月刊考论 |
俞宽宏
|
《军事文化研究》
|
2023 |
0 |
|
13
|
神话学与中华文明探源——中原话有熊座谈会实录 |
陈江风
孙培新
高有鹏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4
|
多元视角下的周大新研究——周大新文学创作学术研讨会述评 |
张延文
|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5
|
“郭沫若与世界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 |
段敏
祝光明
|
《郭沫若学刊》
|
1997 |
0 |
|
16
|
“海峡两岸丁耀亢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增波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文莱华文文学与文莱社会 |
王丹红
|
《海外华文教育》
|
2010 |
0 |
|
18
|
一面旗帜下——在崔璇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
雷加
|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9
|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与文化坚守——编辑者对《万象》影响的考察 |
冯昊
史育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20
|
“鞭子与提灯:陈映真文学和思想”学术研讨会综述 |
俞巧珍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